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觀音菩薩生日,他修行法門堪稱佛教第一

2021-01-09 居士奇談

2020年03月12日,換成農曆剛好是二月十九日,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出生的日子。

大乘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至高無上的,《般若經》講的就是如何修行這種法門,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更是《般若經》的精髓所在,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心經》主要是強調修行空性和般若這兩種境界。

《心經》有多個譯本,最著名的有兩個譯本,分別是: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現在廣泛流傳的是玄奘法師所譯版本,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開頭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玄奘法師所了解的知識來看,觀世音菩薩應該稱為觀自在菩薩更準確。

《心經》非常簡潔,只有260個字,很多人都可以牢記在心,然而要想真正理解《心經》卻是非常難的。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浮屠山玄奘受心經》那一回,烏巢禪師將《心經》傳授給唐僧,唐僧當時就感到這《心經》是佛教修行的總經,要想成佛必須修行《心經》,從此之後,唐僧總是利用休息時間默默研修《心經》,多年之後他終於完全理解了《心經》,修成正果。

《心經》最難理解的還是最後的神咒,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咒沒有譯文,只能靠各位修行者自身的悟性,你認為這神咒的含義為何?請廣大佛友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農曆六月十九,恭逢觀音菩薩成道日,感恩觀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
    在觀音齋,用鮮花,水果,素食供奉觀世音菩薩;並在觀音菩薩前,許下大慈大悲的宏願,是能得觀音菩薩佑護的。當然,這一日,我們還要持齋修行,戒殺放生,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我們還可以持誦觀音菩薩留下的經典,得觀音菩薩智慧,感受菩薩心腸,願我們都能得觀音菩薩佑護!建議大家這一天吃素食,千萬不要殺生。
  • 觀音菩薩的生日到底是哪天|真問真答
    在大乘佛教的佛經中,觀音菩薩是一個突然出現在讀者眼前的人物形象。對於這位菩薩「生平」,佛經中並沒有一個完整而確切的描述。而在任何源自印度或中亞地區的佛教經典中,也都找不到觀菩薩的具體生日。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就是這位菩薩在「過去無量劫中」就已經成佛。
  •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生日,該怎麼過?
    究竟觀音菩薩有沒有生日,是不是農曆二月十九?我們知道,我們當前採用與理解的時空觀是南閻浮提世界,也就是佛陀降世的娑婆世界時空觀。一年365天,周而復始。然而,這種時空觀在三千大千世界是不通用的。比如我們所了解的欲界第四天兜率天,無論是釋迦文佛還是未來佛彌勒,所有一生補處法王子都要在兜率天宮修行。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祈願眾生皆得福果,見者增福!
    觀世音菩薩在民間顯化事跡較多,所以執持的法器也非常多,千手千眼觀世音,每一隻手上都有一種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薩不同的救渡法門。淨瓶楊柳枝為千手觀音四十手持物之一,淨瓶主在淨,內盛以楊枝甘露,化凡夫熱惱為清涼,恆順心願,普渡眾生。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佛教科普」西方三聖除了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另一尊是誰?
    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並稱「彌陀三尊」或「西方三聖」,是大乘佛教淨土信仰體系中的一位重要菩薩。但在歷史傳統中,我們對大勢至菩薩多少還是有點陌生的。這位菩薩因何而得名?究竟長什麼樣子?其修行道路對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啟示?今天與大家一同了解。
  • 今天是觀音菩薩生日嗎 臨沂網友們今天別忘了祈福
    今天是4月4日,很多人在朋友圈轉發觀音菩薩像祈福,說今天是觀音菩薩生日,臨沂的網友們,你幾天祈福了嗎?   今日是農曆二月十九,為觀音菩薩的誕辰,即為她的人間生日,也是她三個生日中的第一個。   觀音菩薩。
  • 佛教:從《六祖壇經》可以引申出的幾個方便法門
    六祖慧能真是天賦異頂,是有確切歷史記載的極少數佛教中的成就者。雖然六祖重在講渡人的禪宗見性法門,但由於其聰慧無比,不經意間又傳出了許多方便的修行方法。今天就壇經引申出來的一些方便法門,與大家共享一下。當然,禪宗的對錯更側重於是否住相於色聲香味觸法,其次才是佛教觀念中允許的世間的善惡。但就六祖懺悔文的內在文意來看,懺悔是可以消除「罪業」的,只是我們尚需對「罪業」一詞進行深入的認識,一方面,懺悔有洗心革面的作用,改正自己的惡習自會減少惡緣的增上緣,從這一層面,消除罪業並不是空穴來風;另一方面,並不能把「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等同於所有罪業可以不還。
  • 他和觀音菩薩、地藏菩薩並列
    不動明王也稱不動尊菩薩,他是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我一開始知道不動明王的時候就是從各種小說中知曉的,就說主角是什麼不動明王的傳承者呀,得到了不動明王的法器呀、心法啊之類的,然後就變得很厲害。所以,我就非常的好奇,因此,在這裡和大家一起探尋,了解一下不動明王的故事。
  • 2018觀音菩薩生日是哪幾天 農曆六月十九是其中一個
