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所有地方婚慶和婚宴幾乎都在中午?這種說法不準確,全國的農村就不一定是這樣,傳統的婚俗更不是這樣,只是現代城鎮在興起在酒店舉行婚禮和婚宴才是這樣。
中午婚慶和婚宴
中午舉行婚慶和婚宴是中西結合的婚俗,是一種新式婚慶和婚宴。安排在中午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便於酒店餐飲的安排。一般來說,城裡人現在結婚主要集中在兩種日子,一類是挑選節日,如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元旦節等,另一類是按傳統老黃曆挑選吉日,如此在這兩種日子結婚人就扎堆,要想訂個好酒店得提前一兩個月預訂,那婚慶和婚宴時間理所當然地由酒店安排;二是便於上班族時間的安排,上午族在城裡參加婚慶和婚宴只有兩個時間點比較適合,即中午下班時和下午下班時,而中午無論從結婚新人來說還是客人來說,都比下午更方便。
傳統拜堂和婚宴
傳統婚姻習俗中的拜堂,即新郎新娘一起參拜天地、雙親、夫妻對拜儀式,又稱拜天地。這種婚禮儀式大約起源於北宋,之後流行於中國各地,直到今天在各地農村很多地方依然保留這種習俗。
傳統婚姻習俗有嫁有娶,也就是說有迎親和送親,出嫁的一方都是在拜堂的前一天下午辦喜酒,拜堂的那天早晨舉行辭娘酒,然後出門,由迎親客和送親客送到新郎家中。以前大多用轎子接新娘,靠兩條腿走路,路程遠一點的下午才到新郎家,近一些的,也要接近中午才到。現在農村接親都有小車,速度要快一點,但不是平常接人那麼簡單,婚俗中有許多繁文縟節的程序要走,再說現在的結婚大多請了錄像專業人士,整改過程也就特別講究儀式感。即便新娘的娘家離新郎家很近,也要在路上花掉不少時間,至少也要在上午十點以後才能到新郎家中。
中國傳統婚禮忌諱的時辰
為什麼農村婚慶和婚宴幾乎不安排在中午?大多數農村歷來比較迷信,對拜堂的安排歷來有一個時間節點的忌諱(全國風俗各異,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忌諱),那就是午時(上午十一點到中午一點)不宜舉行拜堂。中國民間結婚講究「吉日良辰」,吉日就是拜堂的日子要挑選一個好日子,良辰就是拜堂的時辰要挑選一個好時辰。人們認為午時是陰陽交接的時候,是陽氣最盛的時候,而婚姻本就是陰陽結合,這個時辰明顯是陰陽失調。而最關鍵的是,古代官府行刑大多定在「午時三刻」,人們對這個時辰心裡有陰影,認為午時拜堂不吉利。因此,過去人們拜堂的時辰要麼選在午時之前,要麼選在午時之後,由於午時之前時間太匆促,大多數新郎新娘拜堂的時辰選在午時之後進行,而婚宴一般放在拜堂之後才舉行。這就是說中國傳統婚慶和婚宴都是安排在下午進行的原因。現在中國農村還有很多地方都是按傳統婚禮程序來辦,因此,這些地方的婚慶和婚宴都是在下午。
由此可見,舉行婚慶和婚宴放在全國範圍內都有,尤其是農村。如今,一些城裡的年輕人結婚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中國傳統婚禮儀式。新式婚禮儀中滋生的一種「婚鬧」惡習已越來越為年輕人唾棄,而彬彬有禮的傳統婚姻儀式越來越為年輕人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