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型肝炎簡稱CHB,治療困難,世界醫研者正齊心致力新藥研發

2021-01-09 華醫生談

導語:經歷過2020年的疫情,談及肺炎,想必大家會率先聯想到新冠肺炎,其實從前更為常見的肺炎是一種叫做慢性B型肝炎的肺炎。慢性B型肝炎(CHB)的發病機制相當複雜,治療也相當棘手。長期以來,許多基礎和臨床學者為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現就CHB發病機制及病因治療的進展概述如下。

01CHB發病機制相當複雜,主要有兩個發病的基本要素,包括病毒持續複製和常染色體遺傳

1、病毒持續複製

患者體內的HBV變異以及患者體內抗原提呈細胞中的樹突狀細胞(DC)功能受抑制,導致白細胞介素12(L-12)、a_幹擾素(IFN-a)水平下降,I型T輔助細胞/II型T輔助細胞(Thy Th2)比例下降,致使患者免疫功能紊亂, HBV感染、複製得以持續。

2、常染色體遺傳

近年來通過大量的研究證明B型肝炎慢性化還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關。HBV有非常高的複製串,在慢性HBV感染的個體中,發現有多數異質的毒株,提示病毒是在人體內演變的。HBV變異廣泛存在於基因組的不同部位如前s/S基因、前C/C基因和xC區段。

其變異可單獨存在於某些基因區域或同時出現在幾個基因區。病毒通過變異,逃避自然發生或疫苗產生的免疫對藥物引起耐受政變發病機制改變組織的嗜性,均有助於病毒形成持續感染,病變持續。過去對HBV感染常以不同的免疫狀態來解釋不同的臨床現象,近年來發現HBV變異與臨床關係密切,機體不同的免疫狀態不僅取決於感染者本身的遺傳,並與病毒的分子狀態有關。

病毒變異是發病機制的重要原因,這是因為變異病毒外膜胺基酸的改變可導致病毒中和表位的差異,從而導致免疫失敗,病毒得以持續感染複製3。

02CHB治療方式的歷程長遠,全世界醫藥科研人員共同努力,成果代表有以下這幾種藥物

1、IFNa

IFNa經過20餘年的臨床使用,已積累了較多的經驗。IFNa用於治療CHB的應用指徵已明確(血清HBV複製標誌物HBeAg.HBV-DNA陽性、ALT持續增高、無重要合併症、肝功能代償良好的成年CHB病人),最佳應用劑量及療程也已探索出來。

過去認為每天50~100萬U或50~100萬U,3次/周,有較好療效。現在認為隔日500萬U(5MU)為治療最佳劑量。IFN用藥療程也較前延長,只要病人能耐受又無HBV耐藥,療程可延長奉苦個月以上。

2、PEG-IFN-a-2a

近幾年來,在醫藥科研人員的努力下開發出了長效幹擾素(PEG-IFN-a-2a),其抗病毒機理與普通IFN相同,主要抑制HBV複製,降低HBV血濃度;同時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以清除HBV。長效幹擾素能延緩體內排洩,延長半衰期,縮小IFN體內血藥峰谷濃度差,在體內發揮較持久的抗病毒作用,因而可大大提高療效1。

3、核苷類抗HBV藥物

核苷類抗HBV藥物,如拉米夫定(LAM)、泛昔洛韋(FCV)、羅布卡韋(LOV)等單用治療CHB已有數年時間。雖然可使HBV複製趨於靜止、肝臟病變減輕、組織學炎症活動度計分改善、ALT降低,但HBeAg. HBV-DNA陰轉效果不理想,抗HBe陽轉率不高,且治療一段時間病毒易產生耐藥性(與聚合酶P基因變異有關)。如何提高HBeAg. HBV-DNA陰轉和抗HBe陽轉率,延緩病毒耐藥是考慮較多的問題。

4、ADV與FTC

近兩年來,又研製出了嘌哈衍生物核苷類似藥物阿德福韋(ADV)及氧硫胞嘧啶(FTC)等藥。ADV屬廣譜抗病毒新藥,通過競爭HBV多聚酶而進入病毒合成的DNA。由於ADV並無3'羥基因而使病毒核苷酸不能連接,使HBV-DNA鏈合成終止,從而達到抗HBV作用。該藥用於對FCV或LAM耐藥的HBV或HBV野毒株的治療都有很強的抗病毒活性,且至今在HBV感染者中尚未發現對ADV耐藥的變異株,有希望成為抗HBV感染治療的首選藥物。

