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手抄報:第一屆魯迅文學獎

2020-11-15 太平洋親子網

  第一屆魯迅文學獎(1995-1996)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魯迅文學獎(資產新聞杯)各單項獎獲獎作品名單(以得票多少為序)

  1995—1996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老屋小記》 史鐵生

  《霧月牛欄》 遲子建

  《趙一曼女士》 阿成

  《鎮長之死》 陳世旭

  《哺乳期的女人》 畢飛宇

  《心比身先老》 池莉

  1995—199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父親是個兵》 鄧一光

  《小的兒》 林 希

  《挑擔茶葉上北京》 劉醒龍

  《年前年後》 何申

  《涅槃》 李國文

  《天知地知》 劉恆

  《沒有語言的生活》 東 西

  《黃金洞》 閻連科

  《天缺一角》 李貫通

  《雙魚星座》 徐小斌

  1995—1996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獲作品

  《錦州之戀》 邢軍紀曹 巖

  《靈魂何歸》(亦名:《沒有家園的靈魂》) 楊黎光

  《黃河大移民》 冷 夢

  《黑臉》 一合

  《慟問蒼冥》 金 輝

  《沒有掌聲的徵途》 江宛柳

  《東方大審判》 郭曉曄

  《溫故戊戌年》 張建偉

  《淮河的警告》 陳桂棣

  《大國長劍》 徐 劍

  《敦煌之戀》 王家達

  《共和國告急》 何建明

  《走出地球村》 李鳴聲

  《開埠》 程童一 等

  《毛澤東和蒙哥馬利》 董葆存

  1995—1996年全國優秀詩歌獎獲獎作品

  《生命是一片葉子》 李 瑛

  《今天沒有空難》 匡 滿

  《韓作榮自選集》 韓作榮

  《在瞬間逗留》 沈 葦

  《鳥落民間》 張新泉

  《狂雪》 王久辛

  《尋覓光榮》 辛 茹

  《拒絕末日》 李松濤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散文雜文榮譽獎獲獎作品(評委會集體推薦)

  《我的家在哪裡》 冰心

  《賦得永久的悔》 季羨林

  《牽牛花蔓》 嚴 秀

  《半月隨筆二集》 雷 加

  《郭風散文選集》 郭 風

  《煙水江南綠》 艾 煊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散文獎獲獎作品

  《何為散文選集》 何為

  《春寬夢窄》 王充閭

  《中華散文珍藏本周濤卷》  周濤

  《女人的白夜》 鐵凝

  《秋白茫茫》 李 輝

  《皇天后土》 周同賓

  《從這裡到永恆》 趙 玫

  《羊想雲彩》 劉成章

  《湮沒的輝煌》 夏堅勇

  《兩種生活》 斯 妤

  1995—1996年全國優秀雜文獎獲獎作品

  《微言集》 林祖基

  《何滿子雜文自選集》 何滿子

  《邵燕祥隨筆》 邵燕祥

  《韓羽雜文自選集》 韓 羽

  《世象雜拾》 唐達成

  1995—1996年全國優秀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

  《認識老舍》 樊 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文學價值論》 敏 澤

  《自傳統至現代——近四百年中國文學思潮變遷論》 陳伯海

  《論魯迅與林語堂的幽默觀》 曾鎮南

  《茅盾幾部重要作品的評價問題》 邵伯周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榮譽獎獲獎作品

  (評委會集體推薦,排名不分先後)

