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編輯 邵好
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阿里巴巴共同出資成立的智己汽車,在註冊完成後不到20天,露出了真容。
1月13日,智己汽車在中國上海、英國倫敦和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三地同時發布兩款量產定型車,其中,轎車車型將在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上對外開放預定,並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用戶。
發布會甫一開場,智己汽車就給出了對未來智能汽車的定義——可以移動的超級計算機,並由此發布了智己汽車的英文品牌「IM」以及由此演變而來的品牌標識。公司方面進一步解釋稱,「IM」意為「Intelligence in Motion」(運動中的智能),是對智能汽車進化方向的思考,表明智己汽車將專注於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協同的整車深度智能化。
背靠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的智己汽車,在人工智慧、人車交互等軟硬體方面都有大幅的革新,成為智己汽車本次發布會上的最大亮點,這在智己汽車的新車硬體配置上便可見一斑。
在當場發布的新車上,視覺感知解決方案採用了英偉達的Xavier,其算力可達30至60 TOPS,搭載有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在視覺感知之外,智己汽車同樣認為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一環,其軟硬體解決方案採用英偉達的Orin X晶片,其整體算力可以達到500至1000(及以上)TOPS。
在算力配置上,智己汽車的新車整體配置與蔚來汽車日前發布的新款車型ET7基本相似,而在感知層的傳感器上,智己汽車的配置要多於蔚來汽車,尤其是相對成本較高的雷射雷達,智己汽車的新車配備了3個。
在多傳感器和高算力的支撐下,智己汽車表示,以國家法規允許及高精地圖開放為前提,今年底將具備點到點「零接管」的自動駕駛能力;同時,將在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特選商業中心應用自動代客泊車等功能,並從明年起逐步向其他一線、新一線城市拓展。
此外,智己汽車新車的計算中心和座艙中心的處理器分別採用恩智浦的I MX8和高通8155。國內自主企業地平線推出的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徵程二代(J2)也將搭載上車,成為人機互動的智能「大腦」。
在最為關注的三電方面,智己汽車的新車搭載了功率為400kW、扭矩可達700N·m的高扭雙電軸,以後軸為主驅動,百公裡加速度為3.9秒。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摻矽補鋰」技術的電池,將應用在智己汽車的新車。該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達300Wh/kg,最大續航裡程超1000公裡,在NEDC工況下可20萬公裡零衰減。電池安全上,智己汽車表示,該電池組通過電芯材料配方優化、專利成組技術隔熱阻燃以及M.A.S一體成型鑄鋁電池殼體封裝技術,再結合BMS 7×24小時端雲協同管理,可以達到永不自燃的最高安全等級。
智己汽車此次推出的「摻矽補鋰」技術電池,與蔚來日前推出的固態電池所用的「無機預鋰化碳矽負極」,其本質上都是提升電池負極中的矽含量,並增加鋰含量以彌補因矽含量提高,而在充放電過程中導致鋰的額外損耗。
此外,智己汽車還將推出無線充電等功能,支持車輛的無感充電。目前,包括大眾、沃爾沃、豐田、一汽、吉利、上汽、比亞迪等在內的國內外主流車企都對無線充電展開了技術研發和布局,並形成了較為明確的量產規劃,預計2021年至2023年間將推出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