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汝送別儀式上,悼念者回憶其生前事跡, 稱其深受老師同學老鄉朋友的好評
○送別儀式上悲痛不已的小姑娘
杜先汝的大學老師
「他的離開喚醒我們思考活著的意義。」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教師楊建喜是杜先汝的大學老師,受中央辦公廳領導及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領導委託,代表中央辦公廳和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來到合肥,對杜先汝的英勇犧牲表示沉痛哀悼,對杜先汝的家人表示深切慰問。
「當我從電話中聽到杜先汝過世的消息,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去年你回家辦理籤證手續,說好一起聚會,但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沒有見面,沒想到竟成為永別。」回憶起杜先汝上大學時的情形,楊建喜老師還歷歷在目,杜先汝200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通信系,大學四年,品學兼優,是第一批入黨的同學。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好多課程都是100分。連續4年獲得最高獎學金,積極參加全國和北京市的大學生各種競賽並獲得不俗的獎項,為他所在的學院爭取了許多榮譽,杜先汝在校期間為人謙虛,樂於助人,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研究生期間,我們同在一個課題組,承擔了國家重大課題。時間緊、任務重,杜先汝從不拈輕怕重,而是微笑面對困難,我們團隊提前完成任務。」楊建喜老師還記得,杜先汝有一句口頭禪:「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當時給同一團隊的師生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出國期間,經常把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通過郵件等方式推薦給老師,師恩難忘,以不同形式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楊建喜老師說,杜先汝同學是近年來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之一。當他見義勇為的事跡傳到學院時,學院領導非常重視並上報中央辦公廳,中央辦公廳領導對杜先汝的英勇犧牲表示沉痛哀悼。
「這是他做人的一貫體現,他用他的離開喚醒我們思考活著的意義,激發我們思考人生的價值。言有盡而哀思無盡,言有窮而情義無終。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全體師生為你祈福,杜先汝,一路走好!」楊建喜老師在發言中說道。
合肥高校大學生
「這樣的英雄,我們一定要來送送。」
在今天的告別會現場,來了一群特別的追思者,他們是合工大的學生。
「從沒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壯舉和音容仿佛就在身邊!」來自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程學明,得知杜先汝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午舉行的消息後,便和多位同校同學一起送別英雄。
據了解,程學明進入大學後,便參加了學校的志願者社團組織,陸續志願參加了各種幫助殘疾人及關愛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公益活動。「作為一名大學生,除了要好好學習,更要力所能及地回報社會。在這方便,杜先汝是我們的榜樣,或者說,他樹立起了一座豐碑。」
「這樣的英雄,我們一定要來送送。」來自合工大的學生周琪仕這樣告訴記者。她說,身邊的同學朋友一共來了6個,雖然與杜先汝素不相識,但自從在電視上看過有關他的感人事跡後,便被他這種無私與勇氣深深感動。今天能來送別杜先汝,一方面能向英雄表達自己心中的敬意,一方面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機會,將他這種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他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仍舊充滿希望,充滿愛,他教會了我們所有人去相信。」周琪仕這樣告訴我們。
高中班主任
「他是我們的驕傲,他永遠是我的孩子。」
「你是我們的驕傲,如果有來生,我們希望你能有別的選擇,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我們的英雄。」6月25日,匆匆從家中被喊到學校的周正聰老師,聽到杜先汝沒了的消息,愣在辦公室裡久久說不出話來,當晚回到家中,情難自禁的她寫下了這樣一條籤名。因為這個消息一開始是瞞著杜先汝父母的,她也只能通過這樣隱晦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哀思。
周正聰是杜先汝的高中班主任,雖然畢業已經十年,但杜先汝的一顰一笑,至今仍恍若昨日一般,清晰地在她眼前回放,「溫順、乖巧、勤奮,他是我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也是我的孩子。」
今天上午,周正聰和肥西中學的老師以及自發趕來的杜先汝高中同學,一行近30人早早來到合肥市殯儀館。看著曾經的孩子容顏依舊,如今卻已天人永隔,周正聰幾度語咽,泣不成聲。
生前同學
「他是我的益友,更是我的恩師。」
張軍是杜先汝的高中同學,在張軍印象中,杜先汝永遠是那個內向、樂於助人,臉上永遠帶著淡淡微笑的大男孩。
杜先汝出事時,張軍正在美國加州讀博,由於學業繁忙,張軍對當地媒體的報導並沒有留意,知道這個消息還是通過高中班主任周正聰老師。聽說杜先汝的追悼會定在今天上午,剛從美國到杭州出差的張軍連夜訂好車票,匆匆趕來,送這個並不是很熟的兄弟最後一程。
張劍偉是杜先汝的大學同學兼室友,他也是匆匆推掉手頭上的工作,一路奔波從福州趕到合肥的,剛一放下行李,他便來到了追悼會現場。「先汝不僅僅是我的室友,他是益友更是恩師。」幾天來一直強忍悲痛的張劍偉,言語悲戚地回憶起與杜先汝同窗的歲月,「大學時,先汝天天早晨叫我們起床,強拉著沉迷於電腦遊戲中的我去上課,在學期末為我們補課幫助我們複習。他把我從一個初入大學掛科無數的迷茫少年改變成一個年年拿獎學金好學上進的進步青年,他徹底改變了我。」說著說著,張劍偉再也說不下去,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老鄉
「多好的孩子, 從小就懂事。」
樸素的穿著,悲戚的神情,從兩輛貼著官亭字樣的大巴車上下來的幾十人,幾乎都有著同樣的表情,他們都是杜先汝生前的鄉親們,也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們。「多好的孩子,從小就懂事,學習也好,一放假就待在家裡用功。」杜先汝的表舅姜榮塘抹著眼淚回憶道。
為了送這個十裡八鄉有名的孩子,鄉親們早早包了兩輛大巴車,早晨6點不到就從官亭出發,來到殯儀館。
道德模範
「救人是他內心 善良的瞬間爆發。」
在今天的追悼會現場,有一位特別的追思者——全國道德模範胡文傳,同樣身為英雄,他對於杜先汝的選擇有著特別的理解,「救人完全是那一瞬間下意識的選擇,是他內心善良的瞬間爆發。」胡文傳說,從本報最先報導杜先汝的事跡開始,他全程都在關注,也在通過自己的渠道廣為宣傳,「微博、空間,包括下一步『中國好人』網上投票,希望能用最後的榮譽來告慰他的家人。」
今天上午,胡文傳特意請假從單位趕到殯儀館,以一位老鄉、長者的身份,深深地向杜先汝這位年輕的英雄鞠躬致敬告別。
被救者
到杜家致哀
「我想到合肥參加他的追悼會,想到他家看看他曾經生活的地方,想當面向他的父母說一聲對不起。」在本報採訪被救者時,她不止一次地表達著自己的希望,拜託記者一定告知追悼會的具體時間。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被救者卻並沒有出現在今天上午追悼會的現場。7月12日,已經從美國回到老家秦皇島休養的被救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悄悄來到了杜先汝家,在救命恩人生活了27年的屋子裡,向杜先汝父母深深一鞠躬,「先汝已經沒了,你要好好代替他好好活下去。」看著眼前聲淚俱下的孩子,杜先汝的母親再也忍不住,與她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因為被救者還在養病,心理也沒有完全從兩個月前的陰影中走出,為了避免她再次受到刺激,她的家人和杜先汝的家人共同決定,不讓她參加今天的追悼會,於昨晚連夜乘車離開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