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浪漫的愛情,美得讓人浮想聯翩

2020-12-01 騰訊網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絕美的容顏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讓人心動痴迷。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

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對新婚夫妻幸福甜蜜的生動畫面。元稹也有「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也曾寫過「新桂如峨眉,」溫庭筠在《菩薩蠻》更是寫出了「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的經典名句。

相傳,唐玄宗起兵造反殺入大明宮時,安樂公主正在畫眉,完全不知道朝代已經更換。等到她意識到危險來臨時,已經晚了,公主的頭顱被砍掉,上面竟然有畫了一半的眉毛。這是一個驚悚又悽美的故事,可見畫眉對女子的重要性。到了宋元明清,畫眉風尚更是流傳很廣,已經成為了閨房之樂事。歐陽修也曾寫過一首詩,描述了女子畫眉的美好場景,描寫了浪漫的愛情,美得讓人浮想聯翩。

《南歌子》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這首詞以雅俗相間的語言、富有動態性和形象性描寫,凸現出一個溫柔華俏、嬌憨活潑、純潔可愛的新婚少婦形象,表現了她的音容笑貌、心理活動,以及她與愛侶之間的一往情深。「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寫其髮飾之美,妙用名詞,對仗精巧。高聳的髮髻似鳳,泥金的髮帶閃光,刻有龍紋、形似手掌的玉梳,橫插在髮髻上。

「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女子對鏡仔細端詳,挽著郎君親暱問:「眉毛畫得怎麼樣?」通過對女子連續性動作、神態和語言的簡潔描述,表現新娘子嬌羞 、愛美的情態 、心理以及她與郎君的兩情依依、親密無間。

下闋寫這位新嫁娘在寫字繡花,雖系寫實,然卻富於情味。「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她的縴手擺弄著筆管,長時間依偎在郎君身上,才起身試著描畫刺繡的花樣,「久」字用得非常好,準確地表現了女子與丈夫的親密關係。

「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白白耽擱了繡花的時光,笑著問郎君:「應該怎樣寫『鴛鴦』?此三句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新娘子的嬌憨及夫妻情篤的情景。笑問「鴛鴦」兩字,流露出新娘與郎君永遠相愛、情同鴛鴦的美好願望。

這首詞仿如一幅畫,將女子和丈夫郎情妾意的畫面描寫的惟妙惟肖。作為一代大文豪的歐陽修,他所填的詞,風流豔麗、深情溫婉。這首詞中描繪的就是一幅美好的畫面:美麗的新娘對鏡子裝飾自己,最用心的就是描繪那兩道細彎的眉毛,像是一彎新月。她和英俊的夫君郎情妾意,她嬌俏含羞的問:這彎眉畫得可好?紅燭已經燃盡,他們還沉浸在昨夜溫情繾綣的夢中。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緣來緣去亦是如此,如果有一天,你的緣分悄然到來,請一定要緊緊抓住緣分的衣襟,不要等到緣分與自己擦肩而過,再去惋惜。祝願塵世間的女子都能夠遇到一個可以為自己畫眉的男子,到那時,是否也會嬌羞地望著心愛的男子問:畫眉深淺入時無?

