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汝而死雖曲盡 留與人間一卷詩:送別英雄小夥杜先汝

2021-01-15 中國文明網

杜先汝送別儀式上,悼念者回憶其生前事跡, 稱其深受老師同學老鄉朋友的好評

○送別儀式上悲痛不已的小姑娘

  杜先汝的大學老師

  「他的離開喚醒我們思考活著的意義。」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教師楊建喜是杜先汝的大學老師,受中央辦公廳領導及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領導委託,代表中央辦公廳和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來到合肥,對杜先汝的英勇犧牲表示沉痛哀悼,對杜先汝的家人表示深切慰問。

  「當我從電話中聽到杜先汝過世的消息,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去年你回家辦理籤證手續,說好一起聚會,但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沒有見面,沒想到竟成為永別。」回憶起杜先汝上大學時的情形,楊建喜老師還歷歷在目,杜先汝2004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通信系,大學四年,品學兼優,是第一批入黨的同學。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好多課程都是100分。連續4年獲得最高獎學金,積極參加全國和北京市的大學生各種競賽並獲得不俗的獎項,為他所在的學院爭取了許多榮譽,杜先汝在校期間為人謙虛,樂於助人,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

  「研究生期間,我們同在一個課題組,承擔了國家重大課題。時間緊、任務重,杜先汝從不拈輕怕重,而是微笑面對困難,我們團隊提前完成任務。」楊建喜老師還記得,杜先汝有一句口頭禪:「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當時給同一團隊的師生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出國期間,經常把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通過郵件等方式推薦給老師,師恩難忘,以不同形式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楊建喜老師說,杜先汝同學是近年來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之一。當他見義勇為的事跡傳到學院時,學院領導非常重視並上報中央辦公廳,中央辦公廳領導對杜先汝的英勇犧牲表示沉痛哀悼。

  「這是他做人的一貫體現,他用他的離開喚醒我們思考活著的意義,激發我們思考人生的價值。言有盡而哀思無盡,言有窮而情義無終。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全體師生為你祈福,杜先汝,一路走好!」楊建喜老師在發言中說道。

  合肥高校大學生

  「這樣的英雄,我們一定要來送送。」

  在今天的告別會現場,來了一群特別的追思者,他們是合工大的學生。

  「從沒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英雄的壯舉和音容仿佛就在身邊!」來自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程學明,得知杜先汝的遺體告別儀式上午舉行的消息後,便和多位同校同學一起送別英雄。

  據了解,程學明進入大學後,便參加了學校的志願者社團組織,陸續志願參加了各種幫助殘疾人及關愛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公益活動。「作為一名大學生,除了要好好學習,更要力所能及地回報社會。在這方便,杜先汝是我們的榜樣,或者說,他樹立起了一座豐碑。」

  「這樣的英雄,我們一定要來送送。」來自合工大的學生周琪仕這樣告訴記者。她說,身邊的同學朋友一共來了6個,雖然與杜先汝素不相識,但自從在電視上看過有關他的感人事跡後,便被他這種無私與勇氣深深感動。今天能來送別杜先汝,一方面能向英雄表達自己心中的敬意,一方面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機會,將他這種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他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仍舊充滿希望,充滿愛,他教會了我們所有人去相信。」周琪仕這樣告訴我們。

  高中班主任

  「他是我們的驕傲,他永遠是我的孩子。」

  「你是我們的驕傲,如果有來生,我們希望你能有別的選擇,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我們的英雄。」6月25日,匆匆從家中被喊到學校的周正聰老師,聽到杜先汝沒了的消息,愣在辦公室裡久久說不出話來,當晚回到家中,情難自禁的她寫下了這樣一條籤名。因為這個消息一開始是瞞著杜先汝父母的,她也只能通過這樣隱晦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哀思。

  周正聰是杜先汝的高中班主任,雖然畢業已經十年,但杜先汝的一顰一笑,至今仍恍若昨日一般,清晰地在她眼前回放,「溫順、乖巧、勤奮,他是我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也是我的孩子。」

