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管模式 提升整體氛圍 秀洲全域推進養犬示範小區建設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探索共管模式 提升整體氛圍 秀洲全域推進養犬示範小區建設

  日前,隨著油車港鎮恆大綠洲小區安裝完最後一塊公示牌和「寵物拾便箱」,秀洲區範圍內所有鎮(街道)都有文明養犬示範小區了。截至目前,全區共創建完成9個文明養犬示範小區,200多個文明養犬示範戶。

  作為秀洲區首個犬類管理示範小區,萬科吳越花苑小區率先開展物業聯動和星級評定製度。一走進小區,就能看到門口的這塊文明養犬公告欄,小區裡所有小狗住在哪一戶人家,品種是什麼,都清楚地公布出來,後面還有星級打分。

  這個星級評定,主要由物業工作人員組成的犬類巡查管理隊伍根據每天的巡查結果而得出。「我們每隔一個小時就會在小區裡巡邏一圈,碰到小區裡有業主不牽繩的就及時勸阻。如果有小狗在家裡面叫的,也會上門去提醒。對於那些多次勸導不改正的犬主人,就有可能要扣星了。」萬科吳越花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小王告訴記者,小區還建立了以業主微信群為主的居民自律養犬管理平臺,方便業主之間溝通。

  除了萬科吳越花苑小區和恆大綠洲小區,還有新城街道的雲間綠大地,高照街道的信達香格裡、金都九月洋房,王店鎮的梅裡春天、洪合鎮的上源華庭、新塍鎮的江南幸福裡、王江涇鎮的長虹春天等社區入選文明養犬示範小區。

  據了解,秀洲區還在全區範圍積極探索社區、網格、物業、志願者的共管模式,開展文明養犬示範小區試點工作。各小區還在設施方面給居民養犬提供方便,比如寵物便便環保屋,裡面放置了塑膠袋和撿拾糞便的工具,就算犬主人出門遛狗忘記帶了也能及時清理狗狗的糞便,維持良好的環境。同時,通過製作投放文明養犬宣傳花草牌、設置文明養犬宣傳告示欄、籤訂文明養犬承諾書等形式,不斷提升小區文明養犬氛圍。

  此外,各街道分隊隊員還根據各自的管理網格,對於在日常巡查中發現的流浪犬,根據「第一時間上報分隊犬類管理專班組,第一時間開展抓捕行動」的「雙第一」原則進行處置,對不文明養犬行為依法依規進行查處,確保養犬管理工作高效有序。

  「文明養犬的宣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呼籲廣大群眾在養犬時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居民養犬公約,自覺自律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秀洲區綜合行政執法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深入開展文明養犬宣傳及養犬專項執法整治行動,以點帶面在全區範圍進一步深化文明養犬的示範引領作用,全面開展文明養犬示範小區的創建工作,對表現較好的示範戶予以表彰和獎勵,進一步深化文明養犬管理工作,引領文明養犬新風尚。