  陳佔元 金克木 黃 源 劉遼逸 呂叔湘 施蟄存 孫繩武 伍孟昌

  朱維之 陳冰夷 齊 香 方 平 金 堤 蔣 路 磊 然 李 芒

  錢春綺 孫家晉 唐 笙 辛未艾 袁可嘉 葉水夫 鄭永慧 草 嬰 任溶溶

  1995—1996年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獲獎作品

  《華茲華斯抒情詩選》 楊德豫 譯

  《艾青詩百首》 燕漢生 譯

  《浮士德》 綠 原 譯

  《修道院紀事》 範維信 譯

  《萊蒙託夫全集2抒情詩Ⅱ》  顧蘊璞 譯

相關焦點

  •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高調訪華,為何魯迅卻拂袖而去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24年,泰戈爾高調訪華,徐志摩、林徽因等一大眾作家趨之若鶩。當時的泰戈爾春風得意,志得意滿,高調訪華,不是到處做演講,就是參加給累舞會。泰戈爾來的中國後,正好是他的生日,於是當時的中國文人們就大擺筵席,為泰戈爾慶生。在這些人群中,魯迅先生也參加過泰戈爾的宴會。可宴會還沒結束,魯迅就拂袖而去。至於魯迅為何要拂袖而去呢?
  • 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在南京頒獎
    12月29日晚,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江蘇大劇院隆重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省政府副省長馬欣,省委副秘書長劉步健,省政府副秘書長徐光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省財政廳一級巡視員趙光,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評獎委員會主任範小青,省作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汪興國,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丁捷,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鐘山》主編賈夢瑋,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魯敏,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黃德志,一級巡視員王朔,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江蘇文學院院長畢飛宇等出席典禮並為獲獎者頒獎
  • 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出,一半給了「後浪」
    12月29日,江蘇省作家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開幕式當晚,第七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南京舉行。第七屆紫金山文學獎是對2017至2020年三年中江蘇省文學創作成果的一次整體展示,也是江蘇新老作家代表的一次集中亮相。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汪興國介紹,本屆紫金山文學獎的申報作品總數有436部(篇),為歷屆之最。
  • 魯迅文學獎|作家朱輝:從《暗紅與枯白》到《七層寶塔》
    (朱輝,《雨花》雜誌主編,《七層寶塔》榮獲短篇小說獎)編者按:8月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公布,江蘇作家朱輝的作品《七層寶塔》榮獲短篇小說獎。曾獲第一、二、三、四、六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第五屆汪曾祺文學獎,第四屆「金短篇」小說獎等。34年的寫作之路,朱輝始終走得很穩。這種「重」而「穩」的感覺呈現於他幾百萬字的小說中,像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建築託地而立,結實,卻也有藝術性。這種對待結構的「執念」在他的書桌上也有體現,一類歸一類,是放左還是右,看似隨意,但都有講究。
  • 《魯迅嘉言錄》:對魯迅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
    在完成馬克思的遺願的這部名著中,恩格斯繼承馬克思,對摩爾根關於古代氏族社會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場景的描述是非常讚賞的。在這種真實生活現實的基礎上形成了關於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價值觀,這是真正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我希望人們再認真地重新讀一讀恩格斯的這部名著,你一定會承認魯迅的思想與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相通的,他們的思想都是人類文明發展大道上的結晶,是十分寶貴的。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版畫中的魯迅形象與魯迅精神
    上半年,中國美術館和北京魯迅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只研朱墨作春山——紀念魯迅逝世80周年美術展」,藉助224件文物、書籍裝幀和美術作品展示魯迅美術思想的形成、建構、影響過程,揭示魯迅與20世紀中國美術流變的關係;下半年,在魯迅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之際,該館又推出了「含英咀華——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
  • 對魯迅先生的一些評價
    千年來,魯迅先生在天國之下,只有這一個。也許,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沒有人比得上他了,他是偉大的、崇高的、空虛的英雄戰士、思想先驅和文學巨匠。橫眉冷眼旁觀,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就是他的人生寫照。想念魯迅,敬畏魯迅。
  • 茅盾文學獎,你記住了幾部?
    這次茅盾文學獎評選似乎比較平淡,沒有像前兩屆一樣引起爭議。不過那兩次熱鬧是熱鬧,但我現在一部獲獎作品也想不起來——可能是因為我讀書太少。回頭看看,前幾屆獲獎作品同樣每次好幾部,最少一屆是3部,有兩屆都是多達6部,最多一屆是5部獲獎還有2部榮譽獎。
