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雲書法:運筆時撥筆明顯,如小雞啄米,缺少中鋒行筆力度

2021-01-12 書畫觀賞

孫曉雲書法:運筆時撥筆明顯,如小雞啄米,缺少中鋒行筆力度。孫曉雲是非常勤奮的一位書法家,從實踐到理論皆有建樹。但是,就像所有的書法家一樣,沒有人能達到翰墨暢神的完美,所以孫曉雲女士的書法創作,同樣也會存在這樣或是那樣的不足,甚至是毛病。當然,談及一位書法家的不足或是毛病,並不是刻意貶化他的書法成就,而是站在藝術審美的角度,去體驗書法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何止孫曉雲的書法功力不會盡收完美,從古到今任何一位書法大家都有書法的創作缺憾。比如米芾,楷書有寫不正的毛病,再比如啟功先生,書法有不入草書的問題。孫曉雲的書法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筆法上!

如果我們沒有看過書法家的「現場」創作,是很難透過寫成的字跡去理解筆法的存在形勢的。所以今天我們看蘭亭序也好,看雪晴快時帖也罷,或是看中秋帖、伯遠帖,會認為用筆都很瀟灑,也非常流暢,逸動自由非常悅目,我們也僅能從整體上這樣去體驗,但是要具體到某一筆是用了什麼樣的細節筆法來寫成的,這個就很難透過帖本去看明白了。有人說已經弄清楚蘭亭序的筆法細節,這種說法基本上不可信,因為筆法的細節是轉眼就逝的,別說旁人猜不明白,就算是書法家本人在事後也未必能說清楚奇妙的筆法在過去的創作情景裡是如何做到的,具體又是怎麼完成的。所以,王羲之寫過蘭亭序之後,再去寫,結果就無法重複原本的奇妙筆法。如果筆法細節是「確定」的,是可以把握的,那麼蘭亭序就不會成為唯一。所以,我們研究書法的筆法,不必在細節上空耗心思,筆法的細節其實就是技法嫻熟之後的無意識妙成,妙在天工,不能復成。

既然筆法的奇妙,不可以言明,那為什麼筆者還要談起孫曉雲女士書法的用筆呢?因為前面我們說的是在沒有見過書法家創作原件過程的時候,我們對筆法的理解多數只能靠猜測,但是如果能見到書法家現場的創作過程,則可以對筆法的運用進行比較直觀的分析點評了。我們沒有機會看王羲之如何執筆寫書法,但是我們卻有機會看孫曉雲如何執筆寫書法,網絡間有比較多的孫曉雲女士創作書法的錄製視頻,通過對這些書法創作視頻的觀看,就如身臨其境一樣,觀看並分析孫曉雲女士書法的用筆情況就成為可能,體驗筆法的正確與毛病,速度與動感都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在眼裡,不需要猜測,非常直觀了。

筆者通過觀看孫曉雲書法創作的一些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自己去看她的書法創作視頻,很明顯地就發現了她執筆寫書法的運筆毛病,就是在運筆的時候,撥筆的現象明顯,用撥筆來代替肘臂手腕的運動,這是書法的用筆的大毛病,一是會帶來書法線條運行空間的壓縮,達不到書法揮灑的書法氣度,二是撥筆運行會引起筆鋒四面亂點,如小雞啄米,用筆很碎,中鋒用筆的規則就會被破壞掉,缺少中鋒行筆的力度,書法會因為側鋒過多而顯輕飄,書法線條的圓厚勁感就體現不出來。

所以說,我們可以通過書法視頻的直觀,來反觀孫曉雲的書法線條為什麼不縱達,也不卓勁的的現象。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事實上就在於運筆時隨意撥筆,如小雞啄米一樣而造成的。當然,如果沒有視頻的直觀,我們很難發現她執筆書法的這種毛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許多書法家在網絡上的視頻,為我們分析並理解筆法的優劣提供了非常多的證據。多看視頻知優劣,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對孫曉雲書法撥筆的現象有什麼看法呢?敬請留言分享吧。原創文章,期望支持。

