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2000萬的中產哭慘:焦慮是自由最大的枷鎖

2020-11-30 和訊

  大概一年半之前,我去美國玩,順便見了一個朋友。

  她跟我說,從中國某大外企調到美國總部,過著天天conference call(電話會議)、月月和高層對話、隔三差五就對中國總部發號指令的日子……

  我以為她後面會跟著說:好爽!

  結果,她說的兩個字是:好累。

  然後,她就辭了職,放棄年薪幾百萬的工作,回家當起了家庭主婦。每天主要生活是:

  打網球;

  打電話約朋友打網球;

  以及勸說自己的兒子陪自己打網球。

  我問她:不上班你就不焦慮嗎?不無聊嗎?不感到前途茫茫嗎?

  她說,沒事,無聊了就去打網球啊!

  這個朋友可以說是顛覆了我對中國人生活狀態的理解。

  眾所周知,中國人都是特別勤奮的。

  中國社科院沒事做了個調研,說中國勞動者超時工作比例達到了42.2%。

  我有點懷疑這個數據的普適性,因為在我工作的眾創空間裡面,似乎就沒見過有人準時下班過,連前臺都沒有。

  那麼愛加班的中國人,跑到美國去難道就基因變異了?不是的。

  我的朋友很認真地看著我的眼睛說:因為美國的房價沒那麼貴。

  我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房子就是這樣,禁錮了我們的自由。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房價禁錮了我們的自由,還是思維禁錮了我們的自由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禁錮自由的不是錢,

  是對未來不可控的焦慮

  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提及一個45歲的上海家庭在集思錄上發了個哭慘帖子。

  夫妻兩個年收入100萬,家庭開銷40萬,還有其他資產接近2000萬,但是依然焦慮得不行。

  甚至到最後,因為過於缺乏安全感,打算放棄上海,直接退居老家,尋求安穩。

  這位大哥可以說是遠離屌絲界的精英塔尖人物了,焦慮來源於哪裡呢?

  第一,就是退休。

  焦慮的樓主認為,體制外太沒有安全感了,做不動了就完全沒有了保障。

  其實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退休」兩個字讓人那麼恐慌。好像大踏步走在美麗的登山路上,突然一腳踏了個空掉入懸崖似的。

  那不是單純的迷茫,更深刻的解釋,應該是失去固定收入之後,自己是否能經營好人生的懷疑。

  第二,就是兒女。

  樓主可以說是高瞻遠矚,女兒未來要出國的教育經費、嫁女兒的嫁妝、和陪嫁的房子都想得很周全。就因為這些潛在的支出,他已經受不了展望未來的「月光」。

  第三,是人人都害怕的醫療。

  現在恐怕沒有哪個中產不會為進一趟ICU,而一夜回到解放前心存一點畏懼的。

  我用最精準的一句話總結:拿著2000萬的精英,不是焦慮自己吃不起飯,而是自己再也吃不起這個階層的飯。

  可見,禁錮了一個人自由的,不是房子,而是欲望。

  這些欲望,不是恐懼,就是貪婪。

  我想起了範湉湉在《演員的誕生》裡一段話。她在《奇葩說》裡爆紅,公司裡每個小朋友看著她都是仰望的表情。

  然而,她心酸萬分地透露:

  自己表面看著很風光,其實就是沒門沒派的,每天都在求人。

  然而,範湉湉真的算「悲慘」嗎?她沒戲拍的日子真的很艱難嗎?

  在一個拍攝她真實生活的片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她出入開的是卡宴,住房推窗就能看到東方明珠(600637),香奈兒有三十幾個,隨便背個包參加節目都是2萬多的。

  所以,讓範湉湉焦慮的絕對不是錢,而是:總有一些夢想力所不能及。

  這個世界,何止一個範湉湉,也何止一個拿著大額資產還憂心忡忡的中年人。

  他們不是歲月不靜好,只不過惴惴於對未來人生的控制感。

  禁錮自由的

  也許是「過於自由」本身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所謂「財富自由」是什麼?