在治療方法上,目前強調聯合應用抗HBV藥物,以達到多部位抑制HBV複製,延緩耐藥的發生,在機體免疫功能作用下,達到清除HBV的目的。現簡要介紹治療CHB抗HBV的幾種新藥及聯合應用抗HBV藥物的方法。

03抗HBV任重而道遠遠,對其科研不斷進展,以下具體介紹幾種新藥療效

1、長效幹擾素(PEG IFN-a-2a)

PEG IFN-a-2a, 180yg,H,1次周,療程24周。文獻報導單用PEG-IFN-a-2a 治療CHB病人24周,療程結束後,隨訪24周, HBeAg定量檢查下降最明顯,HBeAg陰轉率為37%(18/49)、抗-HBe陽轉率為37%,HBV-DNA定量明顯下降,平均下降3. Slog。長效幹擾素的副作用與普通幹擾素類似但較輕,一般均可耐受。

2、阿德福韋(ADV)

ADV, 10mg, po, qd,療程為48周,治療後肝組織學改善, ALT復常,病毒水平下降及HBeAg血清轉換均有顯著差異。該藥對YMDD變異的B型肝炎有效用。2.1.3 氧硫胞嘧啶(FTC) FTC, 25mg, po,qd,連用24周。該藥對HBcAg陽性的CHB的治療較理想,療程結束時HBV-DNA水平下降2.0log,治療中無特殊不良反應。由於FTC與LAM結構相似,可能出現交叉耐藥性。

3、抗B肝轉移因子(苷必妥)

苷必妥2mg加入注射用水2ml中溶解後im, qd,連用30天後改為隔日1次,連用2個月。病人在用藥前測1次肝功能、HBVM及HBV-DNA,在治療期間每隔2周化驗1次肝功能,1月檢測1次血清HBVM及HBV.DNA。文獻報導40例CHB病人治療前HBsAg. HBcAg.抗HBc.HBV-DNA均陽性。

療程結束後,34例ALT恢復正常,復常率為85%,HBsAg. HBeAg. HBV-DNA均陰性,抗HBe陽轉。苷必妥主要通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促進HBV標誌物陰轉,最終達到清除HBV。該藥近期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病人能接受藥物全程治療,用藥方便,價格低廉,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4、阿昔洛韋

洛韋聯合IFN-a-2a阿昔洛韋750mg加入10%GS500ml內靜滴qd,2個月後改為阿昔洛韋片劑0.3potid連用4個月。IFN-a-2a, 1MU, im,qd,連用3日,改為2MU, im,qd,連用3日,然後改為3MU,im,隔日1次,6個月1療程。

文獻報導,用該方案治療CHB病人42例,治療前所有病例抗HBC. HBV-DNA均陽性, ALT> 40UL。療程結束後ALT復常率88%,HBsAg, HBeAg, HBV-DNA陰轉率分別為10%、60%、64%,而單用IFN-a治療HBsAg陰轉率低於10%,HBeAg. HBV-DNA陰轉率低於40%。

阿昔洛韋能有效地抑制HBV-DNA多聚酶的活性,使HBV複製受抑制,在幹擾素的作用下達到清除體內HBV-DNA及HBeAg,並誘導抗-HBe轉換,肝細胞核內HBcAg消失, ALT復常[7]。

5、 IFNa-1b(賽若 金)

聯合苦參鹼IFN-a-1b, 5MU, im,qd,連用10天後改為隔日1次,3個月為1療程。苦參破注射液20ml加入10%GS 250ml內靜滴,qd,連用45天。

治療後肝組織學改善,ALT復常,病毒水平下降及HBeAg血清轉換均有顯著差異。該藥對YMDD變異的B型肝炎有效。

6、氧硫胞嘧啶

氧硫胞嘧啶(FTC FTC, 25mg, po,qd,連用24周。該藥對HBeAg陽性的CHB的治療較理想,療程結束時HBV-DNA水平下降2.0log,治療中無特殊不良反應。由於FTC與LAM結構相似,可能出現交叉耐藥性。