    觀音菩薩在人們心目中一直都是救苦救難的存在,民間關於她的傳說數不勝數,大家最為熟悉的應該還是她在《西遊記》中的形象,那麼大家知不知道菩薩的生日是什麼時候?   2018年觀音菩薩生日有三個,聖誕日農曆二月十九,公曆2018年4月4日;成道日農曆六月十九,公曆2018年7月31日;出家日農曆九月十九,公曆2018年10月27日。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慈航真人)的聖誕。觀音菩薩和慈航真人的信仰相似度極高,不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圈子都在宣傳觀音信仰。鑑於鮮有介紹兩位神祇的不同,本文我們主要通過神祇造像、基礎信仰和信仰根本分析兩位神祇的不同。一、神祇造像不同在大多數人看來,佛教的觀音菩薩造像和道教的慈航真人造像是差不多的。比如都手持楊柳枝和玉淨瓶,身邊都侍從童男童女。
  • 觀音菩薩生日那天的長沙古開福寺!
    2019年的陰曆2月19是3月25日星期一,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年紀偏大一點的長沙人或者信奉佛教的人應該都知道2月19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的生日!3月下旬的長沙已是春意盎然,桃紅柳綠的!在長沙城北的古開福寺每當觀音菩薩生日這天都會營業到晚上9點。
  • 佛教財富法門大匯集 無大善者必不得聞
    第一 多寶如來法門 十方財神中的財神之王——多寶如來 在人類所居世界的遙遠的東方,除了藥師佛教化的淨琉璃世界、阿閦佛教化的妙喜世界等佛國淨土以外,還有一個東方寶淨世界,這片淨土的教主是多寶佛。
  • 普陀講堂 | 為什麼觀音菩薩這麼靈?
    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觀音菩薩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民間非常崇信觀音菩薩,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世世代代的人們都把他奉為「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萬能之神。據 《妙法蓮華經》說,觀音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如果人們遇難,只要喊他的名字,就會前來救助,有著「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的慈悲心腸。
  •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千處祈求千處應,見者增福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 佛像寶典:觀音菩薩的智慧與功德,可以三十三種化身救度眾生
    觀音信仰是在中國影響十分深遠的一種精神現象,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始流行,至今興盛不衰,並形成了豐厚的觀音文化。在長達千餘年的流播與演化歷史過程中,有關觀音的故事、傳說十分豐富,一直為人民大眾所喜愛。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仍然是很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整理和保護。
  • 佛教密宗的八大守護神
    生肖為「鼠」的人本命佛是千手觀音菩薩。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是我國民間信仰的四大菩薩之一。千手觀音是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據佛教典籍記載,千手觀音菩薩的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則表示遍觀世間。唐代以後,千手觀音像在中國許多寺院中漸漸作為主像被供奉。
  • 對這尊佛教大菩薩,你了解多少?
    #中華神秘文化#明天,即農曆庚子鼠年二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的聖誕吉日!在我國,觀音菩薩大概是最受人們歡迎的佛教菩薩了。自古以來,民間就把祂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萬能之神。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很多老百姓家中都供有觀音像,希望得到他的加持和護佑。不過,對佛教的這尊大菩薩,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 佛教:學佛修行,是讀經好還是持咒好,其實一段話早就說明白了
    佛教:學佛修行,是讀經好還是持咒好,其實一段話早就說明白了。我們知道世尊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長達49年。光法門粗略的算就有八萬四千種法門,都是根據不同根基的眾生而說的。想在這麼多法門中找到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沒有善知識的指導,確實不容易。這八萬四千種法門,就是菩薩所行的六度萬行。這八萬四千種法門,分別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
  • 佛教:關於大勢至菩薩你真的了解嗎?
    他頭頂寶瓶內存智慧光,讓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眾生,使眾生解脫血火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其形象據《觀無量壽經》載,身放紫金色光,法相與裝飾皆同於觀音菩薩。《觀無量壽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斯以慈悲攝受眾生,故名。大乘佛教淨土信仰體系中,有「彌陀三尊」或「西方三聖」的說法。這三位「聖人」,除了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便是大勢至菩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