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再生資源規模達1500億 專家:垃圾分類帶火行業

2021-01-09 華聲在線

隨著網際網路+、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滲透,一批再生資源回收新模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推動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今年號稱「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落地,更是讓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站上了風口。我省亦不例外。

記者從10月24日舉行的2019湖南「一帶一路」綠色博覽會第一次線下研討會(綠博會預熱活動)上獲悉,2018年,全省再生資源產業總產值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12%,資源回收量超過3000萬噸,同比增長18%。但通過各地實踐發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已難以跟上垃圾分類要求。與會專家認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是系統工程,必須要構建完整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同時,回收利用環節做到前後銜接、相互配套就能破解這一行業的發展瓶頸。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成輝

「撿垃圾」「錢途」遠大了

「借著垃圾分類的東風,我們這些『撿垃圾』的也火了。」研討會上,湖南省循環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周儆一句戲言,引發包括鄒林在內的諸多業內人士共鳴。

「目前湖南全省每年產生廢棄玻璃在80萬噸左右。」鄒林說,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些廢棄玻璃,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汙染。

「公司每年可回收利用廢碎玻璃50萬噸。」鄒林所在的巨強科技公司在過去幾年間,通過完善的玻璃分揀技術,高效去除外購回收玻璃中不同品種類別所引入的雜質,解決一般情況下玻璃生產企業不使用外來廢碎玻璃的技術難題,解決了垃圾分類後廢玻璃去向的行業痛點。

18日,該公司第三條生產線啟動,利用超白廢碎玻璃生產超白光伏玻璃,填補了湖南省的空白。鄒林介紹,新增的這條生產線可日產玻璃150噸,新增年產值1.3億元,「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湖南再生資源規模達1500億

湖南是資源大省,也是再生資源產業大省。經過多年發展,我省再生資源產業已形成了「一圈、一廊、多點」的發展格局,即以「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的再生資源產業圈,沿107國道的再生資源經濟走廊,「點」就是永興和汨羅兩大「國字號」的再生資源產業基地、6個國家(區域)性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地等等。同時還有若干個小「點」,就是金龍銅業、婁底聯強、萬容科技、邦普科技、湖南泰和等一批龍頭企業。

湖南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副處長聶仁孝介紹,自商務部開始實施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試點工作以來,我省再生資源這一傳統產業實現了華麗轉身。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再生資源回收創新亮點突出。比如,技術創新方面,金龍銅業的廢銅冶煉一次成形技術、萬容科技的醫療廢棄物低溫熱解技術、雲中科技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23項國家專利、邦普科技的廢舊動力電池拆解技術、郴州金貴銀業的白銀提取技術在全國都是領先的;模式創新方面,汨羅同力循環科技創辦的「CN2401」再生資源網成為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交易平臺,不少規模企業也在搭建「網際網路+回收」信息平臺、開發公眾號,開啟了移動APP的回收模式;機制創新方面,長沙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政府主導、法制管理、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助推聯合餐廚成為全國處理規模最大的同類項目,目前日處理量達到1100噸。

據統計,2018年,全省再生資源產業總產值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12%,資源回收量超過3000萬噸,同比增長18%。聶仁孝表示,隨著垃圾分類的深入推進,再生資源產業還會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需要更多的後端企業跟進」

總體來看,雖然再生資源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規模小、布局散、層次低等問題。特別是垃圾分類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隨之而來的回收和處置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按照國家要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網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應該是相融合的,但現實中,這兩個網是有銜接的斷點、堵點的。這導致前端分類,中間缺乏力量介入和分類處置,最終就混為一團處理。

周儆舉例說,一次性塑料桌布的回收性雖然很高,但在國內經常是連帶殘羹剩飯一起丟掉,企業回收的話就需要把上面的餐廚垃圾清理掉。但由於清理成本過高,回收企業寧可不要。反之亦然。周儆認為,再生資源回收產業要想走得更順利,還需要更多的後端企業跟上來。

