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珍檔丨這座漢代「豪華」石室墓 或為龐統之子墓穴

2020-11-15 上遊新聞

06-29 08:35:26 來源:巴渝古文化研究院

重慶三千多年歷史,古蹟眾多,傳奇眾多。

今天的文化,可能與重慶亟待挖掘的「三國文化」有關。

彭水位於烏江下遊,是重慶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

幾年前,彭水發掘出一個「豪華」的墓穴,震驚一時。

墓葬

這個墓穴30平米左右,依照我們現代人的看法,當然不值一提,但是在考古發現上來說,這個墓穴可謂「豪華」一級了。

這個墓室的規模令人嘆為觀止,有向外開的墓穴門,墓中有「北鬥七星」雕刻,是重慶地區墓穴中最早發現的「北鬥七星」。

墓葬星象圖

據了解,修建此墓的條石都是砂石巖,而彭水漢葭鎮當地大多是頁巖,生產砂石石條的地方在距離彭水縣城50公裡以外。要運到烏江邊的半山坡上,修建如此一座大規格的墓,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能耗費這麼大功夫修建墓穴的人,必然是大富大貴之人。

可惜墓穴沒有什麼文字記載,而且墓葬早期被盜,棺木已經消失不見了。

墓葬部分殘留

有專家認為,蜀漢時期,彭水地屬涪陵郡,龐統的兒子龐宏時任涪陵太守。一天,他行舟至彭水縣境內的鹿角沱的險灘溺水身亡,同船身亡者都屍骨無存,但龐統的屍體幾天後浮於灘下,就地安葬。這個險灘被稱為龐灘,後人在此設碑墓紀念龐宏。但如今,考古界只發現了這塊紀念碑墓,而真正的龐宏墓卻未曾找到過。專家推測,這個墓葬,有可能是龐統之子的。

