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創作的書寫階段應注意什麼問題?

2021-01-09 騰訊網

在書法創作中,具體的執筆書寫無疑是最關鍵的環節,書寫一般包括正文書寫,上、下款識書寫,以及鈐印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

1、首字管領

在創作一幅作品時,書寫第一個字至關重要,第一個字寫得如何,是什麼字體、書體、寫多大,一旦確定,其後諸字就必須顧應於它,如此前呼後應,才能使整幅作品和諧統一,這就叫首字管領。

2、貫通行氣

在一幅書法作品中,將春一行字中各個字的重心點自上而下地連成線,這條線即這行字的「行氣」線。若某行字的行氣線是自然流暢的,那麼就可以說這行字「富有行氣」,反之,則為「缺乏行氣」。

行氣線有直線式與曲線式之分。直線式的行氣線常常呈垂線狀態,是書法作品中主要的表現形式,能給人以整齊、肅穆之感。曲線式的行氣線常常呈曲線狀,左右搖曳,多用於行書藥監局創作中,能給人極富節奏的動態感。

3、計白當黑

任何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都是積點畫而成字的,連字而成行,連行而成章的。其每一筆、每一字、每一行乃至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空白,都關係到整幅作品的效果。書寫中的所謂章法,就是講究如何將正文、上下款、鈐印三大板塊和諧地、藝術地鋪排在宣紙上的一種重要方法。而「布白」則是章法中的關鍵。

布白,是一個傳統的書法要領,是指在書法創作中,凡有墨色的地方稱「黑」,沒有墨色的空間稱「白」。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在書寫時常常會重視有墨之處,而對無墨處的「白」往往會忽略。前人強調「計白當黑」就是要求書寫者應對「白」加以重視。

具體書寫時,字內空白常常是通過字的自身結構來解決,字間空白常常是憑書者的行氣來理解、處理。在傳統書法創作中,一般講究「亮行」,即要求行間空白要大於字間空白,但是,這種要求一定要適度,即行間空白不能過寬,否則就會顯得勢分氣散。比如隸書,由於其呈扁方形,筆勢左右分展,所以,隸書的布白常常是左右行間緊密,而字間疏朗,與其他各體不一樣。行書草書的布白,還需要注意行與行間的相互呼應與揖讓,或縱或斂,或密或疏,使「白」的空間參差錯落,富於節奏感。

整幅作品四邊留白的多少,關係到作品的審美效果,絕不可忽視。具體而言,若是寫橫幅,最好左右留白能比上下寬一半至一倍,而不可上下寬於左右;如果是立軸,最好上下略寬於右左,其寬一般以行距寬的一半至一倍為宜。

4、一氣呵成

書法線條是徒手線,即要求一筆一字均應一次性書寫完畢,而不能像寫美術字那樣反覆修改。在具體的書法創作過程中,碰到不如意的地方,出現自已認為寫得不好的筆畫或字,那是很自然的。決不能隨寫隨撕,反覆更改,終不能成;更不能因噎廢食,半途而廢,喪失信心。人世間任何藝術美都是相對的,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作品,只要是人創作出來的作品,肯定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與自已初衷相出入的遺憾處。即使碰到個別不滿意的點畫,也要從整體審視,微瑕不掩大瑜,說不定仍是一件好作品。

當然,碰到問題,也可以通過一些校正措施來彌補,比如,寫漏一字,可以在作品落款裡說明「某」字下脫「某」字;若多寫一字,可以在字旁註上三點,表示此字是衍文。總之,不管創作什麼書法作品,都應一氣呵成。只要開始著筆,便要從第一字寫到最後一個字,包括落款、鈐印等。

5、避免錯別字

錯別字是一幅書法作品的「硬傷」,是不允許出現的。凡出現錯別字的書法作品,不管其筆法、章法等如何精妙,都算不上是一件優秀作品。

書法作品中出現的錯別字,一般有兩種現象,其一,寫了錯字別字。其二,繁簡混用。第一種情況簡單明了,一眼便能看出,避免也不難,多看多記,尤其是要多翻字帖辭書。關於第二種情況,比較複雜,涉及當前頗有爭論的漢字繁簡問題。在書法創作領域,繁簡字都可以寫,但是,在同一幅書法作品裡,要麼使用繁體漢字,要麼使用簡化漢字,而不能繁簡混用。