相關焦點

  • 上海垃圾分類「風口」 帶火了浙江垃圾桶生產產業
    「風口」下垃圾桶商眾生相 行業火爆有人懊悔錯失浦東機場千萬級招標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7月1日施行,市場對垃圾桶的需求呈井噴之象。某大型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垃圾桶銷售量達300萬件,特別是「分類垃圾桶」,6月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30倍。垃圾分類「風口」之下,為上遊的垃圾桶製造廠商帶來了什麼?
  • 廣東:協調聯動 精準發力 落實落細垃圾分類工作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動靠前,在宣傳、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利用等領域協同部署推進。將垃圾分類納入廣東省督查檢查考核年度計劃。針對不同城市設定不同的指標評價體系,每季度分層次評估,及時通報結果。評估排名與省級垃圾分類專項資金分配掛鈎,加大獎補支持力度。廣東省針對區域發展差異,指導各地建立因地制宜的工作體系。
  • 火到BBC!抖音科普達人用《上海灘》唱紅垃圾分類攻略
    「紙巾,幹垃圾,不管多溼它都是幹垃圾;瓜子皮,溼垃圾,不管多幹它都是溼垃圾;豬能吃的,是溼垃圾,易腐爛的能夠粉碎的;豬不吃的,你不懂的,只要無害,統統丟幹垃圾。」乍看過去,這就是一套垃圾分類的口訣,可如果這段口訣配上經典名曲《上海灘》的旋律,會不會更加琅琅上口呢?
  • 2019廣州四大場所垃圾分類指引一覽
    廣州市城管部門分別在5月27日、6月6日、6月14日、6月24日,分別上傳了機團單位、部隊、學校、餐飲行業等四大場所垃圾分類指引。  根據上述四大場所的分類指引,廣州市城管部門用通俗易懂的文圖方式,指引四大場所負責人該如何建立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各場所工作或生活人員該如何參與垃圾分類,場所內的垃圾桶該如何設置,垃圾該如何分類投放。
  • 科學系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科學系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事關千家萬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 省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評估結果出爐
    截至2019年底,市本級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面達85.99%、各縣(市)建成區達71.75%。高層撤桶、撤桶並點、智能分類小區達300多個,實行積分兌換制度,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分類投放。2「四分體系」全速完善分類投放抓源頭規範設置生活垃圾分類容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各自有了「家」。推進垃圾分類投放溯源制度,引導市民準確投放。推進高層撤桶、撤桶並點、桶邊勸導等方便投放措施,進一步改善市民生活環境。
  • VR垃圾分類火了,遊戲與產業結合是未來所有企業發展的方向
    公司負責人這樣說,VR垃圾分類項目的走紅,起初是一個意外,但同時又是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垃圾分類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門話題,由於項目比較有趣,很容易引起廣大觀眾的注意,再配合上VRLEO硬體的大屏幕,因此快速被很多熱關注到不是很難的一件事。從今年的6月開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一經頒布就成為了社會的熱點。在網際網路上,關於垃圾分類的報導一直沒有斷過。
  • 「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走進火馬衝鎮中心小學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3日訊(楊娟)「今天,我學會了怎麼區分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回去後,我還要教給爸爸媽媽。」10月23日,火馬衝鎮中心小學5年級學生熊雨霞在聽了志願者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參加了垃圾分類互動遊戲後,開心地說道。
  • 俄媒:中國垃圾分類帶火相關產業 線上買家激增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俄媒稱,中國掀起新一輪垃圾分類熱潮。塑料垃圾箱生產以爆炸性速度增加。中國宣布上海為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由此創造了產業發展新領域,催熱了素有「塑料製品王國」之譽的浙江台州。生產工人24小時三班倒,每日可製造3萬-4萬個垃圾箱。
  • 「小豬佩奇」告訴你 垃圾分類各自有個「家」
    電視裡常常出現各類公益廣告,就連動畫片都在告訴小朋友們垃圾分類從小做起,垃圾分類是一個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環節,當下最時尚的事,就是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做努力,為綠色科持續發展做貢獻,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小豬佩奇告訴你,垃圾分類後的「家」。
  • 學會垃圾分類介紹和分類垃圾桶的區別 造福社會和人類
