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日,一款關於VR的垃圾分類的試玩視頻,出現在微博的熱搜榜。在視頻中,我們能夠看到參與試玩者要求按照自今年7月1日頒布的《上海市生活類垃圾管理條例》,將垃圾廢料丟放到規定的四個垃圾桶裡面,這個遊戲玩法很真實,也很有趣。
這個微博剛發出,就被迅速的傳開了,截止於目前,僅僅不到一周的時間,這條微博轉發量已超過17000多條,播放流量超過1230多萬。但是,關於這款VR版垃圾分類的首款軟體的製作商——晶核教育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陌生的。晶核教育成立於2017年年末,一直致力於打造包括VR、AR遊戲的全領域互動的生產、教學育研究一體化的生態教育模式,全力培養遊戲的開發與設計人才。
我們今天就晶核教育的VR垃圾分類,聊一聊這家企業的觀點與看法,讓我們對這個項目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公司負責人這樣說,VR垃圾分類項目的走紅,起初是一個意外,但同時又是一件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垃圾分類是最近一段時間的熱門話題,由於項目比較有趣,很容易引起廣大觀眾的注意,再配合上VRLEO硬體的大屏幕,因此快速被很多熱關注到不是很難的一件事。
從今年的6月開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一經頒布就成為了社會的熱點。在網際網路上,關於垃圾分類的報導一直沒有斷過。也就在這個時候,晶核教育的有些學生發現了這個商機並捕捉到了這個熱點,也就有了這款作品。
晶核教育的負責人介紹,這款作品將會發布兩套版本,即VR版本,還有一款普通的單機版。後者與前者相比VR版本會有很大不同,VR版本偏重於知識普及。單機版本兼顧了知識普即,重點就在遊戲的玩法上,有很豐富的垃圾內容和多種多樣的玩法。在操作上,也更加適合電腦終端的玩家,操作起來就像在玩一個遊戲一樣。這款作品目前還在完善中,計劃將來在Steam平臺上發布。
這個遊戲最初一看,規則是很簡單,當我們玩起來的時候也是比較難的。凡是體驗過的小夥伴們出現錯誤的概率也是蠻高的。這就反映出我國的垃圾分類的知識的普及面需要進一步大力推廣。更重要的是,遊戲中的徒手撿垃圾與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撿來及習慣還是有一些距離的。開發這個遊戲的團隊中的一些學生希望ton過油寫來達到寓教於樂,普及知識的效果,最終將垃圾分類進行下去。
雖然推廣垃圾分類有不小的難度,但是存在巨大的商機。日本、歐洲的垃圾分類管理做得很到位。不過日本用了27年,才形成了全民參與的社會風氣,德國一直把垃圾分類工作當一項系統性工程,用了大約40年才見效果。而對於中國,甚至於全球來說,垃圾治理一直是各國都密切關注的難題。
今年,上海率先作為試點實施,住建部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要在全國的46個重點城市,形成系統性的垃圾分類處理服務。也就是說至少2億多人,將在明年底之前感受到迎來垃圾分類措施帶來的效果。到時候,將會有45個城市、2億多人需要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推廣VR垃圾分類,就是推廣垃圾的分類管理,到時候,這2億人有機會先用晶核教育的軟體來鍛鍊,適應。這夢裡面的巨大的商機可想而知。
2019年,對於VR行業來說機會大於挑戰。 VR行業的未來,是將技術與某一行業的垂直領域進行深度的融合,之後技術下沉到應用落地中才會發掘到很大的市場價值。比如在教育行業的某些實戰教學領域,就可以運用VR技術,替代過去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我們的此款VR產品既是遊戲又是教育。所以未來將會有更多其他行業應用到VR這項技術。
綜合來看,晶核教育的發展與開發也告誡現在的一些科技開發企業,VR雖然是一項技術,但必須與實際應用結合才能發揮它的經濟價值,同時,我們可以再次發現,VR技術上的開發已經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從遊戲娛樂與商業應用,還有教學等行業並不衝突,越來越到的遊戲與實際產出相結合的VR開發才是未來的亮點,這就正好驗證了我們在學生時代所學的,不會玩的人就不會創造價值。
其實在人的需要層面上,玩也是一項很重要的的追求,VR正是玩與產學研的最佳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