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國學周第一天,錢遜老師在開幕式後簡短的致辭之後就展開了「讀論語,學做人」的講座。
錢遜老師是著名國學大家錢穆之子,早年研究馬列主義,1982年之後專攻中國思想史,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錢老國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儒者切實講述了他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心得
首先,錢老提綱挈領講述這場講座的總體架構內容,這場講座從兩個方面講述選擇這個題目的內涵深意以及從以論語的核心價值「義、群、和、禮、恥」談自己學習以來對於學習這個話題的經驗和理解。
1為何「學做人」古代傳統和當代社會需要
讀論語,學做人-錢老之所以選擇這個題目可以從兩個方面闡述其原因。錢老多次強調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普及學習國學中心目的不是簡單為了學習一些知識掌握一些技能增加藝術修養或者用於養生提高語文,當然這些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我們中心問題是學習做人。
一方面錢老從古代經典以及古人學習的傳統裡引經據典分析了這個問題,《大學》裡面開宗講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代成人的學習就是要張明自己的德行不斷日新不斷上進然後達到一個至善的目的。在那句話之後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是以修身為本。從上面可以看到儒學的根本精神是把一切建立在人人學習修身,追求至善的層面。
另一方面錢老從我們現實生活的需要當代社會的發展分析了這個問題。最近幾年從本世紀初我們為什麼會興起國學熱,很多人思考這個問題。大家經常討論的社會風氣問題,信仰的缺失價值觀的混亂道德的滑坡,其實大家關心這些問題的中心是怎麼解決做人的問題,開展做人的再教育,重建我們的信仰、價值、道德風氣和秩序,是當前社會的迫切需要。從黨中央到老百姓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從十七大報告提出「弘揚中國裡面傳統文化建設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到十八大三中全會裡提出「立德樹人「,這些其實本質上都是儒學講的做人問題。
2如何學做人---人人必讀《論語》
如何學做人,錢老闡述了他自己的觀點。《論語》是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文獻;也是儒家和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經典。其中包含了儒學的基因,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 根本在《論語》,《弟子規》只是枝葉。以今日的條件,普通人讀經,高中程度,能讀好《論語》一書即可。盲目求多,事倍功半。
3怎麼做人---從「義、群、和、禮、恥「五個核心價值來學做人
義
人的生命有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兩方面,這兩方面的關係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處理的。錢老認為在儒學裡義是回答物質生命和和精神生命的關係問題的最好答案。物質生命的基礎是人的生物本能,和禽獸沒有根本區別;精神生命的基礎是人的社會生活,是人所獨有而禽獸沒有的,是人不同於禽獸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之處。人要擺脫禽獸的境界,成為堂堂正正的人,以精神生命的追求引導、節制物質生活的欲求。先做人,後做事。然後錢老從見義勇為,見利思義,捨生取義四個層次深入細緻闡述了如何在生活中踐行「義「。
群
人是社會動物,個人和群體的關係也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錢老認為「群」和義相統一,義和群一樣,是人和禽獸根本區別人之所以為人的所在。人應該為了這個社會擔當自己的責任追求真正的「道」。
和
然後錢老講了從宇宙、社會萬事萬物講「和「。「和實生物」宇宙萬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諧共存的統一體。世界是和的世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求各得其所。大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發展,人和自然相處,小到我們日常人際關係,「和而不同」都是我們可以踐行的法則。中庸、中道是致和的基本方法。
禮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除了內在的義,群,和的精神追求,也離不開外在行為舉止的恭敬辭讓,言行有節相配合,而這邊是傳統文化中的「禮」。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關係中,禮就是在這種區別、分別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反映這種區別、分別,對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求社會關係的和諧,別中求和,維繫社會和諧。
恥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行己有恥,有所不為。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羞恥心是做人的底線,是道德自律的基礎,有恥才能有所不為。人而無恥,就會無所不為。人不可以無恥。
「行己有恥」是自我約束。這約束不是建立在對外在世界的信仰上,而是建立在內在的道德良心上,是真正的自律。中國人的道德建立在行己有恥的基礎上。
在具體講了這五點之後,錢老總結「義、群、和、禮、恥」是人從人之所以為人之所在,宇宙萬物本質和存在形式,道德踐行的落實和道德精神的基礎等幾個不同角度,反映了做人的根本要求,構成中國人為人之道的核心價值體系。我們要崇德,樂群,貴和,守禮,知恥,這幾點反應了中華文化獨特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
4學以致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最後錢老辯證地講到傳統與現代的問題,數千年來的中華文化,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設的源頭活水;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則是中華文化發展的新動力。離開中華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獲得新的時代精神,適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中華文化將失去其生命力,成為僵死的文物。
弘揚中華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向是一致的,內容是相輔相成的。要努力把二者結合,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