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科普」西方三聖除了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另一尊是誰?

2021-01-10 百家名寺錄

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並稱「彌陀三尊」或「西方三聖」,是大乘佛教淨土信仰體系中的一位重要菩薩。但在歷史傳統中,我們對大勢至菩薩多少還是有點陌生的。這位菩薩因何而得名?究竟長什麼樣子?其修行道路對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啟示?今天與大家一同了解。

大勢至菩薩的名號由來

菩薩得名都不是隨便命名,一般來說都是與其修行或功德息息相關的。因此了解一位菩薩,可以先從他的得名因緣開始。大勢至菩薩的得名,是因為後一種原因,因功德殊勝而得名。《觀無量壽經》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悲華經》中記載,大勢至菩薩在因地中因為自己三業清淨,發願不生濁穢之土,而希望到西方極樂世界中,待觀音菩薩成佛而法化滅盡後示現成佛。

當時的世尊名為寶藏如來,他聽了大勢至菩薩的願力後為他受記,並說:「以汝善男子取大處故,字汝名大勢至。」

由於大勢至菩薩這樣的願力,他也被稱為得大勢菩薩、無邊光菩薩或大精進菩薩。因此,大勢至菩薩的名號,代表了佛法智慧的力量在斷除煩惱,令眾生遠離三惡道的功用上勢不可擋,也代表了他成佛的願望是在殊勝的國土中完成,能得到極大威勢。

菩薩長啥樣?

在寺廟中,大勢至菩薩通常不會獨立供奉,而常與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一同供奉。而大勢至菩薩的形象,與觀音菩薩往往極為相似。

鑑別大勢至菩薩塑像的方法一般是看這尊菩薩手中所持物品與他頭上的裝飾。而在佛教雕塑繪畫藝術中,不同的細節,也有不同的象徵意味。

大勢至菩薩與觀音菩薩的身量大小一般無二,而在細節處有不同:「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於肉髻上,有一寶瓶,盛諸光明,普現佛事。諸餘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根據這些特點,大勢至菩薩的塑像與觀音菩薩其實是極為相似的,只是觀音菩薩頭上肉髻中有一尊佛像,而大勢至菩薩頭上則戴著一個寶瓶。

在手中所持法物方面,觀音菩薩持淨瓶,大勢至菩薩持蓮花。在淨土信仰中,極樂世界中的人是蓮花中化生,而大勢至菩薩所託蓮花,便是為了迎接化生的人們。

菩薩的修行啟示

在佛世的時候,有不少其他宗教的修行人,認為修行就是要修根,就是要不看不聽不聞,堵塞感官知覺。佛陀呵斥他們說,假如這樣的方式算是修行,那麼天生的盲人聾啞人等生下來就是成就者。

而當這些修行人問佛陀在佛教中怎麼看待攝持六根時,佛陀描述了三種不同層次的攝持方法。最上等的,對於眼見色耳聞聲等感官知覺發生時,能察覺自己對感官知覺產生或迷戀、或厭惡、或麻木等反應,心中正念不忘失,能從這些反應中自在出離;

次一等的,當感官知覺發生,覺察到上述迷戀、厭惡、麻木等反應時,能夠通過觀察緣起,了知這些反應是因緣而生,從而使內心不追逐這樣的反應;

