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愛用這個字,卻可能連讀音和寫法都搞錯了

2020-11-22 澎湃新聞

很多人都愛用這個字,卻可能連讀音和寫法都搞錯了

2019-06-25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漢字圈,有一個字,曾經非常流行,一露面就以相當驚人的速度躥紅,幾乎全國的網友都安排上了,流傳得相當之廣。

當年,它是毫無爭議的年度熱詞之一,這個字就是——懟。

文|錢多多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搜狗字媒體」(ID:zimeiti-sogou),原文首發於2017年5月21日,原標題為《懵(měng)逼,懟(duì)人,流行語你確定沒讀錯?》,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這個字,不能說全部人吧,大概八成以上的人,腦子裡響起的讀音都是三聲「duǐ」,少部分人會讀成四聲「duì」。

「懟」究竟是讀三聲還是四聲,或者是個多音字,很容易就能搞清楚。

《現代漢語詞典》中「懟」的讀音只有一個,是四聲:duì。

這是小編要證明的錯誤之一,大部分人都把「懟」字的讀音搞錯了。

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重點並不是「懟」的讀音錯誤,小編想說的是另一個,更加顛覆大家認知的一個知識點:

我們現在常說的「duǐ」根本就不是這個字!

大家平常說到的「duǐ」,是表示語言上的攻擊、頂撞、對峙或者是反駁的意思。

而在《說文解字》中「懟」的含義很單一,就是怨恨的意思,「懟,怨也」。

可以組詞為怨懟、慍懟、懟怒,這些詞表達的意思都差不多,一聽就挺文言的,是很書面化的表達,除了一些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現在幾乎很少有人使用。

而且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中可以看到,它的古今義是一致的,一直都是表示怨恨,並沒有延伸出別的用法來。

這顯然跟大家平常使用的意思不一樣。

大家平常說的「duǐ」,正確的寫法應該是:㨃。

「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音是:chéng,同「朾」,是撞擊的意思。

另一個讀音就是:「duǐ」,本意是表示排和推這種動作,引申出來就有拒斥、反駁的意思,這才是我們今天說的「duǐ」。

其實還有一個證據也可以證明,大家說的「duǐ」是「㨃」,而不是「懟」。

在這個字沒被大家「盤」之前,北方小夥伴們就一直在使用,是一個很地道的北方方言詞彙,「㨃」也早就被收錄到了《漢語方言大詞典》裡面。

不僅是北方小夥伴們經常使用的意思,其它地方的方言裡也有這個字,這些都能在「㨃」這個詞條下一一找到對應。

所以說,大家平常用「懟」想要表達的意思,不管是讀音還是寫法,其實都是錯誤的,明白了嗎?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李逸博

