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2021-01-09 小話詩詞

清末詞學評論家馮煦在談到宋詞與詞人的時候,對於宋詞的不同特點和詞人的成就,都能給予充分的認識。他編選的《宋六十一家詞選》中有句話:「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

他的這句話中提到了兩位北宋著名詞人:「淮海」指的是秦觀,人們將他稱為淮海先生;「小山」指的是晏幾道,晏幾道號小山。馮煦將秦觀與晏幾道相提並論,並認為他們的詞作都很傷感。

秦觀書影題跋像

秦觀才情卓絕,早年頗為自負,志趣高邁,深得蘇軾器重。但秦觀仕途坎坷,多次遭貶,歷盡艱辛,郴州、橫州、雷州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足跡。

秦觀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寫進詞中。《踏莎行》中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等名句,讀來讓人淚目。說秦觀是「古之傷心人」,再恰當不過了。

晏幾道畫像

晏幾道,字叔原,宋仁宗朝宰相晏殊的幼子。晏幾道才華出眾,但他又具有磊落狂放、桀驁不馴的性格。晏幾道少年時,他的父親晏殊去世,晏家家道開始中落。他的性格與不順流俗的氣質,同周圍環境之間也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命運。晏幾道在潁昌府任小吏時,曾將詞作呈送給當地知府又是父親的門生韓維看,韓維回信批評他「才有餘而德不足」,希望他捐才補德,加強修行。由此可見晏幾道在父親去世後,面臨的窘迫境遇。

晏幾道詞集《小山詞》·書影

晏幾道有一本詞集《小山詞》,他的好友黃庭堅為詞集寫了序言。在序言中,黃庭堅毫不避諱地說晏幾道「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也就是說,晏幾道懷才不遇,加之性格使然,一生屈居於下位。

晏幾道受過很好的文化教育,他的詩詞文章自成一派。但晏幾道並沒有將自己的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反而醉心於歌詞的創作上。被稱作「詩餘」的小詞,當時多半還是歌臺舞榭、酒會宴席上娛賓遣興的技藝,人們一般是不加重視的。

而晏幾道恰恰在這個領域裡獨闢蹊徑,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按照晏幾道在《小山詞》中的解釋,他是擔心一肚子憤世嫉俗的情懷宣洩出來後獲罪於人,不得不加以掩抑。這應該是他創作的初衷也是苦衷吧。

晏幾道的《小山詞》,雖大多沿襲曲子詞裡慣見的男女情愛的題材,但因為他有意無意地融入了詞人的身世之感,所以讀來特別悽惋動人。

晏幾道的詞,除了一般的男歡女愛、綺羅脂粉外,還寄寓著個人的坎坷際遇與懷才不遇的感慨。馮煦將晏幾道稱為「古之傷心人」,說得就是晏幾道的詞作中寄予的這種深沉的感傷。

如晏幾道的這首詞作《鷓鴣天》,流露出的感傷情愫也是十分明顯的,原詞如下: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少年時期的晏幾道生活環境優渥,學習之餘,他會來到朋友沈廉叔和陳君龍的家中做客。在宴席上,晏幾道填詞作曲,為歌女寫出一曲曲婉轉動聽的歌詞,填寫新詞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

這樣的時光是美好的,音樂與舞蹈充實了晏幾道的業餘生活,為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沈廉叔和陳君龍家中四位歌女「蓮、鴻、蘋、雲」,給晏幾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說,這幾位女子就是晏幾道的初戀。這幾位女孩子婀娜的舞姿、甜美的聲音、打開了晏幾道的情感世界。青澀的朦朧的對異性的情感。花樣年華,晏幾道情竇初開,對美好事物的欣賞都因為這幾位女孩子而發生改變。

幾年之後,沈廉叔和陳君龍也先後去世,他們家中的幾位女孩子也都離開府邸。離別總是這樣的結局,晏幾道與這幾位女孩子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相遇過,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和離別後的傷感。

正如晏幾道在《小山詞》自序中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於人間。」

男女歌酒宴樂,在宋代詞文人生活中是習以為常之事,而在晏幾道則別有一番作用,他常縱情歌酒,以排遣心中的憂愁,他又將這種頓挫磊落的情感訴諸於筆端,融進詞中,所以晏幾道詞中寄予的身世之感和鮮明個性也就躍然紙上。

這首《鷓鴣天》寫的就是某一次他回憶起與幾位女子離別時的情景。開篇二句描繪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一個是富於激情的歌舞宴樂的場景,一個是飽含離愁別緒的場景。

