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光陰,滄海桑田,西湖十景大多換了新顏。
錯落於十景之間的其他景觀,今昔之間,又經歷了怎樣劇變呢?
那麼,請諸位看官隨小生,繼續這趟穿越時空之旅。
六和塔原是五代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其名字源於佛教的「六和敬」,又名「六合塔」。
鎮潮之塔,俯瞰錢塘,為夜航船指明方向。登塔聽濤,那吞併八荒的豪情,至今猶在。
錢塘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每至八月半,八方來客蜂擁至此,看那「十萬軍聲半夜潮」。
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如今,最佳的觀潮勝地是海寧鹽官,可以看到回頭潮。
三天竺坐落於天竺山,皆為千年古剎,乾隆將它們命名為法喜寺、法鏡寺和法淨寺。
三天竺畔全無暑,六月松陰尺五冰。三天竺皆以侍奉觀音為本,下天竺是杭州唯一女眾寺。
清行宮位於孤山南麓,為康熙、乾隆南巡杭州的寓所。兩人在此對西湖十景欽定題詞。
中山公園建園於清行宮舊址。嶄新的紅牆,明朝的石獅,古與今的時間線在此交織。
文瀾閣由聖因寺後的玉蘭堂改建而來。小橋曲水,重簷歇山,賦予這裡的雅致的水鄉情韻。
作為江南三閣中唯一的倖存者,文瀾閣懷揣東南瑰寶,安靜地矗立於浙江省博物館的一角。
飛來峰與群山迥異,此處無石不奇,無樹不古,無洞不幽,造像遍布,一派佛國景象。
這裡原有72洞,大多已被湮沒,不見蹤跡。南宋大肚彌勒,始終笑口常開,喜迎四海遊人。
夏日的冷泉亭,丹垣綠樹,一泓泠然,是杭人避暑勝地。白居易和蘇東坡,都曾是這裡常客。
雨後的冷泉,溪流淙淙,是戲水的好去處。望過向亭中,不知能否看到東坡據案剖決的身影。
靈隱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距今約1700年,規模之宏偉,堪稱東南之冠。
山門的雲林禪寺之名,為康熙所題。青磚白瓦,金漆紅牆,無一不詮釋著「古老」二字。
吳山不高,三面臨街市巷陌,南眺錢江平疇,登頂有凌空超越之感,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
頂上城隍閣龍飛鳳舞,秀出雲表,將山腳下市列羅綺、戶盈珠璣的繁華盡收眼底。
白堤東起斷橋,止於平湖秋月,把西湖分個裡外。春桃夏柳,秋桂冬雪,皆獨具風採。
白堤橫亙湖上,如連接北山孤山的緞帶。堤上回望,群山含翠,湖水塗碧,如畫中遊。
雜草碎石 為歲月掃盡
斷壁頹垣 被時光修繕
西湖景致美麗依舊
杭城屋宇破爛不再
百年前記錄下這些瞬間的攝影人
看到今日的杭州
不知又會作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