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說的「五雷轟頂」,究竟指哪五雷,竟和道教有很大的淵源!

2021-01-13 國學大觀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代先賢著書立說,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和哲學的理解,至今都對我們有引導和啟發的作用。但是過去的人們在面對自然界的風雨雷電的時候,總是會把其歸納於神學的範疇。《易經》中的天雷無妄卦,就是上卦為乾,下卦為震,天下打雷,則是提醒人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這也表達了淳樸的人們對老天的敬畏。

在我國民間,神話小說有很多,其中有關風雨雷電的神話小說也是不少。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裡面曾多次提到雷公電母,可見其普及的程度。同時在民間還流傳這麼一句老話「天打五雷轟」或者是「五雷轟頂」,比喻人幹了傷天害理的壞事後,受到了上天的懲罰。那麼雷神到底是什麼來歷呢?

雷神的來歷

雷神,民間俗稱雷公,根據《山海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可見雷神在很早的時期就出現了。而在我國的道教之中,要說起級別最高的雷神,則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雷神的職責是主天之災福,司生司殺,雷神還有一個總部是神雷玉府。

到了北宋時期,道教法術中就生成了一種叫做「雷法」的法術,這種法術可以召喚五雷神兵,呼喚風雷,伏魔降妖,威力驚人。那麼我們經常說的「五雷轟頂」或者「天打五雷轟」中的五雷,到底是哪五雷呢?

五雷的3種說法

這裡有3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按照道教神霄派雷法來說,分為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和社雷;第二種說法是按照方位分,有分為東方為風雷、南方為火雷、中央為土雷、西方為山雷、北方為水雷;如果按照第三種說法來說,則是民間傳統意義上的五行概念,五雷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即: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

什麼是金雷,金指的是刀槍劍戟等金屬之物,比如遭遇了車禍;木雷是與木質的器物有關,比如木頭,樹木和棍棒,從高處衰落,被樹木壓住等;火雷指的是大火熊熊,比如用火燒,雷擊燒焦了樹木等;水雷就是洪水,打水決堤,還指溺水,出行之人也猶如流動之水,發生意外之事等;最後是土雷,土埋或者房倒屋塌等事情。

五雷轟頂其實是上天的懲罰,比如《濟公傳》裡就提到過五雷轟頂;在明代《北遊記》中,五雷指的是五個雷公,最後都被玄武大帝收服;而在《太平廣記》一書中,五雷直接按照輩分排成了「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這五個兄弟,讓人忍俊不禁。

有不少人總喜歡起誓說「天打五雷轟」,這實際上是在聚集天底下最強的雷神在一起,如果起誓的話當真是作假,古人認為雷神會動怒並且降下五雷,所以不要輕易的起誓說這句話。

總結

作為一個行善向善之人,自然不會害怕雷聲,這句「天打五雷轟」實際上是說給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來聽的。「五雷轟頂」更是一種警戒,告訴人們天上自有神明,要記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才是。

