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書法:運筆時撥筆明顯,如小雞啄米,缺少中鋒行筆力度。孫曉雲是非常勤奮的一位書法家,從實踐到理論皆有建樹。但是,就像所有的書法家一樣,沒有人能達到翰墨暢神的完美,所以孫曉雲女士的書法創作,同樣也會存在這樣或是那樣的不足,甚至是毛病。當然,談及一位書法家的不足或是毛病,並不是刻意貶化他的書法成就,而是站在藝術審美的角度,去體驗書法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何止孫曉雲的書法功力不會盡收完美,從古到今任何一位書法大家都有書法的創作缺憾。比如米芾,楷書有寫不正的毛病,再比如啟功先生,書法有不入草書的問題。孫曉雲的書法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筆法上!
如果我們沒有看過書法家的「現場」創作,是很難透過寫成的字跡去理解筆法的存在形勢的。所以今天我們看蘭亭序也好,看雪晴快時帖也罷,或是看中秋帖、伯遠帖,會認為用筆都很瀟灑,也非常流暢,逸動自由非常悅目,我們也僅能從整體上這樣去體驗,但是要具體到某一筆是用了什麼樣的細節筆法來寫成的,這個就很難透過帖本去看明白了。有人說已經弄清楚蘭亭序的筆法細節,這種說法基本上不可信,因為筆法的細節是轉眼就逝的,別說旁人猜不明白,就算是書法家本人在事後也未必能說清楚奇妙的筆法在過去的創作情景裡是如何做到的,具體又是怎麼完成的。所以,王羲之寫過蘭亭序之後,再去寫,結果就無法重複原本的奇妙筆法。如果筆法細節是「確定」的,是可以把握的,那麼蘭亭序就不會成為唯一。所以,我們研究書法的筆法,不必在細節上空耗心思,筆法的細節其實就是技法嫻熟之後的無意識妙成,妙在天工,不能復成。
既然筆法的奇妙,不可以言明,那為什麼筆者還要談起孫曉雲女士書法的用筆呢?因為前面我們說的是在沒有見過書法家創作原件過程的時候,我們對筆法的理解多數只能靠猜測,但是如果能見到書法家現場的創作過程,則可以對筆法的運用進行比較直觀的分析點評了。我們沒有機會看王羲之如何執筆寫書法,但是我們卻有機會看孫曉雲如何執筆寫書法,網絡間有比較多的孫曉雲女士創作書法的錄製視頻,通過對這些書法創作視頻的觀看,就如身臨其境一樣,觀看並分析孫曉雲女士書法的用筆情況就成為可能,體驗筆法的正確與毛病,速度與動感都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在眼裡,不需要猜測,非常直觀了。
筆者通過觀看孫曉雲書法創作的一些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自己去看她的書法創作視頻,很明顯地就發現了她執筆寫書法的運筆毛病,就是在運筆的時候,撥筆的現象明顯,用撥筆來代替肘臂手腕的運動,這是書法的用筆的大毛病,一是會帶來書法線條運行空間的壓縮,達不到書法揮灑的書法氣度,二是撥筆運行會引起筆鋒四面亂點,如小雞啄米,用筆很碎,中鋒用筆的規則就會被破壞掉,缺少中鋒行筆的力度,書法會因為側鋒過多而顯輕飄,書法線條的圓厚勁感就體現不出來。
所以說,我們可以通過書法視頻的直觀,來反觀孫曉雲的書法線條為什麼不縱達,也不卓勁的的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事實上就在於運筆時隨意撥筆,如小雞啄米一樣而造成的。當然,如果沒有視頻的直觀,我們很難發現她執筆書法的這種毛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許多書法家在網絡上的視頻,為我們分析並理解筆法的優劣提供了非常多的證據。多看視頻知優劣,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對孫曉雲書法撥筆的現象有什麼看法呢?敬請留言分享吧。原創文章,期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