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拇指總往裡收,是不是腦癱症狀?寶寶總握拳到底正不正常?

2021-01-08 醉杏全球育兒樂園

孩子的拇指總往裡收,是不是腦癱症狀?寶寶總握拳到底正不正常?

「孩子拳頭天天都攥著,這是不是不正常啊?」

「孩子的手指總是往裡收,我給他矯正過來以後,不一會兒他又收回去了,這是不是得了腦癱啊?」

關於孩子手指往裡收的問題,和握著拳頭的問題,在一些育兒群裡很多媽媽都非常的關心。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關於孩子手指往裡邊收、總握拳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小寶寶從剛出生的時候就是握緊小拳頭,大手指往裡面收,這難道是不正常的現象嗎?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正常的大手指彎曲的狀態,是指大手指很自然的彎在食指下方的位置。如果大手指收起的位置是在掌心處,並且橫過來到小拇指的根部,那麼這就是不正常的。

正常的情況下,孩子從三個月到四個月,手就不會緊緊的握著,正常的寶寶這個時候的手就會變得很自然的張開;如果孩子半歲了,握手的狀態還是存在,而且不能正常的打開小手的話,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

孩子出現大手指內扣的狀況後,不及時治療的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捏、拿、抓這些精細動作的發育。首先就是表現在孩子學習使用筷子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不靈活。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先帶去醫院做全面的檢查,並且進行康復治療。另外,在去檢查確診之後,家長們可以在家幫助他們進行一些訓練,比如撫摸。家長們可以把孩子的手指慢慢地打開,用自己的手從他的手心開始,每天幫他揉50次左右。

一般情況下,孩子小的時候,握拳和大手指內收都是比較正常的,所以媽媽們的神經,不需要過分的緊張,如果在半歲的時候孩子的手還沒有自然張開,那麼這個時候就要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看了。