在書寫繁體字時,應儘量弄清繁簡字的歷史淵源關係,絕不能張冠李戴,鬧出笑話,比如把「皇后」的「後」寫成「後」,把「孔子云,何陋之有」的「雲」寫成「雲」,等等。

相關焦點

  • 書法創作究竟應該三指執筆,還是五指執筆?
    執筆是書法創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曾經這樣強調:「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唐人張旭教給顏真卿的第一個書法要訣也是執筆(「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五者備矣 , 然後能齊於古人。」)在書法執筆上,向來有兩個爭論。一是執筆的鬆緊問題,二是執筆的用指問題。前者我們上一講曾經講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新年將近,喜歡書法以及傳統文化的朋友將會在這段時間書寫鼠年春聯,來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儘管一些人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但時常喜歡動筆來寫幾個毛筆字,那麼我們該如何創作一副像樣的春聯呢?
  • 楷書作品入書法國展:書寫不矯揉造作,形式不譁眾取寵
    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創作手記■劉德先三千多年的書法歷史發展進程中,每一個時代都抒寫了屬於她自身特質的美的面貌。當代審美與展廳書法視覺觀感,給書法創作提出了不同於古人的特殊要求,為創作者藝術思想、藝術才能的展現帶來了廣闊的舞臺空間。
  • 書法大家劉小晴,楷書創作諸葛亮經典文章,筆法俊美秀逸,真書法
    楷書創作的慣用方法及楷書的定心簡述:楷書創作中,要突破唐楷慣用的創作方法,就要克服碑刻中的刻板、雷同現象,按照現在的書法發展觀來全視書法藝術,雷同就是一種抄寫,與創作創新有距離,在創作中要突破碑刻痕跡的制約,大膽與手寫體融合,適當「牽絲映帶」,以便增加靜中有動的感覺,臨寫過去的碑刻作品,很難做到「不得重改」,只有借鑑簡帛書的用筆,才能做到「不得重改」地以筆寫字,孫過庭《書譜
  • 當代行楷書法部首教程字帖,部首筆畫及單字書寫演示,學行楷必藏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我們在前期發表了行楷書法的點畫書寫的教程字帖,得到很多書法的青睞,也有很多書友問有沒有關於行楷書法部首學習的資料。
  • 書法字的書寫筆順的基本要求,竟成了創作「醜書」的敲門磚
    書法字結字最簡原則涉及到了其書寫筆順問題,指在用筆最簡原則與筆法最簡原則的基礎上,書寫在不破壞字的本身形體的前提下,字或筆畫能一筆完成,就一筆完成,乾淨利落,不作「拖泥帶水」。就這個角度,書寫字其書法筆順是有一定要求的。(參考:如何讀帖?讀字、讀結構、讀筆畫)這個要求的根本,是把書法字與藝術字、明星籤名、自由體等加以區分。
  • 以人民的名義書法創作,國家級書法家共同創作「四字吉言」
    2016年12月《草書觀察》面向全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徵稿,邀請國家級書法家共同創作「四字吉言」。從全國範圍策劃類似這樣的創作活動尚屬首次,創作形式統一,並由國家級書法家書寫,該作品創作形式為書法作品常見形式之一,其字數少,章法獨特,亦能體現書家才情與格調,該作品形式深受老百姓喜愛,故名「以人民的名義書法創作」。
  • 美術研究|原創|《靈飛六甲經》書法臨摹書寫輯要
    據了解靈飛經沒有詳細的作者介紹和落款,該作品書寫筆畫靈動嫵媚,字跡頓挫優雅秀麗,可以說是是代表唐代小楷的巔峰之作,其技法的運用精彩絕倫。初學者,在臨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王慕石臨摹示範(二)第一要領 入地書法中的入地一說,個人理解為入地,那什麼叫入地,就是單個字的最底部的部首筆畫「一」橫,在靈飛經中這一橫,堪稱經典筆劃,整幅作品貫穿始終,就像一幅畫的點睛之筆,讓整幅畫整幅作品靈動飄逸氣質十足
  • 楊再春10幅書法解析,對聯書寫的10種格式與技法,終於說明白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書法名家楊再春10幅對聯書法欣賞與章法解析:對聯可以少至3個字,多則幾十字或,上百字。12個字之內為對聯,12個字以上稱長聯,或稱龍門對。行草書或行楷書都可以書寫對聯,書寫時左右照看,風格筆法統一。
  • 當今書法創作現狀中,篆書相較於其他書體是落後的
    篆書是創造書法藝術的一個起點,是古法的奠基石,更是後世書法創作的源頭。在書法的語境闡述中,尤其是從筆法概念的層面上來講,幾乎所有的概念都起源於篆書,因此,當我們審視篆書發展史的時候,會發現真正對於篆書的認知有清晰脈絡的時期恰恰只距離我們幾百年而已。甚至說,近五百年的篆書是遠高於歷史上上千年的任何一個時期。
  • 書法大師一針見血說出寫不好的原因,你知道是什麼