  今天上午,周正聰和肥西中學的老師以及自發趕來的杜先汝高中同學,一行近30人早早來到合肥市殯儀館。看著曾經的孩子容顏依舊,如今卻已天人永隔,周正聰幾度語咽,泣不成聲。

  生前同學

  「他是我的益友,更是我的恩師。」

  張軍是杜先汝的高中同學,在張軍印象中,杜先汝永遠是那個內向、樂於助人,臉上永遠帶著淡淡微笑的大男孩。

  杜先汝出事時,張軍正在美國加州讀博,由於學業繁忙,張軍對當地媒體的報導並沒有留意,知道這個消息還是通過高中班主任周正聰老師。聽說杜先汝的追悼會定在今天上午,剛從美國到杭州出差的張軍連夜訂好車票,匆匆趕來,送這個並不是很熟的兄弟最後一程。

  張劍偉是杜先汝的大學同學兼室友,他也是匆匆推掉手頭上的工作,一路奔波從福州趕到合肥的,剛一放下行李,他便來到了追悼會現場。「先汝不僅僅是我的室友,他是益友更是恩師。」幾天來一直強忍悲痛的張劍偉,言語悲戚地回憶起與杜先汝同窗的歲月,「大學時,先汝天天早晨叫我們起床,強拉著沉迷於電腦遊戲中的我去上課,在學期末為我們補課幫助我們複習。他把我從一個初入大學掛科無數的迷茫少年改變成一個年年拿獎學金好學上進的進步青年,他徹底改變了我。」說著說著,張劍偉再也說不下去,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老鄉

  「多好的孩子, 從小就懂事。」

  樸素的穿著,悲戚的神情,從兩輛貼著官亭字樣的大巴車上下來的幾十人,幾乎都有著同樣的表情,他們都是杜先汝生前的鄉親們,也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們。「多好的孩子,從小就懂事,學習也好,一放假就待在家裡用功。」杜先汝的表舅姜榮塘抹著眼淚回憶道。

  為了送這個十裡八鄉有名的孩子,鄉親們早早包了兩輛大巴車,早晨6點不到就從官亭出發,來到殯儀館。

  道德模範

  「救人是他內心 善良的瞬間爆發。」

  在今天的追悼會現場,有一位特別的追思者——全國道德模範胡文傳,同樣身為英雄,他對於杜先汝的選擇有著特別的理解,「救人完全是那一瞬間下意識的選擇,是他內心善良的瞬間爆發。」胡文傳說,從本報最先報導杜先汝的事跡開始,他全程都在關注,也在通過自己的渠道廣為宣傳,「微博、空間,包括下一步『中國好人』網上投票,希望能用最後的榮譽來告慰他的家人。」

  今天上午,胡文傳特意請假從單位趕到殯儀館,以一位老鄉、長者的身份,深深地向杜先汝這位年輕的英雄鞠躬致敬告別。

  被救者

  到杜家致哀

  「我想到合肥參加他的追悼會,想到他家看看他曾經生活的地方,想當面向他的父母說一聲對不起。」在本報採訪被救者時,她不止一次地表達著自己的希望,拜託記者一定告知追悼會的具體時間。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被救者卻並沒有出現在今天上午追悼會的現場。7月12日,已經從美國回到老家秦皇島休養的被救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悄悄來到了杜先汝家,在救命恩人生活了27年的屋子裡,向杜先汝父母深深一鞠躬,「先汝已經沒了,你要好好代替他好好活下去。」看著眼前聲淚俱下的孩子,杜先汝的母親再也忍不住,與她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因為被救者還在養病,心理也沒有完全從兩個月前的陰影中走出,為了避免她再次受到刺激,她的家人和杜先汝的家人共同決定,不讓她參加今天的追悼會,於昨晚連夜乘車離開合肥。

