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為什麼非要為孩子殺豬?父母在許諾時,一定要做到這4點!

2021-01-14 小樂老師的教育課堂

當子女有良好的思想、行為表現時,家長許諾給予適當的物質鼓勵或精神鼓勵,如購置電腦、手機、玩具或者去電影院看電影,外出旅遊等等,都是可以的。

但家長應該把握好「度」,即對子女的允諾要有利於子女的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長,促進子女的全面發展。否則,會事與願違,不利於對子女的教育。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案例:同一個小區的老王老來得子,對自己的孩子愛若掌上明珠。孩子從小與其父形影不離,每當老王外出開會、出差時,為了避免兒子哭鬧,便以許諾給錢「解圍」。現在,老王每離開兒子一步,兒子都開口要錢,弄得老王哭笑不得。

此事說明,如果家長對子女的許諾不恰當,就容易使孩子心理上形成思維定勢,造成孩子的心靈扭曲變形。

那麼,家長在對子女許諾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許諾應多考慮有利於子女成才

當子女做了有益的事情時,家長感到高興、欣慰。這時,可許諾買一些書籍,或者去動物園、水族館、博物館遊玩,讓子女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也可以多買一些玩具開發智力,培養動手能力;還可以和子女一起旅遊、登山、逛公園,接近大自然,既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又可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和毅力。

二、多使用精神鼓勵,少用物質獎勵

當子女有了進步時,應根據子女的心理狀態,多加誇獎,指出言行正確之處,同時應指明努力奮鬥的方向。

使用物質鼓勵也是必要的,但應慎重。忌直接用金錢進行刺激,否則孩子以後只會和你討價還價。

三、家長對子女的許諾應及時兌現

家長對子女的許諾應及時兌現,使子女的心理達到平衡。如果家長對子女的許諾只是張「空頭支票」,可能會造成子女心理失衡,產生失落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甚至可能出現說謊、騙人的不良行為。

「曾子殺豬」的故事中,曾子的妻子對孩子許諾「等爸爸回來殺豬給你吃」,本以為是隨口哄孩子的玩笑話,想不到曾子回來聽說後,非要給孩子殺豬。

曾子認為如果一次失信於孩子,以後孩子永遠就不會相信大人說的話了,所以,得到孩子的信任比一頭豬更重要。我們在家庭教育中也必須像曾子一樣,重視對子女諾言的實現。

四、許諾應量力而行,不可「小題大作」

子女有了較大的進步時,家長不可以此作為炫耀於人的資本,應督促其繼續努力。《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才華出眾,但為什麼後來變成普通人了呢?這就是其父把他當作炫耀於鄉鄰的資本,沒有讓他繼續深造,由天才變為庸才,這是深刻的教訓。

總之,作為家長,應根據子女的生理、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庭教育,謹慎使用允諾的教育方法。

