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戊,這5種病毒性肝炎有什麼區別

2021-01-14 萊博生物

A肝,B肝,C肝,丁肝和戊肝均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功能損害為主的一組全身性傳染病。A肝和戊肝多呈急性感染,主要是經過糞口途徑傳播。B肝,C肝和丁肝多呈慢性感染,少數病例可以發展為肝硬化或者肝癌,主要是通過血液、體液等胃腸外途徑傳播。

A肝病毒進入人體約2~6周,患者出現發熱、厭食、腹瀉、腹痛、關節痛等不適症狀。90%以上的患者不出現皮膚和鞏膜的黃染,且症狀輕微,常不經治療而自愈,這是有些人不知自己曾感染過A肝的原因。少數患者出現皮膚黃染才意識到患了肝炎,80%的肝炎患者可在肋下觸及腫大的肝臟,右上腹部有脹滿感。A肝一般為自限性疾病,極少數病例症狀重,黃疸深,經過積極治療也能痊癒。

B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可表現為B肝病毒攜帶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淤膽型肝炎。

(1)B肝病毒攜帶者:一般無不適症狀,肝功能正常。

(2)急性B型肝炎:症狀和體徵與A型肝炎相似,但起病時大多不伴有發熱,有黃疸型和無黃疸型、輕度和重度之分。不足1%的患者急性起病後病情迅速加重,如未得到及時救治,病死率達到80%~100%。

(3)慢性B型肝炎:出現乏力、易疲乏、食慾下降、厭油膩等。常見的體徵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部分患者發展至肝硬化或肝癌。

(4)重型肝炎:是肝炎中最重的一種類型,常表現為肝功能衰竭,極度乏力,嚴重噁心嘔吐,黃疸迅速加深,肝臟進行性縮小,容易出現多種併發症如腦功能障礙、腎功能衰竭(尿毒症)、胃腸道大出血等,病死率高達70%以上。

(5)淤膽型肝炎:又稱為毛細膽管炎型肝炎。常表現為皮膚瘙癢、糞便顏色變淺、肝腫大。需要藉助B超等與肝外梗阻性黃疸相鑑別。

C肝病毒進入人體2個月左右,患者體內產生C肝抗體,稱為C肝感染的窗口期。患者大多數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慢性C肝患者的體徵同B肝病人一樣,但比B肝更容易發展為肝炎後肝硬化或肝癌。

丁肝病毒感染有三種情況,其臨床症狀也不盡相同。

(1)機體同時感染B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醫學上稱為混合感染。其表現類似B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

(2)機體內原先有B型肝炎病毒感染,後來又感染丁型肝炎病毒,醫學上稱為重疊感染。

(3)如果B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內不斷繁殖並且超過半年以上的,稱為持續感染。丁型和B型肝炎病毒的混合或重疊感染會使5%~20%的病人發展成重型肝炎。

戊肝病毒感染後起病較急,分為急性黃疸型和無黃疸型兩種類型。患病後的臨床表現基本同A型肝炎。與A型肝炎不同的是,戊肝在老年人所患的傳染病中佔首位,戊肝容易使孕婦發展成重型肝炎,孕婦病死率高。

A型肝炎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消化道傳播)。被A肝病人糞便汙染的水、食物等,未經徹底消毒被人飲用或食用就很容易引起A肝的暴發流行。近年來由水產品傳播的A肝屢有發生,泥蚶、毛蚶、牡蠣、醉蟹等均可成為A肝病毒攜帶物,它不引起肝臟的慢性病變,危險性相對較小。

A型肝炎通常是因攝入受汙染的食物造成,比如毛蚶

B型肝炎是傳播最為廣泛的病毒性肝炎。在美國,每年大約有30萬人感染此病。B型肝炎病毒可由母親在嬰兒出生時及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傳給孩子。病原體也可在成人和孩子間相互傳播而感染整個家庭。此外,B型肝炎的傳播途徑還有通過性接觸、輸血及靜脈吸毒者共用注射針傳播。大約有1/3的B肝病例不能確定感染來源。

C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一般為通過血液或汙染針管傳播。儘管C肝引起的症狀很輕或根本沒有症狀,但有20%~30%的慢性攜帶者會在10年內進展為肝硬化。此外,C型肝炎還可以通過輸血傳播,但新近開展的檢查方法已使這類病例大為減少。約1/3病人的感染途徑不詳。

