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篆書濃縮孔子思想精華」大眾網採訪馬子愷談寫《論語》

2021-01-18 馬子愷藝術

日前,「和諧中華·第五屆海峽兩岸經典文化推廣會演」在濟南府學文廟舉行,300餘名小學生齊誦孔子《論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中,大眾網專訪了當代國學藝術名家馬子愷先生。「我們有責任讓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馬子愷說。

  寫《論語》用古篆書濃縮孔子思想精華

  大眾網:馬先生您好,您怎麼想到用書法去寫《論語》、推廣《論語》,您覺得意義在哪兒?

  馬子愷:《論語》的成熟年代是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弟子和後人整理的,關於孔子言行的一本書。所以我在書法創作上,採用了當時齊系、魯系的這種古文字,也叫鐘鼎文,也叫金文,我們把它集合而成,稱之為古篆書。用古篆,也就是孔子時代的文字,來濃縮孔子的思想精華。

  我想用孔子當時的文字,來恢復《論語》的原貌,這也是我現在創作的方向。而且,用藝術形式來體現《論語》,體現國學經典,能吸引更多讀者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

  贈書孔垂長,願孔子學說發揚光大

  大眾網:孔子第79代嫡孫孔垂長先生也參與了濟南府學文廟的這次活動,您還為其用贈送了書法作品《嘉成天和》。這幅作品的意義在哪裡?

  馬子愷:能有幸見到孔垂長先生,將來能讓我的創作更接近文脈。中國的傳統講究的是「慎終追遠」,所以通過孔子的後裔來感受先賢偉大的魅力也是一個途徑。

  我寫《嘉成天和》給孔先生,祝福他在生活上嘉和美善,事業上傳承門光。「嘉成天和」這四個字,也是我們祝願孔先生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孔子學說發揚光大。

  曾在世界十字街頭書寫「您好世界」

  大眾網: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傳承發展,您有什麼想法?

  馬子愷:中華真正的民族精神、哲學精髓,都在我們古人、先賢當中的經典著作當中,我們用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來體現,我們希望讓形式和內容都要高度結合到一起。

  去年12月23日、24日,我們做了一個比較有意義的中國藝術推廣活動,在所謂世界的十字街頭紐約納斯達克,就是世貿廣場納斯達克大屏上面,用古篆書法書寫了四個大字「您好世界」。這是中國書法第一次在世界的這樣的舞臺上表現它的魅力,給世界人民祝福新年。

  後來,此事被路透社、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報導,該事件已經成為中國的藝術大新聞,符合國家領導人提出來的讓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讓真正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大眾網: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內外非常受歡迎。下一步在傳播方面,您還有什麼計劃?

  馬子愷:150年以來西學東鑑,我們改革開放以來國富民強,用我們自身的能力和國家的一些戰略部署,來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讓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即這種講究和、講究誠信、講究修身、修養各個方面的國學藝術精粹。當然,在推廣過程當中,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有識之士同心協力,為祖國的文化傳播做一點貢獻。

