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講話就是內向?6招讀懂孩子語言,教你跟孩子打成一片

2021-01-11 家長育兒課堂

孩子不愛說話,家長卻以為是有心理疾病,紛紛諮詢醫生,或自主以為是自己的孩子內向無法融入社交。

其實大部分孩子不喜歡說話是因為我們家長還不夠理解孩子,沒聽懂一些孩子的語言。

經常抱怨到:

--「孩子沒有小時候和我那麼親了」

--「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問他也不說」

--「說一次沒反應,說多了就嫌煩」

--「好好說不聽,非得用吼的」

這也導致了很多孩子面對父母的溝通都是心不在焉來敷衍,把父母的話當空氣。

世界頂級思維「吉德林法則」說:找到問題的關鍵,問題便已經解決一半了。

孩子不愛跟父母說話的關鍵在於,感覺在父母這裡無法得到共鳴與同情。如果父母能學會傾聽,這就相當於拿到了親子溝通的鑰匙。

那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傾聽,才能讓孩子更願意跟我們說話呢?

傾聽的6大技巧:

一、非語言表達

例如,幼兒園老師跟小朋友講話首先就是蹲下,這表示視線是平視的。

首先,注視。在父母在對孩子表達傾聽時,非語言上要先注視孩子。其次,傾身。這表示在專心聽他講話。

二、重複對方的話

如果孩子說:「同學們都不喜歡我。」你可以重複他的話說:「哦?同學們都不喜歡你啊?」以問號來做結束。在沒有了解具體情況下,不要著急的做出反應。這樣的重複,是在引導孩子主動的將真正的意義表達出來。

三、改句子

還是例如上面這種情況,孩子說:「同學們都不喜歡我。」此時,你可以說:「嗯?他們不理你啦?還是誰跟你吵架啦?還是他們排斥你呀?」類似這種把孩子的話進行修正。如果你修改的內容對,孩子就會接:「對啊。」此時孩子會感覺被理解了。但如果你修改的內容不對,孩子也會自然的進行解釋和補充。

四、舉例子

孩子說:「同學們都不喜歡我。」父母可以問:「發生什麼事情?你可不可以舉個例子告訴我。」或者說:「比方說呢?」這也是在幫助孩子思考和理清他自己是如何得到這個結論的。

五、摘要

在孩子跟你大段大段的表達過程中,父母可以用3-5句話的摘要方式,幫助孩子去梳理、總結這個內容。

例如孩子在跟你大段的闡述為什麼同學們都不喜歡我的時候,父母可以說:「所以是因為下課的時候小朋友都沒跟你玩,讓你覺得被冷落了,所以你感覺同學們都不喜歡你對嗎?」

六、引導孩子

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常用「然後呢?」「你可以多說點,這個還蠻有趣」「好想知道」等等這種簡單的句子。

也可以常用一些開放式的句子「你的想法是什麼?」「你的感覺是什麼」等,去引導孩子多表達。

父母所呈現的態度是「我說,你聽」。其實,「說」只是溝通中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溝通元素是「傾聽」。

以上6種方式,開始父母會覺得機械和刻板,但是長期堅持下來,在生活中就會更有彈性的運用。

任何一種溝通方式都需要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同理心」。

什麼是「同理心」?就是父母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所經歷的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他的世界。這樣的溝通才會讓孩子感覺到溫度和被理解。