相關焦點

  • 硬筆書寫的筆法,該怎樣運筆?怎樣才能寫出漂亮的筆鋒?
    本節學習另一個筆法內容,運筆,該怎麼運筆呢,什麼是筆鋒,如何運筆才能寫出筆鋒。什麼是筆法:先說說什麼是筆法,包括執筆和運筆。筆法的核心是對筆鋒的掌控。正如任何事情都有法,如打球、舞蹈、戲劇,都有各自的法,書法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書法所要使用的工具是毛(軟)筆和硬筆,毛筆有毛筆的特性。大家現在平時都是用鋼筆、籤字筆、原子筆或鉛筆等等,筆尖都硬,。
  • 形象點評朱軍的三幅書法:第一幅如猴,第二幅如鼠,第三幅如豬
    形象點評朱軍的三幅書法:第一幅如猴,第二幅如鼠,第三幅如豬。朱軍做主持人有才華,當屬一線主持人中的姣姣者,口才很有功力。但是人無全人,技無全能,朱軍先生從主持界一步跨進書畫界,持筆弄墨繪畫寫書法,就顯得功力不濟,才能不輝了。如果不客氣地評價他的書法作品,筆者奉上三個字:門外漢!
  • 王羲之的蹙筆就是張懷瓘的揭筆,一般的收筆都要用它
    點這個筆畫有多種外形,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說點章第四》中,就介紹了多種點的形狀:「或如蹲鴟,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慄子,存若鶚口,尖如鼠屎。」上點、下點、左點、右點、長點、圓點、豎點,偃仰不同,姿態萬千。但是,這些點的用筆大多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幅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 為何科班出身的書法教師,總是要求學生從篆書起步?
    懷素和尚自學書法至三十歲時,也產生了這樣的感嘆,他說:「夫學無師授,如不由戶而出。」於是,他拜「草聖」張旭的弟子鄔彤為師,學習筆法(「乃師金吾兵曹錢塘鄔彤,授其筆法」)。所以,在書法練習能遇良師,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書法傳承博大精深,筆法結構如果沒人點撥全靠自己瞎猜,很容易入歧途。儘管你自己以為臨帖臨的不錯,卻可能與書法差距甚遠,藝考時也拿不了高分。
  • 隸書書法《禮器碑》簡明教程,讓書法學習不再盲目
    書法愛好者在學習書法時,往往要從隸書開始學起,這是因為隸書不僅具有高古氣象,更為可貴的是,隸書筆法豐富,學好隸書也為學習其它書體打下好的基礎。而《禮器碑》是隸書書法中的精品之作,並且也很容易上手,極易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禮器碑》的藝術風格和其它隸書作品一樣,《禮器碑》的整體風格是雄渾肅穆,具有漢代時風。
  • 學習漢隸:《張遷碑》是怎樣用筆的?
    用筆也稱運筆, 指筆鋒在紙面上寫出各種筆畫的活動過程。字是由筆畫組成的。提筆寫字, 手中的筆管或者上提, 或者下按, 或者前後左右走筆, 無不是筆鋒在運轉。筆鋒在運轉過程中寫出千姿萬態的筆畫, 所以用筆也可以說是用毛筆進行筆畫造型的運轉方法。用筆和執筆, 都屬於筆法的範疇。
  • 米芾行書結體規律&技法講解,學習米字,不容錯過!
    如蟹爪鉤與策搭配,策的起筆只需略頓即可挑出。而若是上挑鉤,策畫起筆還需逆鋒左下頓,繼而挑出。其二,趯與策在形態上沒有連帶關係,策畫搭鋒頓筆即出。如圖(4):5 、永策 逆鋒入筆,頓而上挑,收筆突然剎紙,以便引出下一筆。如圖(5):6 、絲策 指書寫絞絲旁時,策的趯出是在上一筆畫的勢引下略作頓挫而原途挑出的。這種策法與米芾寫王字旁時的策法是相同的。
  • 怎樣理解書法八面出鋒
    八面出鋒,是人們對書法大家對米芾的讚譽。其意是運筆自如,能按照書寫要求,在字的任何一個方向(轉筆、折筆、行筆時終以筆鋒一面觸 紙 ) 收鋒出鋒 ,形成「八面出鋒」的藝術效果 。
  • 從黃賓虹的「五筆七墨」闡釋其書法筆墨觀
    筆者從黃賓虹的「五種筆法」闡釋其書法「筆法」。一曰「平」。指的是學會正確的執筆方法之後,在練習書法或者是書法創作的時候要把全身之力,運到手臂,再從手臂到手指。筆力均勻,如錐畫沙。起筆和收筆分明,筆筆到位,沒有柔弱的地方,才能稱之為平。這裡所說的「平」並非僵硬呆板的平,而是指通過正確的執筆方法來達到筆力均衡、如錐畫沙、氣韻貫通的效果。二曰圓」。
