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聯:「二人土上坐」,下聯體現中華漢字博大精深!

2021-01-09 董球姐

拆字聯:「二人土上坐」,下聯體現中華漢字博大精深!

中國的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但是若是說道歷史最為悠久的文化,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不大一樣,而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這麼一個傳承已久的文化,它就是對聯,對聯文化若是真的追溯到其起源的話,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但是不同的是,當時的對聯還不叫做,而是叫做桃符,何為桃符,簡單的來說就是驅邪用的,而到了五代十國的後蜀時期,對聯才正式產生。

若是說能夠真正推動歷史文化發展的,一定是皇帝,無論是哪種文化,還是某種興盛的東西,都是有皇帝所允許的,對聯是後蜀的皇帝發明的,而興盛也是皇帝主導的,可以說對聯之所以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是因為對聯的可適應性,對於皇帝來說,對聯有趣且喜慶,自然而然,對聯便流傳到了今天。

中國的對聯積累到今天可謂是數之不盡,若是說道中國最為著名的千古絕對,那莫過於乾隆的「煙鎖池塘柳」了,何為千古絕對,就是無人能夠對出下聯,乾隆的這個「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之為千古絕對呢?因為這副對聯所有字的偏旁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想要對出下聯就必須同樣運用到金木水火土的偏旁。