  雖然我一直認為,錢能給我們的東西真的很多。

  最直接的,就是選擇的自由,以及改變的可能。

  比如說,最近一個朋友問我:我家閨女學會計的,但成績不太好,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

  我問他,他家有礦嗎?答曰:有。

  我笑了:那還有什麼好糾結的,直接讓她爸去國內幾個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拍桌子遞名片,順便拿出手機把和馬雲的合照亮一亮,應該不用面試就進去了,而且必定平步青雲,做成柳青副本不在話下。

  不過我也深知,就算家裡的財富讓這個姑娘得到了改變的可能,但是卻未必真正的自由。

  有時候錢越多,似乎越能得到更多的特權。但這些特權也有壞處,它會讓人誤以為這就是自己的實力。

  財富上過於自由,反而是禁錮的源頭。

  本來這姑娘可以從自身實力出發,找一份能力匹配的工作腳踏實地從零開始,現在卻要飄在浮雲中被捧在手心,還自以為是這是應得的尊重。

  如果有一天突然失去,我真的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現實中真正競爭的殘酷。

  網易CEO丁磊曾經在媒體面前表示痛悔上市。還說,公司上市,那是一個「美麗的陷阱」。

  當時聽了這話我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這不是明明拿了好處,又回頭放下筷子罵娘嗎?

  不過時至如今,我是徹底明白了他這麼說的道理。

  一家公司上市意味著面對著成千上萬的老闆,隨便做點什麼壞事就像脫光了給別人看。事實上感覺是很被動,哪裡來的什麼資格討論「自由」。

  所以,有個諮詢網站做了個調研,「中國最有幸福感的人群在哪裡?」

  出乎意料的是,億萬富翁都落了選。

  最幸福那群人,是年薪12-20萬的90後。公司骨幹,上無老下無小,每天休閒3小時,日子過得蒸蒸日上。的確想想都幸福透了。

  財富的帶來的過度自由背後,不是無窮無盡的選擇權。

  反而,往往伴隨著壓力、迎合和KPI。

  回到文初的那個朋友,她之所以可以這麼肆意地過日子,無非是早就做好了資產安排。

  在她的兒子剛出生那一年,她就決定了要把他送到美國,所以在次貸危機之後大抄底,買了兩套美國的學位房。

  同時,她也鑽研股市多年,每年靠投資回報的紅利,都足以衣食無憂。

  一個人有點錢,更有賺錢的能力,才是自由真正的起點。

  但是,我覺得最關鍵的是,她除了網球也沒啥追求了。

  如果她的人生追求的是無窮無盡的財富,或者是階層頂端的的優越感,自由就永遠是虛談。

  羅振宇說,「所謂財富自由,本質上就是你的時間自己說了算。」

  我深以為然,和你共勉。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維小維生素。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唐明梅 )