目前C肝已經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

丁型肝炎只出現在已感染B型肝炎的病人中,並有使病情加重的趨勢。丁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是通過母嬰傳播或通過性接觸傳播。丁型肝炎在五種病毒性肝炎中最為少見,但也最危險,因為同時有兩種疾病在起作用。

不安全的輸血可能導致感染丁型肝炎和B型肝炎

戊型肝炎主要發生在亞洲、墨西哥和非洲,在美國只有少數病例報告,並且多為從戊肝高發國家回來的人群發病。與A肝類似,戊型肝炎的傳播途徑通常是經過糞便汙染傳播,並且不會導致慢性肝炎。此型肝炎的危險程度比A肝略高,特別是對妊娠婦女。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面對這五種暴擊,肝:當人類的肝太難了
    肝炎,這個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肝癌的「必經之路」,肝炎-肝硬化-肝癌,更是加深了人們對肝炎的恐懼,讓越來越多的人談「肝炎」色變!在很多人的傳統認知裡,對於肝炎患者,管他甲乙丙丁戊,先隔離起來再說。但,這種做法真的科學嗎?甲乙丙丁戊,究竟誰是誰?肝臟面對這五種暴擊,想必也會發出「當人類的肝太難了」的感嘆!
  • 聊一聊肝炎的「甲乙丙丁戊」
    聊一聊肝炎的「甲乙丙丁戊」 2020-07-29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甲乙丙丁戊,面對5種暴擊,我的肝太難了……
    這三種肝炎,最易癌變 肝炎可以由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酒精、自身免疫病等因素引起,使肝功能受到損害。 其中引起肝癌最多的,是這三種。
  • 2015年廈門病毒性肝炎發病1300多例 B肝仍最高
    昨日,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2015年病毒性肝炎統計數據,我市病毒性肝炎發病呈逐年下降趨勢,五種病毒性肝炎中,B肝仍佔最大比例,甲、乙、C肝例數明顯下降,戊肝略有上升。疾控專家強調,疫苗接種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高危人群應及時接種乙、甲、戊肝疫苗。
  • 甲乙丙丁戊,面對這五種暴擊,我的肝可真是太南了
    如果你常年在家庭群裡潛水,一定對「肝炎」這個病不陌生。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條「必經之路」加深了人們對肝炎的恐懼,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在生活中談「肝炎」色變。為了預防肝炎,這樣的「貼心」建議我們應該都見過:如果在公共食堂吃飯,最好是要帶一套自己專用的碗筷;如果不幸罹患肝炎,曾經與肝炎患者的正常接觸、在公共食堂就餐則往往會被拎出來背鍋。在許多人的傳統認知裡,對於肝炎患者,管他甲乙丙丁戊,最好的方法就是隔離。但這種做法真的科學嗎?
  • 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性格」迥異,其中兩種會致癌
    原創 趙雅楠 人衛健康並不是所有肝炎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也不是所有肝炎都具有很強的破壞力。甲乙丙丁戊,這五種肝炎性格迥異。而B肝病毒,常常通過血液、母嬰和性等途徑傳播,C肝病毒更傾向於血液傳播,而且這兩種肝炎病毒常常會引起急性、慢性肝炎。長期的慢性炎症是容易致癌的,所以,B肝、C肝是有致癌性的。但是,也存在這麼一群人,他們的肝很少有炎症,但是他們體內卻有肝炎病毒,這就是我們說的攜帶者狀態。
  • 甲乙丙丁戊五重暴擊,我的肝太難了……
    為號召全社會共同關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確定了宣傳主題:「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號召公眾積極主動接種肝炎疫苗,主動進行體檢了解肝臟健康狀況,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甲乙丙丁戊五重暴擊,我的肝太難了……簡單來說,病毒性肝炎就是由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 甲、乙、丙、丁、戊—五種病毒性肝炎的解讀
    今天的科普將和大家一起了解損害肝臟的五種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病。共有五種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它們有不同的傳播渠道。傳播途徑: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 經糞便排出病毒,然後經口食用了被病毒汙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感染A型肝炎。
  • 甲乙丙丁戊五重暴擊,我的肝兒太難了……
    要知道,乙型與C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癌的主要病因,80%以上的肝癌由病毒性病肝炎導致。在我國,光是B肝病毒攜帶者就有1.2億,慢性B肝患者達到3000萬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報告病例數第一的乙類傳染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大殺手。今天(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第10個「世界肝炎日」。
