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134億光年,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被發現,爆發瞬間極度震撼

2021-01-10 三體使者

據報導,近日,來自北京大學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在距離地球134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同時,這個星系也是目前探知的最遙遠的一個天體,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恆星系統的演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什麼是伽馬射線暴?

簡單來說,所謂的伽馬射線暴,就是在宇宙的深處突然發生短期內伽馬射線強度暴增的自然現象,持續時間最多也不會超過1000秒,然後伽馬射線的強度又再次減弱。

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它,是在1967年,當時美國發射的船帆座衛星上,突然檢測到了來自宇宙中的伽馬射線暴現象,不過當時觀測數據並沒有公開,而是一直到了1973年,才第一次對外公布,因為當時美國方面經過了多年的研究後,確認發現的這場神秘的伽馬射線暴,發生的地點並不是在地球上,而是遙遠的宇宙深處。

此後當時間進入到20世紀末的時候,伴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科學家們對於伽馬射線暴的了解也不斷深入,目前主流觀點認為,伽馬射線暴的形成和恆星的誕生、死亡有關,不過目前因為缺少觀測數據佐證,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

伽馬射線暴的誕生之謎

提到恆星我們都知道,它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居民,現代研究認為,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第一批恆星就出現了,不過這批恆星由於非常巨大,所以它們內部燃燒的速度非常快,一般只用了千萬年的時間就已經走向生命尾聲了。

所以,研究者認為,大約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5億年,宇宙中就已經有伽馬射線暴的存在了,這次在發現的134億光年外的伽馬射線暴卻刷新了科學家們的認知,因為它將宇宙中第一次出現伽馬射線暴的時間,足足提前了1億年。

研究認為,一般當大質量的恆星走向死亡的時候,通過超新星爆發,它會釋放出超強的伽馬射線暴,此外,如果是中子星或者是黑洞的合併,也都有可能會導致伽馬射線暴的產生。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捕捉到的來自於134億光年外星系中發生的伽馬射線暴,代表著那裡有一顆恆星正在死去,從時間上來看,它很可能就是宇宙的第一代恆星。

那麼,如果地球的周圍發生了伽馬射線暴,對於地球又是否會有一些影響呢?對於這個問題,研究者認為,我們應該慶幸,目前我們探知到的伽馬射線暴,都距離我們足夠遙遠。

伽馬射線暴或是宇宙中的「生命殺手」

我們總會好奇,為何宇宙這麼大,除了地球之外,我們再也找不到任何地外生命的痕跡?伴隨著對伽馬射線暴的研究,科學家們又提出了一個新觀點:或許宇宙中很多生命種子,都已經被伽馬射線暴給殺死了。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當伽馬射線暴發生的時候,它產生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所以,在伽馬射線暴發生的周圍,生命的種子也都會被清除,根據最新的評估數據顯示,很可能宇宙中90%的生命星球,都被伽馬射線暴個摧毀了。

不過 有趣的是,雖然如今地球仍然生機勃勃,但是一些研究者卻表示,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球也曾經遭遇過伽馬射線暴的侵襲。有觀點認為,發生在4.45億年前的第一次生命大滅絕,或許就與地球周圍發生過一場伽馬射線暴有關。

由於地球足夠幸運,雖然那場大滅絕導致寒武紀催生的85%生物都滅絕了,但是倖存者也同樣迎來了進化的春天,比方說此後地球正式朝著脊椎生物的方向演化,沒過多久,魚類就出現了,後來從原始魚類演化成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在之後哺乳動物的祖先,就是從爬行動物中分化出來的。

那麼,從銀河系的角度來看,假設伽馬射線暴是生命「殺手」的觀點被證實,那麼,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可能上面仍然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距離我們有多遠呢?研究認為,那一顆星球大約位於3.2萬光年之外的地方。

顯然,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想要飛出太陽系,去往銀河系中尋找我們的鄰居,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有寄希望於未來,希望有一天人類可以找到宇宙中的「捷徑」,可以在宇宙中自由來去,找到一直尋找的地外生命,也可以揭曉包括伽馬射線暴在內的所有宇宙謎團。

