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女有良好的思想、行為表現時,家長許諾給予適當的物質鼓勵或精神鼓勵,如購置電腦、手機、玩具或者去電影院看電影,外出旅遊等等,都是可以的。
但家長應該把握好「度」,即對子女的允諾要有利於子女的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長,促進子女的全面發展。否則,會事與願違,不利於對子女的教育。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案例:同一個小區的老王老來得子,對自己的孩子愛若掌上明珠。孩子從小與其父形影不離,每當老王外出開會、出差時,為了避免兒子哭鬧,便以許諾給錢「解圍」。現在,老王每離開兒子一步,兒子都開口要錢,弄得老王哭笑不得。
此事說明,如果家長對子女的許諾不恰當,就容易使孩子心理上形成思維定勢,造成孩子的心靈扭曲變形。
那麼,家長在對子女許諾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許諾應多考慮有利於子女成才
當子女做了有益的事情時,家長感到高興、欣慰。這時,可許諾買一些書籍,或者去動物園、水族館、博物館遊玩,讓子女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也可以多買一些玩具開發智力,培養動手能力;還可以和子女一起旅遊、登山、逛公園,接近大自然,既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情操,又可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和毅力。
二、多使用精神鼓勵,少用物質獎勵
當子女有了進步時,應根據子女的心理狀態,多加誇獎,指出言行正確之處,同時應指明努力奮鬥的方向。
使用物質鼓勵也是必要的,但應慎重。忌直接用金錢進行刺激,否則孩子以後只會和你討價還價。
三、家長對子女的許諾應及時兌現
家長對子女的許諾應及時兌現,使子女的心理達到平衡。如果家長對子女的許諾只是張「空頭支票」,可能會造成子女心理失衡,產生失落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甚至可能出現說謊、騙人的不良行為。
「曾子殺豬」的故事中,曾子的妻子對孩子許諾「等爸爸回來殺豬給你吃」,本以為是隨口哄孩子的玩笑話,想不到曾子回來聽說後,非要給孩子殺豬。
曾子認為如果一次失信於孩子,以後孩子永遠就不會相信大人說的話了,所以,得到孩子的信任比一頭豬更重要。我們在家庭教育中也必須像曾子一樣,重視對子女諾言的實現。
四、許諾應量力而行,不可「小題大作」
子女有了較大的進步時,家長不可以此作為炫耀於人的資本,應督促其繼續努力。《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才華出眾,但為什麼後來變成普通人了呢?這就是其父把他當作炫耀於鄉鄰的資本,沒有讓他繼續深造,由天才變為庸才,這是深刻的教訓。
總之,作為家長,應根據子女的生理、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庭教育,謹慎使用允諾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