相關焦點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女子畫眉的樣子,美得讓人心醉
    絕美的容顏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讓人心動痴迷。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對新婚夫妻幸福甜蜜的生動畫面。
  • 歐陽修很有趣的一首詞,寫新婚夫妻的趣事,很多人不相信是他所寫
    正因為歐陽修身上既有著權官的威嚴,又有著文人的儒雅,他便成為了後世心中一個再正派不過的謙謙君子。所以很多人讀到本期的這首《南歌子》時,都不相信是他所寫。清朝文人陳廷焯就曾表示:「大率皆年少時筆墨,亦非近、後人偽作也」。但事實上,各種典籍中確實將此詞歸於歐陽修名下。這是一首很有趣的詞,算是歐陽修的一首「俗氣」之作,寫的是一對新婚夫妻的趣事。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歐陽修以詞送人赴任,無異是將歷來被視為「豔科」的小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可以說歐陽修的這首送別詞在詞史上是一個創舉。自歐陽修之後,送別好友時,以詞相贈,成為很流行的一件事情。如蘇軾送錢穆父時寫下的贈別詞《臨江仙·一別都門三改火》,辛棄疾送鄭厚卿時寫下的贈別詞《水調歌頭·寒食不小住》等,也都成為詞壇送別佳作。
  • 歐陽修最美的一首元宵詞甚至被人讚譽 凡元曲絕佳者均效仿此詞
    歐陽修最美的一首元宵詞甚至被人讚譽 凡元曲絕佳者均效仿此詞時間:2020-02-07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詩詞曲精品庫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歐陽修最美的一首元宵詞甚至被人讚譽 凡元曲絕佳者均效仿此詞 唐朝時詩人崔護有一首 的《題都城南莊》詩,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 王沂孫詞中的景物有著唯美的意境,他用怎樣的情感去描寫景物的
    王沂孫,字聖與,號碧山,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生於南宋末年。元世祖至元年間,王沂孫曾在慶元路(今屬浙江)做過短時期的學正(地方學校的學官)。在宋末元初的詞人中﹐王沂孫是一位有顯著藝術個性的詞人。他的詞多是對景物的描寫,在贊詠景物的同時會抒發自己深深的情感,情感的抒發顯得含蓄深婉。他會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去點染景物的美,他筆下的景物具有唯美的意境,因而他描寫的景物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 歐陽修的詞水平很高,其實詩歌也是一絕,這首七絕美得令人心醉!
    歐陽修不僅文章寫得好,同時詩詞也是一絕,尤其是他的詞可謂是清新脫俗,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    可能很多人對於歐陽修的文章和詞都很熟悉,像其中的名篇《醉翁亭記》、《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生查子·元夕》、《踏莎行·候館梅殘》等等,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意境高遠美得令人心醉。
  • 以《鵲橋仙》寫七夕詞的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觀,後有此人
    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為調名。周邦彥詞名『鵲橋仙令』……,韓淲詞取秦觀詞句,名『金風玉露相逢曲』……」其實,早在古代,便有關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記載,比如漢末的《風俗通》中便有記載說:「織女七夕渡河,使鵲為橋」。當牛郎織女相會之時,會有群鵲相銜以為天橋,使得牛郎織女能夠得渡銀河。唐人韓鄂《歲華紀麗》談及七夕說:「鵲橋已成,織女將渡。」
  • 歐陽修最「豔」的一首詞,此恨當真不關風與月,最後一句令人斷腸
    不過有的才子,一生忙於事業或理想,似乎根本無暇顧及愛情。比如那個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又比如那個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都屬於那種幾乎和風流不沾邊的才子。此外還有一個大才子,叫做歐陽修,似乎也是一個不談風月的人,他自己的詩中曾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他的情感不關風月,他的筆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灑脫。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又因兄長李弘冀坐上太子之位不久,對身邊的人非常防範戒備,李煜本也無心國事,便以尋歡作樂醉心詩書為由向兄長表明態度,自己無意於皇位,以求平安度日。李煜的詩詞以他被囚禁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作品多寫宮中奢靡生活與男女情愛,後期多抒發亡國之痛,比較出名的《相見歡》就是寫於降宋之後。李煜還有一首詞是前期成為皇帝之後所作,主要描寫男女歡情。
  • 它是一首描寫愛情的經典宋詞,用詞簡單明白,幾乎人人皆知