因為離別,所以晏幾道格外懷念昔日的歡愉時刻。詞人以歡樂的場面渲染離別,心中的哀愁更是無法排遣了,這正是典型的「以樂寫哀」的手法。清代文學家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開篇句中的「舊香」,指過去歡樂生活遺留在衣衫上的香澤,其實是詞人追憶往日與幾位女子歡樂的場景,這是詞人面對離別時愁煩心緒的根源。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往日歡聚的一顰一笑凝聚著無限的快樂。此時此刻,就要離別,一時無限傷感湧上心頭。一個「惜」字飽含著詞人對舊情的深切留念。

開篇句的意思是說,借著醉意拍春衫,回想著舊日春衫上的香澤 。借著醉意拍春衫是因為詞人內心回憶起了昔日歡愉的場景,並勾起了他的情思。因為過去歡愉生活的場景歷歷在目,遺留在衣衫上的香澤如此清晰。一個「醉」字,使人聯想到昔日歡愉的情態,因為醉意襲來,更容易觸動鬱積在心中的情思。

第二句寫的是因為回憶,詞人內心又激起了無可奈何的情感。「疏狂」二字是晏幾道個性及生活情態的自我表現。一個「狂」字將詞人過去的情態做了一個總括。

他曾不止一次地在詞作中表現出往日的生活情態,如在《阮郎歸》一詞中的「殷勤理舊狂」。可見疏狂在他的生活中並非是偶然的,而是常態化的,是常有的表現。

翻開晏幾道的《小山詞》,描寫他昔日歡愉情景的詞句的確有很多,如《浣溪沙》中的「莫問逢春能幾回,能歌能笑是多才」,另一首《鷓鴣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都是晏幾道早年生活狀態的具體寫照。

在這一句中,詞人將自己個性情疏狂卻被離恨縈繞心頭、愁煩心緒無法排遣的情感表達地淋漓盡致。句首的「天」字,使人覺得他的無可奈何之情是無法解脫的。

人情總是在處於絕境時把根源歸之於天,這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源遠流長的根源,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類似的表達:如《北門》中的「天實為之,謂之何哉」,《黍離》中的「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都是人的內心一處於極端矛盾時的外在表露。

路上的秋草,每年都會生長,樓上的夕陽,每天都會照射進來。這二句雖然是對客觀景象的描寫,但與上一句的詞義緊密相連,這是詞人為了表現無限深沉的離恨而對環境進行的特意渲染。

景為情設,詞為情作。讀這兩句,眼前會呈現出這樣一個畫面:高樓上倚立著向遠方悵望遠方的詞人,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眺望路上的行人、路上的一草一木,他每天都在憂思與迷惘中度過。

這兩句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形容詞人長久遭受離恨折磨的情狀。讀這兩句,能讓人領略到晏幾道詞作中唯美的意象,人與景物是一片渾然的印象。

這種運用賦的手法,因情寫景,布景織情,是晏幾道常用的一種抒情手法。如《臨江仙》中,在描寫離恨的「去年春恨卻來時」一句後,詞人鋪陳了景物描寫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歷來被認為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在下片的描寫中,詞人從可以解除離恨的方面著想。他認為想要解脫情網,並從離恨中解脫出來,最好就是離開,離開之後再俑鴻雁傳書,用書信的形式聊表寸心。

然而詞人又想到離開之後,彼此天各一方,路途遙遠,僅憑書信又難以表達心中的牽絆,所以詞人愁腸百轉千結。他心中的愁煩心緒如同自然界遼闊的雲與水一樣,是茫茫然的。

從表面上看,這兩句詩純粹的景物描寫,但在景物的描寫中,出現了「徵人」的形象,又呼應了上片中詞人依樓悵望時的感覺。在即景生情中,在以景寓情中,景與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自然界遼闊的雲與水,一同融進詞人的情思之中。

以景物的描寫體現人的感知,表達人的情感,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唐代詩人李白有一首《菩薩蠻》的詞作,詞中寫道: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李白此詞描寫了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和想像家人盼歸的情景。全詞融情於景,情景相生。既有鮮明的形象描寫,又有細緻的心理刻畫,將相處兩地的相思之情表達地唯美動人。可以說是一首以景寫情的典範之作。

對照李白與晏幾道的兩首詞作,羈旅與思歸之情是這兩首詞共同的情感寄託。兩首詞都有樓倚樓悵望的場景,不同的是倚樓悵望的時間長短與景物的名稱,可以說兩首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雲水渺茫,萬水千山阻隔的異鄉,日復一日的相思之情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個著落,而這一切只能獨自去體味感受了。

傷離別成為晏幾道後半生的人生常態。他在另一首詞作《採桑子》中寫道:「長情短恨難憑寄,枉費紅箋。」這都是相同情感的表露,不同的文字傳達的情感卻是一樣的。

總之,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此際相思之情,絕非言語所能表達得出來的。這與《鷓鴣天》一詞表達的情義是如此的相似。

情到深處自然濃。「莫向花箋費淚行」看似是詞人的決絕之辭,從中帶出已往情事,「淚行」一語雙關,表明詞人傷心難過,以至淚水成行。

既然離恨這般深重,已經是言語所不能表達的了,如果非要用什麼言語表達的話,那只能是蒼白的、徒勞的、零碎的,也是毫無意義的隻言片語罷了。

多年之後的南宋詞人辛棄疾曾說:人年輕的時候不懂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也要硬生生地擠出一些詞語表達內心的憂愁滋味。等到真正飽經滄桑,嘗盡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懂得了憂愁的滋味後,內心的憂愁反而說不出來,只能說一句「好個涼爽的秋天啊」!