相關焦點

  • 日本捐贈物資時引用王昌齡的一句送別詩,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之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又被日本友人捐贈物資的時候引用了,印在了捐贈物資的箱子上,從日本運往中國大連。這一箱一箱的救援物資,帶著一句溫暖的詩句,送到中國人的手中。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來看看你能不能唱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勸君更盡一杯酒——歷史上最著名的送別詩
    於是送別時候就有了很多名詩名句,古往今來最有名氣的當屬這首:《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我們從小都會背誦,可謂是啟蒙讀物,以至於長大後我們都把它給忽視了。記得剛我高考完和同學聚餐拍畢業照時,耳畔響起的都是「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沒有一位同學給我說這句詩,當然我也沒有想起來。顯然,我們忽略了它的價值。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文人墨客為表達對友情的不舍與懷念,創作出許多流傳千古的送別詩詞,有些充滿哀傷情緒,比如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些給人一種奔放灑脫的氣勢,如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8個字,卻稱得上唐詩中的精品,最後兩句很難被超越。《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37.草/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高考滿分作文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在古詩詞中,王孫一般有如下的意思:1、真正指的是王公貴族的後代,也指的是貴族;2、遊子或隱士,主要來自《楚辭.招隱士》中的「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留。」3、有時候借代指的是自己。
  • 王維一首送別詩基調明快,原本愁苦一掃而光,第2句2個字不多見
    古典詩詞當中,送別古詩佔了非常大一部分內容。畢竟詩人基本上是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他們很少都是一個人的孤單,而是更多地採取抱團的方式。而他們最有可能面對的就是離別。每個人的路不同,每個人的命運不同,每個人的機遇不同。也就會造成他們比一般人有更多離別的機會。
  • 北宋神童王寀牧汝好故事
    紀念楊億的思賢亭、讚美富弼的眾樂臺、蘇轍求雨的致雨亭,這是宋人對唐代望嵩樓園區增加的紀念性景觀;治理汙水而成就的城中湖泊太史湖,有30個可圈可點的景致,這是宋人留下的與望嵩樓齊名的郡標性名勝;成名於宋代並為宮廷所重視的文化產品汝瓷、汝帖、汝石被譽為宋室鴻寶,近千年來一直為汝州代言,汝人美其為「汝州三寶」……太史湖的創修人和汝帖碑的刻制者均為大觀年間任汝州知州的王寀,江西德安的神童,2016年被評為汝州首批
  • 英雄凱旋丨這首離別詩和在孝感的經歷,我會記住一輩子
    這是一封來自於孝感航天醫院的信,信中的內容則是一首《送親人》的離別詩。「風雨兼程來孝感,捨生忘死為人民。仁者之心愛無疆,英雄美名萬古揚。今朝惜別送親人,十裡長街齊歡騰。生死之交永難忘,豐功偉績萬古存。」倪豔霞介紹稱,自己隨醫療隊在湖北孝感東南醫院工作,寫詩的高建平是孝感航天醫院支援東南醫院的醫護人員。「當時是一起搭班工作,建立起了友誼。所以收到這首離別詩,我特別感動。」
  • 英雄聯盟:上汝父 坦克聯盟之熊霸天下
    大家好呀,我是帥帥氣氣的精神小夥LOL遊戲怪,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推薦一個上路憨憨英雄沃貝利爾。說起狗熊你總會想到這句話,你是想當一時的英雄,還是想做一世的狗熊。在峽谷裡的經受過熊熊蹂躪的小編可以告訴大家,此狗熊非彼狗熊,乃是熊霸上路的上單霸主。
  • 誤人子弟,《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什麼時候成了一首寫景詩?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張明善《普天樂 詠世》)」自古以來,離別、送別就是不朽的文學主題。送別詩抒寫離情別緒,是分離時迸發的情感火花,是最真實的情感流露。這首詩題目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已經非常明確地道出了這首詩的文體:送別詩。但是,我們去看一下所有的教學分析文章(這首詩被選入了各個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觀點都認為它是一首寫景詩,而且,幾乎都言之鑿鑿,說這首詩根本沒有送別之意。即使僅有的一兩篇認為這是送別詩的文章,也理解成這首詩以寫景為主,詩人描繪西湖的美麗風光,為的是讓朋友記住這裡的美景。