  • 書法技巧:楷書最難寫的6個筆畫口訣教程
    楷書是普及性最大的漢字形式,由此構成的漢字藝術,是相對基礎和規律性較強的書法藝術。論其筆畫,主要可分為橫、豎、撇、捺、點這幾大類,論種數常用有27種,而漢字的筆畫總數可達到40種。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2個相對較難掌握的楷書筆畫,並附示例,幫大家突破難點。
  • 培剛聊隸書:「緩運澀行」運筆心得
    培剛聊隸書:「緩運澀行」的運筆心得 書法教學 培剛書畫2020-09-12 21:48 運筆在書法練習和創作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沒有正確的運筆方法和運筆習慣,要想把毛筆字寫好,要想創作出高水平的書法作品來,無異於痴人說夢, 運筆講究的是基本運筆法,或者說是根本運筆法。
  • 楷書硬筆書法怎樣練合集?初學者入門必看!
    1、先讓孩子寫幾個字(楷書),讓周圍懂書法的朋友看看,或者,有條件的話,讓一些名家(比如:書法會員)看看適合練習誰的字帖,現在的名家很多,如:田英章、司馬彥、盧中南等,都是書法名家。
  • 練習書法筆畫為什麼先學畫線條,內涵都在這裡
    我覺得也不必過於苛刻,能把筆拿在手上,通過手指和手腕之間的靈活轉動就行。其次是筆鋒到達紙面之後,筆尖在紙面上的運行力度,是否均勻?如果是均勻的筆力,所寫的筆畫線條就是均勻的,這一點在學習篆書的基礎筆畫中,尤為重要。篆書的筆畫就是這樣,藏鋒起筆、收筆,運筆過程用力均勻,筆畫粗細相等。
  • 起筆,首先要明白這三種方法
    學習書法,要從最細小的環節抓起,不管是軟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到了高層次,看的就是細節,細節取勝方能最終全面取勝、才是大家。就說拿起筆一落筆開始,這說道就來了,怎麼寫這頭一筆,寫好了,就是整篇作品的一個良好的開端。起筆,又稱落筆、下筆、發筆,是一筆一畫的開端,是點畫定格、承前啟後的關鍵環節,其用筆方法主要有逆入、折入,間或亦用順入的方法。不信?
  • 書法常識:楷書基本筆畫的運筆方法都有哪些?
    如何用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毛筆寫出正確的筆畫來,就必須掌握運筆的方法,運筆的方法也叫筆法或運筆技法。 運筆在書寫過程中主要包括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部分。其中又包含著藏鋒和露鋒、中鋒和側鋒、轉鋒和折鋒、提筆和頓按等幾種技法。
  • 【龍靈書道】黃庭堅教你「神用筆」:這樣寫,書法才瀟灑!
    又如第三十五和三十六行的『過其若楊花似雪何紅裝欲醉宜斜日百尺』兩行的布局(如圖 ),錯落的特徵便十分明顯,顯然山谷道人下筆前已胸有成竹並作了精心安排。且『明』字明顯強調的上斜畫又與『一』字形成另一組平衡。僅此三行安排便足見山谷道人高深的美學修養與獨特的章法布局。 此後四、五、六行寫來更加灑脫自然,動感也更為強烈,使人目不暇接。但行筆至第七行則一反常態,突然沉了下來:七個字均理性沉著,字字獨立,筆筆到位。
  • 硬筆書法控筆訓練-40頁,下載後直接列印
    控筆就是控制住筆  練字時確實也能練習控筆,但是練字是一個同時要考慮:坐姿握筆運筆筆畫質量筆畫位置用筆力度/速度起筆方法/轉折方法結構章法書寫提速其實上邊這些在不斷的練習中,是逐漸需要擰成
  • 書法┆ 收藏!歐體基本筆畫動態圖大全(附:歐楷的正確寫法)
    > 4、走(向右行筆,無明顯粗細變化) 5、擠(筆肚向右上擠筆轉鋒 6、收鋒(筆尖順勢向右下拖出 7、回(空中回鋒收勢) 3、左尖橫 1、走(順鋒起筆,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中鋒行筆) 2、擠(行筆至末端筆毫向右上擠) 3、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