相關焦點

  • 伽馬射線暴的發現,宇宙裡最可怕的災難,竟能夠直接蒸發一個星系
    在宇宙裡,有許多現象非常奇特,也異常暴烈,其中最有名、最神秘,也最暴烈的就是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是一種波長比X射線還短的電磁波,它的波長只有0.001納米(1納米是109米),這是種貫穿力極強、殺傷力也極大的射線,如圖1所示。
  • 134億光年!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
    根據最廣為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開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便如此,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因為這段時期正好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探索儀器的極限,希望觀測最早的星系是何時形成的。根據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我們發現了宇宙中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星系,距地130億光年,它將證明奇點是存在的
    自從20世紀地外世界大門被打開以後,一幅遼闊無垠的宇宙畫卷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此時人們才深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與宇宙相比,地球只不過是一塊彈丸之地,想起以前的那種自大的說法,真的有點羞愧。在感到羞愧的同時,也起了濃厚的興趣,對那片未知的世界有著無盡的嚮往。宇宙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關於這個問題,存在著不少的說法。
  • 天文小知識:伽馬射線暴是什麼?它會不會降臨地球?
    這張伽馬射線暴的X射線餘輝由NASA(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於2001年7月12日拍攝,圖源:NASA/GETTY IMAGES亦或是一股在一顆恆星爆炸時向地球釋放的超強輻射,又將是什麼樣?這將是伽馬射線暴發生時的情形: 當一顆巨型恆星爆炸時,會發出多束能量極大的射線,如果其中的一束不巧正射中了地球的話,它將破壞整個臭氧層。然後將出現全球性的降溫和酸雨。這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將不是一副美好的畫面。而事實上,伽馬射線暴毀滅地球這一微乎其微的事件需要一系列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發生。
  • 宇宙最古老的星系被發現!它刷新了紀錄,年齡直逼宇宙奇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已經可以探知到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不斷發現來自宇宙早期的古老星系,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最古老星系的CR7星系。可能擁有第一代恆星的CR7星系在2015年,通過哈勃望遠鏡等設備的聯合觀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來自於宇宙大爆炸8億年後的古老星系,這也是當時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最明亮、最古老的星系,當時很多科學家都非常激動,認為自己找到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
  • 5億光年外,一個活躍星系發生了不尋常爆發!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用無線電波測繪了一個名為TXS 0128的星系,發現它在上個世紀短短的時間尺度裡竟發生兩次強烈爆發,造就一些有趣現象。 據介紹,TXS 0128位於仙后座方向,距離我們約5億光年,星系中心潛伏著一個質量高達太陽10億倍的超大質量黑洞。
  • 天文學家發現約是134億年前形成星系,距離大爆炸僅4億年
    根據最廣泛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使這樣,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的樣子,因為這個時期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開發其儀器的極限,以查看最早的星系何時形成。多虧了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新研究,我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觀測到的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圖]科學家發現已知最遙遠星系團:距地球105億光年
    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及其國際合作者表示,藉助於智利6.5米口徑的麥哲倫望遠鏡安裝的新紅外照相機FourStar,他們發現了已知最遙遠的星系團,距離地球105億光年。
  • 宇宙中最可怕的天文現象—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是恆星進入演化末期發生的劇烈爆炸,人類歷史上曾有關於超新星爆發的記錄。兩千年來的歷史文獻,可以確認為是超新星爆發的記載也只有8~9次: 公元185年,人們看到了半人馬座方向的一次很耀眼的超新星爆發,由文獻記載判斷,它的星等可達負8等。
