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花費了不到20萬年時間

2020-11-25 騰訊網

天文學家們經常談論宇宙時間尺度。對人類來說,十年通常被視為一段很長的時間。在宇宙時間尺度上,10年甚至100年就是彈指一瞬間,宇宙時間尺度是以百萬或數十億年為單位。現在,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最近宣布,研究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花費了不到20萬年時間。

在宇宙尺度上,這個速度非常快。研究人員在研究隕石中鉬元素同位素後得出這個結論。這種構成了太陽和太陽系其他部分的物質,來自45億年前一個大型氣體和塵埃雲崩塌。通過觀察與我們太陽系形成相似的其他類太陽系,科學家估計,雲層坍塌和恆星點燃可能需要大約100萬至200萬年的時間。

在這項研究之前,太陽系形成的時間框架還不清楚。新的研究表明,導致太陽系形成的氣態雲崩塌發生得非常快,不到20萬年。該項目的科學家打個比方,如果將這個時間段與人類懷孕相比較,那麼懷孕時間將持續12小時而不是9個月。太陽系中最古老的固體是富含鈣鋁的包裹體(CAIs),它們直接記錄了太陽系的形成過程。CAIs形成於1300多開氏度的高溫下,很可能靠靠年輕的太陽。

這些包裹體隨後被輸送到一個碳質球粒隕石形成區域。大部分包裹體形成於45.67億年前,通過測量碳球粒隕石中各種CAIs的鉬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組成,研究小組發現CAIs獨特的同位素成分覆蓋了形成原星盤整個物質範圍,這意味著這些包裹體一定是在雲層坍塌的時間跨度內形成的。