===============================================================

相關焦點

  • 專訪藝術家馬子愷:篆書是濃縮的中國文化符號
    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上官雲) 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藝術家馬子愷古篆藝術展於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巴黎羅浮宮成功舉辦, 據稱,他是第一位在羅浮宮舉辦書法藝術展的華人。21日下午,馬子愷這位專事古篆創作的藝術家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將從事古篆創作的家傳、師承娓娓道來。他說,篆書一直是中國古文字的代表,是濃縮的中國文化符號。
  • 馬子愷原創古篆書法作品欣賞
  • 入古出新——馬子愷的古篆藝術
    馬子愷也同樣經歷了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但是受益於家庭,這條路走的相對容易一些。馬子愷的祖父是商人出身,雅好收藏,至父輩仍然喜歡寫寫畫畫。「幼受訓庭,讀經研藝」,幼年的馬子愷耳濡目染,完成了對書畫最早的啟蒙教育。年齡漸長,馬子愷開始正式學藝,再大一些,又進入大學系統學習藝術知識。所謂轉益多師,許麟廬、歐陽中石、蔣維崧等藝術大家均在他的問學名單上。
  • 「馬子愷古篆藝術展」在巴黎羅浮宮成功舉辦
    此次展覽中還發布了馬子愷藝術衍生品《四季平安·春》絲巾。該絲巾由法國百年品牌MARC ROZIER與大賀藝術空間共同開發,以馬子愷的古篆作品為藍本,用桑蠶絲精工製作而成。把書法、篆刻、唐詩、陶瓷、剪紙、絲綢、國學名言等最具有東方代表性的文化符號濃縮一體,將作者的創作靈感與自然纖維的滲透融合,創造出了這非同一般的觸感和四季平安的美好祝願。被大家讚譽為集東方文化大成的藝術經典之作。  馬子愷在展覽現場接受《歐洲時報》記者採訪時感言道: 「我近年致力於推廣以古篆書為代表符號的中國藝術,恰與習主席提出的「讓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走出去」相契合。
  • 用嘴巴聽《論語》孔子卡通形象論語棒棒糖超炫酷
    這款人見人愛的小商品叫「論語棒棒糖」,一種用嘴巴聽《論語》的高科技糖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體驗是旅遊業的靈魂,而創新則是實現從文化到體驗的橋梁。近年來,人們的旅遊觀念發生了轉變,旅遊者已不僅僅滿足於傳統的「有物可看,有話可說」的觀光式遊歷,而更希望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全方位的參與或體驗。
  • 切問近思:讀《孔子的學問——日本人如何讀<論語>》
    作為當代日本最重要的一位思想史家,子安宣邦先生歷時六年,與市民一道重讀《論語》,從而完成《思想史家が読む論語——「學び」の復権》(巖波書店2010年),其中譯本《孔子的學問——日本人如何讀<論語>》於2017年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印行。切問近思:以古學之法重讀《論語》大概可以說,《論語》是先秦諸子中最容易讀進去的一部典籍。
  • 論語:孔子為什麼講戒色?
    眾所周知,中國歷代以來的聖賢,大都講戒色,或倡導戒色,儒家聖人孔子也不例外,也就是說,孔子本人也倡導戒色。那麼,孔子為什麼講戒色呢?孔子雕像我們看《論語·季氏》中孔子的原話,即:「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讀懂《論語》,就讀懂了人生,只讀一遍,獲益終生!|孔子|論語·陽貨|...
    有人問:「用善舉回報惡行,怎麼樣呢?」孔子說:「如果用善舉回報惡行的話,那用什麼可以回報善行呢?用和惡行對等的東西回報惡行,用善行去回報善行。」  即使溫良恭儉讓如孔子,在寬容和忍讓的尺度上他也設下了一道底線。  嶽雲鵬曾經在北京的飯館做服務員時,因為幾塊錢的啤酒錢未算清而遭受到一位客人的長時間的劇烈辱罵,並因此被老闆開除。
  • 【國學】孔子語錄精華100句(附釋文)
    ——摘孔子《中庸》  (廣泛地學習,詳盡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別,忠實地執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則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誠一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是: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長遠。)
  • 怎樣讀經典 《論語》
    這是讀經的通例,讀《論語》也概莫能外。但是《論語》作為語錄文獻,又有其特殊性,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特異方法來閱讀。例如我在拙著《論語本解》引言中曾說:「《論語》是一部思想著作,此書在古文獻中看似語言平實,但含義深奧,各條語錄的具體語境又多不明確,必須對語言文字、思想內容,乃至歷史背景作全面注釋、考述,才能有助於真正讀懂。」
  • 論語:說孔子保守或維新,都是一個偽命題第二篇
    好了,這兩件事情我們來看看,一個是節省了成本,孔子贊成一個是節省了一次禮拜,孔子不贊成,贊成是贊成節儉的價值,不贊成是不贊成傲慢的壞毛病,所以我說孔子是保守的還是改革的,這個實際上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一個偽命題,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這幾乎都是一個偽命題。