7、抗B肝轉移因子(苷必妥)

苷必安2mg加入注射用水2ml中溶解後im, qd,連用30天後改為隔日1次,連用2個月。病人在用藥前測1次肝功能、HBVM及HBV-DNA,在治療期間每隔2周化驗1次肝功能,1月檢測1次血清HBVM及HBV_DNA。文獻報導40例CHB病人治療前HBsAg. HBeAg.抗HBc. HBV-DNA均陽性,ALT 183土65U。

療程結束後,34例ALT恢復正常,復常率為85%,HBsAg. HBeAg. HBV-DNA均陰性,抗-HBe陽轉。苷必妥主要通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促進HBV標誌物陰轉,最終達到清除HBV。該藥近期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病人能接受藥物全程治療,用藥方便,價格低廉,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8、 蛋白疫苗

有GenHaVacB疫苗、HBsAg疫苗、免疫複合物及CTL多肽疫苗。(1) GenHaVacB疫苗:0. 5ml(含20/gHBAg前S2蛋白),H,1次/月,共用3次。在HBsAg前S蛋白顆粒中有3種以上的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給機體接種後,抗原特異性PBMC增殖,激發強而持久的細胞免疫。

Pol 等用該疫苗接種32例,每月1次,共3次,接種後44%的患者血清HBV-DNA陰轉或其滴度下降50%以上。 HBVacHBIG疫苗1支(含HBsAg 60pg, HBIG 38yg)im, I次3周,6個月為1療程。該疫苗通過改變抗原提星方式,加強HBsAg的攝取和加工處理以及誘生單因子,刺激T細胞反應產生治療作用。

聞玉梅等用該疫苗按上述方法治療CHB病人14例,療程結束後, 64.3%(9/14)患者血清HBV-DNA轉陰,42. 9% (6/14)患者HBeAg轉陰。上述 2種蛋白疫苗用於治療CHB患者,未發現免疫症候群相關疾病的症狀,是較安全的蛋白疫苗。但對有APC抗原提呈功能缺隱的CHB患者,抗HBs變換差。

9、DNA疫苗

DNA 疫苗是通過質粒或逆轉錄病毒載體,把病毒基因運送入宿主細胞,在細胞內部加工合成病毒結構蛋白併合成小分子抗原性肽段,從而引起特異性CTL和Th細胞反應。DNA疫苗包括編碼HBsAg的DNA疫苗編碼HB-sAg前S,(S)的質粒載體和編碼HBcAg或HBeAg的逆轉錄病毒載體。

