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學而篇(八)
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圖片摘自pexels.com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圖片摘自pexels.com
評析摘錄
孔子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儘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於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相互適應的。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圖片摘自pexels.com
本文摘自網絡,以及圖書、刊物等資料,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靈樞篇】九針論(八)
內容提要:簡述經脈的氣血和治療時的要點以及互相的表裡關係。
圖片摘自pexels.com
原文
陽明多血多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少血,太陰多血少氣,厥陰多血少氣,少陰多氣少血。故曰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血惡氣,刺厥陰出血惡氣,刺少陰出氣惡血也。
足陽明太陰為表裡,少陽厥陰為表裡,太陽少陰為表裡,是謂足之陰陽也。手陽明太陰為表裡,少陽心主為表裡,太陽少陰為表裡,是謂手之陰陽也。
圖片摘自pexels.com
譯文
陽明經多血多氣,太陽經多血少氣,少陽經多氣少血,厥陰經多血少氣。所以說在針刺治療時,陽明經宜出氣出血;太陽經宜出血,不宜出氣;少陽經宜出氣不宜出血;太陰經宜出血不宜出氣;厥陰經只可出血,不可出氣;少陰經只可以出氣而不適合出血。
足三陽經與足三陰經之間的關係為: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互為表裡,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互為表裡,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互為表裡。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之間的關係為: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互為表裡,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互為表裡,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互為表裡。
圖片摘自pexels.com
本文摘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