  • 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失敗的英雄終究可悲,這被杜甫寫進了一首詩裡
    東漢建安26年,先主劉玄德在西川稱帝,並冊封諸葛亮為丞相兼錄尚書事。孔明憑藉自己的滿腹才華,經天緯地;一生又秉持著忠心耿耿的氣節,令後人無限敬佩。因此,他就成了我們華夏民族智慧的化身。上至封建社會的天子,下至黎民,無不曉得其才華蓋世,品格無雙。由此,歷代詩人寫了很多關於諸葛孔明的詩篇,用以歌頌他,懷念他。盛唐詩人杜甫的《蜀相》就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憑弔諸葛孔明的七律。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送別詩便因為此種人生的小別離狀態,而成為詩歌圈子中獨特的一道風景線。「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悲傷,「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悲涼,「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勸勉,交織成一幅人生中途上的錦繡畫圖,使人在欣賞流連之餘又嘆息不已。
  • 你我,都是讓人間值得的英雄
    比如那些塑造環境的元素,那些塑造環境的人,是不是另一個角度的英雄呢?有一句雞湯——我不是有多喜歡這個世界,我只是不想把這個世界交給那些讓我討厭的人。背後是不是一種英雄主義呢?人間值得,並不是這個人間值得你來,還是不來,而是需要你和我,一點點的把這個人間變得值得。
  • 溫州千人送別最美交警潘超俊 公安部發唁電悼念
    這位愛崗敬業的交警在42歲的年紀,連續加班40多個小時之後,用一句「沒事,下班回去吃點藥,睡一覺就好了」告別了戰友,一句「我有點累,先休息一下」告別了妻兒,坐在沙發上再也沒醒來。  今天早上7點半,溫州上千警民來送別這位溫州最美交警潘超俊。一位來為他送行的交警說:「他太累了,溫州的大地希望能讓他多休息一會兒。」
  • 中國古代最著名十首敘事詩
    中國古代最著名十首敘事詩用詩句講故事的詩,就是敘事詩。作為古代詩歌中,敘事詩相對冷門的一個詩歌類別,雖然也源遠流長,但影響力遠遜於抒情詩。因為要講故事,敘事詩往往篇幅較長。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 畢業季有那麼多的歌,李叔同s《送別》已經唱了一百年了
    每當「長亭外,古道邊……」的旋律響起時,他總是讓人們想起他們可以再見或再也見不到的朋友,一首歌《送別》告訴我們,人生就像一場夢,離別的悲歡離合,唱了一百年,延續了很久。在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在芳草碧連天古道旁。晚風吹柳笛聲和夕陽山外山。天涯海角,朋友半散。
  • 金庸喪禮昨低調舉行 馬雲到場送別
    金庸喪禮昨低調舉行,馬雲到場送別,浙大杭四中送花籃錢報特派記者敬獻輓聯:人間曾記風清揚,天堂自此任我行最後一別,鄉情不絕  本報記者  莊小蕾 攝  昨天,香港殯儀館。  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的私人喪禮在莊重肅穆的氛圍下舉行。
  • 皆是九年之學,論秀,吾不及汝。看看古人是怎樣「自愧不如」的
    皆是九年之學,論秀,吾不及汝。本是網絡上的一句流行語,句子本身的意思是「都是九年義務教育,論秀(智商),我比不上你。」但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就特別具有儀式感,那麼還有那些比較有儀式感的詞句,現在來給大家總結一些古人留下來的經典一:李白的《黃鶴樓》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
  • 山中若有王侯地,為何不葬汝家翁
    「山中若有王侯地,為何不葬汝家翁」這句話為懟風水師專用,意思是說你要真能找到能出王侯的穴地,為啥不把你自己家的先人葬於此而得富貴,為啥要把金飯碗給別人而自己還得要飯呢
  • 林徽因的詩告訴你:為何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都對她一生深愛!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1955年因病去世,年僅51歲。其祖父林孝恂,清朝進士,地方官員。其父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其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革命黨人林覺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林徽因最廣為傳誦的詩作。這首詩的美絕不僅僅局限於表面的文字,它體現出林徽因對人生大境界深刻體悟,超越凡俗,而這也正是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這三個大名頂頂的人物甘願為其奉獻一生所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