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崀山:鄉村農家廳堂,供祖宗土地位習俗,農民說這是祖傳

2021-01-09 怪奇公社

怪奇公社(劉洪進)湖南新寧10月9日訊:農民家家廳堂屋的牆上,都懸掛著祖宗牌位和鎮宅土地,屋外還有一個小的敬香臺位。這是湖北南新寧縣崀山鎮一道民俗風景。這又是哪個民族的習俗呢?

尹雲社(右)與兒子尹躍華正在秤南瓜

2019年10月3日,攝影師來到湖南新寧縣崀山鎮黃背村7組農民尹雲社家,尹雲社正在用老秤稱南瓜。

大門楣上方懸掛照妖鏡

在尹雲社老屋大門正中的門楣上,懸掛著一面鏡子,是為了避邪,農民稱為照妖鏡。

堂屋正中牆上的祖牌位和土地牌位

更讓人感到新鮮的是:尹雲社的堂屋正中土牆上,設的祖宗牌位和土地牌位。祖宗牌位在上,鎮宅土地在下,祖牌位較大,土地位較小,上下排列。每個牌位都有香爐(盆)。

老土牆屋

尹雲社有三個兒子,老人隨大兒子生活。二兒子在廣東打工,么兒子在家開民宿。

敬祖民俗

尹雲社現代71歲,二個小兒子都已分家,另起了新屋。但他們每家雖然房屋新舊各異,但敬供祖宗牌位和土地的習俗卻是一樣的。

祖宗牌位

從祖宗牌位可以看出,這家人男主人和女主人的姓氏。祖宗牌位兩邊是吉祥對聯,中間為歷代先祖考妣神位。

鎮宅土地

鎮宅土地位,兩邊仍然是吉祥對聯。中間寫有「招財童子、興隆土地、旺相夫人、進寶郎君」等。

大門外設有小香臺

在大門之外,約一人高的部位,還設有一個小香臺。有的香臺,還寫上了「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中間寫有「天地國親師」。