Sllberg 等給3隻慢性HBV感染的猩猩肌肉注射逆轉錄病毒載體,3隻猩猩均出現程度不等的ALT升高,但無暴發性肝炎跡象。

結語:CHV的治療方式研究過程中,對藥物的研究進展頗為迅速。目前技術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患者大可相信醫生,謹遵醫囑,積極治療,相信未來還會不斷有更好的治療方案,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B型肝炎大三陽
    中國屬於肝炎大國,肝炎有很多種,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發病率較高。病毒性肝炎,比較常見的是B型肝炎。說到B肝,你會想到大三陽,小三陽,以及B肝病毒攜帶者。有患者對小三陽和B肝病毒攜帶者有疑問,關聯是什麼,或者有什麼區別,哪種情況更嚴重?
  • 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哪種肝炎最嚴重?
    一般來說,肝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B肝、C肝極容易慢性化,急慢性肝炎都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其中重度急性肝炎最為嚴重,無論哪一種肝炎都要警惕暴發性肝炎——肝衰竭,急性、亞急性肝衰竭對生命威脅極其大。B肝、A肝、戊肝是有疫苗的,但C肝沒有疫苗。
  • 穿耳洞文身或感染肝炎病毒 肝炎預防點滴做起
    7月28日是第五個世界肝炎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確定的我國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抗擊肝炎、預防先行」。在世界肝炎日之際,西京醫院在門診大廳舉行義診和C肝抗體免費篩查,該院感染科王九萍主任提醒,有效預防肝炎,從生活細節做起。據統計,目前全球有近5億慢性B肝和C肝感染者,每年約140萬人死於肝炎病毒感染,感染死亡病例中有80%是由B肝和C肝引起。
  • 甲乙丙丁戊,這5種病毒性肝炎有什麼區別
    90%以上的患者不出現皮膚和鞏膜的黃染,且症狀輕微,常不經治療而自愈,這是有些人不知自己曾感染過A肝的原因。少數患者出現皮膚黃染才意識到患了肝炎,80%的肝炎患者可在肋下觸及腫大的肝臟,右上腹部有脹滿感。A肝一般為自限性疾病,極少數病例症狀重,黃疸深,經過積極治療也能痊癒。B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可表現為B肝病毒攜帶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淤膽型肝炎。
  • 甲乙C型肝炎區別在哪?如何防止惡化?醫生給您講清楚
    甲乙丙是肝炎病毒的分型,目前已經發現的肝炎病毒至少有6型,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庚型;在我國,最常見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它嚴重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在臨床上,一般通過肝炎病毒的抗原、抗體檢測來診斷是哪種類型。01慢性肝炎如何傳播和發展?
  • 世界肝炎日,給大家一次說清甲乙丙丁戊這嗜肝病毒五兄弟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報告病例數第一的乙類傳染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大殺手。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肝炎日」。
  • 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到底有什麼區別,怎麼防治?
    A肝屬於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藥物,也無須特殊治療,只有明顯肝功能異常的患者需要用一些保肝藥。A肝預後良好,通常在2-4個月內恢復,病死率極低,也不會轉為慢性。目前A型肝炎滅活和減毒疫苗已經在國內生產和推廣。在高發地區對高危人群接種疫苗,並輔以飯前便後洗手,加強食品、水源和糞便的衛生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A肝流行。
  • 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有條件獲準上市
    九期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在中國大陸的上市為全球首次上市,填補了這一領域17年無新藥上市的空白。  九期一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領導研究團隊,堅持22年,在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與上海綠谷製藥有限公司接續努力研發成功的原創新藥。
  • 2019年 我心目中的那些新藥研發重大突破
    原創: 湯詩語到年底了,總結一下我心目中2019年的那些新藥研發重大突破。當然,這隻代表我的個人觀點,總結得也也可能不太全面,供大家參考。1.因此,目前仍有數個其他疫苗在研發中,以期實現完全預防伊波拉病毒的目標。中國曾於2017年批准國內某研究所及企業研發的伊波拉病毒疫苗,但並未在非洲有大面積接種案例。除疫苗外,再生元的三種單抗混合的REGN-EB3和Ridgeback的單抗mAb114也證明了可以大幅降低伊波拉病毒感染後的死亡率,成為治療這一疾病的重大突破。
  • 聊一聊肝炎的「甲乙丙丁戊」
    原創 崔醫聲 醫聲相伴崔松說為了加強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每年的7月28日設為世界肝炎日,我國確定的今年的肝炎日主題是「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 中寶藥業全球首創1.1類新藥硫酸舒欣啶III期臨床試驗啟動
    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搏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簡稱室早)、非持續性與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心室撲動(簡稱室撲)與心室顫動(簡稱室顫)。近年來已明確合併於器質性心臟病者,特別是合併於缺血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有預後意義,應作為臨床治療的依據。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縮),簡稱室早,是指His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異位興奮灶提前除極而產生的心室期前收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其發生人群相當廣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種心臟病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心跳停搏感。
  • 每經數說丨11月上半月新藥研發:CD47單抗PK安全性和耐受性,天境...
    回顧11月上半月,共有一類新藥臨床申請數量30個,抗腫瘤藥物仍是主要研發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認為,本階段新藥研發的亮點主要是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達生物相繼披露CD47藥物的臨床研究初步結果。在基於同一靶點的創新藥研發上,同質化的競爭更看重研髮結果成色。
  • B肝醫學博士點評下節,核苷無法消除HCC,業內寄希望在研新藥
    Terry Chehong Yi醫學博士在論文中提及,在慢性B肝功能性治癒新藥上市前,針對ETV、TDF有兩個方向的觀察,一個是ETV和TDF一樣好,另一個方向是TDF在HCC
  • 甲、乙、丙、丁、戊—五種病毒性肝炎的解讀
    今天的科普將和大家一起了解損害肝臟的五種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病。共有五種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它們有不同的傳播渠道。傳播途徑: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 經糞便排出病毒,然後經口食用了被病毒汙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感染A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