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範進中舉這個故事,想必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看過這個故事吧,也是極具諷刺意味的一個故事了。故事主要講的就是範進科舉考試考了幾十年,終於在50多歲的時候考中了舉人,而當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範進居然開心的瘋了,後來還是因為他的嶽父的一巴掌才把他給打醒。但是你可知道後來範進是有多牛?
當年上學的時候老師講解的時候也時極具諷刺意味的,不僅僅是對於故事的主人公,還有對於當時的封建制度還有人情冷暖的諷刺。當時看的時候也是感覺到好笑,甚至也是嘲笑範進沒有出息,但是你知道被打醒之後的範進怎麼樣了嗎?說出來或許你都不信。
範進中舉之後地位也是直線上升,從前那個嘲笑他無能的老丈人對他的態度也是有了很大的改變,古代只要中了舉,就和現在中了五百萬是差不多的概念,所以範進那麼激動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範進中舉之後,地方的鄉紳名流也是開始巴結討好,範進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中舉之後官路倒也是通暢。
範進中舉之後,還是一樣的努力,三年之後進京會式,又中了進士,於是範進也就留在了京城,準備考選御史。數年之後被欽點為山東學道,這個官位在當時也是正四品的職位了,由此也是可以看到範進還是很有能力的,科舉考試也是真正的改變了範進的命運。
而範進也並不是胡屠戶口中的「爛忠厚,沒用的人」,中舉之後的範進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新貴,於是範進也是白馬寺表現出了虛偽、世故的性格。而範進的這種行為也是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就是趨炎附勢,作者也是諷刺當時的社會習氣。
而如今範進卻是被考生們稱之為是「考神」,許多即將要高考或者中考的學生,在考試之前都是要拜一拜他的。要知道孔夫子也只是被後人稱為是聖人而已,而範進有何能力被稱為是考神呢?而範進的這個「神」是有運氣之神的意思,學子們拜他也是為了沾一點他的運氣。
不過說到運氣的話,範進的運氣的確是要比孔聖人要好上一些的,孔聖人一輩子顛沛流離,走到哪裡都不受重用。而範進好歹也是中了舉人,或許過程有點艱辛,但是也是中舉了,還一直升官發財,雖然有些世故,但是在那個社會上,不世故的人能夠走多遠呢?
範進的那種「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也是值得學習的,現在的人都是做一點事件失敗了就失去了信心,喪失了堅持下去的能力。再看看範進,科考了好幾十年,終於在50多歲的時候中了舉人,這種不放棄自己夢想的精神也著實讓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