用辛棄疾的這段話去理解晏幾道彼時的心境的話,這將是一個恰如其分的註腳。

晏幾道的這首《鷓鴣天》,如同他的詞集《小山詞》中的其他詞作一樣,都是詞人在體會了生命中的悲歡離合、飽嘗了人生的艱辛不易之後,將自己的情感體驗以詞作的形式表現出來,彙編成集的的。

基於這種創作思想,所以他在詞中往往能寫出眼前的情景,寫出埋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欲說還休的情感。

晏幾道的詞中寄予的情感是真摯的,語言是唯美的、傷感的,是能打動人心的,因為他的詞作中包含的情感是人類普遍而又真實的共同情感,讀他的詞作能讓人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

相關焦點

  • 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
    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古典的詩詞之中,離別之詩總是寫得最多的一種,也是無數古人經歷得最多的事,所以離別之詩就顯得格外之多,而離情又格外傷情,故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往往多經典名句。今日小編在此就為大家帶來三首寫離別的唯美古詩詞,悽婉傷情,一首便教人腸斷!
  • 晏幾道做完美夢後,寫了首網紅情詞,詞很美但楊萬裡的評價更有趣
    於是他便將自己的更多精力花在了賦詩填詞之上,時常和好友宴飲,時間久了也認識了很多歌女,而這其中有一些也曾和他花前月下,讓他懷念不已。所以他一生寫了很多懷念歌女的詞作,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正是其中很是出名的一首絕美肉麻情詞,最後一句流傳至今還成了網紅詩句。 《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 他長相奇醜,卻深受女子喜愛,一首七絕唐詩唯美傷感,冠絕古今!
    很多時候,在我們心中,那些能寫出唯美傷感,浪漫深情文字的文藝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應該也是一個顏值頗高,氣質非凡,魅力無窮的人物。然而,生活總是愛和人開玩笑。唯美的文字背後,有時卻可能是一幅無比醜陋的容顏。就像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一樣,上天就是和他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溫庭筠才思豔麗,文採斐然,他的詩詞也當得起「深美閎約」的評價。
  •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
    從這些唐朝的詩詞,以及宋朝的詩詞當中,唐詩屬於是文中有足的感覺,而宋詞是一種傷感的韻味在裡面,情感比較濃厚。我們今天說的這人就非常的出色,他就是多情的一位才子名叫晏殊。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他在書寫一些詞的時候,總是會寫出一種單單的相思風,感情描繪的也是非常的細膩,加上詞語比較真摯也令人若有所思。
  • 王沂孫詞中的景物有著唯美的意境,他用怎樣的情感去描寫景物的
    接下來兩句「滄浪一舸,斷魂重唱蘋花怨」,寫他往日在江邊離別妻子,乘舟遠行。是寫妻子思念出行在外的丈夫,魂牽夢縈的相思和幽怨,這句是詞人想像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唐代徐夤在讀了梁·柳渾的《汀洲採白蘋之什》後,寫了讀後感:「採盡汀蘋恨別離,鴛鴦鸂鶒總雙飛。月明南浦夢初斷, 花落洞庭人未歸。」蘋花怨後來成為妻子思念丈夫的代名詞。
  • 晏幾道的一首重陽詞,悲涼無限,卻成為他最深沉的代表作
    而遠遊在外的遊子在重陽節莫不思鄉思親,因而很多古詩詞中都有重陽思鄉的感賦。比如最經典一首重陽詩,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說中了所有遊子的心事。因漂泊在外思鄉思親而產生的身世之悲也是重陽詩詞中的一大主題。杜牧的「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杜甫的「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等等俱是詞中名作。
  • 王勃的一首經典離別詩,別具一格,傷感離愁之間卻滿含溫情!
    比如之前我們介紹過的一首王勃享譽世界的送別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除了這首詩以外王勃還有很多著名的送別詩,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這首詩在名氣上雖然不能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提並論,但讀來同樣能夠感受到傷感的離別之情。這首詩就是《別薛華》: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裡道,悽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 張炎因為一首詞而得到「張春水」的雅號,他的這首詞寫的是什麼?