(文章來源:嘉興日報)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天文科普旅遊帶 旅遊基礎設施的開發建設
    日前,貴州省印發《關於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旅遊產業化建設多彩貴州旅遊強省的意見》,要求統籌推動旅遊產業化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打造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國內一流度假康養目的地,推進多彩貴州旅遊強省建設。按照規劃,貴州將以文旅融合為根本,以產業鏈思維做產業,創新「12345」產業鏈推進模式,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市「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系列...
    提升城市品質。堅持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在中心城區推進城建三年改造提升行動,以建設公園城市為目標,持續不斷擴水增綠。打造文明之城。印製下發了《關於加強市區養犬管理的通告》和《文明養犬倡議書》,開展「文明公約」「文明十條」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活動,2016年以來,我市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省轄市,群眾安全感始終位居全省第一方陣。提升城市潛力。
  • 首創「9+1」集成模式,江幹打造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升級版」
    事實上,去年,杭州就率先啟動老舊小區提升改造行動,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未來社區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推動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空間挖潛和服務提升,努力打造「六有」(有完善設施、有整潔環境、有配套服務、有長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諧關係)宜居小區,使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 推進四大行動 臨海市「一帶兩區」十萬畝全域整治
    今年以來,臨海市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村莊整治、「二改一還」農地整治、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廢棄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四大行動」。
  • 達州市通川區東城街道吉昌大院「潤、促、立」探索出老舊小區自治...
    吉昌大院緊緊抓住老舊樓院提升打造契機,組織小區居民通過「三個一點」(業主籌資一點、轄區單位援助一點、財政補助一點)的方式共籌集資金近百萬元,對小區進行了提升改造。在小區黨支部的引領下,吉昌大院探索並推行居民自治管理「五議」工作法,以「通川有禮·有禮吉昌」為支撐,通過「潤、促、立」三舉措,促進小區居民素養大幅提升,充分營造了有禮踐行、和諧有愛、自治有序的基層治理新氛圍。
  • 焦作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系列...
    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鄉鎮、示範園區、示範項目三大評審認定辦法,新建焦作公共就業網,搭建創業孵化平臺113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兩定製兜底線」健康扶貧模式,榮獲國務院通報表彰。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15分鐘醫療服務圈基本形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部建成達標。農村幸福院覆蓋85%千人以上村。
  • 南京溧水:激活山水「內生力」,全域旅遊呈現「健康」底色
    2018年,溧水被確定為民革中央康養產業實踐基地,「健康江蘇」實踐示範區,成為「健康中國」發展大會永久會址。近年來,溧水堅持以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契機,以「健康」為引領,全域旅遊已從秉燭之光成燎原之勢。2020年6月,溧水區成功入選第二批江蘇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成為溧水對外展示的一張新名片。
  • 趾鳳:全域旅遊發展方興未艾
    「我們發展全域旅遊大有可為,有白崖寨風景名勝區的示範帶動,有豐富的人文底蘊,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只要我們發揚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定能創出一片天地。」鄉黨委書記張小平說。  白崖寨風景區被譽為「南國小長城」,延綿五公裡的古寨牆有近千年的歷史,景區內物種豐富,懸崖峭壁,是一處未被破壞的「處女地」,2019年獲評4A級風景名勝區。
  • 平原:構築「一星四化」鄉村治理模式
    每年「七一」評選100個「頭雁支部」,培育打造基層黨建示範點,形成「頭雁領飛群雁跟」的示範引領效應,帶動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推進、全面提升。黨支部領創辦,促進土地經營規模化。通過土地經營規模化就能實現高度機械化,推廣標準化,提升品質化,實現現代化。同時,平原以龍頭企業為牽動,深入推進三次產業優化調整、創新提質,實現三產融合。
  • 贛州: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守護河湖健康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歐豔芬報導:9月30日,記者從相關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贛州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1月至8月,全市87個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贛江、東江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劣Ⅴ類水斷面全部消滅,確保了贛江源頭、東江源頭水生態環境安全及河湖健康。
  • 三隻松鼠多品牌策略的背後,是一項以全域為主題的CEO工程
    2020年6月開始,三隻松鼠陸續推出了小鹿藍藍、鐵功基、養了個毛孩、喜小雀四個子品牌,分別切入嬰童食品、方便速食、寵物食品、定製喜禮的細分市場。
  • 文體活動+城市品質提升 成都雙流大運會氛圍越來越濃
    ;從成立大運會雙流賽區委員會到全區開展「愛成都·迎大會」的各項體育活動;從城市品質提升到哉歌載舞迎大運會……雙流區在全區營造「愛成都·迎大運」的濃厚氛圍。截至目前,已在118個村(社區)開展「體育+」社區運動活動439場次,在全區掀起了「愛成都·迎大運」全民健身活動的高潮,並以大運會為契機,在各項群眾體育賽事中大力宣傳大運會和世界賽事名城建設,讓廣大市民知曉、理解和參與大運會,營造濃厚的賽事籌辦氛圍。同時,把社區運動節作為廣泛開展全面健身活動和積極籌辦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等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
  • 深圳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瞄準條線信息孤島和重複建設,破解「要...
    依託地理信息系統(GIS)、建築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數位化手段,開展全域高精度三維城市建模,加強國土空間等數據治理,構建可視化城市空間數字平臺,連結智慧泛在的城市神經網絡,提升城市可感知、可判斷、快速反應的能力。
  • 旌德:「六個突出」落實落細新階段建設重點任務
    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共建成果轉化平臺,探索建立「外地研發、旌德製造」的「雙向飛地」。加快推進健康智造中心、生物醫藥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建設,支持黃山膠囊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引導符合條件的規上工業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強化產業「競爭力」。聚焦機械電子、玻纖建材等傳統產業,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動轉型升級。
  • 慈利縣: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慈利縣在抓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同時,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超前思考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慈利縣的發展,主動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之路,根據階段性任務的變化,轉變工作方式,積極推進慈利縣25個鄉鎮427個村(居)走向全面振興。乘黨建扶貧之勢促組織振興,以築牢黨建為基點,引領基層組織「強」起來。
  • 2018成都禁養犬種名單 不能養的狗的品種有哪些圖片
    近期,成都市成華區一小區內,一條未拴繩的德牧犬,撲倒並咬傷了一名13歲少年,狗主人被拘留罰款,引發廣泛關注。  8月19日,據成都市犬只管理協調小組消息,從今日起,成都市將集中開展對犬只管理整治,持續到10月31日,為期三個月。
  • 我市大力推進人才強市建設,加快創新人才集聚 讓人才各得其所盡展...
    近年來,從堅持黨管人才到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從實施人才工程到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和幹事創業平臺建設,從強化服務保障到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和營造良好創業環境……江門大力推進人才強市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一大批高層次人才落戶江門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提出,要實施「五邑人才工程」「僑都英才計劃」,高標準建設全國博士後創新(江門)示範中心,引進培育創新團隊和高層次人才。
  • 陝西省寶雞市:深化「一核雙聯四化」模式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近年來,寶雞市圍繞建設「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化城市、裝備製造業名城、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宜業美麗幸福城市,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更新觀念,守正創新,不斷深化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縱向四級聯動、橫向互聯互動,推進基層治理網格化、服務群眾項目化、工作隊伍專業化、基礎保障標準化為主要內容的「一核雙聯四化」工作模式,激發紅色細胞,凝聚共建合力,持續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
  • 培育「紅色課代表」,花園山探索「3+2」社區治理服務模式
    花園山社區愛熙社工在街道和街道社工服務中心的指導下,落實「五社聯動」服務模式,營造「黨員帶頭、居民參與、單位共建」的共建共享共治社區治理氛圍。「3+2」黨員參與社區治理服務模式花園山社區以書香苑小區為試點,探索「3+2」黨員參與社區治理服務模式:「3」是指社區設『課程』、居民印『試卷』、黨員領『作業』,「2」是指小區業委會、小區物業,「3+2」模式即社區梳理,居民點單,黨員參與社區服務,提供惠民行動——通過黨員行動來滿足居民需求、促進社區建設、優化惠民服務、整合在地資源,社區、業委會和物業三方合力助力社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