  • 孔子論語大全:30個眉清目秀的女寶名字,個個都是逃不掉的心動
    《論語》是中國人的智慧源泉,其中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許多樸素的人生觀點都是在前人的成敗得失中淬鍊出來的經久不衰的智慧。一、《論語》智慧古語,字字珠璣,讀懂受益一生!更可以作為起名參考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論語·子路》。
  • 500個成語,濃縮了《史記》《左傳》《論語》《詩經》,大人小孩都愛...
    成語簡短精悍,卻是實實在在的文化精華,是濃縮了中華千年歷史、名著、神話的結晶。成語出自《史記》《左傳》《論語》《詩經》......讀一個成語,就懂一個典故,這是最賺的閱讀技巧。看【三顧茅廬】,就相當於看了諸葛亮的《出師表》:三國時期官渡大戰後,曹操打敗了劉備。
  • 孔子與《論語》這5句經典名言,能讓我們受益終身、被人們信任!
    孔子作為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人,常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連很多的外國人都是很崇敬的,對於他的思想和名言,自不必言!至今我們還能從中汲取到大量珍貴的至寶精髓!孔子是世界性的歷史文化名人他的主要論述和思想主張,通過很多跟他多年生活在一起的弟子們,整理成了典籍文獻,其中《論語》一書,更是其中的重要聖典!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他,關於誠信方面的話語吧。
  • 《喪家狗——我讀〈論語〉》:
    深刻的思想無非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寬和,一種是尖刻,李零選擇了後者,也因此被稱為「學界王小波或者王朔」。用「憤青心態」來描述李零的精神狀況是不準確的。李零主張:「批評是要懷有極大敬意的,是要存寬仁深厚知心的。」    《喪家狗——我讀〈論語〉》一書可謂是「孔子熱」裡的一副清醒劑。李零始終沒有脫離文本,他在訓詁考據上花了很大功夫,對歷代的註疏進行敲擊追問,以消解對《論語》的過度闡釋。
  • 孔子論語名句:10個眉清目秀的女孩名字,你想擁有嗎?
    《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一、《論語》中的經典名言,每句都發人深省,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吧!1.
  • 《論語》:兩個成語道出學習之法,幫助你提高自身修養
    靜心文化課——《論語》靜心文化,和我一起靜心學習。大家好,我是小茜。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兩句話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它出自於《論語》。今天,咱們就來說說《論語》。《論語》是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所作的,記錄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其核心思想是「仁」。它還被譽為是咱中國人的聖經,有人就會好奇啊,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個稱號呢?那是因為啊,《論語》中充滿了政治智慧和人生智慧。它涉及的內容包含了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咱就挑兩個成語來說,首先是見賢思齊,看到別人身上好的一面,我們可以學習,來提高咱們個人的修養。
  • 《論語》與紫微鬥數
    《論語》是儒家四書之一,是儒家最著名的經典,是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寶典,沒有之一!《論語》字字珠璣,句句金玉,具永不磨滅的價值,深刻地影響了自古至今中華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與風俗習慣!而紫微鬥數是一種古老傳統的命理佔卜術數,似與《論語》風馬牛不相及!
  • 管理專家告訴你:這樣讀論語最有用
    中國是個以儒家文化為主流思想意識的國家,其儒家的思想價值不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價值核心,而且成為東亞包括越南、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許多國家的文化價值核心,是這些國家的文化根本。《論語》則是儒家文化的經典,是集孔子思想大成的一部語錄體的著作。
  • 《論語》取名全集:氣質高雅的女孩名字,個個都好聽
    《論語》乃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共20卷,約444章,11705個字。一、氣質高雅的女孩名字有句古話說得好:賜子千金,不如賜子好名。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起更有內涵意蘊的名字,都會借鑑一些古書名集,《論語》就是之一。 1. 聞韶出自《論語》: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聞韶」一詞指的是是指聽極美妙極嚮往的音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