    作為書法從業者和教學者,小編我聽到了很多人的困惑:不知該如何入手、書寫,更不知該如何寫出自己的作品……為了讓更多的人走近書法,寫一手好字,本篇文章將書法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梳理講解。由此可見,書法用具對於書法書寫與創作是至關重要的。對於書法用具,我們常說到的是文房四寶。文房四寶是指我國獨有的文書工具(書畫用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還叫 「文房四譜」 「文房四寶譜」 「文房四士」等。其實,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文房四寶」 的含義有所不同。
  • 寫硬筆書法,這些方面也要注意才更有效果
    首先說說什麼是硬筆硬筆就是說除毛筆之外的所有書寫筆,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原子筆、蘸水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有幾十種或上百種。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廣泛等特點。
  • 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
    從廣義上說,中國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是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除了漢字,廣義上的書法也涵蓋了許多非漢字為文字書寫藝術,如阿拉伯書法梵文字母書法、越南書法等。
  • 全國人大代表鄢福初:漢字書寫、審美、應用的亂象當止
    數千年來,漢字書寫成為了技法完備、風格多樣、內涵豐富、深受大眾喜愛的書法藝術,奠定了中華民族基本的審美風範,成就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品格。「然而,令人尷尬的是,伴隨科技進步,書法實用性減弱、書法藝術審美斷層,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很多漢字書寫應用方面的亂象,令人擔憂。」湖南省書協主席、全國人大代表鄢福初說。
  • 書法副教授屢入大展,蘭亭獎獲獎作品,書寫嫻熟卻顯「女氣」
    、三、四、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以及第八、九、十屆國展,其他各類展覽更是數不勝數。但梁文斌此件獲獎的作品為橫幅,縱向上的空間短小,方要騰挪已經到底,一行的字數大多相等,難以書寫得跌宕多姿。如果是採用豎幅,遙遙垂下,更見串珠貫玉之勢。但是梁文斌還是能在橫幅上寫出動感來。
  • 井上有一書法裡的「東瀛鐘聲」,清華藝博回顧其書法人生
    井上有一是20世紀下半葉日本傑出的書法藝術家,被譽為日本戰後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近日,展覽「東瀛的鐘聲——井上有一作品回顧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井上有一書法作品112件,包括最具代表性的「一字書」與「多字書」等,並按照不同的創作階段以及不同的文字形式進行介紹。
  • 書法創作素材大全,良心整理!
    書法創作素材大全,良心整理!書法作品落款位置沒有固定格式,也無絕對的位置,它是與正文互為關聯的。落款的內容視情形可長可短,但字體不能大小懸殊,要有相應比例。 題款所用字體按照傳統慣例,原則上遵守「今 不越古」、「動不越靜」的規矩。
  • 歷時三年精心準備 七旬老人小篆書寫毛澤東詩詞
    老人長期來一直喜愛書畫,1994年從奉化市經貿局退休後,就參加了奉化市老年大學國畫、書法班的學習,一直堅持至今。說起創作《毛澤東詩詞》小篆書法長卷的經過,張錦昌老人告訴記者,2003年,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的活動過程中,老人用篆書寫了幾幅《毛澤東詩詞》的書法作品。也就是這次活動使老人萌發了用篆書創作全部《毛澤東詩詞》的念頭。
  • 蓬溪籍書法名家——楊旻
    我所謂的主體書法創作不是某一件具體的書法作品的創作或者某一種書法樣式,而是一種態度,一種立場。主體書法創作的立場是什麼?就是從表達書寫者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追求出發!帶著傳達文字信息需要的功能性書寫是從文字即書法創作的客體出發,語詞意義的規定性決定了書寫的內容和書寫的規範,無法選擇。
  • 書法落款時應該如何紀年?為什麼幹支紀年法飽受爭議?
    那麼書法落款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書法愛好者和一些喜歡書法的朋友們,在欣賞書法時候,都會看到落款時,首先寫的是「右錄」。 古時候,以右為尊,右錄之後是書寫的內容,而右錄則是表達了對古人詩句或者古代名家的尊敬。 之後的落款內容就是紀年和書家的名號。在落款時的紀年一般用的是幹支紀年法,2020年在幹支紀年法中是庚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