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變養羊標準化羊圈帶來致富路

2021-01-09 四川日報
放羊變養羊標準化羊圈帶來致富路

    鹽邊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
□本報記者 寇敏芳
    8月24日,見到鹽邊縣格薩拉鄉坪原村村支書謝克古時,他正著急:四個規規整整的標準化羊圈「碼」在山凼凼裡已經幾個月了,就等著驗收後投入使用了。
    坪原村是省定貧困村,全村共有581人,137戶,全部為彝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0戶,擺脫貧困成為了村民們最著急的事情。所有人都希望,羊能夠快一點「住」進圈裡。
    同樣著急的,還有陳雪友。身為攀枝花市中康新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養殖場場長,他有一個跟謝克古一樣的身份:坪原村養羊合作社理事。
    陳雪友與坪原村的緣分,源於一次彝族山區扶貧模式的探索——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四個羊圈和一群羊將如何幫助大山深處的彝族村子脫貧致富?
扶貧資金打捆建起養殖小區
    從格薩拉鄉到坪原村需要翻兩座山,坪原村地處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土地貧瘠,農作物產量低,家家戶戶只能種馬鈴薯、蕎麥等,以傳統耕作模式為主;養殖業只有羊,以分散放養為主。農業產業基礎設施缺乏,無龍頭企業和農民專合組織帶動,群眾經濟發展緩慢,嚴重製約了貧困戶經濟的發展,貧困農戶增收難。
    2013年底,鹽邊縣引進的杜泊羊種羊場在格薩拉鄉韭菜坪村拔地而起。與此同時,幾十公裡之外的坪原村,也在悄悄改變,村裡開始規劃養殖小區,四個標準化羊圈相繼開工。
    養殖小區是3812萬元扶貧資金打捆建起來的,包括了標準化圈舍、飼草種植基地和若干種公羊,採用「公司+專業合作社+養殖小區」的模式運作,其中,中康新潤公司修建的種羊場有償提供種羊,並在商品羊出欄後負責回購;村裡成立的養羊專業合作社負責生產管理,選出的5名村民代表全職負責生產,商品羊銷售後,利潤按照農戶參股比例進行分紅。
    坪原村農民謝尼嘎是村裡的貧困戶之一,家裡養了5隻羊,每天趕羊放牧,三年才能出欄賺錢。「在新修的羊圈裡,引入新品種杜泊羊,按照科學的養殖方式,可實現一年出欄,我們增收有指望了。」謝尼嘎對養殖小區充滿期望。
精細分工,向現代畜牧業轉型
「這是鹽邊縣首次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攀枝花市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長趙鋅華說,通過資金變股金的方式,讓分散的資金聚起來,採取集中投入、產業帶動、社會參與、農民受益的方式,實現資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農民將從傳統畜牧業中解放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經營土地或者外出打工。
    謝友華是坪原村養羊合作社的飼養員,年初,聽說村裡要搞標準化養殖,他主動報了名,通過培訓、考試後,成為了一名職業飼養員。
    今後,他的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一個標準化養殖小區的飼養工作,從現在每天趕羊放牧的農民變成合作社的工人,每個月管理上百隻羊,獲得1500元的工資。
    不過他最擔心的問題是自己沒有大規模養殖的經驗,不知能否養好那麼多羊。對此,陳雪友表示,待羊圈投用後,將為四個小區提供1名管理人員和4名技術員,實行全程跟蹤的技術指導。
    按計劃,今年10月,所有的種公羊和農民自籌的種母羊將「入駐」養殖小區,而到明年底,首批商品羊預計將出欄8000隻。
    與坪原村一山之隔的大灣村,家家戶戶散養著牲畜家禽,由於沒有合適的活動場地,村民謝阿枝家的禽畜常常遭遇意外,聽說旁邊的村子裡已經有了標準化的羊圈,謝阿枝很羨慕。大灣村村民希望,羊圈早日修到自己家。鹽邊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朱林光介紹,「現在做的既是樣板工程,也是基礎工程,未來,依託種羊場的資源,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會引導更多的村建立合作社。」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面對面】嶽秀川:養羊走上脫貧致富路
    【脫貧攻堅面對面】嶽秀川:養羊走上脫貧致富路 2020-11-1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貧困戶養羊忙,脫貧路上喜「羊羊」
    貧困戶養羊忙,脫貧路上喜「羊羊」 2020-10-28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羊農民:你算術真好
    導讀:我問農村放羊大哥,一隻羊能賣多少錢?大哥說一隻羊按80斤,20塊一斤的話,能賣1600塊。我用手機算了算,說一年養63隻羊,就能年收入10萬啊。農村放羊大哥看著我說:你算術真好!今年天氣冷,吃羊肉暖身子的人多了,毛羊和羊肉價格都不錯,農村餵羊的農民應該能掙不少錢了。
  • 興仁:扯尼姑村以市場為導向 養殖黑山羊增收致富
    在潘家莊鎮扯尼姑村,當地的養殖戶陳雲瞄準市場需求,利用當地地廣草盛的資源條件,探索出了一條養殖黑山羊的致富路子。一大早,就有顧客到陳雲的養殖場購買黑山羊。陳雲是村裡有名的養羊大戶,從2014年開始養殖黑山羊,山羊的數量也從最初的40多頭發展到現在的200多頭,他一邊養一邊賣,家裡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養殖戶陳雲說:「現在我們的羊都銷售到興仁市城區內和周邊餐館,供不應求。每年要賣100至110頭,每一頭在1500元至1600元,一年的收入是16萬元左右,每年買糧食、請工人要支出5、6萬元,每年純收入在10萬元左右。」