當然,也有其他意見,指出就是彭水當地的大家族的墓葬。

原標題:彭水曾發掘漢代「豪華」石室墓 有可能為三國龐統之子的墓穴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廣安發現南宋石室墓 四大神獸十二生肖"守墓"(圖)
    廣安發現南宋石室墓 四大神獸十二生肖"守墓"(圖) 2015-05-08 16:14:21來源:天府早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歷史中詭異的3座墓,秦皇陵裡全是「毒」,龐統的墓被稱「血墓」
    在大約500餘位帝王中,修築了大約幾百座帝王陵。但是如果從朝代強弱角度來講,在一些比較強大的大一統王朝,帝王陵的規模足以震撼世界。 而一些比較小的王朝由於國力孱弱,所以帝王陵的規模也會有所縮減,但是歷史中有三座極其怪異的墓。 一座是有毒的帝王陵、一座被稱為「血墓」,而另一座則全用鐵水澆築。
  • 重慶珍檔丨誰是重慶的第一位百萬富翁?
    他們首先不約而同地判斷,清政府不可能放棄重慶這座大城,餘蠻子也不可能成氣候。於是,「要想富,險中做」,這幾位人精,不但不拋貨,反而趁低價大批吃進。更甚者,他們還大規模從宜昌、漢口等地向重慶運進洋布、棉花等「上貨」——「上下貨」,這是當時重慶的商業名詞。上貨,指從下江一帶運上來的洋布、棉花、洋油(煤油)等商品;下貨,指從重慶運下去的藥材、桐油、豬鬃等山貨土產。
  • 落鳳坡有座龐統「血墳」
    落鳳坡有座龐統「血墳」       羅江縣鹿頭山白馬關,是北出成都平原第一高地,蜀道難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山頭有一座祠墓,埋的是劉備軍師龐統。這是四川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三國遺址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處專門祭祀龐統的祠堂和墓園。  墓地最早為三國蜀漢皇帝劉備所建,後幾經興廢。現存祠墓是清康熙四十六年在王屏藩亂蜀時(1682年)摧毀的祠墓原基礎上重建的。  除了這座祠墓,關於龐統的身亡之地還有另一種說法,正是《三國演義》中出現的「落鳳坡」。
  • 河南出土「北鬥七星」墓,墓中藏40萬斤黃金,專家:又一未解之迷
    這是《為袁紹檄豫州文》裡面記載的盜墓活動,被盜的對象則是漢梁王墓群。活躍於155年-220年的曹操就是一個盜墓活動組織者。因為傳說漢代梁王的墓群中有40萬斤的黃金。所以當時急需籌措經費行軍打仗的曹操也十分動心。曹操便設置了摸金校尉,招攬善於挖掘盜墓的人才。
  • 紀委監委"回信了"|清明山上出現43座非法墓穴,誰該為此負責?
    當天,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殯葬改革管理辦公室在論壇上回覆:  「根據全國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精神,橫山橋鎮啟動非法墓穴專項整治,對佔用林地、私下交易的豪華墓、活人墓(喜墓)進行整治清理,加快恢復山體原貌
  • 官印揭開墓主身份 龍遊三國大墓的主人是新安縣長
    熱詞:龍遊三國大墓  話說三國之中,東吳最懂生存之道,曹強則聯劉抗曹,劉強則聯曹拒劉,以守為主,但求一方平安。  當時,包括龍遊在內的衢州地區,都屬於東吳的勢力範圍。衢州有個縣長,生存之道獨特。孫權的愛將朱然,曾捉拿關羽父子,他的墓葬8.7米長,還比不上這個「衢州縣長」,墓穴長度超過14米。
  • 重慶千年的精神之地,七星崗巴蔓子古墓!
    七星崗位於重慶主城區通遠門外,是一個小山崗。但是,在晚清的重慶城區地圖上,七星崗都還標註為「七星缸」。舊時重慶城最怕的是火災,因而到處都要用池、缸之類設施來儲備水,以防萬一發生火災好撲火。
  • 埃及發現圖坦卡蒙墓穴作坊及數十具古埃及木棺
    宣布這一發現的考古學家扎西 哈瓦斯說:我們在山谷中發現了一個工業區。以前,我們在山谷裡發現的都是王室墓葬。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修築墳墓的工人所在的區域。他說:這是人們第一次在這裡看到工作環境,國王谷有了生機,不再僅僅是死者呆的地方。在這裡,我們發現了很多放在棺材上的東西,比如荷魯斯的翅膀和金器的碎片。
  • 鑑賞|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
    漢代畫像石風格質樸渾厚、簡率大氣,正如魯迅所言:「惟漢人石刻,氣魄深沉雄大。」除圖像、紋樣外,部分畫像石上還刻有文字榜題,內容涉及圖像的名稱;墓主、祠主的生平事跡;祠、闕、墓的建造年代、建造緣由、出資人及價值;出資人對祠主、墓主表示敬意或哀悼之辭和吉祥語;建造祠、闕、墓及雕刻畫像石之工匠的籍貫、姓名。榜題文字長短不一,短者數字,長者幾十甚至幾百字。
  • 從海昏侯墓孔子畫像看漢代墓室繪畫
    因為損毀較為嚴重,在沒有整理修復的情形下,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下半身,但是,在畫像一側,可以辨析出題字,其中有這樣的隸書文字:字中尼,姓孔,……魯昭公六年,孔子蓋卅矣,孔子……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等。另外「孔子」「顏回」「叔梁紇」等人名以及「野居而生」等字樣也被辨識出來。有專家經過進一步分析認為,這可能不是屏風,而是一件衣鏡。但不論如何,畫像為孔子是無疑的。
