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這個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肝癌的「必經之路」,肝炎-肝硬化-肝癌,更是加深了人們對肝炎的恐懼,讓越來越多的人談「肝炎」色變!
在很多人的傳統認知裡,對於肝炎患者,管他甲乙丙丁戊,先隔離起來再說。
但,這種做法真的科學嗎?甲乙丙丁戊,究竟誰是誰?肝臟面對這五種暴擊,想必也會發出「當人類的肝太難了」的感嘆!
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面對這五種暴擊,肝:當人類的肝太難了!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肝炎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諸如病毒、細菌、寄生蟲、藥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臟,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肝功能受到損害。
它可以引起肝功能指標的異常和身體的一些不適症狀,分為急性和慢性。
雖說,肝硬化、肝癌等較為嚴重的疾病,大多是由慢性肝炎遷延而來;但急性肝炎也不能小覷,急性也有轉為慢性肝炎的可能。
急性肝炎,根據導致原因不同,可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
人們通常所說的肝炎,就是上面分類中的「病毒性肝炎」。它又根據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為甲、乙、丙、丁、戊5型病毒性肝炎,分別由HAV、HBV、HCV、HDV、HEV病毒導致。其中,以甲、乙、C肝最為常見。
甲乙丙丁戊,型型都暴擊我們的肝臟!
甲:A肝
A型肝炎,與安全用水不足、衛生條件&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是緊密相關的。它主要通過被汙染的食物、水經消化道途徑傳播。
A型肝炎多為急性起病,通常預後良好,治癒性高。
預防:保證水源或食物衛生,做好個人防護!
圖
-- 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
-- 不要進食沒有煮熟的食物;
-- 不喝生水;
-- 不要進食生蔬菜和沒洗淨的瓜果。
乙:B肝
根據世衛組織估計,當前中國有8600萬慢性B肝患者,佔全球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的三分之一。
其中,約有2800萬人需要治療,約700萬人因嚴重肝臟疾病和癌症發病風險需要緊急治療!
雖然,中國的B肝患者數目眾多,但B肝病毒的傳播卻不像感冒那麼隨便,它主要通過血液和血液製品、母嬰、破損的皮膚黏膜以及性傳播。
慢性B肝早期常常症狀較輕,甚至沒有症狀,因此患者出現乏力、頭暈和食慾減退等往往不重視。只有病情嚴重到肝硬化或肝癌時,才會發現。
預防:
-- 預防B肝的首選是接種B肝疫苗;
-- 管理傳染源。
-- 切斷傳播途徑。
丙:C肝
C肝,比B肝還要兇險。目前,全球C肝病毒感染約為 1.6 億,每年導致 25 萬人死亡。
C肝主要經輸血和針刺等體液傳播,因此,我們完全不必對C肝患者敬而遠之。
C肝的傳播途徑固然非常有限,但C肝的兇險之處在於發病更加隱匿,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且慢性化程度非常高,C肝病人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進展到肝硬化,甚至出現肝癌了!
預防:對於C肝來說,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防治;且C肝發病隱匿,不能單靠症狀來判斷和發現!應當儘早篩查病毒,定期檢查,以免錯過早期治療良機。
丁:丁肝
丁肝,B肝的「小老弟」。需要藉助B肝病毒的外膜蛋白,才能完成自身複製。它與B肝病毒,既是寄生的關係,又是「狼狽為奸」的關係。
換句話說,相當於有了B肝這個桌球拍,丁肝才能被「拍響」。所以,B肝防治得當,丁肝也可以被扼殺在搖籃裡。
預防:通過B肝免疫接種可使丁型肝炎感染得到預防。
戊:戊肝
戊肝,一種由戊肝病毒造成的肝病。一般通過糞口途徑(主要是通過被汙染的水傳播),具有自限性,但有發展成暴發性肝炎(急性肝衰竭)的可能。
戊肝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食源性傳播、輸入受感染的血液製品傳播、縱向傳播(即孕婦傳染給胎兒)。多數戊肝暴發,都與受汙染的水或食品供應有關。
戊肝的潛伏期,從暴露後3星期到8星期不等,平均為40天。
預防:
-- 確保公共供水設施的質量標準;
--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用安全的水洗手,特別是接觸食物之前;
-- 避免飲用潔淨度不明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