    宋詞中,愛情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題材,詞人們對愛情的感受、體驗也是因人而異,各有不同。在柳永眼中,愛情是一生的牽掛,「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在秦觀眼中,愛情是堅貞,更是尊重與信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詩經裡唯美的十首小詩,道盡了愛情的百轉千回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關於愛情的詩詞更是不在少數。而詩經裡描寫的愛情,更是讓人動心不已。詩經裡的愛情詩,悽婉美豔而又不失純淨。下面就分享詩經裡唯美的十首愛情小詩,一起來欣賞下吧!這首詩就是一首寫愛情,其中的「伊人」,我們可以認定是戀人、情人。
  • 最唯美的現代愛情詩八首,總有一首打動了你
    每每品讀詩歌,總是讓我有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而詩歌中的愛情,更是久久的縈繞在我的耳邊,給我以美的享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味最唯美的八首現代愛情詩吧!《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品,在這首詩歌中,作者通過對陰沉狹窄的雨巷、在雨巷中獨自一人徘徊的行人,以及那個像丁香花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的描寫,來抒發了作者內心迷惘而又感傷的情懷,給人一種幽深和朦朧的美感。
  • 細緻觀察、深入體會、感受獨特、細膩描寫
    歐陽修(1007—1072),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不說其他,單說他的一首詞作《望江南·江南蝶》,把作者對江南的熟悉,甚至愛戀,通過江南蝶抒發得淋漓盡致,也體現出他熱愛生活,對生活觀察細緻入微、對生活的感受真摯形象。
  • 楊萬裡很有趣的一首詩,只描寫了農家尋常之景,但是每一句都很美
    有的時候生活就是如此,當你年輕的時候可能想著要離開故鄉,去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可是經歷的多了,看夠了外面的世界,回到故鄉後會突然發現,那裡的山山水水,比任何一個地方的都要更加唯美。楊萬裡晚年的作品更加接地氣,同時也自成一派,由於這個時期他開始了文學上的嘗試,並且刻意擺脫「江西詩派」。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江西人,楊萬裡早年也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可是後來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鄧麗君一首關於元宵節的歌,非常好聽,你可能沒聽過
    人約黃昏後演唱:鄧麗君作詞:歐陽修作曲:翁清溪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今天是元宵節,家圓人圓的美好時刻,給大家介紹一首關於元宵節的歌,這首《人約黃昏後》就是比較典型的代表,並且由我們熟悉和喜愛的歌星鄧麗君演唱。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四十三年後,也就是1091年,五十六歲的蘇軾來到潁州做知州,和韻了這一首詞。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與餘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 蘇軾到任潁州時是八月下旬,此時已是深秋,因此稱「霜餘」。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晏幾道的《小山詞》,雖大多沿襲曲子詞裡慣見的男女情愛的題材,但因為他有意無意地融入了詞人的身世之感,所以讀來特別悽惋動人。晏幾道的詞,除了一般的男歡女愛、綺羅脂粉外,還寄寓著個人的坎坷際遇與懷才不遇的感慨。馮煦將晏幾道稱為「古之傷心人」,說得就是晏幾道的詞作中寄予的這種深沉的感傷。
  • 他是最長壽的詞人,送給小尼姑的這首詞,竟然讓歐陽修瘋狂點讚
    宋仁宗嘉佑六年,參知政事歐陽修的府上來了一位客人。但是,歐陽修很忙,他相當於副宰相,來人的官職只是尚書都官郎中,他並沒有多大興趣,正準備讓下人委婉拒絕。然而,他細細看了來人的門狀,赫然寫著一個名字——張先。
  • 賀鑄很有名的一首詞,全詞美如畫境,後三句更是成為詞人的代表作
    張耒的言下之意是說讀賀鑄的詞作,如同遊賞富麗堂皇的樓閣,又如同欣賞絕代風華的美女一樣,絢麗無比的樓閣和賞心悅目的美女一樣,都能給人帶來極其美好的視覺享受。這雖然是溢美之詞,但也說明賀鑄的詞作有著華麗的辭藻和流暢的行文以及諧美的音韻。賀鑄曾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
  • 歐陽修這首詞,寫出了同學相隔十年的心路歷程,現在看來感同身受
    此詞當作於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當時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寄寓了詞人豐富的情感。全詞想像奇特,虛實處理得當,境界縹緲開闊,語言灑脫靈動,富有濃重的歐陽修式浪漫色彩。上片主要撫今追昔,對比往日與現狀。因為是同年好友,二人數十年的交情也算得上是經歷過歲月的打磨和風雨的洗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