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鄉人飲酒①,杖者②出,斯出矣。
【注釋】
①鄉人飲酒:指當時的鄉飲酒禮。②杖者:拿拐杖的人,指老年人。
【釋義】
鄉人一起飲酒,年紀比自己大的老人離席,才可以離席。
【按語】
前面一句講入座,本句講離席的禮。安排年紀大的尊長離席,自己才可以退席。
【大義闡微】
鄉人飲酒,就是《禮記》中記載的鄉飲酒禮,是當時一種很隆重的聚會禮儀。舉行鄉飲酒禮的作用,《禮記·射義》說:「鄉飲酒之禮者,所以名長幼之序也。」在這種聚會上,培養鄉民尊長愛幼的風氣。《禮記·鄉飲酒》說:「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長養老,而後成教,成教而後國可安也。」可見,鄉飲酒禮在古代是聖人用來教化民風的重要禮儀活動。
這種禮儀活動的中心思想就是尊重長者,出入都要以老者為中心。杖者,是借老人所拄的手杖指代老人,古時也叫丈人,《禮記·王制》說:「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在鄉裡範圍內,六十歲就可以稱老了。
孔子杏壇講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