最次一等的,當這些反應產生後,雖然不能自在出離,但是也不放逸,而能生起慚愧。這三個層次漸次修學,要點正是在面對感官時保持正念而不放逸,這是佛陀詳細開示的攝持六根的綱領。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的關係,你知道嗎?
    就這樣,一絲心累和懈怠的念頭生起,就是這一念,還是凡人的觀音菩薩身體開始分裂,異常痛苦。就在這時,阿彌陀佛來了,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自然具有無量神通,阿彌陀佛運用神通將這裂開的千片碎片化成了賦有神力的千隻手和千隻眼,這樣觀音菩薩具有了力量,願力就容易實現了。阿彌陀佛救了觀音菩薩,還教導他不要退轉菩提心,要不遺餘力去踐行自己的願力。為了感念這份恩情,觀世音菩薩將阿彌陀佛奉為自己的老師。
  • 佛教觀音菩薩和道教慈航真人是一回事嗎?
    1、巾冠佛教的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補處佛,冠戴阿彌陀佛。道教的慈航真人,一般都帶有浩然巾。現在佛教寺院的觀音菩薩和道教的慈航真人的造像中都有佛教的佛龕供養阿彌陀佛的成分,也有佩戴道教浩然巾的成分。佛教寺院的觀音菩薩造像通常依據傳統將觀音菩薩髮髻做成佛龕裡面供養阿彌陀佛。當然,也有很多將道教浩然巾包裹著頭髮。道教宮觀的慈航真人普遍都戴著浩然巾包裹著頭髮。
  • 佛教中的「婆娑三聖」和「五方佛」,分別指的是誰,你知道嗎?
    所以,對於佛教中的「婆娑三聖」、「五方如來」也變得「小眾」起來,實在有些可惜~婆娑世界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在佛教中認為這個世界的眾生忍受痛苦的能力是最強,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應該為此感到驕傲呢?而與婆娑世界牽絆最深的佛教三位尊者便被成為婆娑三聖,即以釋迦牟尼佛為主,地藏王菩薩以及觀世音菩薩為輔的三位神佛,也不怪人們這樣稱之,他們確實是在民間普及程度較高的幾位呢。
  • 聊一聊這位鮮為人知的西方三聖
    提到「菩薩」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觀音菩薩」,而在中國的五大佛教名山中,五臺山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雪竇山是彌勒菩薩的道場。這樣看來,人們似乎對於大勢至菩薩並不是很熟悉。那麼在如此殊勝的日子,小編就跟大家講講大勢至菩薩的故事吧~大勢至菩薩的出身「低調」的大勢至菩薩其實「大有來頭」。
  • 西方三聖之——翡翠大勢至菩薩寓意介紹
    大勢至菩薩在國內是很少有單獨供奉的,最常見的就是三聖寶殿裡面,它與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被供奉在一起。而這個西方不是指我們現代所說的西方,而是指西方世界。西方三聖之——翡翠大勢至菩薩寓意介紹大勢至菩薩的形象與觀音菩薩的形象非常相似,法相和裝飾都相差不大。但是最主要的區別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有寶瓶作為裝飾,但是觀音菩薩頭上的寶冠則是一個小的化佛。
  • 藏村推薦---「西方三聖」之大勢至菩薩
    西方三聖:西方三聖又稱阿彌陀三尊,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組成(此處的左和右是按照阿彌陀佛的左手邊和右手邊)。西方三聖乃是淨土宗專修對象。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梵名為「Mahāsthāmaprāpta」,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
  •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首先,「南無」讀音為「nā mó」,是佛教專用語,意思是皈依、頂禮,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尊敬和皈依,是對佛菩薩發自內心的讚美和稱頌,也表示自己對佛法的堅定信心。這兩個字通常用在佛菩薩名號、一切賢聖僧尊名之前,表示娑婆世界眾生,致心頂禮、歸命佛法僧三寶。比如,我們稱「阿彌陀佛」時,會在其前加上「南無」恭敬詞,即「南無阿彌陀佛」 表示對佛的恭敬。
  • 同列西方三聖,大勢至菩薩為什麼是觀音的繼承人?
    ——《思益經》大勢至菩薩,又稱大精進菩薩,與觀音並列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合稱「西方三聖」。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極樂淨土的佛主,觀音菩薩則是他的「法王子」,也就是繼承人,成佛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大勢至菩薩又將成何佛呢?從《思益經》中大勢至菩薩所言,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大勢至菩薩的價值與能力。大勢至之於阿彌陀佛,就如同目犍連之於釋迦牟尼一樣,他是佛的護法菩薩!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一樣,這是一種問好,也是祝願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
  •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父子關係你知道嗎
    西方三聖大家都非常熟悉,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伴彌陀左右,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薩呢?這裡面隱藏著很深的淵源,或許有其他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悲華經》記載:往昔的時候有,一位無諍念王(即阿彌陀佛),無諍念王有一千位兒子,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是如今的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那個時候還不叫觀世音和大勢至。
  • 佛教裡的「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論大家是否信仰佛教,相信對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都不會陌生。我們到寺院禮佛的時候會發現到處都寫得有這六個大字,而且許多僧眾的嘴裡也常常念這句話,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信眾並不理解,甚至有許多人讀音都不正確,將「南無」按照習慣性的讀音來讀。
  • 「玉穿古今」這篇文章一定要讀完,與你的本命年有關!
    據佛教傳承,每個人從先天一生下來就有位菩薩或佛在守護您,所生之日與有緣之佛結緣,被稱為「本命佛」。你的本命佛是什麼?屬鼠——千手觀音菩薩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是我國民間信仰的四大菩薩之一。千手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祈願眾生皆得福果,見者增福!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在佛教中、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的菩薩,遇難眾生只須誦念其名號,其即前往拯救解難,故名觀音。觀音由宿世悲願得名。
  •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日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聖誕日。          阿彌陀佛萬法王,五時八教盡含藏;           行人但能專持誦,必至寂光不動場。「阿彌陀佛」雖然只是四個字,可是所有的佛法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裡邊包括著。
  • 農曆六月十九 觀音菩薩成道日 祈願眾生皆得解脫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2014年7月15日,農曆六月十九,今天是觀音菩薩成道日。觀音,舊譯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譯觀世自在、觀自在。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但世人常說之觀音則指六觀音中之聖觀音。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不要再無知了!
    無論是否信佛,提到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在佛教寺院裡,這六個字也隨處可見,它們被佛教淨土宗奉為「六字大洪名」,淨土法門主要就是通過稱念佛號往生淨土,因此,在佛教裡,這句「阿彌陀佛」被人稱誦得最為廣泛,幾乎所有的出家修行人都要日日念此佛號,精進道業。
  • 西方三聖中,為何「大勢至」菩薩,與持名「念佛」眾生特別有緣?
    提及西方三聖,在廣受淨土文化薰陶的漢地可謂家喻戶曉,從「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西方三聖的名號可謂早已深入人心。而西方三聖中,大勢至菩薩又與專修念佛法門的善信特別有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一、專修念佛法門。
  • 佛教:「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定要知道!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解讀一下「南無阿彌陀佛」背後的深意,希望大家能受益。首先,「南無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而來的,不要將其與漢語混為一談。這裡的「南無」不讀「nan wu」,也不是「南邊沒有的意思」,而應讀作「na mo」,它是一種恭敬詞,佛教專用詞彙,一般都用在佛菩薩名號前,表示恭敬和皈依。
  • 觀音菩薩真實身份有多嚇人?位居如來之上,其實她才是靈山老大?
    可能是受著影視劇以及原著表層意思的影響,才將觀音菩薩的身份塑造得如此「不堪」。其實,她才是隱藏最深的人物,你看看唐僧知道內幕的,但凡觀音菩薩出場,他必然虔誠下跪! 觀音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