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是沙田中學建校五十周年了。
五十年,對於人生是漫長的。早屆的沙中校友已是爺嫲職稱了。往事如煙,求學艱辛,苦多甘少,校園許多往事揮之不去。筆者亦然。
沙田中學始建於一九七零年。校址在闍西山南坡(現沙田消防隊位置)。校園北靠闍西山,南面是校門,正對著一片無垠的水稻田,視野極佳。放眼平田,稻浪起伏,南風裹著稻香穿窗灌滿課堂。春天山上滿是不知名的野花,入夜,蛙鳴噪耳。田間小路彎拐無序,河湧交錯,舉步登船。
校園西鄰闍西小學,兩校互無圍牆,八達四通。兩校上課鈴聲相聞相擾,下課學生相竄相鬧,好像從沒發生過小學生打哭中學生事情,反之則常有,互有投訴。
校園東面,與山邊村為鄰,距極近,球場就挨著農戶屋邊。這條小村,百來號村民,一式講厚街話,不是土著沙田疍民,分明是厚街岸上人。由於校球場貼近農戶,不時有拋球不準的學生把球扔到農民的瓦房頂上,籃球在屋頂上噼噼啪啪蹦彈好久才與碎瓦一道落到地上。很快王兆全校長就攤上煩事了,保證下不違例,不知保證了多少次,但仍是違例。
山邊村民是以種水草為生的。水草,又名鹹草、莞草,此草喜鹹,因鹹而茂。曬乾,可織睡蓆,遠銷國內外,馳名遠近,東莞因此草得名。水草色綠,殖旺,高可過人,近兩米。山邊草民砍草,樹蔭下用草刀破草,破開邊的草拿到平坦的曬場去曬。曬草是很有工藝的,一行行,一排排,呈八字形,煞是好看。曬乾的草呈淡青色。
曬場中間留一條僅通一人之小路供行人通往。學生每天就是在這小路上謹慎的魚貫通行,不敢踏踩曬草,否則,草民會跺著腳叫罵,多是喊打喊殺的狠話,甚至「問候"人家的母親,不過從沒打過我們的學生哥。
校園北面是闍西山,挨得緊緊的,山坡不陡,不高。下課時男生可一溜煙竄上山腰撒完泡尿趕回課室上課。校園簡陋,沒風景,但闍西山可是學生哥的樂園。
闍西山呈長條形,像條長蛇浮海上,故名闍西山,又叫蛇西山。整山分為蛇頭,蛇腹,蛇尾等部分。山最高處是蛇腹部分,蛇腹山腳地勢較平緩,除耕地就是亂葬崗,是沙田疍民最終之歇息地。校址前身就是亂葬崗,晚上遇上雨停風歇之際,偶可看到淡白淺紅之磷火從墳崗蹦出,上下竄動,隨微風飄移。鬼火,其實煞是美麗的,慣看不驚。
闍西山不知有多少年,但沙田陸居只約百來年。百年前,闍西山處於茫茫珠水之央,潮漲時,白水滔滔,驚濤拍岸;潮退時,山南麓現出一幅灘涂。真難為這個為此山之冠名者,怎叫闍西山?「闍」字音陌義生,常字典難查。其義有二,一為高僧,二為平地高臺。此山名「闍」應是高臺之意。此山處珠水之西,謂之闍西山也不無道理。為闍西起名者,估計為厚街村讀了許多八股文之老伯父,肯定不是土著沙田疍民,那時的沙田疍民幾乎全是文盲。
闍西山,其壤甚沃。滿山草木蔥蘢,芒草過人,權木茂密,四時野花疊遞,野果紛呈。自然也不缺蛇蟲鼠蟻,飛禽走獸之動物。學生不喜歡野黃蜂,更怕蛇,不管有毒無毒,都怕。學生每星期要上山砍柴交學校飯堂,這些學生哥吃了不少被黃蜂針蟄的苦頭,眼青鼻腫是常有的事,行動笨緩又膽小的女生更是蜂的受害者。如遇叢間竄出一條蛇,叫得最尖響是女生,逃跑秒速可追上飛人劉翔。
男生以亂石砸蜂窩取樂遭蜂襲,臉腫像豬頭,活該!可憐膽小呆弱的女生,常是誤犯蜂威,被群蜂圍襲,防蜂乏術,坐地乾嚎,怪可憐的,下山時幾乎看不見路,兩眼腫成一條縫。黃蜂也夠陰的,專針眼睛,一針就腫。有時大家發現一林紫黑果,男女生爭相搶摘之際,壞男孩無中生有大喊:有蛇!女生不問真假,拔腿飛逃。嚇跑女生,男生便可獨享野果。
學友們,還懷念闍西山嗎?
72屆高中1班畢業照(首屆)
72屆高中2班畢業照(首屆)
73屆高中畢業同學留影(第二屆)
73年首屆初中畢業生 (2)
74屆高中畢業照(第三屆)
74年第二屆初中畢業照
88屆初中畢業照
學生在校內合影
71年高中畢業證(修正)
77年高考準考證(修正)
教師在校園內合影
青年教師合影
青年教師在教工宿舍前合影青年教師在教工宿舍前合影
師生在校內合影
郭樹容老師手繪舊校風貌圖(一)
郭樹容老師手繪舊校風貌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