今日話題:你起誓說過「五雷轟頂」的話嗎,你對五雷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區交流討論,期待你的關注哦。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神話中常說五雷轟頂,掌握五雷的並非雷部正神,而是紫薇大帝
    而我們時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五雷轟頂,所謂的五雷轟頂在神話之中乃是一種道術,五雷秘法分別是指中央大雲雷和東、南、西、北大雲雷,並伴有木、火、金、水、土精神兵。而這所謂的五雷掌控者並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和他手下的24天君,而是紫微大帝。
  • 走近道教:民間傳說的「五文昌」指的是哪五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簡單來說神一般是司職的,每位神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都有不同的司職,仙一般沒有官職,十分的逍遙自在。在道教的神明中,有五位神仙被稱為「五文昌」,分別是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執掌著世間的功名利祿,本期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觀裡最常供奉的一位神仙,文昌殿內的文昌帝君旁邊會有兩位侍者,他們是天聾地啞,一個掌管文人錄運薄冊,一個手持文昌大印。
  • 古人講「三長兩短」,指的哪「三長」和「兩短」?有何歷史淵源?
    孩子不在身邊就會牽腸掛肚,就害怕出門在外有個「三長兩短」。範文若在《鴛鴦棒傳奇·恚剔》中,寫道:「我還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兒,須一路尋上去,萬一有三長兩短,定要討個明白」。《醒世恆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中也有:「倘有三長兩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個扯得你住!」。民間俗語「三長兩短」,就是說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
  • 道教中的「五文昌」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是道教奉祀的五位神明,分別是:「文昌帝君」、「魁鬥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呂祖仙師」、「文衡帝君關聖帝君」。相傳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各地或有加奉「至聖先師」、「倉頡先師」等神聖者。
  • 關於道教雷神的五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傳統的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其內部的神仙體系非常龐大,除了以三清、玉皇、四御為最高主神以外,道教的神仙體系還分為多個神部,其中就有雷部神系。早在遠古時期,古人對於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產生畏懼和敬畏之心,尤其是雷電帶給古人強烈的震撼,他們認為這是上天在發怒,進而就有了雷神的崇拜,道教則是在此基礎上完善了雷神信仰。雷部的雷神有許多位,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雷公電母也都屬於雷神,那麼雷部最高神是哪一位神祇?雷部的機構是如何劃分的?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道教雷神的五個冷知識。一、雷部最高神是誰?
  • 我們常說壽比南山不老松,南山究竟是哪座山?上面真的有松樹嗎
    在我們為老人祝壽的時候,經常會說幾句吉祥話來表達我們內心的祝願,而其中最常用的莫過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了,後來這句話有有了新的演繹,被擴充成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表達了我們祝願老人生活美滿,身體健康的美好祝願。
  • 道教的北極四聖指的是哪幾位神仙?其中就有天蓬元帥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四御位列三清和玉皇大帝之下,是道教最重要的主神之一。他們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御的職責是輔佐「三清」及玉皇大帝,所以又稱「四輔」。
  • 民間信仰中的偏財神和準財神
    偏財神——五路神和利市仙官 在正財神之外,民間也有一類財神被稱為偏財神。這類財神在民間傳說中相比正財神法力和官位都要小得多。比較有名的偏財神是五路神和利市仙官。 偏財並非是指通過旁門左道獲得的不義之財,而是指四面八方的「遠」財。
  • 道教符語常說,「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暗藏什麼玄機?
    在很多的古裝劇中,經常有降妖除魔的場景,古人對於鬼神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在遇到他們無法解釋的事情時,就會認為是鬼神出沒,這時經常會用到一句咒語:急急如律令。在現代人的認知中,總以為這句話是一個咒語,一般都是法師驅魔降妖的時候說的話,那麼這句話的出處到底在哪裡?這5字是什麼意思?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可見在道教法術中,道教咒語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
  • 援鄂戰士歸來——雷為春火為夏木生火,雷神山期盼終成現實
    實際上,雷不屬於五行元素中的任何一個,但卻偏偏生發了木氣,催生了萬物萌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生命的源起和希望。「雷」與「木」的關係體現在神話中,便牽扯出了一段與伏羲身世有關的故事。話說突然發現這伏羲眼睛好妖媚《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
  • 揭密道教中神秘驅邪解厄的法術「步鬥,雷法和抉乩」
    如《道法會元》卷七的「上清洞明協神五應大法」就是以張道陵(祖師正一老祖天師真君)、魏華存(高元哀照法王紫虛元君)和祖舒(清微元上侍震保仙元君)為主法;「清微灌鬥五雷大法」則以張道陵(祖師三天扶教大法天師正一衝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魏華存(祖師清微金閥上保高元窟照法王清真紫虛元君)和祖舒(宗師清微元上侍哀金網昭凝妙道保仙元君)為師派;在「紫極玄樞奏告大法」中,則有祖天師張道陵的信香符。
  • 他們都說道教思想「雜而多端」,這究竟是褒義還是貶義呢?
    風乃自然而生,洞乃自然而成,所以不存在哪一種聲音更優美、哪一種聲音更悲傷的界定。然而,人們往往基於自己的認知,而對自然界的種種現象賦予了某種情感,於是便會對孔洞的嗚鳴聲產生或喜或厭的情緒。以上,不過是祖師拿此事為舉例,意在說明人們看待事物脫離不了自身經驗和認知的限制。看待同樣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所得到的結論往往會不盡相同,甚至可能會產生褒貶兩極的分化。
  • 道教中的護法神將「六丁六甲」指的是哪幾位?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東漢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是敬天法祖的多神崇拜宗教,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其中「六丁六甲神」是道教法師最常召請的,六丁六甲神有什麼來歷?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六丁六甲與四值功曹、二十八宿、雷部三十六元帥、七十二地煞等同為道教的護法神將,經常在禳災中被道士召請,厲行風雷,制伏鬼神。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很少人知道
    道教經文、符咒,乃至令牌上或者法師行儀中,經常出現「敕令」的字樣。那麼,「敕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符咒中的「敕令」:敕令:chì lìng,也寫作"勅令"、"敕諭"、"法旨"。詞典上的解釋是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敕令」一詞用於道教文書時,借鑑了這一層含義。
  • 道教中的「五方五老君」指的是哪五位神仙?
    我們知道現在道教的最高神是三清,位於三清之下的是四御,其實,在三清文化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道教的最高神為五方五老君,當時的人們把他們當作神仙供奉,後來他們被奉為道教至高神。在民間,五方五老君流傳著多種說法,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下道教五方五老君吧!說法一在民間的第一種說法,五方五老君是地理上的天神,分別掌管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
  • 掌握造化雷霆 役使天地鬼神:南宗道教雷法揭秘
    最為重要者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玄珠歌注》《道法九要》《坐煉工夫》等,以及所傳《先天雷晶隱書》《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神霄十字天經》等,均為南宗的重要文獻。白玉蟾(資料圖)南宗雷法以元氣為本,五氣為用,顯然有取於秦漢以來流行的元氣說。《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曰:「夫五雷者,皆元始祖氣之所化也。祖氣既肇,太極立焉。
  • 道教及民間赫赫有名最受推崇的重要尊神都有哪些?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東漢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道教是敬天法祖的多神崇拜宗教,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其中道教及民間赫赫有名最受推崇的重要尊神都有哪些?在道教神仙譜系中,最高的神為「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 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上古四大女神指的是哪四位尊神?其中有西王金母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東漢道教由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道教是敬天法祖的多神崇拜宗教,道教崇奉的神靈種類繁多。其中有四位赫赫有名的上古女神,分別是哪幾位呢?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道教的「法器」指的是什麼?常用的法器有哪些?法器有什麼作用
    2、木魚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古時稱其為木魚鼓、魚鼓、或者木魚板。顯然是古人敲擊空木所發現的打擊樂器。道教刻之魚形,相傳魚類目不合睛,晝夜常醒,所以玄門用木雕刻成魚形,以便敲響時警惕大家不要昏沉懈怠。木魚作為敲擊樂器何時出現在道教,已無可考。3、鐃、鈸辭源說:鐃,中樂器也。周禮以金鐃止鼓。有稱小鉦,浮屠氏所用,出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