    一,垃圾的分類#生活垃圾分類#可回收垃圾是指可以回收再利用,有再生價值的物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鋁塑複合包裝,廢鋁塑複合管道,廢塑鋼門窗等。這類垃圾的回收符合節約資源,綠色環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 三峰環境上交所上市:主業是垃圾焚燒發電 市值達165億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6月5日報導在全國提倡垃圾分類的風口,一家依靠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上市了。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峰環境」)今日在上交所上市,發行價為6.84元,募資25.87億元。
  • 當你每天在愁著怎麼把垃圾分類的時候,這個行業卻火了
    近一個月來,「溼垃圾」「幹垃圾」這樣的靈魂拷問,每天都在消磨魔都人的耐性。垃圾分類首先需要更多的垃圾桶,垃圾桶從何而來?台州人最先接下了來自上海的大單,有商家甚至表示,有些大單甚至達到上千萬元。分類垃圾桶生產出來就拉走,零庫存不敢接訂單,近來台州塑料製品企業訂單量暴增30%-50%,工廠24小時輪流倒班生產垃圾桶,依然零庫存。一家月產90萬隻垃圾桶的企業稱,「訂單都不敢接,誰先付錢誰拉走」。台州塑協稱,垃圾分類給陷入瓶頸期的塑料產業一副強心劑。全國46個城市試點,推行垃圾分類已成為新時尚。為什麼這麼著急垃圾分類?其實,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
  • 垃圾分類這麼火 太空垃圾屬於哪一類?
    頭條最近,垃圾分類成為了大家新的關注點,除了地面上的垃圾需要分類、清理、再利用,遠在太空中的垃圾也需要人類投注更多的目光。自1957年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目前已將超過8000顆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那麼這些衛星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太空垃圾屬於垃圾分類中的哪一類呢?
  • 水務行業研究報告:汙水處理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再生水利用業務還...
    近幾年全國城鎮供水總量保持2%~3%的速度穩定增長,截至2017年底,全國城市用水普及率達98.30%,供水產能和供水設施建設已趨近基本飽和,供需基本穩定,自來水廠投資增速放緩。我國汙水處理行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自2010年以來汙水處理能力增速基本穩定在5%~6%左右,汙水年處理量快速增長,2017年為465.49億立方米。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湖南」樹木正華滋 清池激長流——嶽陽...
    2015年至2019年,GDP從2886.3億元增加到3780.4億元,嶽陽在全國城市GDP百強榜上升11位,排名第60位,2019年全市人均GDP達6.5萬元,躋身「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100強」。產業格局重構,「森林」更茂盛經濟發展,產業園區是主戰場。如何一改傳統產業「一化獨大」、新興產業規模小、聚集度不高、產業鏈不全的局面?
  • 垃圾分類——五行篇
    垃圾分類 五行篇01垃圾分類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資源,與人類息息相關不但沒有變得枯竭,反而一直在增長,你會相信嗎?垃圾就是地球上惟一一直在增長的資源,也經常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我們常說垃圾可以「變廢為寶」。但是,如果沒有各種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應用技術,垃圾就一直是垃圾,從來也不會自動地成為「寶」。
  • 碳中和下,發電企業如何落地可再生目標?水光互補或是抓手
    白皮書表示,中國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發展優先位置,大力推進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2020年12月12日,我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指出,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2018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1708億
    新華社發(柯皓 攝)《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近日發布,中國城鎮養寵人數達7355萬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人在曬萌寵寵物消費年增長超兩成,寵物用品就有幾十個系列上千個品種,服務五花八門杭州一家寵物店牆上的收費價目表。
  • 泛海控股 變更行業分類滿周年 三大業務板塊開花結果
    時間的指針不疾不徐,卻醞釀著萬物生長的蓬勃力量,轉眼間泛海這家老牌民企,即將迎來變更行業分類的周年生日。 自2020年1月13日,經中國證監會核准,行業分類由房地產業門類更新為金融業門類後,泛海真正由單一房地產上市公司,轉型為「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綜合性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