做父母的要常常遵循的就是「你的話越多,孩子的話越少;你的話越少,孩子的話才越多。」

現在就可以嘗試以上的6大技巧,相信家長們都能夠更好的讀懂孩子的語言。

想了解更多關於孩子的話題,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前些天姑姑帶著表弟東東來家裡做客,剛一進家門姑姑就開始訓東東:「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在門口別人和你說話你為啥不吱聲?天天在家問你話你就知道搖頭點頭,話都懶得說,以後可怎麼辦……」姑姑吧啦吧啦說了好多,東東一直低著頭悶不吭聲。
  • 探索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讓你真正讀懂孩子
    他會創造語言、會創造各式身體的動作、不同的表達方式。蒙特梭利稱這種神奇的能力為「吸收性心智」。 一個3歲的孩童何以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嬰兒變成一個能表達、會交流的幼兒呢?孩子從出生起,就生活在人類的語言環境中,孩子吸收了成人語言中的詞彙、句式和語言,也吸收成人講話的節奏、說話的語調、特定的表達方式。孩子能夠不費吹灰之力,談笑嘻戲間就習得語言,使語言成為自身的一部分。
  • 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
    寶寶都一歲了,不喜歡說話,要急死家長了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小麗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寶寶降生小麗滿心歡喜,每天都把孩子照料得很好,到了一歲左右,小麗發現了寶寶一個問題,就是寶寶不愛說話,平時讓他叫爸爸、媽媽他還都不會叫,更別說讓他叫其他的人,或是認一些物品的叫法,這讓小麗著急了,每天都在想辦法怎麼讓小寶寶發聲,想讓他跟正常小寶寶一樣。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我是如何讓孩子開朗起來的?我做對了6件事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孩子語言敏感期,家長怎麼做?培養孩子語言能力,謹記這5步!
    在前語言階段,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成人是否對其講話以及講話的水平如何。通過傾聽,發聲,模仿,呼喚,發出與行為有關的聲音等一系列活動,開啟寶寶的語言訓練計劃。第三階段:以詞代句階段(13-1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會說完整的句子,但已經開始嘗試掌握詞彙了,會用一兩個詞代表一句話的意思,也就是以詞代句階段。
  • 教孩子說吉祥話,別只會「新年好」,學會這幾招孩子立馬成為焦點
    那到底我們可以教寶寶們怎麼說過年好和新年吉祥話呢?學學這幾招孩子立馬成為焦點。第一招:財神來敲門難度指數:★★問:到親朋好友家拜年第一件事是什麼?答:「是敲門!」一個小小的腦筋急轉彎你答對了嗎?那這跟過年吉祥話有什麼聯繫啊?當然有關係了!誰敲門,那可是很重要的。
  • 孩子寫作業難?《親愛的小課桌》傅首爾,教你高效輔導孩子寫祖業
    首爾老師趁熱繼續「誇誇」,你知道你媽媽為什麼給你布置這麼多作業嗎?因為你太聰明了,做作業就是這麼的簡單,你算得跟傅老師一樣快,在古代都可以賺錢的。凱凱在愉悅的情緒中很快就完成了作業。孩子太需要誇了,通過誇獎,孩子有了被認可被重視的感覺,孩子更加自信,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誰也願意被誇獎,包括工作上,領導的誇獎能讓員工雞血好幾天。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自閉症?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和家屬往往承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壓力。近些年來,自閉症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很多人對自閉症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表現仍不了解,認為單單不說話就是自閉症。孩子不開口說話不一定是自閉症,自閉症作為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發展障礙對兒童發展有終生性的持續性影響,主要以社會交往、溝通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特徵。
  • 孩子孤僻,不愛交友怎麼辦?|不愛交友≠內向,聽專家來解答
    它的功能正是反映他人的行為,使人們學會從簡單模仿到更複雜的模仿,由此逐漸發展了語言、音樂、藝術、使用工具等等。這是人類進步的最偉大之處之一。02社交能力的養成從幼年就已然開始人類從幼年時期就開始學習和鍛鍊各種社交技巧了,孩子們的遊戲就是社交活動的試驗場。
  • 孩子不願開口叫人,就是性格內向?注意,「內向」的標籤別亂貼
    他從小就很內向。每年新年期間,他的母親都會強迫孩子對親戚和朋友說新年快樂。這不是因為他想要新的一年的錢,而是為了鍛鍊孩子並想讓孩子變得更大膽。這個孩子小時候很害羞,不熟悉的人問他會哭。在新年問候期間,他的母親教他新年問候,但孩子只是將臉龐放在母親的膝蓋上,急著哭了起來。當我遇到我的叔叔和阿姨時,我教我的孩子們向別人打招呼,但孩子們拒絕說話,讓他們的母親無奈。
  • 「孩子性格太內向,沒出息」,孩子內向性格有必要培養成外向嗎?
    不過,孩子的內向性格就一無是處嗎?如果家長這樣想,那你就錯了。世界上很多優秀的人,原本都是很內向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在他的自傳中有這樣一段介紹:普京的夫人就是因為「這個人有強大的意志和沉默寡言的性格」,最終才選擇嫁給他。夫人一直都知道,儘管面前這個男人總是一副冷漠的樣子,但他的心永遠是熱的,「他只是不善於表達而已」。