再者意境也不能差,這就導致如此刁鑽的下聯無人能夠對出,直到今天,所謂的下聯「炮鎮海城樓」「深圳鐵板燒」雖然偏旁都對的上,但是意境卻差了一籌。而除去那些難以對出的千古絕對,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對聯,最為有意思的對聯就是拆字聯,何為拆字聯,就是將一個字拆成一個對聯。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這麼一個拆字聯,上聯是「二人土上坐」,「坐」字分開就是兩個人和一個土,想要對出下聯,就必須同樣運用一個字將其拆開,不僅如此,意境上還要對的十分工整。而這個下聯就是「雙木夕上夢」,「夢」字可以分成兩個木,一個夕,可以說下聯對的十分工整了,但是意境上可能還有些強差人意,看到這裡,不知道各位看官又有什麼好的下聯呢?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有名的拆字聯,甚至成為了千古絕對,無人能對出第二個下聯
    歷史上有名的拆字聯,甚至成為了千古絕對,無人能對出第二個下聯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一個上聯並不是說只有一個下聯存在的,它可以擁有很多的個下聯,就看哪一個下聯更能全面的匹配上聯了。古代的時候,人們都喜歡玩的就是對聯拆字遊戲,這不僅僅能夠活躍思維,還能鍛鍊對漢字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歷史上的拆字對聯,甚至還整出了一個千古絕對。首先,我們來講講包拯和公孫策玩拆字對聯的故事。包拯不僅僅是一個斷案如神的人,而且其才能也是非常高的。有一次,他來了興致便和好朋友公孫策玩起了文字遊戲。包拯首先出了了一個上聯,為:「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
  • 趣味對聯,上聯:「三個土頭考老者」,下聯很經典!
    趣味對聯,上聯:「三個土頭考老者」,下聯很經典!文/小夢論點歷史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當今社會,我們很少在節慶之外的時間看到它,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明清時候,可謂是「橫行」天下。
  • 上聯「坐紅樓,讀水滸,說三國,夢西遊」,網友的下聯堪稱經典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對聯文化堪稱是眾多傳統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散發著它獨有的藝術魅力。對聯,古代稱為楹聯,也俗稱對子。一般都是寫在桃符或者紙上,所以古人稱對對聯為對對子。對聯文化可是我國的瑰寶,如果自己沒有什麼才華,就會很容易捉襟見肘。比如對聯講究對仗工整,而且上聯和下聯要字數相同,要做到平仄協調押韻。
  • 為什麼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甲乙丙丁到底從哪裡來的?
    為中華文化發聲,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一字可含萬物,一物可有千言。一個字可以囊括中華文化的根那就是:道。我們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著道與術的區別。所謂術者,它是指你可以驅動和支配什麼;而所謂道者,它探究什麼東西驅動和支配著我們。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一脈延續到今天的文明。
  • 皇帝說「二人土上坐」,嬪妃回答令龍心大悅,大臣卻聽出亡國之音
    如果有一天你被問到歷史上最有才華的皇帝,你認為是哪個呢? 在我的印象中,應該非南唐後主李煜莫屬了。當時他和自己的寵妃李師兒在庭院賞月,他看到後宮有座土山,便隨後來了一句「二人土上坐」,也是在形容他們兩個人。 李師兒不假思索地回答:「孤月日邊明」,雖然自己的身份比較低,但絲毫不影響才學。
  • 上聯:韓愈杜甫劉禹錫,「諧音梗」難倒網友,對出下聯者堪稱優秀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對聯更是源遠流長,其中「諧音對聯」充分地利用了漢字的特色,可謂將對聯的趣味發揮到了極致。例如,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諧音對聯,上聯曰: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下聯是:百管爭鳴,笛清難比簫和。櫓速,是三國東吳名將「魯肅」的諧音;帆快,是西漢開國大將「樊噲」的諧音;笛清,是北宋名將「狄青」的諧音;簫和是西漢開國元勳「蕭何」的諧音。
  • 和珅使壞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乾隆怒了
    對聯和詩詞類似,但是比詩詞更加的短小精悍,通常一副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對聯的語法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押韻,上聯有多少字,下聯也要有多少字,而且動詞要對動詞,名詞要對名詞。
  • 寡婦上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年輕樵夫巧對下聯
    2020-12-24 10:33:43 來源: 喵姐趣事 舉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 經典對聯:「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下聯坐等君來!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在對聯中比較有趣的就是「諧音聯」和「拆字聯」了,相比於「拆字聯」「諧音聯」往往更有趣,比如位於山海關的上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聯: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因為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再加上一字多音。這個對聯就有三種解釋。
  •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寓教於樂 打開漢字之門
    人體拼成漢字、通過漢字猜成語……坐落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的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常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漢字愛好者體驗漢字遊戲。一撇一捺、一點一橫……漢字筆畫構成了變化萬端的漢字宇宙,體驗者開動腦筋用肢體和筆畫拼著自己心中最喜愛的漢字,也感受著漢字的脈絡,探索著奇妙的漢字世界。  進入木活字印刷的展室,濃鬱的墨香撲面而來,一字排開的木桌上,宣紙、墨汁、刷子、字盤、硯臺一應俱全。幾名小朋友戴著圍裙坐在桌前,鋪上宣紙,用刷子壓過字盤。「我認為我的作品更完美。」
  • 書生出經典上聯:「魯為日上魚」,老先生對出精彩下聯,堪稱絕對
    文章書生出經典上聯:「魯為日上魚」,老先生對出精彩下聯,堪稱絕對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而今天我們說的故事,就是當時一位書生出經典上聯:「魯為日上魚」,卻被老先生對出精彩下聯,堪稱絕對。當時一位秀才進京趕考,途徑一個叫魯大殿的地方,書生向來喜歡觀賞風景,吟詩作對,在如此良辰美景之下,也是詩意盎然,就在自己感慨之際,突然聽聞到周圍有讀書聲傳出,於是秀才便尋聲前往,想要一探究竟。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個載體都獨領風騷,像對聯文化,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沉澱,湧現出了一批千古絕對,在古代也成為了古人日常消遣的方式之一,歷朝歷代的才子們,對它無不情有獨鍾,老百姓更是饒有興趣。說起乾隆,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一生風流不羈,6下江南,喜好風雅,對對聯更是情有獨鍾,下江南的時候,每到一處,總要借景生對,對上那麼幾幅,既聊解了無趣,又能增添無限的樂趣。
  • 古代結婚也得對對聯,男方家出上聯示好,女方家對下聯回應
    對聯相傳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本就擅常寫文章詩詞,在一次過年的時候,他興致突起,提筆在臥室門板桃符上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幅對聯,也是歷史上第一幅春聯。後來對聯作為一種中華習俗開始廣泛地流傳開來,宋代到清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對對子消遣娛樂,而春聯、輓聯則在民間被普遍運用。對聯的用處非常多,但大家可能想不到,在古代的某些地方,就連結婚也得作對聯,看來古代結婚也不簡單啊。李曼馨先生在《庚柬對聯的代作》一文中寫道,古代蘇北有個習俗,就是男方和女方訂婚時要寫庚帖,一般來說,庚帖上除了要寫生辰八字以外,還要寫上一副祝福婚姻美滿的對聯。
  • 漢字的魅力
    原標題:漢字的魅力漢字是一個生命體。它生根在中華大地上,綿延千載,標識著中華文化的一脈傳承,記錄著中華民族悠長而富有活力的歷史。追尋它的根源,就仿佛是在閱讀一部氣象萬千的中華文化史。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重新審視我們的文化,了解並熱愛我們的文字,將更加堅定我們的自信。
  • 古代「同音同字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能讀懂的都是語言大師
    也因此讓對聯的種類多樣化,其中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種類,比如「重字聯」、「迴文聯」、「拆字聯」等等,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一種極為特殊的「同字異音聯」。中國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且中國的國粹——漢字,也有非常多的內容,漢字也是象形文字,集形、聲、義,三者為一體,和其他文字有本質上的區別。如果不是本國人想要學習可能就不太容易了。
  • 朱元璋出一上聯: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對出下聯,結局你是猜不到
    而且他還廢除了中國歷史上實行很長的制度,沒錯就是丞相制度。之後成立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利,實現了分權制衡,大大提高了皇權。而且設置了當時的很厲害的一個私人護衛隊,就是錦衣衛,這個部門只受他一個人命令。而且他在位時,興修水利,減少稅負,使得大明得到了很多好的發展,為之後的大明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 千古絕對:「日月明空 武皇造字」,很少人能懂,你能對出下聯嗎
    拆字聯大家見的不少,但是那都是拆的簡單的字,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字拆開的,但是,有些生僻字,甚至是後來遭的字,但是很少有人見過的,拆開之後,卻很少有人能看出來,因為這個字根本不常用,比如下聯這副對聯。「日月明空 武皇造字」,這既是一個拆字聯,也是一個「典故聯」。
  • 聚焦當前中國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調查
    習近平總書記在8·19重要講話中指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漢字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中華五千年沉澱下來的博大精深的智慧、思想與力量。尋找出那些最具時代價值的漢字,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有利於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為解決當前現實問題提供重要的價值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