  • 錢理群:魯迅的當代意義
    魯迅(圖源網絡)東方歷史評論(以下簡稱「東」):最近您關於魯迅在思考什麼?因為很多人想把魯迅送進博物館,成為一個受人尊敬、跟當代無關的存在。在當下的中國,魯迅是一個很好的批判性資源。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近些年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成為一個強大的思潮,魯迅對這些論題的論述非常切合、深刻。我常常從魯迅那裡尋找資源,因為第一他是原創性的,第二是源泉性的。我經常講,魯迅相當於英國的莎士比亞、俄國的託爾斯泰、印度的泰戈爾。我們對魯迅的雜文注意得不夠。
  • 魯迅玩伴「閏土」晚景悽慘,與魯迅同年去世,孫子靠魯迅發家致富
    其實「閏土」並非是魯迅虛構的人物,而是在生活中確有其人。歷史上真正的他一生受盡苦難,晚景十分悽慘,巧合的是他還和魯迅同年去世,而他的後代靠著為魯迅工作發家致富。阿水家中世代以農為生,他的父親章福慶原來是一名竹匠,但靠著手藝難以維持生活因此還兼顧種地,並且逢年過節就到魯迅家中幫忙做工。有一年,魯迅的曾祖母去世後家裡十分忙亂,阿水的父親就讓兒子跟著自己一起前來幫忙,這成為了少年「閏土」(也就是阿水)和魯迅相識的契機。
  • 魯迅三兄弟,個個都是名人,三弟是生物學家
    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原名叫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因為他的筆名影響之大,好多人對他的真名反而生疏了。他們周氏兄弟本有四個,魯迅先生為長,四弟早夭,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都是著名人物,有學術上都有不凡的成就。周樹人(魯迅先生,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 魯迅為何一生都不喜歡貓?
    如果魯迅今天還活著,我想他又得站出來寫文章了。1926年,魯迅就曾寫過一篇文章,談及自己不喜歡貓。這篇文章叫《狗·貓·鼠》,其中說到「再一回憶,我的仇貓卻遠在能夠說出這些理由之前,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了。……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著的一匹花貓起手,逐漸推廣,至於凡所遇見的諸貓。
  • 在親切平凡中理解魯迅的偉大 | 答《中華讀書報》舒晉瑜問
    著有《魯迅還在》《魯迅與陳茜瀅》《獨白與對話》等,主編有《魯迅演講集》《新批評文叢》等。長期擔任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評委。【採訪手記】讀了閻晶明的新著《魯迅還在》,才知魯迅是多麼深廣的世界。這顯然不是一種學者式的寫作。
  • 中外名家如何評價魯迅先生?
    王蒙隨後又說:「我們的作家都像魯迅一樣就太好了麼?完全不見得。文壇上有一個魯迅那是非常偉大的事。如果有五十個魯迅呢?我的天!」  王蒙所說的王朔在中國擁有眾多讀者,他的小說被大量拍成電視劇、電影。調侃是王朔語言的最大特色。
  • 魯迅的寵物隱鼠考
    高小我(作家,腰纏十萬字的西北牧羊人) 魯迅童年時養過一隻可愛的隱鼠,把它當成書案上的墨猴對待。 在1926年創作的散文《狗·貓·鼠》中,魯迅回憶道,幾百年的老屋中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著,吱吱地叫著,那態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
  • 梁實秋:一生跟魯迅只說過一句話,晚年對魯迅評價只有兩個字
    魯迅住前院,二弟周作人住後院。梁實秋有一天跑到周府請周作人來清華講課,恰逢魯迅也在家。魯迅留著一撮小鬍子,正跟二三好友談天。梁實秋進入前院,魯迅溫和地說,你是找我弟弟的吧,請裡院坐。兩人都沒想到,十年以後,他們會成為一對水火不容的論敵。1927年,梁實秋學成歸國,加入新月社。新月社是徐志摩最早於1923年在北京創立的,出資人便是其父徐申如。
  • 朱安:魯迅的第一位妻子,來自其母的禮物,卻得不到魯迅的認可
    」這是魯迅在結婚之後,對自己的好友說的一句話。  魯迅的婚姻,是他的母親私自給他安排的。  當時,魯迅估計正在學習醫術,也可能正在藤野先生家中,亦或是正在與同學一起,鑑賞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總之,當時的魯迅,身在日本留學,並沒有在自己的家鄉。  因此,他對國內自己的婚事,卻是一點也不清楚。
  • 魯迅逝世紀念日|黃喬生:《魯迅全集》未來有必要做全面修訂
    論壇分別由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北二外趙京華教授和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北二外李林榮教授主持。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魯迅研究月刊》主編黃喬生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張潔宇教授,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室主任、《魯迅研究月刊》副主編姜異新研究員,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室主任李浩研究員,上海魯迅紀念館研究室副主任喬麗華研究員,上海魯迅紀念館副研究員施曉燕應邀擔任主講。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竟是魯迅說的?專家:魯迅說得非常對!
    提起我國現當代的偉大作家,很多人恐怕都會想到魯迅,作為近代最有名的思想家和民主戰士之一,魯迅無論是在文學造詣還是從影響上,其作用都可以是非常之大的。不得不說,選擇棄醫從文的魯迅,其言語點醒了當時很多還-在迷途中徘徊的人。
  • 夜讀|在魯迅與木心之間
    十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請陳丹青來魯迅博物館小聚,順便讓他看看魯迅藏畫目錄。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彼此談得很投機。他對於魯迅的藏品頗為熟悉,言及民國的美術與文學,感慨良多,一些見解看得出他的高明。那天第一次得知了木心的名字,陳丹青說起他,有點興奮的樣子,他認為文壇還不知木心這個人,很有點可惜。那一番感嘆,給眾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