Science科學

了解未知 開啟認知

按此關注中文公眾號

Science科學英語平臺

THE SCIENCE OF EVERYTHING

按此關注英文公眾號

TechEdge

科技 點亮未來

按此關注中文公眾號

◢ 豁然開朗請打賞 ◣

分享票圈逢考必過,點亮在看SCI錄用率提高18%

相關焦點

  • 不到20萬年!太陽系形成所需的時間首先被計算出來
    根據物理學家網絡(Physicist Network)最近的一份報告,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寫道,在研究了隕石上鉬的同位素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大約45億年前,我們的太陽和太陽系僅在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的時間
  • 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對隕石上鉬元素的同位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 太陽系形成需要多久?答案在這裡!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對隕石上鉬元素的同位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 最新研究表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確實存在
    【ALENG 自媒體】3月13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儘管冥王星被開除出太陽系行星之列,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遙遠的海王星軌道以外,一定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稱為「第九行星」,也被稱為「X行星」。按照部分科學家的推算,第九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0倍,距離太陽大約有600個天文單位(AU:指的是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5億公裡),但是科學家仍然找不到這個神秘的行星,不過根據最新的一項的研究結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該行星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最古老物質 形成45億年前
    同時,這項研究顯示太陽系的形成年代要比之前評估的早200萬年。太陽系誕生之初一顆爆炸恆星向太陽系內噴射了大量「重要物質」  研究人員稱,這些礦物質的歷史可追溯至45.682億年前,也因此將太陽系的誕生時期向前推進了近200萬年。
  •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若時間倒流,會看到怎樣的過程
    2020-12-31 17:08:02 來源: 今日軍事要點 舉報   我們生活在銀河系中的一個成熟太陽系中
  • 一顆紅矮星將要『威脅』太陽系,科學家聲稱地球還有150萬年?
    在那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太多令人著迷的科技秘密,我們看見的宇宙,太陽系只是那未知事物中的寥寥幾筆,有成千上萬的恆星在運轉,一刻不能停歇,人類對地球之外的世界了解非常的少,大家都擔心在你浩瀚的宇宙是否存在著對我們有威脅的行星,隨後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聲稱你有一顆紅矮星將要威脅到太陽系,之後會波及到地球
  • 我們的太陽系——圖片集
    開拓者號的銘牌開拓者10號和11號都攜帶小金屬銘牌,可辨識時間地點,以便在遙遠的未來其他航天者能找到它們。金銘牌是Carl Sagan的心血結晶,他希望任何可能遇到的外星文明能知道這是誰造的,以及如何獲得聯繫。它提供了我們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描繪了一個與太空飛行器有關的裸體男人和女人。
  • 太陽系的誕生和演變:恆星和行星是咋形成的?星雲假說給出了答案
    截至目前為止,科學的進步已經達到這樣的程度,即:我們能夠將宇宙飛船送到遙遠的物體上,甚至還計劃去殖民化其他星球。但是,曾幾何時,在整個太陽系中,既沒有地球,沒有月球,也沒有其他行星,甚至沒有太陽,唯一存在的就是塵埃和氣體。今天,就讓我們放慢腳步,一起來回顧原生太陽系的發展吧。
  • 8萬年前,兩顆恆星曾經闖入太陽系,距離地球不足1光年
    實際上,由於半人馬座α星的三顆恆星有著不停的相互運動,所以C星並非永遠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它的「優勢」只是暫時的。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它們會輪流成為比鄰星。在半人馬座α星C之前,還有其他恆星曾經距離我們非常近,甚至可以說已經闖入太陽系。2013年,天文學家就發現了這樣的恆星——WISE J072003.20-084651.2。 這顆恆星名字比較長,不過看名字可以推測出來,科學家是利用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發現了這顆恆星。因為它是由德國科學家迪特爾·肖爾茨發現,所以又被稱作肖爾茨星。
  • 太陽系最複雜的小行星:既融化又未融化,還有液態金屬核和磁場!
    大多數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都是行星體的碎片,行星體是太陽系中最早的原行星體。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原始行星體要麼在其歷史早期就完全融化了,要麼作為一堆未融化的碎石留了下來。但自從20世紀60年代發現隕石以來,一個隕石家族就讓研究人員感到困惑。
  • 140萬年後,太陽系可能會迎來第二顆「太陽」,會產生哪些影響?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恆星系,也是人類生存的母星系。它誕生於50億年前的一片星雲之中,經過數億年的演化,逐漸形成了以太陽為恆星,八大行星環繞的穩定恆星系。有了穩定的星系環境之後,地球的生命才具備了誕生的條件。地球穩定環繞太陽運行,月球環繞地球運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天體系統。
  • 我們能給黑洞拍照,卻找不到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原本是有九大行星的存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的行列。冥王星已經降級為矮行星了,於是,現在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了。但是,科學家們依舊相信太陽系存在著第九大行星,並且正在努力地尋找它的存在。不過,到目前為止仍然一無所獲。
  • 飛馬座51b:引領太陽系外行星研究領域變革的行星
    飛馬座51b是第一顆被證實的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轉的太陽系外行星. 它的發現開創了一個新的天文學研究領域. 經過25年的發展, 太陽系外行星研究在國際上已經成為天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各個國家都在此研究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我們在這裡簡要介紹飛馬座51b的發現歷史, 以及此發現激起的行星形成理論和行星探測領域的變革.
  • 45億年前太陽系最古老物質現身
    央視消息美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在一塊隕石中發現了許多豌豆大小的礦物質,經過細緻分析,發現它們是已知太陽系中最古老的物質。這種礦物質形成於距今45.682億年前,由此將太陽系誕生的時間向前推進了最多200萬年,同時表明一顆爆炸的恆星在太陽系形成期間向這個星系噴射了大量重要物質。
  • 彗星軌道研究解釋了黃道面以外第二個太陽系對準面
    彗星軌道研究解釋了黃道面以外第二個太陽系對準面2020-10-01 16:3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一項關於彗星軌道的新研究表明,地球軌道所在的黃道平面可能不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主要準星。
  • 彗星軌道研究解釋了黃道面以外的第二個太陽系對準面
    一項關於彗星軌道的新研究表明,地球軌道所在的黃道平面可能不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主要準星。
  • 太陽系內3顆特殊的星球,改造後可供人類居住,有的比地球還富饒
    從人類能夠發射太空飛行器開始,人類就從來沒有停下尋找第二家園的腳步,但是宇宙實在是太廣闊了,即使我們用光速飛船進行航行,僅僅是飛出銀河系就需要2.5萬年的時間,對目前人類的科技來說,很明顯這是不現實的。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系外宜居行星,倒不如把時間花費在改造太陽系以內的星球上,有些星球加以改造,還是可以居住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系內三顆有改造潛力的星球。第一顆 月球月球是大家最常見的一顆天體了,自古以來,人類就夢想著能夠在月球上面居住。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但是離著可以居住還差一段時間。
  • 科學家新發現:數十億年前,一顆「流氓」恆星在太陽系橫衝直撞
    科學家們說,數十億年前,一顆「流氓」恆星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橫衝直撞,近距離觀察這起不同尋常的事件,就能解釋海王星以外幾個神秘天體扭曲的軌道。研究人員在一份新論文中提出,這顆路過的恆星將數千個小型「冰封世界」散落在了我們的恆星系統中,形成了奇怪的位置和軌道。
  • 給人類1萬年時間,人類能否走出銀河系?除非真的找到蟲洞
    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給人類1萬年時間,人類能不能走出銀河系,邁向更遠的宇宙空間? 至少我們現在沒看到任何希望。 我們的地球身處太陽系中,而太陽系不過是銀河系中一個小小的恆星系罷了。銀河系中像太陽系的星系還有2000億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