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蘭州晚報】;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俗語,然而,家住蘭州互助巷的劉月桂老人自從4年多前生活不能自理以來,卻在兒子李家禎和兒媳何金環的精心陪護下順利渡過了一道道難關。如今,75歲的兒子攜手65歲的兒媳仍然堅守在96歲高齡的母親劉月桂床前,履行著為人兒女的責任。12月23日,記者慕名採訪了李家禎夫婦,傾聽了他們對母親四年如一日的關心與照料。
01
細緻入微地照顧老母親
連日來,對於75歲的李家禎及其老伴何金環來說,照料母親劉月桂的日常生活是一點兒都不敢怠慢的事情。因為最近一段時間,母親因病被送進了醫院進行治療,快10天時間了,他和老伴一起堅持守在病床前,給老人餵飯、餵水、餵牛奶,還要及時處理老人的「方便」難題。
提起母親的情況,李家禎回想起了2016年下半年老人不慎摔倒的情景。有一次,他的母親像往常一樣去上衛生間,誰知不幸摔倒傷了盆骨。雖然及時進行了手術治療,但是老人再也不能下床活動。至此,老人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於是,他和妻子共同承擔起了照顧母親的責任。每天,他們從做飯、餵飯、餵牛奶,再到給老人洗頭、洗臉、洗腳,一樣都從不耽誤。李家禎說:「自從那次摔倒後,母親每次大小便都是在床上進行的,尿不溼、一次性床單、棉質尿布基本都在使用。在照顧母親的事情上,我要感謝我的老伴,多數事情全是她一個人在承擔。」
02
「每一個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
今年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五),劉月桂因突發疾病被送到五里舖一家醫院治療,經重症監護和普通病房治療半個多月後,老人很幸運地撐了過來。10月中旬,母親再次發病被送往醫院搶救。12月初,老人又因病住進了省第二人民醫院。李家禎告訴記者,每次住院治療,他和妻子都守候在老人床前寸步不離。「母親96歲了,我們就希望現在能盡力給予關懷,讓老人舒服一些。」兒媳何金環說,為老人盡孝是做兒女、兒媳的責任,「對於我的婆婆,我不願意看著不能自理的她再受罪。每一個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這個時候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兒女的關照。」
12月23日下午時分,記者通過多方諮詢得知,現在劉月桂老人的病情已經在醫護人員和家屬的精心陪護下基本好轉,預計幾天後即可出院。在互助巷,提起96歲劉月桂老人,了解情況的幾位鄰居如此感嘆:「劉大媽的兒子、兒媳真的很孝順,這麼多年家庭和睦非常感人,確實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另據了解,李家禎及其家庭曾被評為蘭州首屆「四世同堂」金獎之家,他本人曾獲得「蘭州好人」等稱號。
來源: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