相關焦點

  • 寶寶總握拳是腦癱徵兆?超過這個時間段的話,確實要當心了!
    01寶寶常攥拳,會不會是腦癱?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可怕的新聞:一位寶媽發現自己剛出生4個月的孩子,經常攥緊拳頭,而且還不會翻身。眼看著別人家孩子都會翻身坐起了,心裡就更加著急了。後來,她越發覺得不對勁,擔心娃出事,於是就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可沒想到檢查結果一出來,全家人都傻眼了,因為醫生說這是腦癱的現象!實在是太可怕了!
  • 握拳拇指彎曲就是拇指內扣?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家長別再焦慮了
    在微信群當中經常會遇到這些諮詢「寶寶睡覺的時候,有時手掌會張開,有時拇指是內收的,有沒有影響?」「寶寶有時候左手會有點內扣,是腦癱嗎?」「寶寶右手抓握不好,大拇指內收,是不是腦癱啊?」「寶寶馬上6個月了,大拇指內收怎麼辦?」等等。為什麼寶寶握拳時會出現拇指屈曲?
  • 寶寶大拇指握在手掌裡,幾月才考慮腦癱?什麼情況才要擔心和做手術?
    最直接的原因:導致屈曲內收拇指的力量,大於外展的力量,都會出現這個問題。而控制拇指姿勢的,有肌肉和神經,當然,拇指解剖結構有問題也會導致這樣。從這裡分析,那出現在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幾下幾個:最常見的,肯定是生理性的(也就是正常的);皮層拇指徵(神經問題,腦癱等):先天性的拇指緊扣(解剖結構問題),外傷導致的。寶寶是不是生理性的呢?
  • 寶寶一舉動看似正常,實則患「腦癱」風險,趕緊科普,都教給你了
    奶奶來看孫子發現這一幕有點慌了,覺得孩子這個情況不太正常,趕緊和媳婦打車去了醫院。 檢查完醫生說道:來晚了,孩子握拳不是習慣,患了"腦癱",因為平時的大意,導致了孩子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這一消息對家裡人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 2歲寶寶發燒,無知寶媽用「酒精」降溫,險些讓孩子變成「腦癱」
    但這種性格卻險些釀成大禍,差點讓孩子變成了「腦癱」。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2歲的小寶不小心感染了風寒,有些發燒。小杏發現後,急忙叫來婆婆,想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看看。結果婆婆卻覺得是小問題,還沒到上醫院的地步。老人家本身就對醫院很抗拒,加上平時頭疼腦熱過個兩三天就能自愈,所以一拍板決定用「酒精」降溫。用酒精降溫是民間流傳已久的土法子,頗有效果。
  • 寶寶拇指內扣預示將來不聰明?這個月齡還未張開,儘快帶孩子就醫
    ,老一輩認為,如果寶寶的拇指內扣一直沒有張開,將來孩子也會不聰明,這其實並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拇指內扣問題因為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同,所以出現的程度也不一樣。 正常來說,寶寶4個月還沒有張開拇指內扣,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自家寶寶一直到了6個月,拇指內扣仍然沒張開,媽媽們就要多注意,儘快帶孩子就醫。
  • 腦癱寶寶就是「傻子」?準媽媽科學預防可降低發生概率
    準媽媽科學預防可降低發生概率 作者:馬強)   至6月6日,時報記者發稿時,濟南「棄嬰島」已陸續接收了41個孩子,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腦部發育有問題,多為腦癱患者。為什麼這些父母要將腦癱寶寶放到這裡?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孩子愛使勁、緊握拳、頭總往後仰,是不是肌張力異常?
    有的媽媽在家裡給2個月小寶寶拉胳膊的時候,發現寶寶的小手經常呈握拳,很難拉開,特別愛使勁,扶孩子起立的時候發現孩子老踮腳,還伴有腳趾內扣。看到網上說這是肌張力高的表現,孩子可能有問題,大家就開始對號入座,胡思亂想了,那麼真是如此嗎?一、什麼是肌張力?
  • 剛出生的寶寶一個動作太霸氣,網友:惹不起
    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和快樂,當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呆了長達10個月的時間之後,終於和爸爸媽媽見面,那一刻是十分激動人心的。千萬不要小看新生兒寶寶,因為他們一出生就已經具備了一些大人意料不到的本能。但是如果孩子長時期的擁有握持反射,甚至在孩子半歲的時候依舊有這種反應的話,那麼家長就要留心孩子的發育是否是出現了問題。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判斷寶寶的握持反射是否正常呢?1、時間的長短正常的握持反應是一種小寶寶的原始反射,它是有時間限制的一種下意識的反射。
  • 小兒腦癱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家長可根據這些表現來判斷
    小兒腦癱具體有哪些表現,家長應如何判斷? 首先,如何判斷小兒腦癱?具體有哪些表現?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
  • 健康常識 右手拇指根多塊肉原因竟是它
    到底大拇指根部多塊肉是什麼病症?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對寶寶以後的生活有多大影響的?大部分家長也許對這些都不清楚,下面這則事例看過之後,大家應該會有所理解。事例描述近日,在一家醫院的整形美容中心,有一個患有「蟹鉗」手的小女孩被家長帶來就診,今年6歲。出生的時候右手拇指多塊小肉,起初是小小的家長未注意,隨著年齡增長,慢慢長大,右手拇指有主副兩個,形狀像蟹鉗一樣。
  • 開州有位「拇指姑娘」 13歲的她高86釐米重10千克
    特約通訊員 熊威 攝  華龍網5月18日10時10分訊(特約通訊員 熊威)在安徒生的故事裡有一位拇指姑娘,拇指姑娘只有半個拇指大小,雖成長多坎坷,但她心永遠嚮往著陽光,不向黑暗屈服……所以,筆者希望這篇文字能為小倩倩的故事儘可能畫上一筆奇蹟。
  • 出生沒幾天的寶寶,使勁時總放屁還很響很長,正常嗎?
    原標題:出生沒幾天的寶寶,使勁時總放屁還很響很長,正常嗎? 最近有些媽媽反映,剛出生的定寶使勁時候會放屁,屁還很響很長,這正常嗎? 其實,新生兒屁多很正常 放屁多的現象在嬰兒期極為常見。而剛出生十幾天的新生兒,一直母乳餵養,他們放屁時有時會帶出一點屎,肚子裡面還經常咕嚕咕嚕響。 嬰兒胃腸發育不成熟,造成嬰兒各階段腸道蠕動不協調,引起腸道脹氣——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放屁多,並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
  • 打破吉尼斯紀錄的「拇指寶寶」,醫生說無法存活,如今怎樣了?
    比如說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拇指寶寶,不僅僅是讓童話中的拇指姑娘成為現實,更彰顯出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和生命的頑強。拇指寶寶的誕生14年前,「拇指寶寶」阿米莉亞·泰勒在美國邁阿密奇蹟般的誕生了。阿米利婭不僅是個早產兒,而且比許多早產兒都還要「早產」上許多。
  • 寶寶睡覺不老實,抓耳撓腮睡不安穩,家長先判斷是不是這些問題
    聽過很多媽媽擔憂,自家寶寶總是半夜睡著睡著就開始抓耳撓腮,臉上好像很煩躁的樣子,雙腿也會不停地舉起、放下,也不像是夜鬧,但是睡得極不安穩,總是讓一顆老母親心裡擔憂不已。其實很多寶寶都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讓大人寶寶都睡不好,那麼寶寶晚上睡覺抓耳撓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糕媽講了娃為啥會調皮搗蛋,很多媽媽都來留言問,自己家娃「一天到晚不停搗亂、大喊大叫是不是多動症?」「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是不是多動症?」……家裡有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娃,家長們不單管得身體累,更是操心——這麼動來動去,集中不了注意力,以後上學怎麼辦,成績跟得上去嗎?既然是大家關心的,糕媽就要好好講講了。
  • 出生時280克的「拇指姑娘」,如今已成女神,網友:美的不像話
    第一次聽到「拇指姑娘」還是在安徒生的代表作《拇指姑娘》中,裡面的主人公就是一個只有拇指大小的女孩,但誰也想不到這樣的孩子卻出現在了顯示當中,而且現實當中要遠比童話故事裡的更加驚心動魄。最終命運還是站在了她這邊,順利產下了孩子,並取名叫阿米莉亞(Amillia),而這個孩子名字在拉丁語中剛好代表著堅韌、勤奮,但是小阿米莉亞和我們普通孩子卻有著很大的區別,她僅僅只有25釐米,體重只有280克左右,整個身體甚至還沒有一個一個巴掌大,要知道正常嬰兒出生,光頭部的重量就達到200多克,由此可見小阿米莉亞到底有多小。
  •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腦癱各型的臨床表現
    快來一起學習吧~ 下面給大家分享的是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腦癱各型的臨床表現【招考信息】【報考指導】【閱讀資料】腦癱的分型是康復考試中的重點,也是考試中的比較容易混淆的考點。小編就各類型腦癱的臨床表現的相關知識點給大家進行了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進行複習。
  • 俗話說:「二拇指長不疼娘」,腳趾長短能看出孝不孝?家長要了解
    中國社會很多地方都有這樣一種說法:「二拇指長不疼娘」。那麼,這種說法到底是否正確呢?面對這個話題,幫媽就先來帶你們看一下網友們的看法吧。網友@夏日陽光:「我認為老人的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鄰居家孩子二拇指就特別長,長大之後一點也不孝順爸媽,我周邊的很多人也對此觀點表示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