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三,字仲榮,本名沈富。他是橫亙於元末明初的巨商富豪,早在元朝末年,沈萬三家族憑藉著出色的經商頭腦在農墾、海貿兩業完成了資本積累,並逐漸成為了「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的江南第一富豪。
他的故事被記載在《智囊》這一本書當中,主人公分別是沈萬二以及沈萬三。雖然沈萬二和沈萬三都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但是他們兩人之間的財富還是有差距的。
沈萬三可以說是明朝首富,富可敵國,朱元璋滅掉元朝,建立明朝以後,沈萬三極力的去討好朱元璋,又是幫朱元璋修南京城,又是給軍中將士送黃金,結果百姓和將士都感激沈萬三去了,朱元璋的臉卻沒地方擱了。
朱元璋很聰明,這些富商雖然對國家有幫助,但確實是一大威脅,還不如借著殺沈萬三,一鍋端了。
但是沈萬三並不知道危險要來了,他眼裡只有錢,還美滋滋的覺得自己和皇上是鐵哥們兒呢。
有一天沈萬二,急匆匆的來找沈萬三,說道:"災禍快來了,咱們趕緊逃命去吧。"
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一天,沈萬三去酒肆喝酒,偶然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這個人是個商人,常年往來於京城與周莊之間。那時候人們打聽消息,大部分都是去問傷人的,因為他們去的地方多,關注的消息也多。
他的哥哥沈萬二說到最近的京城流傳著一首由皇上寫的詩。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貴人,日高五丈猶披被。
詩的內容大概講的就是皇上自己起的比文武百官都早,但是睡的卻比文武百官都晚。他雖然身為一國之君高高在上,但是卻還不如處在江南的富商生活的逍遙自在以及瀟灑。這很明顯就是針對他們了。
然而沈萬三並不是很在意,所以沈萬二拿他沒辦法,自己逃跑了,但是等到朱元璋開始明確表現自己不滿的時候,他也開始慌了。
於是就給朝廷捐獻了很多銀兩讓朱元璋去修城牆,一開始還是廣受好評,但隨後沈萬三想要趁熱打鐵就提出幫皇帝犒勞軍隊。
結果朱元璋大怒,認定其有不軌之心,本想要將其誅殺,還是在皇后的勸說下改為將其全家流放,沈萬三家族就此衰落。
對朱元璋而言,富商的財富取之於民,我殺了你們,將你們的財富充公,那是用之於民!如此一來,國庫充盈,萬民稱讚!名利雙收,一舉兩得!
沈萬二的故事,雖然短小,但智慧頗深。看看這樣的智慧故事,可以增長見識。
如此可見,《智囊全集》中的各種俗語與經驗,放到現在來說也是十分有用的。
這本書是明代文學大家馮夢龍編著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馮夢龍,但都知道杜十娘沉百寶箱的故事吧?就是他寫的,他還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
被稱為晚清名臣的曾國藩也是靠著這本書走到了這個位置,他曾經把這本智囊全集,「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可以說是夜夜品讀,從中獲取智慧,從而成了「古今第一完人」。
在當代,萬達總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會發表年度工作報告,每次在報告中他都會推薦一本書給員工,推薦過的書單裡便有這部《智囊全集》。它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了歷代智慧故事共1238則,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馮夢龍評價《智囊全集》說它:「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而且裡面關於謀略,智慧的道理,不是用晦澀難懂的語句,反而,都是用非常好理解的「故事」講給你聽,裡面每一篇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這個版本的還是白話文加注釋,不會讀不懂,每個故事短小精悍,學到的智慧能輕鬆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職場上。
上下兩冊,只需要69元,點擊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