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2日,換成農曆剛好是二月十九日,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出生的日子。
大乘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至高無上的,《般若經》講的就是如何修行這種法門,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更是《般若經》的精髓所在,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心經》主要是強調修行空性和般若這兩種境界。
《心經》有多個譯本,最著名的有兩個譯本,分別是: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現在廣泛流傳的是玄奘法師所譯版本,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開頭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玄奘法師所了解的知識來看,觀世音菩薩應該稱為觀自在菩薩更準確。
《心經》非常簡潔,只有260個字,很多人都可以牢記在心,然而要想真正理解《心經》卻是非常難的。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浮屠山玄奘受心經》那一回,烏巢禪師將《心經》傳授給唐僧,唐僧當時就感到這《心經》是佛教修行的總經,要想成佛必須修行《心經》,從此之後,唐僧總是利用休息時間默默研修《心經》,多年之後他終於完全理解了《心經》,修成正果。
《心經》最難理解的還是最後的神咒,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咒沒有譯文,只能靠各位修行者自身的悟性,你認為這神咒的含義為何?請廣大佛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