相關焦點

  • 平安財富寶的「野心」:直擊中產財富焦慮
    會後採訪中,平安財富寶總經理賈敏向經濟觀察網披露部分經營數據稱,截至2017年10月底,平安財富寶累計交易客戶數超過120萬,累計財富客戶數10萬人,資產管理規模2000億元,目前人均投資資產超過45萬元。有意思的是,結合這份已經連續兩年發布的專題報告,就會發現,財富寶已經明確意識到,中產群體的財富焦慮不僅是一個社會顯像,也是財富管理的市場痛點。
  • 中國消費最大潛力:1.8億「中產邊緣」人群
    五、我國內需的最大增長「潛力」:近2億「中產邊緣」群體向中產階層的邁進如果說,2017年十九大至今的三年,政策對貧富分化和收入結構的調整主要集中在「最貧困人群」的社會兜底工作。我們認為,上文2億左右「中產邊緣」群體是我國未來中產階層與內需增長的最大潛力所在:若能率先提升這近2億中產的消費潛力,或能從中等收入群體內部快速培育我國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激活我國龐大的內需消費市場。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中產邊緣層屬於中產階層的下層群體佔整個中產階層的73%,中產邊緣層、中產過渡層都是最容易躋身我國中產階層的群體。
  • 「中產」都把錢花哪兒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獲得更多財富,不少中產面臨的投資選擇越來越多。不過,根據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很多中產持有的資產還是現金及房產,缺乏相應的投資渠道,而不少中產人士認為,持有現金最穩妥,但實際上,在專業理財顧問的眼裡,持有大量現金並不安全,有時候不賺錢就是在虧錢。
  • 現在中國什麼樣的收入屬於中產?年入50萬算是中產嗎?你是中產嗎?
    突然很想知道在中國什麼樣的收入可以算中產?怎麼來定義中國的中產?這個問題網絡討論非常多,同樣眾說紛紜,歸根結底都在爭論什麼叫中產階級?我從百度上找到了一些介紹,說是中國中產階級的十大標準:1、月收入4.5萬,年收入在50萬以上。2、除了穩定的收入,還要有百萬級的資產。
  • 原來情緒自由,才是一個女人最高級的自由!
    前段時間,「每天扮演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霸佔了很多天的熱搜,大概是一年中積累的無奈、焦慮、憤怒,需要一個說法讓自己能消化這些情緒。 可是細想來,多少表面上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內心卻波濤洶湧情緒起伏。情緒是演不出來的人最大的困擾,都來自情緒。一個不能看見情緒、理解情緒的人,是演不出「情緒穩定」的。盧熠翎老師說:「小孩子不會說話,就會哭,哭是一種情緒,情緒相比於思維和語言,它更加本能,更加原始。但是越是原始的機制,它的優先級別反而越高。」
  • 5000萬的資產真的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嗎?
    5000萬的資產並不算財務自由,因為可能存在5000萬的固定資產而沒有任何的流動資產。但,要說5000萬的資金,那麼對於現階段的經濟水平來講,不管是對應著我國哪一座城市,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都是財務自由的。5000萬的資金每年理財以5%的年化收益率進行計算,可以收利息多少?250萬!不用任何的工作,年收入250萬!
  • 有2000萬資產,算是什麼水平?
    現在總資產2000萬的家庭,在我國比例是非常小的,而且即使是在世界上,也算是很富裕的水平了。下面來看一下。全國總共是4.3億戶,可以算出來,全國1000萬資產的家庭總數佔總家庭數量的0.467%,也就是全國99.533%的家庭資產不超過1000萬元。  全國2000萬以上數量的家庭肯定更少了,如果推算的話,可能只佔到2000萬家庭的一般左右,也就是全國擁有2000萬資產的家庭大概在100萬戶左右。
  • 入園第三天,孩子還在哭怎麼辦?來看這篇!可可的粽子媽
    今天是開學第三天了,送牛牛上學看到小班很多娃娃們還在哭,感覺要把幼兒園哭成人間地獄。不少媽媽們肯定也在焦慮,孩子一直哭怎麼辦?是不是適應不了幼兒園?娃在幼兒園會不會被欺負呢?寶寶第一次上學,老母親操碎了心。今天的文章來自我的好基友粽子,這篇可以解決媽媽們大部分關於寶寶入園的疑問。好多孩子第一次入園了,我的微信也信息一條一條的,幾乎全是諮詢孩子入園的問題的。
  • 金融開放,海外資產配置的潛力有多大?
    我們說一個很多中國家庭,尤其是北上廣深的中產家庭比較關心的問題——海外資產配置。  就像前面我講的,隨著萬元美金社會的到來,金融資產如何配置將成為高收入家庭的重要決策。  有一定積蓄的中產家庭,未來不但會面臨「錢從哪裡來」,還會面臨著「錢到哪裡去」的問題。  為什麼?
  •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才是人生真自由
    我們很多時候想哭哭不出來,想笑卻笑不出來,我們總是壓抑著我們自己。我們顧及著他人的感受,顧及著自己的面子,我們顧及的太多,就會讓我們忘了那個真性情的自己。許久都不敢開懷的去笑,因為總有人告訴我們要穩當,要記得自己這個年齡應有的姿態和行事。許久許久的時候,我們已經找不到了自己。我們丟失了最美好的自己。
  • 親愛的寶貝,想哭就哭,這是你的自由!