  • 【中國夢·黃河情】5隻胡羊為牧民帶來了致富路……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天吉泰鎮二合永村三組牧民賈明忠站在自家羊圈前。巴彥淖爾地處塞外,養羊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  胡羊是北方蒙古羊的一種,公元1128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趙構稱帝建立南宋,將首都從中原河南地區遷都浙江杭州地區。同時,大量的農戶、商人帶著胡羊跟著官府進入太湖地區繁衍生息。
  • 邊七虎:昔日貧困戶 今日致富能手
    就在邊七虎無法還清欠款,生活感到灰暗的時候,精準扶貧的一系列好政策,為邊七虎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建房幫扶政策幫邊七虎蓋起了新房,教育扶持政策解決了女兒沒錢上學的問題,代繳合作醫療為醫療報銷提供了保障……雖然在村裡有了新房,家裡的情況也日漸好轉,但只有三十多隻綿羊的邊七虎,不知道如何規劃發展。駐村工作隊在與邊七虎交流中發現,他對養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駐村工作隊鼓勵邊七虎擴大養殖規模。
  • 奮鬥者之歌|牧民熊雄養羊記
    「新春走基層」特別報導《奮鬥者之歌》第三篇:冰天雪地綠意盛——牧民熊雄養羊記。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鎮,牧民熊雄也越發忙碌起來。借著當地農家樂的不斷興起,他養的茶卡羊受到遊客的歡迎。這些天,養羊、放牛、帶孫子、備年貨,這位當了三十多年羊倌的老漢忙得不亦樂乎。  冬天的青藏高原千山覆雪、大地蒼茫。
  • 專注養羊14年,他成了養殖戶中的「領頭羊」
    陳志樺一有時間就鑽進羊圈照看黑山羊。365天雷打不動,割草、餵羊、放羊,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黑山羊養殖的他,在看似簡單的重複中每天都有收穫,逐漸從「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 在湘鄉黑山羊規模化養殖戶中,陳志樺是「領頭羊」,因為他養得久、養得多、養得好。過去幾年,他每年純收入均在40萬元以上,積累了百萬元財富。這位新型中級職業農民的創富故事,值得品味和分享。
  • 梁五兒:從放羊倌到「經紀人」
    西屬巴街道駐村工作隊通過多次走訪,了解到他家中具備養羊的條件,家境貧困的他在得到了幫助後,養起了絨山羊,日子一下有了盼頭。 「政府要給我家送15隻『扶貧羊』,養15隻也是養,養多點也是養。」老梁說。他狠下心,四處籌借花六萬元又買了一些羊,老梁的這個決定,讓村幹部、扶貧幹部都替他捏了把汗,大家勸他「悠著點」,但在養羊這件事上,老梁「倔得很」。「你看,我這些羊長得多好。
  • 海口美蘭區脫貧戶養羊「小白」煉成致富大戶
    原標題:養羊「小白」煉成致富大戶 「你看,我的羊毛光油亮,養得多好!」10月21日下午,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上雲村脫貧戶符聖明打開羊舍,50多頭黑山羊衝了出來,跟著領頭羊奔向一片長滿野草的坡地。這群羊如今已經成為符聖明「可移動」的資產,每年為他家增收兩萬至三萬元。
  • 雲南一大四學生帶362戶鄉親養羊致富
    尹健臣想,能不能幫村民找到新品種的羊,幫他們增收致富?一番尋找後,雲上黑山羊進入尹健臣父子的視野,這是雲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於2019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國第一個肉用黑山羊品種。其生長周期從2年縮短到1年,產羔率從每胎1羔提高到每胎3羔以上,個體重量從46公斤提升至76公斤,屠宰率也從42%增長到60%。
  • 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蘭州1月3日電 題: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郭剛、程楠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養羊歷史悠久。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羊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進程。「種草養羊走對路,『洋洋得意』奔小康。」
  • 農村坤哥:冬季養羊應該如何管理?這四點需要牢記!
    大家好這裡是農村坤哥,每天為大家帶來農業養殖技巧!今天坤哥要跟大家講一講的是,在冬季我們應該怎樣養羊。說起養羊相信很多農村的朋友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經驗,因為在農村很多的家庭都會選擇養上幾隻羊。但是近幾年隨著羊肉市場行情變好,很多的養殖戶們開始從養牛養豬轉移到大面積的養羊上來,今天坤哥就跟大家說一說我們在冬季養羊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 「獨腳」羊倌走出脫貧致富路
    養羊!讓曹賢輝心中一亮,並立即付諸了行動。他向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借來錢,建羊圈,購買種羊33隻,全身心投入到養殖事業中。「2016年我養了40多隻羊,價格從15元跌到8元,幾乎跌了一半,那時候對我來說真的很絕望,修圈舍、買種羊都是借的錢。」曹賢輝說,上天對他太不公平了,不知道欠的帳該如何還,如果就此放棄他又該怎麼辦?僅憑一腔熱血搞養殖是行不通的。
  • 黑山羊成大別山致富「領頭羊」—新聞—科學網
    突出特色,創新模式,三產融合,在湖北省羅田縣——
  • 農村養羊人常說:「圈暖三分膘」,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1-10 12:30:38 來源: 鄉土人生 舉報   經常聽農村養羊人說
  • 養羊人真實經歷分享,要引以為戒
    作為養羊人,平時無可避免要和羊販子打交道。羊販子就是收羊人的統稱,只是我們習慣上把這類人叫做羊販子。「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見怪了各式各樣的羊販子,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羊販子在收羊過程中都有哪些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