新屋門外香臺

室外香臺更小,大小多只有30公分左右,上面都有香。

尹雲社小兒子家的神位

尹雲社的小兒子建有新屋,房前屋後種有許多水果,所以,他家的民宿取名果香園農莊。這些祖宗和土地牌位都是新的。

尹雲社小兒子新鎮宅土地牌位

據尹雲社介紹:供祖宗牌位和鎮宅土地,這是從祖輩傳下來的習俗,在於孝敬祖先,敬奉土地,求財保平安。

民宿

湖北少數民族很多,有苗族、土家族。但當攝影師問起尹雲社的民族時,他告訴攝影師:「我們是漢族」。

以上圖片均為劉洪進攝(關注怪奇公社,天天趣味新聞)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三 湖南衛視連續五天直播新寧崀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6日訊( 記者 尹建國 通訊員 楊堅 周忠安 )崀山侗歌、臍橙宴、舞龍盛會、傳統戲劇、瑤鄉民俗等一道道電視大餐,從臘月二十九(1月23日)至大年初三(1月27日),湖南衛視黃金新聞時段18:30《湖南新聞聯播》將連續五天在邵陽市新寧縣的世界自然遺產崀山核心景區進行直播報導
  • 祖宗牌位供著一條蛇(圖)
    蛇是村民的祖宗,祖宗牌位供奉的也是蛇的圖案。其實,在我市,以蛇為祖的地方還不少。供奉著蛇這一習俗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在當地逐漸沉寂,時至今日已基本消失  昨日,記者趕到巴南木洞鎮。這裡,一些村民曾經供奉著蛇。  自古以來,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無不將祖宗牌位視為根本。它象徵著後人對先人的追思和敬重,容不得外人有絲毫的侵犯。為維護其尊嚴,哪怕付出生命代價。
  • 莊行伏羊節來啦~羊肥梨香醉農家,羊肉燒酒GoGoGo
    「後疫情時代」的伏羊節莊行鎮針對上半年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結合莊行民俗及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羊肉燒酒習俗」,推出「羊肥梨香醉農家 上海貴酒宴貴客」2020上海莊行伏羊節系列活動,將伏羊文化與當地產業緊密融合,以節日為抓手,主動帶領轄區農業、旅遊業走出疫情影響,提振經濟發展。
  • 安徽廬江樂華村:靛青藍莓高高掛,美了鄉村,富了農家
    安徽廬江樂華村:靛青藍莓高高掛,美了鄉村,富了農家  ■中國軍網記者姬彩紅  盛夏時節,瓜果飄香。當盛夏的目光鎖住了深邃的藍,礬山「富硒」藍莓基地,再一次收穫了成熟的色彩。在礬山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大自然賦予了她神奇的「長壽因子」——硒。硒具有增強免疫力、保護肝功能、防癌抗衰老等食療功效,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這片土地的硒含量高達1.32mg/kg,是一般土壤含硒量的4.5倍。  而這片神奇的土地最初的樣子卻是被一片荒草灌木覆蓋的荒山,無人利用,常年無收。座落在礬山的藍莓產業基地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歷史作用與現實啟示
    作者:陳金龍  【編者按】1927年3月,毛澤東的經典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問世後,引起廣泛關注。這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農民革命鬥爭的綱領性文獻,在歷史的緊要關頭,為革命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動了農村大革命運動的繼續發展。
  • 湖南崀山的「點香人」日入萬餘,拿生命安全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但是為了公共安全,已經禁止接近,而湖南崀山的八角寨景區也有類似的地方,還有一座面向三面懸崖的山寺,逐漸成為人們爭奪香火的地方,然而,要順利到達那裡並不容易,中間只有一條很窄的小路,點香人才能通過。
  • 「五星」耀農家照亮幸福路
    □賈廣文 李樹坤 本報記者 姚建平 「接過來這沉甸甸的『五星新農家』的星級榮譽,我要把精美瓷盤獎品擺到家裡最醒目位置,時刻提醒自己做好示範表率,並且要把好傳統傳承下去。」提到前幾天的頒獎時刻,代表「衛生整潔星」家庭登臺領獎的依安縣陽春鄉東風村農民劉桂蘭依然激動不已。
  • 鄉親們的日子挺文藝(解碼·鄉村文化振興)
    核心閱讀  擺放著祭祖的案臺,卻掛著「文化禮堂」4個大字,還辦起了文娛節目、文明家庭評選會……這處新奇的祠堂,是湖北省鹹寧市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夏氏宗祠。在通山縣,這種「身兼兩職」的文化禮堂並不少見。
  • 鄉村振興——讓農民錢袋鼓只是鄉村發展的一部分
    其實現在很多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總是說讓農民錢包鼓就是鄉村振興的全部,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到一句話德不配位,鄉村振興也一樣,不但要讓他們錢包鼓起來,還要讓他們精神生活充實,如果只是讓錢包鼓起來,實際上就是暴發戶的表現,沒有精神生活的充實,可能他們會因為增收而失去太多太多。
  • 王馨成湖南旅遊宣傳片主角 在邵陽拍了什麼?
    湖南旅遊形象宣傳片來隆回、新寧拍攝 侗族歌手王馨成新湖南新旅遊宣傳片主角 屆時,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崀山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新瀟湘八景」之一的虎形山——花瑤,將通過該宣傳片走向海內外。 湖南省旅遊宣傳片3分鐘版由湖南電視臺經視頻道攝製,5月28日在長沙啟動,將分赴長沙嶽麓山、湘西鳳凰、張家界武陵源、湘潭韶山等全省主要旅遊景區進行為期20天左右的外景拍攝。6月8日,攝影組來到隆回拍攝虎形山—花瑤;6月9日在新寧崀山拍攝。
  • 產業興旺 鄉村美麗 農民富裕
    「十三五」以來,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發展富硒特色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形成了農業產業興旺、鄉村美麗、農民富裕的江津「三農」發展新格局。
  • 【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2020年湖南省(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將於8月...
    2020年湖南省(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將於8月26日在隆回縣大花瑤景區開幕。本次旅遊節有哪些好玩的?優惠政策有哪些?籌備情況如何?8月6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高揚先、邵陽市文旅廣體局黨組書記張映梅、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美了鄉村 富了農民——我市大力發展旅遊扶貧工作紀實
    交城的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演繹了「天然氧吧」龐泉神韻,讓你有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康養之旅;離石的美麗鄉村、原生態的農家樂,令你有了去掉浮躁、回歸自然的衝動;臨縣「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古鎮,圓了你與雄山大河約會的夢;孝義皮影木偶戲、中陽剪紙、文水鈲子、柳林盤子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土氣息濃鬱,讓你與民風古韻不期邂逅;呂梁紅棗、核桃、白酒、沙棘、蜂蜜等優質特色農產品異彩紛呈,百花齊放,滿足了你舌尖與味蕾的狂歡
  • 別讓農民不食人間煙火
    環境是一個地方的臉面,一鄉一村、一家一戶,如果環境髒亂差,不要說與現代文明接軌,連古人的傳統都沒有繼承發揚好。「黎明即起,灑掃庭除」, 這是先輩們代代相傳的每日必修課。眼下,一場旨在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環境治理風暴正席捲全國,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成效大顯。
  • 湖南山村年味濃 曬春聯送年貨宰年豬
    「曬」春聯、宰年豬、辦年貨、送年畫、扎龍獅……中國傳統佳節春節將至,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湖南炎陵縣的山村年味頗濃,村民忙碌著恭迎新年。  「曬」春聯  「摩託絡繹豬滿圈,大廈林立糧成山。」一場別開生面的農民「曬」春聯活動,讓三河鎮大坑村村民楊聖發率先「曬」起了自創書寫對聯。
  • 湖南農村白喜事至少要7至8萬,農民很頭痛無奈,為的就是這4點
    伴隨而來的是另外一件事讓農民很無奈、很頭痛。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比以前富有了,這是件好事。但在富裕的同時,各種攀比和各種不良的現象依然還存在。比如:比誰家的車買得好、誰家的樓房蓋的好等現象。這一攀比和不良的現象出現,雖然看似表面風光,但卻增加了大部分農民的負擔。為什麼這樣說呢?道理很簡單,這攀比那是需要人民幣去支撐的。如果家庭條件好,那到也無所謂;畢竟家裡面拿的出。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稱祭祖節,這天都哪些習俗
    一、寒衣節習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澧縣電視臺】芙蓉國裡慶豐年 城頭山上米食香——2018「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常德(第二屆)米食節宣傳片
    」湖南主題活動常德(第二屆)米食節在「中華城祖、世界稻源」的城頭山開幕。——2018「中國首屆農民豐收節」湖南主題活動常德(第二屆)米食節宣傳片解說詞撰稿/易宗明  攝製/澧縣電視臺絢爛澧縣,是一部厚重的歷史。
  • 高素質農民如何「煉成」?看鄉村振興中的農民力量|農業觀察
    這裡的農民不一般。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離不開高素質農民隊伍,高素質農民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活水」。「昌平草莓」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能種出昌平草莓的農民究竟有何不一般,具備哪些高素質?日前,中國網記者走進北京市昌平區,近距離與高素質農民對話,看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十八般「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