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科學家在摩洛哥境內一塊隕石中發現一些豌豆狀大小的礦物質,經分析這是太陽系最古老的物質。同時,這項研究顯示太陽系的形成年代要比之前評估的早200萬年。
太陽系誕生之初一顆爆炸恆星向太陽系內噴射了大量「重要物質」
研究人員稱,這些礦物質的歷史可追溯至45.682億年前,也因此將太陽系的誕生時期向前推進了近200萬年。這同時表明在太陽系誕生之初一顆爆炸恆星向太陽系內噴射了大量「重要物質」。據悉,這塊隕石是2004年在摩洛哥境內發現的,它的重量為1.5公斤,編號為NWA 2364。科學家推測這塊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但是,最新測試顯示其內部存在著一種叫做鈣鋁包含物的礦物質存在歷史早於小行星帶。該礦物質很可能是在部分星際氣體和灰塵雲崩潰形成太陽之後才形成的,這正好與太陽形成理論相一致。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副教授奧德麗-布維爾(Audrey Bouvier)是該項研究負責人,她說:「太陽星雲崩潰不久,隨著氣溫下降,宇宙物質開始凝結,鈣鋁包含物等礦物質開始形成。」
布維爾和該大學研究同事米納克什-瓦德瓦(Meenakshi Wadhwa)測量了鉛同位素比率,試圖揭示這種礦物質的形成時間。她說:「這項研究顯示太陽系的形成年代要比之前評估的早30-190萬年,並且發現了迄今太陽系內最古老的物質。」
在宇宙歷史進程中,200萬年的時間微乎其微,但對於太陽系誕生和進化卻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還涉及鐵-60同位素,該同位素形成於當超大質量恆星演變成超新星的過程中。
布維爾稱,大量的鐵-60元素進入太陽系很可能是由於鄰近的超新星爆炸形成的。如果得以證實,那麼可以推測一顆超新星作為遠古太陽星雲的「重金屬種子」於45.7億年前崩潰。
布維爾說,我認為通過這項研究更重要的是理解由其它恆星釋放進入太陽系內的物質,鄰近太陽的超大質量恆星爆炸,但由於所處距離與太陽系並不是非常近,未對太陽系產生破壞作用,相反,爆炸為太陽系輸送了這些重要的物質元素,為行星和生命的形成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