    如宋祁因為在《玉樓春·春景》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被同事送上「紅杏尚書」的雅號,因為宋祁時任尚書的官職;賀鑄《青玉案》中有「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詞句,而被同事送上「賀梅子」的雅號,而賀鑄的另一個稱號「賀鬼頭」並不是來自於詞作,也不是雅號,而是形容他的容貌的;晏幾道因為前期詞作多描寫優遊生活而被別人稱為「雲間公子」。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悽慘,他當時掙扎了許久才離世。在《虞美人》這首詞中,李煜思今追昔,把自己經歷的痛苦都濃縮到這首詞中,催人淚下成為千古絕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一首宋詞,寫盡相思之苦,又寫乍見之歡。為千古相思詞的佼佼者!
    晏幾道的這首《鷓鴣天》便寫盡了未見時的相思之苦,和再見時的相見之歡。《鷓鴣天》【宋】晏幾道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這首詞以時間為序,寫了當時初見之喜、盡歡盡興,接著便是離別之後,相思入骨。最後又寫倆人再見,欣喜之情難以言表。如夢如幻,似真似假。
  • 蘇軾思念妻子的一首詞,和杜甫名作《月夜》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三月底,在杭州任通判的蘇軾因為賑濟災民而遠赴潤州,在離家半年多的時間裡,蘇軾為了表達對自己妻子王閏之的思念之情,寫下了不少詞篇,其中最出名的一首就是《少年遊·潤州作》。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 晏幾道筆下的離情,脫離了花間詞人那種程式化,體現更真切的情感
    詞最初為應歌而作,但後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是應歌之作也常常寄託著創作者自我的心緒,抒情主體也改變了代言體的形式,雖然還是寫愛情,卻常常直接以男性抒情主體的形象出現,比如晏幾道的很多詞就具有這些特徵。這些特徵的形成,與晏幾道的身世經歷有很大關係。
  • 柳永最深情的一首詞,真情,真愛,真詞,真男人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在宋朝詞壇,有這麼一個特別的詞人他出身官宦,卻只能當個白衣卿相,他的詞被民間鍾愛,卻為主流所不齒,才華橫溢,正史卻沒有隻言片語,他是第一專業詞人,也是市井「皇帝」,對宋詞的開拓和普及,無人能出其左右,他一生落魄潦倒、眠花宿柳,卻是最懂煙花女子的知心人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而對詞大家而言,敏感多疑與爛漫痴情早就是必需心態。不論是什麼季節,哪些情景,總是會感慨萬千,作詩作詞一首。但是,倘若只論大家在什麼季節憂傷憂慮之感最多,那麼必然是秋季。秋季這一時節仿佛素來便是為悲傷憂慮而生,大家通常挑選在這個時節道別朋友、避開家鄉。因而,詩大家也大多數將自身的憂慮悲傷寄予在秋天的詩詞當中。
  • 晏殊最經典的一首詞,奉勸世人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在當下
    千年前的北宋詞人晏殊就寫下了一首勸人珍惜當下時光的詞: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首詞通過感嘆人生短促,奉勸大家要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一切。能寫出這樣的詞和晏殊的人生經歷不無關係。晏殊的一生是富貴和順達的,他可謂古代文人中的幸運兒。
  • 晏殊《蝶戀花》乃婉約詞極品,豪放詞宗蘇軾也作一首,可與之媲美
    詞作中的菊花與蘭花,都是象徵品格美的君子的。為什麼他們會哭泣呢?因為昨夜西風凜冽,羅幕輕寒。古人用東風代春風,西風就是秋風,秋有肅殺的意象。綜合全詞來看,這並不是一首簡單講述離別情的婉約詞。另外,詞評家對於這首詞裡主角是誰,性別為何,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一部分人由於詞中有燕子雙飛和明月離恨的描述,堅持認為主人公必是一位女性。
  • 與情人離別傷感的句子,感同身受!
    當我們站在紅塵陌年裡,能做的只是在相遇時珍惜,在分離時淡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你我共敬過一杯酒,你我微笑的一點頭,也是前世修得的回頭,不該傷憂。3. 你我在匆匆忙忙中經過了多少故事,滄桑的心底有多少抹不盡的記憶,真切的未來會告訴你更多的真實,讓曾經的故事雲淡風輕。4. 真正可怕的不是猝不及防的離別,而是離別後泛濫成災的思念。5.
  • 唯美傷感的8句詩詞,句句觸動人心,讀到心碎!
    此乃通過責怪朋友無情的口吻而反襯自己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二、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出自宋·柳永《雨霖鈴》。此寫與情人離別的悲傷之情。有情人離別本就是一件非常傷感的事,況又是令人睹物生愁的秋天,豈能不讓人由物之蕭瑟而聯想到情人分別後情感的蕭索悽涼?三、春愁離恨重於山,不信馬兒馱得動。出自宋·石孝友《更漏子》。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宋朝是一個文人輩出的時代,這段時期也是宋詞發展的鼎盛時期,其中蘇軾和李清照分別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而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