相關焦點

  • 做父母當學「曾子殺豬」言而有信!做不到,就別輕易對孩子許諾
    ①給孩子的指令儘量統一對孩子的要求、發出的指令,一定要表現出統一的態度,這樣做為了不讓孩子迷茫,知道該怎麼做,知道應該聽誰的。②如果不同意對方的做法,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反駁。在孩子面前保持統一,有問題私下去解決。這樣子,既讓孩子知道該怎麼做,不矛盾,又維護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 曾子殺豬:父母言出必行多重要?這3個影響為你揭曉答案
    文丨荀冬玲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父母對孩子許的諾言沒有及時地為孩子實現,就會把自己失信的形象篆刻在孩子的心上。如果父母不及時改正並解除孩子心裏面的疙瘩,就會使孩子變得向父母學習。有一次曾子和他的妻子想去街市上買東西,但其孩子卻鬧著要去,夫妻二人看孩子年齡太小,自己二人不一定照顧過來。
  • 【歷史故事】曾子殺豬教子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曾子,極重視道德操守,自身行為不肯有一毫差錯,他對後代的教育也是這樣。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門一趟,為防幼子哭鬧,就跟他說:「等回來就殺豬給你吃。」後來曾妻回來,曾子就要去殺豬,妻子阻攔說:「那是跟孩子開玩笑的,不能當真。」曾子說:「跟小孩子是不能開這樣的玩笑的。小孩沒有知識,都是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育。你現在欺騙他,是教給他欺騙。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正確的教育啊。」於是就殺豬煮了吃了。曾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視「信」的德行,並且要自身做到,言傳身教,以求後代的德行的樹立。
  • 「曾子殺豬」不只是個故事,為人父母,別讓承諾傷害了孩子
    導語:物質獎勵是許多家長激勵孩子的常用方法。孩子如果做到某件事情或者達到某項目標,家長就會承諾給孩子獎勵。可當孩子達到要求時,家長卻往往爽約或敷衍,獎勵遲遲不兌現或無法兌現,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01媽媽爽約,孩子哭訴從小被騙大。
  • 成語文化故事:曾子殺豬,誠信父母
    這一天,曾子照舊在學堂教書。妻子看到家中很多日常用品都該買了,就想到鎮上的集市去買東西。可是等她剛收拾好家務要出門的時候,曾子那五歲的兒子從外邊進來了,他看到媽媽要出門,就非要跟著一起去。無論媽媽怎麼說,兒子就是吵著鬧著要跟去。曾子的妻子無奈,便騙兒子說:「媽媽要出去買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照顧你啊,你這麼小,到了集市上要是把你丟了,你就不害怕嗎?
  • 好笑的曾子殺豬故事
    在育兒故事裡面有一則曾子殺豬的故事。說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兒子哭著要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孩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之後為你殺一頭豬。等曾子的妻子回來之後,看到曾子正抓著一頭豬,要把它殺掉。曾子的妻子說,我只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能當真呢?
  • 曾子為什麼殺豬?2000年後,科學實驗給出了答案!
    《韓非子》中,有「曾子殺彘(zhì)」的故事,提醒父母,做人要誠信: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曾子殺豬: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做誠信父母,別讓承諾傷害孩子
    曾子殺豬是一個流傳千古的文化故事,其中所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的事情,而我們從中也看到了誠信的重要性,一個承諾對孩子的內心是有多麼重要。我們知道曾子是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國的一位很有名的思想家。
  • 曾子殺豬與曾子殺人:關於誠信的千年辯題
    這個典故記載在《韓非子》中,說的是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趕集,小兒子也哭著喊著要一起去,妻子就說:「乖,在家好好念書,等媽回來給你殺豬做肉吃。」小兒子在趕集和吃肉之間權衡了一下,最終選擇了後者,乖乖地回到裡屋,哇啦哇啦地背老爸的名言:「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看到這裡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會心一笑。
  • 「曾子殺豬」的啟示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叫做「曾子殺豬」。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名叫曾參。他很有學問,還寫過書。曾子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一日多次反省自己,幫朋友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誠信?老師傳授我的知識複習了嗎?曾子不但這樣說,而且認真去做了。
  • 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
  • 悅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著跟著她。他的母親說:「你回去,我回來時為你殺豬。」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給他兒子殺豬吃,他的妻子說:「我不過是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曾子說: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
  • 曾子:曾點用棍棒打出一個孝子,為什麼沒有他的兒子曾參出名?
    鄫國在春秋時為莒國所滅,鄫太子巫逃亡到魯國南武城定居。他的後代為不忘先祖故地,把"鄫"字去掉右邊的邑旁(阝,古字為邑)取"曾"為氏。曾子則是太子巫的玄孫。曾子的父親叫曾點,與曾參同為孔子弟子,亦被列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說了半天,那個"棍棒"呢?別急,下面就曾點就要把它舉起來,打在曾參的身上了。
  • 「發錢網友」與「曾子殺豬」
    此前他曾稱如上證指數未收在3000點以上,將給每個轉發的網友100元。隨後他向記者表示,來發錢不是炒作,只是為信守承諾。(1月4日新京報)  在網絡上動輒豪言壯語打賭的網友不少,但真正當回事認真對待的卻不多,也就無怪乎網友李先生的踐諾行為顯得如此引人注意。圍繞李先生的質疑會否讓他感覺到尷尬我們還不知道,但是仔細琢磨琢磨,對這樣的質疑最該尷尬的或許是質疑者自己。
  • 《曾子殺彘》——「殺豬」還能見人品?
    作為孔子晚期收的一員愛徒,曾子真是沒有辱沒了先師的教誨,「言出必行」是對他最好的註解,有關他的一則文言文《曾子殺彘》,便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曾子殺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rǔ)還(huán),顧反為女(rǔ)殺彘(zhì)。」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
  • 曾子殺豬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當媽的都該向曾子學習
    曾子也是儒家學說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也很大,此外他也有很多故事流傳,而且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曾子殺豬的故事你聽過嗎?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曾子殺豬的故事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 【尊崇誠信】每日誠信故事——曾子殺豬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
  • 季布一諾,曾子殺豬!這幾個人也是言出必行,甚至看起來有點傻
    這是一個為愛情而死的故事,春秋時期,一個叫尾生的男子和心愛的女人定好在橋下約會,歪史也不知道為啥要在牆洞裡面約會。尾生先到了,但是女子沒來,這時候河水漲了,信守約定的尾生抱著橋梁,不肯離開,最後被水淹死。
  • 「曾子殺豬」:哄小孩與說真話;「曾子殺人」:不說真話與講誠信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以孝和忠信聞名,他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但曾子的可貴之處在於,他不但對朋友講信,對自己的小孩也講信。譬如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兒子哭著要跟去,她哄兒子說:「你別哭,回來後殺豬給你吃。」
  • 曾子殺彘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曾子殺彘,彘:豬。指教育孩子說實話,要以身作則。出自: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諸說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近義詞有:殺彘教子,曾子殺彘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父母說話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