  • 蟹狀星雲伽馬射線異常爆發 輻射強度提高兩三倍
    但是科學家們近日發現,自9月19日起「蟹狀星雲」伽馬射線的輻射強度突然加強2到3倍,呈現猛烈爆發現象。 1054年,人類首次對這個6500光年外的超新星爆炸殘留進行了觀測記載。但是,兩架太空望遠鏡近日觀測到「蟹狀星雲」正在猛烈爆發伽馬射線,這一發現令科學家們震驚不已。義大利航天局伽馬射線輕型探測器望遠鏡觀測到「蟹狀星雲」的伽馬射線強度自9月19日起突然提高2到3倍。
  • 宇宙最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
    武仙-北冕座長城(英語:Hercules-Corona Borealis Great Wall)是宇宙中一個由星系組成的巨大超結構,延伸超過100億光年,是可觀測宇宙中已知最巨大的結構。天文學家於2013年11月使用雨燕衛星和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將發生在遙遠宇宙的多次伽瑪射線暴位置繪製成分布圖時發現了這個巨大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是大尺度纖維狀結構的一部分,或者是以重力結合的巨大星系集群。該長城的長度最長端橫跨約100億光年,另一端的長度則是72億光年,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單一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的紅移值為1.6到2.1,相當於距離地球約100億光年。
  • 5個超大宇宙物體,有一個覆蓋了北冕座和武仙座,長度達100億光年
    超級空洞(尺寸大小為18億光年)在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和普朗克設備的幫助下,我們能夠以細微的角度去檢測微波背景輻射。這些研究的實質就是了解宇宙在最初時刻的狀態。經歷了宇宙大爆炸38萬年之後,那時宇宙是沒有光發出的,但物質的溫度和密度是如此之強,以至於輻射無法透過它們。
  • 武仙座發現宇宙中的最大結構,長100億光年,改觀了科學家的認知
    宇宙中天體眾多,在我們看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了,其直徑達12,756公裡,周長4萬公裡,我們開車跑高速,一天也不一千餘公裡,然而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000倍,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銀河系中有著數千億個太陽這樣的恆星,已知銀河系的直徑達16萬光年,但在可觀測的宇宙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著上萬億個。
  • 變化無常的參宿四,先變暗後變亮,到底會不會爆發?
    而參星指的是參宿中的幾顆恆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參宿四。讓人擔心的是,恐怕杜甫的詩句,就要一語成讖了,參宿四的命運,實在讓人擔心。ESO的甚大望遠鏡拍攝的參宿四圖像參宿四是夜空中最著名的紅超巨星,據科學家的觀測和計算,參宿四的半徑大約是太陽的900倍左右,也就是超過6億公裡。也就是說,如果它位於太陽的位置,連木星都很有可能被它包裹在內。
  • 天文學家發現比可見光亮一萬億倍的宇宙大爆炸
    天文學家發現了比可見光亮一萬億倍的宇宙大爆炸,這可以說是我們首次捕捉到的宇宙燈光秀現場。帕森特·拉賓攝於2019年11月20日,歸於實驗、衛星、空間科學與恆星類巨大且超重的恆星註定將轟轟烈烈地暴亡。當一顆重恆星的燃料逐漸耗盡,它的核心就會向自身塌縮,從而產生巨大的熱量。隨著溫度升高,核心層發生內爆。
  • 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以來最大爆炸 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天文學家稱發現了自宇宙大爆炸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他們分析4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這次爆炸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星系團,其噴射出的能量是此前最大爆炸紀錄的5倍多。研究人員稱,這次爆炸的源頭是該星系團內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巨獸」噴射出大量輻射和物質。
  • 科學家觀測到最古老天文現象(組圖)
    新華社供本報專電 美國和英國天文學家4月28日宣布,他們觀測到一次發生於大約131億年前的恆星死亡現象。這是人類有史以來觀測到的最古老天文現象。  這一恆星死亡現象發生於宇宙的幼年時期,當時宇宙「年僅」6.3億歲左右。
  • 「聽」1.3億光年外傳來的引力波怎麼說
    如果真的存在更多的維度,那麼關於宇宙的一些最撲朔迷離的謎題就很容易破解了。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暗物質構成了宇宙的23%,我們看不見這些物質,也不知道它們是什麼,但我們可以感知它們的引力效應,所以我們相信它們確實存在。暗能量構成了宇宙的73%,它推動整個宇宙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飛快地膨脹。除了暗物質與暗能量之外的4%,才是我們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