編務:李浩然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秋」的讀音和最早的寫法都與蟋蟀有關,漲知識了!處暑古詩詞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秋的讀音和最早的寫法,都與一種小蟲相關。秋天的「秋」字在甲骨文當中,像是一個蟋蟀的樣子。《詩經·豳風·七月》當中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見,在商朝,人們就發現了蟋蟀這個在初秋唱歌的小動物,在秋天的活動變化。所以用這個象形字來記錄這個季節。而且,「秋」字的讀音也是因為蛐蛐的叫聲。後來,因為秋天是禾苗豐收的季節。所以,秋天的「秋」,加了「禾」字部首,慢慢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了。「處」不是正處於的意思,而是「出」的意思。
  • 六字大明咒的讀音和功效
    「六字大明咒」歷來被公認為是西藏著名的藏密咒語,因此,在我國西藏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六個藏文字母。藏民們把這「六字真言」寫在房屋上、牆壁上,還有的把字寫在紙條或布條上藏在滾筒中,被稱作「轉經輪」。純樸善良的人們在吟誦中不知不覺地承受著她所賜予的恩惠。
  • 都願意寫「連筆字」,可不能亂連,這2個行楷偏旁部首漂亮寫法
    都願意寫「連筆字」,可不能亂連,這2個行楷偏旁部首漂亮寫法。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卻難,看此圖輕鬆學會漂亮結構,行楷偏旁部首包字頭。這個偏旁部首,確實看起來簡單,但是動筆一寫就知道難度了。不過,只要按照圖中的要領,就變得輕鬆易學。
  • 我國筆畫最少的4個字,每個都只有短短一筆,很多人一眼就認錯了
    而我國首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則是成書於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但你未必知道它們的讀音,很多人一眼就認錯了。 另外,「丶」也還是一個姓氏,不過現今已經很難再看到姓「丶」的人了。
  • 讀錯不怪你,真正的讀音連字典都查不出來
    「嗯」這個字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網絡的發展,原本一個單純表達應允、肯定或疑惑的嘆詞被賦予了多重含義。有人說它是聊天終結者,有人說這是一種敷衍的態度,也有人說常對人說「嗯」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嗯」字,你知道它的真正讀音是什麼嗎?
  • 你用錯了多少年?「嗯」根本不讀「en」,字典裡都查不到這個讀音
    是說秀才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讀半邊字,一般都能對上。這是一個偷懶查字典的小技巧,同時也是我們讀錯字的一個重要原因,以上趣味故事就是誤讀半邊字的結果。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幾乎十人九錯的漢字:嗯。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極高,尤其是隨著網絡聊天的不斷普及發展,它被賦予了太多含義:它曾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的詞彙,也可以是話題終結者,表示自己想要結束對話,還可以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緒。
  • 讓人頭疼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全都一致,翻譯官都表示無法翻譯
    讓人頭疼的文章,全文78個字讀音全都一致,翻譯官都表示無法翻譯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是一個文學者,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也無法去探及到深層的中國文化,更別說那些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了。他在我國有一首這樣的古文,它被稱之為是神一般的存在,讀起來讓人頭疼,那就是全文有78個字,讀音全部都一致,就連中國有名的翻譯家都表示無法理解和翻譯。這個讓人頭疼的文章就《季姬擊雞記》,通過文章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名字5個字讀音全部一致,而文章亦是如此。全文是這樣的: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吳字有多少種寫法
    蘇州是吳國的故土,一切和蘇州文化有關的詞都冠以「吳」字,吳王夫差劍上的銘文也寫道:「攻敔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敔也通吳),一個「吳」字,牽出數千年的歷史淵源。 在蘇州博物館吳越青銅兵器特展的展廳中,除了青銅兵器展,有一個好玩的活動環節,叫做「『吳』字變變變」。
  • 學會這幾種偏旁部首的寫法,很多字都能寫好!
    2、起筆稍突出例字:言字旁:點、橫折提要點:1、橫向上傾,轉折與上點對齊2、稍停,輕快出提例字:先學習單人旁的寫法:單人旁是由撇和垂露豎組成,注意垂露豎與撇相交的位置,是寫好單人旁的關鍵:垂露豎要放在撇的中間位置,豎要寫直,不要歪。
