自從人類開始關注智商以來,人類的智商水平一直是在提高的,在整個20世紀的人類智商測試中分數穩步上升。在70年代之前人類智商水平增長迅速,平均每十年增加3個點,但是增長的速度越來越緩慢,人們稱這種現象為「弗林效應」。70年代的研究人員就在擔心人類智商會不會在某一個點完全停止成長甚至是有所倒退,而到了現在擔心似乎已經變成了現實,新的研究顯示人類的智商正在開始下降。
來自挪威Ragnar Frisch經濟研究中心是在分析了大約73萬份智商測試之後得出了人類智商下降的觀點。研究人員調取了18~19歲男子義務兵役智商測試的數據,時間跨度從1970年到2009年,這些人的出生年份是從1962年到1991年。經過分析1975年之後出生的人智商水平出現了轉折,每相隔十年的人智商測試平均得分下降7分左右。僅僅是挪威的數據還不足以讓人信服,研究人員調取了英國青少年智商測試的數據,發現了同樣的智商下降的現象,其他西方國家也不同的程度的出現了智商下降的問題。
研究人員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國家的智商水平下降,他們認為影響人類智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孩子在新的時代成長環境與20世紀早期不同,孩子們所遇到的「誘惑」太多了,他們從小就在電腦、智慧型電話。各種遊戲機和VR的包圍之中,他們更多的趨向於享受物質生活,而忽略對知識的渴求。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之下,人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無用的社交媒體之中,所有國家的閱讀時間都在不斷地減少,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時間也在減少,這讓他們在智商測試中失分甚多。
但是也有人認為用過去的智商評測標準對現代人進行評測是不正確、不全面的,畢竟主流的智商測試都成型於20世紀初,其中的一些測試方法已經脫離了現代的實際。
比方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這句話對於老輩人來非常熟悉,因為那個時候農村人口多,資源匱乏,大家是真的沒吃過豬肉,但是大多見過豬長什麼樣。而反過來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城市出生的,他們吃過豬肉但很少親眼見過豬長什麼樣,所以你讓他們去理解這句話他們只能是滿腦袋問號,但這不並不能說明他們智商比過去的人低,只是因為兩代人之間生活的環境完全不同,生活經驗完全不同了。
另外西方學者按照西方國家的智商數據來判定人類智商下降過於片面,因為歐洲的智商平均水平一直就不在世界最前列,相比於東亞來說歐洲和美國的平均水平要差的多。不過這也側面反映出智商不是人類發展的唯一標準,對於個人來說智商也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綜合發展自身全面的素質才是保障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