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農村人 農村100萬建房 閒言碎語真多

2021-01-12 李說說看

作為一個70後的農村人,能在農村拿100萬蓋房,說明是有那經濟實力,也有相應的經濟基礎,經濟條件也應該相當的寬裕。

卻又為何如此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呢?有這個經濟實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應該更快樂嗎。

人都是有偏見的,喜歡你的人會給你說說實話,不喜歡你的人會詆毀你,羨慕你的人也會恭維你。每個人內心都有自己的盤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答案,如此多的答案那麼你究竟會聽取哪個呢?

有人說你是真傻,有人說你修得值得,有人說你修在農村是擺設,又有人說你可以在村裡裝逼顯擺了,等等一大堆的閒話。

從你能拿出一百萬在農村修房開始,就說明你已經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你也只需按著你的想法和規劃一步一步去實施。不可能因為別人一句話就改變或者中斷你的步伐。

有人一頓飯十塊就行,有人一頓飯一千塊,更有人願意為一頓飯花上萬塊。而其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為填飽肚子,只是在味道和形式上有區別。和你百萬修房一樣,同樣是為了住,但住的概念不一樣。

閒言碎語充耳不聞,流言蜚語任其泛濫,而我心如止水焉能傷我。正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何必在意他人得看法。

相關焦點

  • 在農村做自媒體,如何應對村民閒言碎語?
    在農村做自媒體,如何應對村民閒言碎語?關於這個話題今天小編給大家談談自己的見解希望能給大家起到參考性的意見:1、轉變觀念:農村雖然現在觀念轉變了很多、但是如果你整天的拿個相機手機遊手好閒的、在農村就看著好吃懶做的一類人、在農村就會有人說閒話、這樣你自己要首先轉變觀念、必須認真的做出成績來、讓事實來說話、讓網際網路和自媒體在農村見成效、讓農民看到自媒體的力量、看到社交電商的新思路、這個時候就不會說閒言碎語了、農村一般都非常現實
  •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別,農村閒言碎語水更渾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別。農村閒言碎語水更渾 這事情還得從七八年前說起,那時候我家出了點事兒,鄰村的一位老鄉給幫了下忙,這位老鄉其實也認識,只是沒有一塊兒共事,不是太熟,之後也請了這位到家裡吃飯,以示感謝。並叫上他的好朋友和我們村比較熟的一塊來陪酒。
  • 青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歷程 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今年年初,在青島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加快實施全域統籌戰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再上新水平」的提出,更是給這場農村變革豎起了風向標:年內新建百個新型農村社區、「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5%、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從嶗山的華麗轉身,到城陽的「完美蝶變」,再到膠州膠南的小城鎮新生,以至平度萊西的蓄勢待發……在這篇「城」長記裡,青島的腳步一路向北!
  • 農村留守女人的痛苦:農活已經很累了,還要遭受村裡人的閒言碎語
    文章摘要:近幾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尤其是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到東南沿海地區務工,導致農村出現很多留守家庭。媒體對於留守家庭關於的焦點,往往集中在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身上,而對於另外一個群體——留守婦女,並未給予太多的關注。
  • 農村本該退二線的70後,一時半會可能還退不了,但5件事要捋清楚
    農村人以前養孩子很簡單,就是有能力給孩子口飯吃,即便是吃不飽,但是別餓出什麼好歹就算可以了,很多農村70後從小就是這麼被養大的,到了70後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農村的差異化開始出現了,有錢的農民給孩子穿好衣服,買好書包,買自行車,這一切讓還沉浸在種地當中的農村70後傻了眼,但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
  • 「創作開運禮」在農村做自媒體,如何應對一些閒言碎語
    一位網友說:我是一名農村人,想做自媒體,又怕別人的一些閒言碎語,該如何應對呢?我是一名三農熱愛者,還是一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現在也在從事三農領域的自媒體,站在不同的角度聊一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一個人的成長與成熟在於什麼?
  • 你會懷念80年代的農村嗎,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現在的孩子都不會放鞭炮了。而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年輕人幹的活,現在都是五六七歲以上的人幹的。城市吸納了太多的人,農村留不住年輕人,在農村,不管是種地還是養殖,都是保本或者收入很少,真正在農村能致富的人沒有幾個。前幾天村裡一位老人去世,小編前去行禮,坐在席口,立桌子的是一位年近六十歲大叔,看著他有點顫抖的手在上菜,忽然感覺非常的心酸。在印象中,這都是村裡比較體面的人才能幹的活啊,而端盤子上菜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整個主人家的執事的人,普遍都年齡偏大。
  • 農村,為什麼這麼多痴迷買馬的人
    1賠40的誘惑1/49的中獎概率 注賭資5元、10元、50元、100元,直至上萬元不等。  「相見不問好,開腔言生肖。上期已出牛,這期該馬跑?輸者長嘆息,贏者怨注小。田畝少人耕,沃野生蒿草。電視及時雨,碼報如雪飄。遙望買單處,人如東海潮。」