  • 「鵬」字行草書如何寫?王羲之、柳公權、王寵等6類寫法最經典!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鵬,形聲字,一邊是鳥,一邊是朋,朋也表讀音,本義是神話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由鯤變化而成。《說文解字》中解釋說:「朋,神鳥也。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朋為朋黨字。」鵬字寓意為展翅高飛,所以這個字為眾多人所喜愛。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都是同一個讀音,你是否讀錯了
    就拿我們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說事吧,我們各地就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方言。中國有句俗話叫:「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哪怕是一個小鎮都有三到四種不同的方言。方言的產生最初起於先秦時期,周滅商之後,劃分中原,以周王室作為華夏中心,將南方作為「蠻」、東方為「夷」、西方為「戎」、北方部落為「狄」。這五方的居民語言就是互不相通的,各有各的文字和語言。
  • 別用這種字給孩子起名,可能連火車票都買不到,民警提醒:別坑娃
    別用這種字給孩子起名,可能連火車票都買不到,民警提醒:別坑娃現在有一首歌叫做生僻字的歌特別的流行,在歌裡面的歌詞全都是用平時見不到的字所構成的。我有個同事最近也受了這首歌的影響,他想給自己剛出生的寶寶起一個特別的名字,我這個同事覺得只有特別一點的名字才能彰顯他自己孩子的特別。
  • 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這其實不完全正確。誠然,類似基督教或者伊斯蘭教那樣的宗教,中國人的確很少信仰,就算是佛教和道教,儘管在民間有很強的影響力,卻也很難說有多少虔誠的教徒。但是有一種「信仰」,卻是中國人所獨有的,那就是所謂的「祖宗信仰」。
  • 這個字很普通,卻有五種發音,知道3種的人都很牛!
    這個字很普通,卻有五種發音,知道3種的人都很牛!在世界各國家都有一種不同的語言,同時它也代表了我們每個國家的不同文化。中國的漢字在世界的歷史上也是比較有名的,很多外國人對於學漢字來說是非常難的,因為中國很多字都有多種意思,在這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多音字。為什麼說多音字很難呢?
  • 中國一個奇特的字,3000年來讀音都一樣,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中國字,中國魂。中國漢字是中國歷史最為偉大的發明之一,是極其珍貴的現存文物。我們每天,無論與人交流或是網上衝浪,都無法離開文字環境,識文斷字便是記事後必須學會的第一門功課,從牙牙學語到巧舌如簧,漢字隨著人的成長也在變化。
  • 中國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音都一樣,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中國字,中國魂。 中國漢字是中國歷史最為偉大的發明之一,是極其珍貴的現存文物。我們每天,無論與人交流或是網上衝浪,都無法離開文字環境,識文斷字便是記事後必須學會的第一門功課,從牙牙學語到巧舌如簧,漢字隨著人的成長也在變化。
  • 佛教裡和尚和尼姑是什麼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搞錯了
    有的稱謂用的是古印度梵文的音,有的將梵文含義翻譯成中文,有的用於自稱,有的用於尊稱,以至於隨著時代的變遷,甚至連佛門弟子都搞不清楚其中的真實意思,甚至用錯稱謂貽笑方家。今天筆者就整合中國佛教中比較常用的各種稱謂並詳細註解整理,以供諸君參考之用。
  • 臥蠶和眼袋的區別,很多人都搞錯了,你的是眼袋還是臥蠶?
    臥蠶和眼袋的區別, 很多人都搞錯了,你的是眼袋還是臥蠶?現在大家對於美麗的標準可是越來越嚴格了,不僅要有漂亮的臉蛋,姣好的身材,還要有很好的衣品。要是哪個女明星的面容或打扮上稍微有點瑕疵,分分鐘成為網友的熱議對象。
  • 《說文解字》第369課:「只」字的繁體,你很可能寫錯了
    這個讀音出自《字彙》。同「戟」,《字彙·屰部》:「屰,古戟字。有枝兵也。與幹字同體,雙枝為屰,單枝為戈。」兩個分枝的是屰,一個分枝的是戈。 (具體可見《字源》161頁)。 李先生認為《說文》不了解「去」字本從「大」,以為(仌上口下)是「口上阿」,與字形不合,文獻也沒有記載。《說文》所載的「(唂卩)」和「臄」才真正與上顎有關。 我們也不必糾結這個字的造字之法,因為它實在是個生僻字。我們只需要區別它與「谷」字的字形就好 。
  • 「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到底是何意?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對於古詩的理解,可以說是「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尤其是一些爭議比較大的古詩,理解出來的含義更是難以確定下來。每個人對古詩的理解都不盡相同,但不代表可以隨便理解。比如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背過,大人也都耳熟能詳的《山行》,一首七言絕句中就有三個字存在巨大的爭議。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