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雲
【雲說家風·《易經》篇】第175天。
孔子特別擔心這樣一種人,說是開讀書會卻湊在一起玩手機,說是朋友小酌卻聚在一塊抱怨社會,說是一起吃個飯卻說誰的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高,除了志氣和身高不高哪都高。言無正題也就罷了,還特別喜歡佔小便宜,凡事不講大局,一切從自己吃喝穿戴的享受出發。
這是《論語·衛靈公第十五》的章句:「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易經·萃卦》第三爻(六三)爻辭:萃如嗟(jie)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萃,是相聚的意思;如,是什麼樣子;嗟,是嘆息,後來引申為別人施捨食物時帶有傲慢、瞧不起人的一種給予。
顯然,「萃如嗟如」就是那種大家聚在一起負面消極的樣子。無攸利,是指沒啥好處。但這種人也沒啥太大的壞處,頂多是遭受點小羞辱,小不順,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遷就著過,孩子也會成爹媽說話的語氣和表情以及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就叫:往無咎,小吝。吝,是羞辱的意思。
說什麼話就是什麼人生,因為語言是種子。抱怨、怒罵、譴責、挑剔的人有個能量場,他身邊都是這樣的人。經常說氣死我了、急死我了、熱死我了、凍死我了、煩死我了的人身體、情緒和所過的日子大多不好;常常自我否定的人,他的孩子基本也不會太優秀,令人嘆息的是孩子同樣會有父母這樣的思維方式和語言毛病。
這種家庭的孩子始終生活在平庸低俗的底層,雖然張口閉口是消極,但他們卻謹小慎微、潔身自好、自私自利甚至急流勇退。也就是說大麻煩找不上他,但大成就跟他家也無緣。孔子說:「往無咎」,上巽也。巽,表示風,也指順從。這是傳統,是家風,從太爺爺到重孫子多少輩人都活成一個版本。
沒有人願意活在低賤與平庸當中,但前提要先認清自己的思維、見識和做法確實不高級。這就是個難事了。一個人是很難突破原生家庭固有的觀念,幾乎每個人都活在父母的言行中。想改變的第一步不是去做,而是先認知父母有缺點,從而找出自己與父母相同的缺點去克服。此話怎講?看到父母有問題趕緊改正自己。
我是在國學經典中找回自己的,發現父母有的做法與說法與我所讀到的四書五經不同,於是便陷入深深地痛苦當中,是按照書中道理行事,還是依據現實生活盡孝?後來我得出結論,既按照書中道理行事,也依據現實生活盡孝:修繕自己!
一邊努力讀書、用心思考、努力創作,一邊反省、克制、感恩和擇善。多年來寫了幾百萬文字,講了幾萬分鐘課程。於是,我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尊敬與追隨。當我想以一個嶄新的身份出現在家庭裡的時候,發現還是不行。因為我的父母依然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依然是我的兄弟姐妹,他們還用固有的思維來考慮問題,用自小積弊的觀點來看待世界。
萃卦第四爻(九四)爻辭:大吉無咎。
大,是大人、君子;吉,是吉祥美好;無咎,是沒啥錯誤。本爻解讀為:一個君子的價值觀很正確,日子也很美好,也沒啥大錯誤。
這是什麼意思,《易經》爻辭的作者周文王想表達什麼呢?
孔子說:「大吉無咎」,位不當也。
位不當,這個描述極為精準。想做事,但沒人跟隨;想呼喊,卻沒人聽從。我甚至遇到了更大困難,我的讀書、反省、吃素、早起、克制手機、為家裡制定家規幾乎遭到了妻子、兒子、女兒以及侄女的反對。誰願意被人改變呢?誰願意在美好的床上被殘酷地叫醒呢?誰願意正在盡情地刷視頻裡被無情地打斷呢?
但我依然堅持。堅持學習、讀書、反省、改善和樹立家風。如今妻子已經很認同我了,孩子們也很認同我了。前幾天兒子與妻子交流,說媽媽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為以後自己家庭和孩子做個榜樣。聽罷,我幾乎熱淚盈眶!
萃卦第五爻(九五)爻辭: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經過堅持、歷練和家人的支持(他們終於支持我了),我的家風主張逐漸有了權威。這就是:萃有位,無咎。我把自己當作生命的原點,每天都把昨天的自己打碎重新活過,不必再去求得身邊人的信任,不後悔,不糾結,不慌張,不渴望,把每一天都當作新生的第一天,也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這便是:匪孚,元永貞,悔亡。匪,是不的意思;孚,是信任的意思;元,是開始;永貞,是永遠保持操守,不可三心二意;悔亡,是後悔、遺憾全部消除!
孔子說:萃有位,志未光也。
怎麼講?
雖然被尊重,被肯定,有了一定的位置,但志向還沒有完成,理想還在路上,將家風事業發揚光大、惠及眾多家庭是我後半生之心願!
萃卦第六爻(上六)爻辭:齎(ji)諮涕(tì)洟(yí),無咎。
齎(ji)諮,是喟然嘆息;涕洟(yí),是眼淚鼻涕下流,意為一把鼻涕一把淚。
為什麼嘆息,為什麼哭泣呢?
為成就而嘆,因喜極而泣。文王在羑裡的監獄中經歷了太多不眠的日夜,也曾被紂王考驗而親口吃下自己兒子的肉,最終回到西伯,重整河山,興兵伐紂,實屬不易,太不容易!
我深切地理解歷史上每一位大成者。大成意味著大苦,大難,大坎坷。雖然我沒有大成,但走過40多年的生命把以前的傲慢、虛偽、急躁、自私、張狂、膚淺、僥倖、懶惰幾乎全部清除乾淨。在47周歲生日之際便與妻子商量為自己買一個墓地當作生日禮物,將自己的上半生埋葬,親手寫下墓志銘:偽善終去,清白已來;兩世人生,一詞不贊。
孔子說:「齎(ji)諮涕(tì)洟(yí)」,未安上也。
對我的父母、祖先,只有感謝,只有歉意,在力爭突破家風的日子裡有太多違背與不孝,但目的是為了孩子有為、夫妻和悅、父母安康、讓家風美好和通暢,讓更多被原生家庭傷害和誤導的孩子清醒與幸福!
今天解讀的原文是:
1、《易經·萃卦》爻辭:
第三爻(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
第四爻(九四):大吉,無咎。
第五爻(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第六爻(六四):齎(ji)諮(tì)涕洟(yí),無咎。
2、《易經·象傳·萃卦》:
「往無咎」,上巽也。
「大吉無咎」,位不當也。
「萃有位」,志未光也。
「齎(ji)諮涕(tì)洟(yí)」,未安上也。
張建雲
天津家風研究院院長。
作家、國學學者、《中國家風》主編、天津市政協委員。
曾任中央黨校國學籤約主講人,現為全國婦聯家庭建設專家智庫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