    女兒在小區裡和小朋友們跑著玩,因為剛下過雨,地面有些溼滑,女兒一個沒留神就在飛速的奔跑中摔倒了。如果放在以往,衣服穿得比較多的季節,孩子速度不快摔倒了,我都不會有太大反應。因為女兒會自己從地上爬起來,拍拍腿上的灰塵說,沒事沒事,我很勇敢,我沒哭。但這次是夏季,女兒奔跑的速度又非常快,突然腳一滑就直接倒在了泥水裡。
  • 疫情扇動蝴蝶翅膀,中產階層遭到暴擊
    對於經濟面的影響站長此前也專門寫過多次,感興趣的站友可以在歷史文章中回看。可以說,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已經如蝴蝶效應一般,影響了每個人的生活,就連很多中產家庭也已處在崩潰邊緣。 但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中產家庭的彆扭之處在於,他們依然渴望保持氣派與從容,但現實卻錢包大幅縮水。很多中產交了房貸、車貸、信用卡、孩子的學費、老人的生活費後,現金流明顯吃緊了。很多中小企業主和職員,還都面臨著生存問題。 說到這兒很多人可能會想,什麼收入算是中產家庭?
  • 鬼滅之刃:說說產屋敷家族最有才華的主公——產屋敷耀哉
    之前說了鬼舞辻無慘跟產屋敷家族的淵源,那麼現任家主--產屋敷耀哉,與鬼舞辻無慘又有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鬼滅之刃》中的產屋敷家族的主公--產屋敷耀哉。在此後六百年,產屋敷與無慘的戰鬥中一直處於劣勢,作為人類的血肉之軀是無法與鬼作鬥爭的。而鬼的唯一弱點是怕陽光,因而用吸收了太陽光的砂鐵和礦石打造了日輪刀,砍下鬼的頭顱才能給鬼致命一擊,於是無慘與產屋敷一族就這樣走下去。
  • 論武庚紀中四大最慘的角色,流月被綠慘,他老人家各種慘!
    看過武庚紀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武庚紀中的劇情設置非常的精彩,不僅如此,其中角色的性格也表現的特別鮮明生動,今天小編基於武庚紀中所有角色的經歷,找出了最慘的幾個角色,下邊小編就和大家來分享一下:流月--綠慘流月應該是六部大神中唯一一個被綠的了,也是比較慘了
  • 又慘又喪又倒黴,郭京飛新劇演出了人到中年說不盡的痛
    成年人的生活中,總有一些不為人道也的崩潰時刻。 最近,郭京飛的一段哭戲就因此走紅—— 在街頭瀕臨崩潰的他,嚎啕大哭。
  • 寶寶遇生人就哭,是「認生期」正常表現,四招幫娃緩解陌生人焦慮
    研究表明50%至80的寶寶成長中都會經歷"認生期",多在寶寶5個月至一歲多的成長周期中發生。具體表現為孩子遇到陌生的面孔,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甚至哭鬧。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認生易發展為內向膽小的性格,其實這是一種認知誤區。認生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反應。孩子認生並非一件壞事,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體現。
  • 大佛是最了解他的人,石彌黨哭慘了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不少石彌黨估計是要哭慘了,石上優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即使不跟子安燕學姐在一起,和彌子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只能說,這可能就是命吧。總之,無論石上優這次的告白結局如何,其實彌子的可能性還真的不高了,而大佛全程助攻,說實話可能性也不高了,只能說石彌黨哭慘,石佛黨淡定。對於石上優A上去告白的操作,我很激動,你是否也如此呢?
  • 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哈利波特,是他的命運,也是他的枷鎖
    那時的丹尼爾橫衝直撞,為了擺脫哈利波特的枷鎖,他大膽出演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角色。舞臺劇《戀馬狂》中扮演一個近乎癲狂的馬童,赤身裸體祭拜神靈;電影《神奇犄角》中扮演頭上長著犄角的怪物,生澀地表達角色的陰險,與此前善良單純的小男孩大相逕庭;電影《瑞士軍刀男》更是刷新認知,這次丹尼爾扮演一具屍體,荒誕怪異。
  • 「中產」和「小資」到底是什麼?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沈先生為文好用一組概念:「小資」和「中產」。在《每位大師背後,為何都有一個「王菲」》中,「小資」出現8次,「中產」出現2次;《王菲的新歌,不是,是胡來》,「中產」在結論段出現1次;《中產的「跑步」新宗教》,「中產」在正文中出現19次;《許美靜的月光照不進今天的城市》,「小資」1次,「中產」1次……仿佛這些文章是圍繞著這兩個概念編織起來的。
  • 演員2:她是女版張大大,臺上「哭慘」成大小眼,趙薇評價太矯情
    這個節目可以說是今年熱度最高的一檔綜藝節目,這檔節目的形式跟其他的綜藝節目非常的不同,這檔綜藝是國內極少見的一倒專注於演員演技的綜藝節目,這當節目中邀請到了郭敬明,陳凱歌,爾冬陞和趙薇4位導演擔任評委,對來參加比賽的演員進行評價。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這檔節目,節目中有很多演技實力非常不錯的演員,也有一些讓人無語的像是蹭熱度一樣的演員,比如張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