  • 湖北一小學被50多座活人墓豪華墓「圍堵」 被認作風水寶地
    、豪華墓,不僅煞風景,而且對學生心理造成傷害。殯葬改革工作啟動以來,楊林橋鎮以學校周邊為重點,整改活人墓、豪華墓,引導群眾移風易俗,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取得成效。 沙嶺距離楊林橋小學大門不足100米,是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這裡有大大小小墳墓20多座。楊林橋村安置點在楊林中學附近,因地勢平坦、視野開闊,被當地百姓認作風水寶地,10多座三層豪華墓聳立於此。
  • 美玉為棺文梓作槨,楩楓豫章為題湊,一起來了解下這個豪華單間
    美玉為棺文梓作槨, 楩楓豫章為題湊,一起來了解下這個豪華單間上期文章最後我們一起品鑑了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旌幡,其實馬王堆2號漢墓、臨沂金雀山漢墓的旌幡與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也都有細緻精美的彩色圖畫,堪稱佳品。此外,旌幡上書寫墓主姓名、籍貫的,在考古中也有發現。
  • 貴州興仁市漢墓出土一枚「官印」,相當於墓主人「身份證」
    重慶三峽博物館的同行致電,希望複製黔西南州博物館的一級文物「巴郡守丞」印,原因是「巴郡」地區通過考古發掘,至今都沒有發現漢代帶「巴郡地標」官銜的印章。這的確是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一枚「巴郡」的印章怎麼會出土在貴州黔西南?
  • 墓地價格上漲 上海浦東三兄弟自建920座墓穴出售獲刑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對自建墓穴出售的一家3兄弟涉及的3起案件進行了一審宣判。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對汪某國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五個月,罰金人民幣六百萬元;對汪某其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一百四十萬元;對汪某強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罰金人民幣一百三十萬元。
  • 感動重慶丨2020,他們溫暖這座城
    昨(11)日晚,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重慶廣電大廈演播廳舉行,這是對2020年來發生在巴渝大地上凡人善舉的一次盤點,是向善良、美好、犧牲、奉獻、堅韌最深的致敬。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老兵向朝善、致力於遺體器官捐獻推廣的失獨夫妻龔光榮李洪玉、踐行生命之諾的「感恩女孩」焦祖惠、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光榮戶付體碧、不畏艱險執行維和任務的重慶女警廖潔、西遷來渝援建兒童醫院紮根重慶64年的醫學專家鄭惠連、紮根火熱軍營的時代青年覃家緩、用生命熱情溫暖群眾的扶貧幹部胡華平、堅守山鄉27年的鄉村教師母志琴、退休不退勁的平安守護者李繼儒榮獲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 從這件事就能看出,龐統比之孔明,猶如螢火與皓月爭輝!
    統到耒陽縣,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為樂;一應錢糧詞訟,並不理會……龐統心中其實非常不滿,但是他又認定,只有在缺少謀士的劉備手下,他才有名震天下的機會。因此,他自導自演,做了一齣戲。他故意頹廢縣事,終日飲酒作樂,等張飛來檢查時,用半天時間就處理好了多日累積的政務,展現了自己出眾的才華和能力,從而受到了劉備的器重,成為了左膀右臂。
  • 點「睛」之作:漢代玉器中的「鬼斧神工」!
    上圖為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早期白玉龍佩,與安徽天長三角圩出土的漢代白玉龍佩的眼睛相似,都是兩邊眼角都長而上揚,但不同的是獅子山楚王墓出土西漢早期白玉龍的眼珠子上再用小管鑽刻出了瞳孔
  • 袁天罡有多厲害,他的墓穴下場如何?
    這一點雖然正史上沒有相關記載,但很多野史傳聞卻從沒有對此停止過「想像」。其中關於袁天罡之墓流傳最廣的故事是,當年袁天罡曾與李淳風一起外出為自己尋找死後的風水寶地,後來兩人一同來到今天的四川邛崍一帶,在一座山上,兩人都看好了這裡,於是相約死後一同埋葬在此地。就這樣,袁天罡與李淳風死後葬在了邛崍白鶴山,兩人的墓相距不過幾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