  • 孩子膽小怕生是因為性格內向?這幾種行為才是主要原因,家長注意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得內向而不善言談時,家長通常都會比較著急,這樣膽小怕生的性格多多少少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麻煩,所以需要家長們多幫助孩子鍛鍊膽量,如此才能讓孩子漸漸敞開心扉,廣交朋友。凌凌今年九歲了,剛上三年級,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也非常聰明懂事,但凌凌身上就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膽小不敢說話。
  •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月齡相似的孩子之間存在4-6個月的語言發育差異,也是正常現象。那麼,應該如何判斷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呢?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時間表來判斷。什麼情況可能語言發育遲緩?家長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比較下表,判斷孩子的行為,儘快發現孩子是否語言發育遲緩。語言是兒童的首要社交工具,語言發育遲緩會對兒童身心發展和日常交往產生不良影響。
  • 不合群的孩子沒出息?別逼孩子合群了,內向性格也有好處
    毛毛在這群小朋友中間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怯怯地跟在媽媽身後,一會看看這個小朋友,一會看看那個小朋友,就是不上前和小朋友們一起嬉鬧。毛毛媽媽覺得自己兒子有點丟人,就把毛毛推到小朋友面前大聲呵斥毛毛說:「快去玩吧,看你這拿不出手的樣,真沒出息。」 毛毛聽到媽媽的呵斥哭了起來,此時,毛毛媽媽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點過火,但是毛毛不合群的性格讓她覺得實在頭疼。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B的兒子b生氣了,也喊道:「那你就不要和我們玩啊!
  • 孩子不會交朋友?用好內向孩子的交友指南,幫孩子跨出第一步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樂觀開朗,陽光向上,那麼相信這位家長是一位很幸福的家長,那如果你的孩子自卑膽小,不善交際內向,那你是不是為此在煩惱呢?無論是一個外向的孩子或者內向的孩子,這些都是孩子的一個性格,之前有一個偉大的學家說過,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主要來自於情商,所以突然覺得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就算孩子本身性格內向,但是孩子情商高,懂得交往禮儀,那麼這個孩子就已經在情商上贏得別人了。
  • 孩子在校受同學欺負,你還在教他找老師,那你就是在「毀」孩子
    我的一位朋友也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而煩惱,因為她家孩子是個女孩,本來性格就比較內向,在送孩子上學前,擔心孩子受欺負提前就告訴女兒,如果有別人欺負你一定要找老師,不能站在那裡受欺負。但是最不想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女兒開學後不久回家衣服有些髒,而且頭髮也有些凌亂,一猜就知道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朋友很是心疼,雖然知道小孩子之間的矛盾不是很大,但是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受欺負。
  • 孩子孤僻沒有玩伴,不一定是內向,可能是缺乏溝通技巧
    媽媽嘗試跟艾倫溝通,可是每次基本都以失敗告終,得到的回覆都是「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只想一個人玩。」 有些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缺乏溝通技巧,會導致未來出現哪些問題,但是當親戚聚會,別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只有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孤獨的坐在那裡,內心肯定是著急的,當家長們發現孩子不合群,要怎樣做才能引導孩子呢?
  • 孩子愛頂嘴該管嗎?頂嘴背後藏著三種成長,「潛臺詞」要讀懂
    能言善道的孩子卻頻頻頂嘴,媽媽無可奈何,過來人一句話道出真相前段時間,和朋友帶著孩子一起小聚,靜姐家6歲的小女孩,在年紀相仿的孩子中表現特別突出,語言表達很強,大人和小孩都喜歡她。當大家都羨慕靜姐女兒善於表達和溝通的時候,靜姐卻說出自己的煩惱:女兒和別人溝通都很好,但和自己卻像變個人似的,自己說一句孩子頂一句,有時候被氣得心肝肺都疼。
  • 孩子總是喜歡和你對著幹,教你幾招輕鬆走出「擰著來」的怪圈
    在這個時期,由於不少父母缺乏對孩子第一逆反期的認識,而孩子在該階段所反抗的主要對象剛好就是父母,因此爸爸媽媽就會覺得非常頭疼、認為孩子難以管教。不過,只要細心留意你就會發現,這一時期的孩子喜歡跟你說「不」,往往和你說的對不對、好不好沒什麼必然聯繫,重要的是這些想法和意見不是來自孩子自己的,因此孩子向你說「不」。遇到愛說「不」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