  • 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到底有什麼區別,怎麼防治?
    以前在醫院門診部實習期間,看到很多年輕人,都患有B肝,因為具有傳染性,嚇得我趕緊測試了一下自己的血液,沒有B肝,這才放下心來
  • 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型,哪種肝炎最嚴重?
    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庚肝是根據病原體分類,而不是根據病情分的,所以不存在哪種肝炎最嚴重的說法,需要積極預防各類型肝炎病毒。
  • 從肝炎到肝癌,距離到底有多遠?這就是肝癌的進化過程
    肝炎的成因多種,若肝炎發病期間沒有好好治療,並且日常生活習慣不良,長期對肝有傷害,肝炎就很容易演變成為惡性腫瘤,就是我們常說的肝癌。從肝炎到肝癌,距離有多遠呢? 肝炎有什麼症狀?肝癌又有什麼病症呢? 肝炎有很多種病因引起,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病症不同。
  • 甲乙丙丁戊 肝炎分多型 預防救治法 各自分情形
    今年國家衛健委確定的宣傳主題為「積極預防,主動檢測,規範治療,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號召公眾積極主動接種肝炎疫苗,主動進行體檢,了解肝臟健康狀況,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 世界肝炎日,給大家一次說清甲乙丙丁戊這嗜肝病毒五兄弟
    近年來,肝癌已成為我國的第二大致命惡性腫瘤,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約佔全球50%以上,每年有近40萬人死於肝癌。如果撥動時鐘的指針,每67秒就有一名中國人被診斷出肝癌,7秒過後,一人不幸死於肝癌……而乙型與C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導致肝癌的主要病因,80%以上的肝癌由病毒性病肝炎導致。在我國,光是B肝病毒攜帶者就有1.2億,慢性B肝患者達到3000萬人。
  • 哺乳期媽媽點外賣族中招急性戊肝 醫生:這是種「吃」出來的肝炎
    去醫院一查才發現是「甲亢」,再一查肝功能,更是嚇壞了一家人:谷丙轉氨酶3000+(正常上限是40U/L),趕緊住院檢查,結果顯示戊肝抗體IgM及IgG均陽性,診斷為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據感染科主任金潔介紹,在病毒性肝炎家族中,戊肝發現最晚,但是近年來,這種「少見」的肝炎發病率正快速增長。大部分的戊肝患者是「吃出來的」,就是食用了帶有戊肝病毒且未煮熟的肉類、海鮮等食物而感染的。
  • B型肝炎大三陽
    中國屬於肝炎大國,肝炎有很多種,包括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發病率較高。病毒性肝炎,比較常見的是B型肝炎。說到B肝,你會想到大三陽,小三陽,以及B肝病毒攜帶者。有患者對小三陽和B肝病毒攜帶者有疑問,關聯是什麼,或者有什麼區別,哪種情況更嚴重?
  • 猜猜看,你知道幾個甲乙丙丁戊?
    C肝是感染C型肝炎病毒導致的疾病。根據C肝病毒基因,可分為1型、2型、3型、4型、5型、6型等六個類型。其實除了甲、乙、C肝炎,還有丁肝和戊肝。五種肝炎病毒因感染不同類型的病毒而命名,但五種肝炎的共同之處是都有很大的機率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 世界肝炎日丨除了甲乙丙丁戊,你還應該知道這些事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羅鑫 殷舒月)2020年7月28日是第十個「世界肝炎日」,肝炎其實就是指肝臟的炎症,大多數人對於肝炎的認知比較局限,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副主任中醫師滑永志主任介紹說,我們常聽到的A肝、B肝、C肝等都屬於病毒性肝炎,只是肝炎的一類,實際上除了病毒,細菌、寄生蟲
  • 甲乙C型肝炎區別在哪?如何防止惡化?醫生給您講清楚
    最近有朋友問,肝炎有甲乙丙之分,它們的區別在哪?需要如何預防,才能使其不惡化成肝硬化或者肝癌?今天,劉醫生通過這篇文章給大家科普講解關於肝炎的相關知識。甲乙C型肝炎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病毒的不一樣,分別對應甲乙丙型病毒所導致的肝炎。
  • B肝五項檢查中有三項是陽性,說明了什麼?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中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區,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問題更為嚴重。就我國而言,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表面抗原攜帶者已經超過1個億,因此快速準確地檢測肝炎病毒的標誌物,對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意義重大。讓更多人了解肝炎病毒檢測,同樣意義重大。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B肝病毒檢測,教大家讀懂B肝相關檢測的化驗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