  • 在農村做自媒體會招來村民的閒言碎語,自己淡定就好,努力就好
    在農村做自媒體,村民是會有想法的。如果是剛剛做,沒有收入,一天幾毛錢收入,他們是看不上的。另外村裡的人都是熟人,你把別人拍進去,人家是會有意見,說不定還會帶來糾紛,所以就拍拍大致的內容就可以了。甚至他們還覺拍視頻的人沒有工作,也沒有其他收入,拍視頻也賺不到錢,畢竟賺錢的人是少數人,他們身邊也沒有人靠拍視頻發家致富。年輕人玩視頻的人很少自媒體視頻火起來也就是去年的時候,我看了我們當地的自媒體,也沒有幾個人玩視頻,偶爾有幾個人在拍視頻,我也不認識他們。
  • 農村醫療保險每年要交多少錢?怎麼報銷?2018農村醫療保險新政策
    隨著國家惠農政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業政策受到關注,其中最受廣大農民朋友關心之一的就是農村醫療保險,農村醫療保險不僅可以讓農民朋友享受到農村醫療的實惠,還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社會保障。而關於農村醫療保險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農村醫療保險怎麼買?多少錢?怎麼報銷?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解答一下幾個常見問題。
  • 農村創業:很多80後都在農村創業發財,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那回農村創業真的適合大家嗎?這裡我給大家談談我老弟回農村創業的經歷。老弟消防二期士官退伍後,拿著幾十萬的退伍津貼,回到了老家。打算包上幾百畝田地種植葵花、玉米和穀子。
  • 2017年,農村養老保險調整了:國家幫養老,可以有!
    農村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買養老保險,老了以後如何養老?看著這個問題,小編愣怔了好一會兒,心情複雜又沉重。最近,老家播種的播種,榨油的榨油,農村的老人真的是忙壞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著這些年逾花甲的老人還在田間地頭日曬風吹,讓人不禁想到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咱們的老一輩真的只能靠土地養老嗎?
  • 農村環境治理70年:歷史演變、轉換邏輯與未來走向
    摘 要:農村環境治理既是農村農業發展的奮鬥史,也是我國環境保護的顯微鏡。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村環境治理歷經了政策空白、制度初創、領域開拓、全面加速和總體深化五個階段。
  • 農村喪事禮儀中的10種「叫法」,70,80後全聽過,你知道幾種?
    農村喪事禮儀中的10種「叫法」,70,80後全聽過,你知道幾種?我們都知道世界很大,各個地方的文化習俗、風俗習慣等也都各不相同,拿方言來舉例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當地的方言外地都未必能聽得懂,再拿喪葬習俗來說,很多地方都有各自特殊的習俗,這也算是當地民俗的文化的一種體現。
  • 農村在遇到紅白喜事,隨份子是100元,你們認為是多是少?
    文/隨風飄散農村在遇到紅白喜事,隨份子是100元,你們認為是多是少?在農村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請客吃飯的,不管是喜事還是百事都是如此,在以前的時候如果一戶人家有事情的時候,那麼基本全村人就會趕回來為那戶人家幫忙或者是吃飯,不過他們也不是白吃的,他們需要隨份子,也就是給錢,以前農民都不計較這些東西,一般給個幾塊幾十塊的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攀比,隨份子的錢是越來越多了。
  • 在農村,人究竟活到多少歲,才算是「頤養天年」?看看老農怎麼說
    提要:在農村,人究竟活到多少歲,才算是「頤養天年」?看完漲知識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村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吃住行也發展到亙古未有的境界,就拿養老金這一塊來說,在農村滿60周歲每月就會有養老金。
  • 順富文苑 l 改革開放後的農村新形象
    一一張志民的長篇小說《牛年馬月》送到我手裡多日,但因年前年後採訪、寫作、開會等太忙,一直沒空拜讀,直至到省政協開會時,利用早晚時間仔細閱讀了一遍。讀後我為張志民駕輕就熟一氣呵成創作出一部22萬字長篇小說而感到欽佩。  這部長篇小說,如果早出版五年,可能就洛陽紙貴了。
  • 農村「怪現象」:有的人整日遊手好閒,卻看起來從來不缺錢花
    農村"怪現象":有的人整日遊手好閒,卻看起來從來不缺錢花以前老一輩的人常說,種一天地就有一天的飯吃,就是想告訴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錢。老一輩的這種說法固然沒有什麼問題,因為不付出真的不會有回報。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的也有人開始抨擊這種觀點,因為他們發現在農村也存在著一種"怪現象",剛好與這種說法背道而馳。原來啊,現在在農村也出現了一天天遊手好閒的人,但是他們看起來依舊不缺錢花,這就讓不少的農民朋友納悶了,自己辛辛苦苦的耕地才勉強了養家餬口,而他們卻什麼也不用幹就感覺是有錢人。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破破案",你看看這類人屬不屬於下面的幾種之一。1.
  • 農村戶口不值錢,儘快離開農村
    1 大多數農村,都是貧窮的擁有農村戶口,到底有沒有什麼好處呢?好處是肯定有的,但這個好處,僅僅限於你所在的村子:比如,你擁有了村裡的戶口,就可以去申請宅基地,到農村蓋一棟樓,再比如,你在村裡的土,可以出租給別人種田或種樹,每年拿收益提成,運氣好些的,遇到整個村拆遷,就能獲得一大筆拆遷補償款,正是因為上面這些原因,導致很多人的戶口留在農村,不肯遷出來,因為他們害怕戶口一旦遷出,萬一村裡有什麼好處
  • 農村俗語「人窮斷六親」,窮人就沒「真」親戚?六親中都有誰呢?
    生活在農村,耳濡目染能學到很多書本中看不到的知識!在農村,立冬已過,天氣轉冷,很多村民的煙囪也升起了濃煙,街頭上的行人也加快了腳步,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將「牌局」搬進了屋裡,靠著爐子,喝著茶,打著撲克,度過這閒暇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