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國時的人們是怎麼過年的?那才叫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2021-01-09 贏牟左史

民國時期過年時,大戶人家家裡祭祖兒孫們給祖先的神位磕頭的情景。

到了除夕這天要進行數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祭祖儀式,祭祖時擺上祖先神位,給逝去的祖先上香燒紙,祈禱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

過年長輩們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民國時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一般不會太多,表示心意即可。

過年的時節一到,趕年集就成了老百姓的主要活動,趕年集是為了採買年貨,當然主要是為了趕熱鬧。圖為民國時期熱鬧的年集。

民國時年集上,賣各種小玩意的小商販傾巢而出,圖為民國時北京城的年集上拉洋片兒的。

過春節家家戶戶貼對聯,這是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民國時的人們的對聯都是手寫的,那時的人們,書法可都是有著相當造詣的。

舊時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買香燭錢紙,給祖先燒紙錢。圖為民國時集市上賣香燭紙錢的貨攤。

民國時期城市裡的年集,人流擁擠,熱鬧非凡。

過年放鞭炮,男孩子們拿了壓歲錢就去買鞭炮、放鞭炮玩兒。沒有鞭炮聲的新年是不能稱之為過年的。

民國時期的北京白雲觀,老百姓過年時為了求吉利,祈求新年平安,都會到道觀佛寺裡燒香拜神。

民國時期過年時人們的見面禮儀,打躬作揖,那時的人們真的是禮貌有加,彰顯了禮儀之邦的人們的良好教養。

相關焦點

  • 70多年前(民國)人們怎麼坐火車?(上集)
    平時很喜歡收藏老照片,我一直覺得這些珍貴的照片,在講述拍攝時刻的那個世界。先挑出一組民國時期和火車有關的照片,和大家講講民國時期人們是怎麼坐火車的。先橫屏預覽一下圖片1941-1949年 安徽省我買的時候名稱上面只標註了1941-1949年中國各地老照片,1.照片拍攝於蚌埠,明光市,淮南市這些地方,離南京很近。2.照片裡面穿軍裝的都是國軍身份。3.1937年盧溝橋事變,37年底南京淪陷,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
  • 過年啦!老蘇州過年的味道,還記得嗎?
    左右攪動鍋柄,那蛋汁便十分「服帖」地化作一個薄薄的圓...看著一個一個蛋餃心滿意足。就是發筍乾 老蘇州的年味,是那濃濃筍乾味。節節拔高的筍乾,有個好口彩,自己泡的乾淨無異味,還有一股濃濃的筍乾香味。筍乾用來燒肉吃特別香,而且越燒越入味,甜鹹鮮香,肥美可口。
  • 90餘張南京民國老照片熱傳 現"婦女絞臉"照(圖)
    90餘張珍貴民國照片熱傳 清晰度之高較為少見  在網絡及微信上流傳的這組「彌足珍貴的南京老照片」共有90餘張,這些老照片多為民國時期的照片,幾乎全為黑白顏色,照片上拍攝的既有鼓樓、  南京文化學者薛冰告訴記者,這組老照片中的建築照片大多曾發表過,只有極少數較少見的民間生活照片比較有趣,這些老照片與他以往見過的老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清晰度高,「這種清晰度也可能有些是經過電腦調整的,以前見過的老照片大多清晰度不高。」
  •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今天小編所分享的這組照片是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 50、60、70、80年代春節老照片,簡單而珍貴的年味丨可讀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舊時春節老照片,一起回味一下那時簡單而幸福的年味兒,撿起純真年代過年的美好記憶……五十年代,那個時候,物質還沒有現在這麼富足,人們是這樣歡度春節的。我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誕生在1958年,所以,在那之前收音機才是人們最愛的娛樂消遣之一。▼ 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視、電腦,沒有央視春晚,更沒有網上直播,人們要看春節晚會只能去現場。以前,各市、郊、縣文化宮每年都會舉辦春節聯歡晚會,時間一到,人潮紛紛湧入會場,好不熱鬧!▼ 1956年春節,侯寶林、郭啟儒,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說相聲。
  • 民國時過"國曆新年"的尷尬:不知什麼時間過年
    不知什麼時間過年  1912年1月1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經各省代表會議議決,由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於1月2日通電全國,宣告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陽曆取代中國從前通用的陰陽曆(俗稱「陰曆」或「農曆」)。作為一種過渡,臨時參議院根據民國改歷的精神與國民的風俗習慣,議決編歷辦法四條,其中之一就是「新舊二歷並存」。開始時難免出現混亂。
  • 老照片:1925年劉海粟人體模特事件轟動民國上海
    引子1912年11月,自幼酷愛書畫的劉海粟對西方繪畫甚為推崇,當年17歲的他與友人在上海創辦圖畫美術院,成為首任校長,所採取男女同校、旅行寫生、模特兒寫生的方式,在傳統中國引起了極大非議,「模特兒事件」便因此發端,@圖遊華夏網通過研究民國時期的報導與老照片,與讀者朋友們再重新回顧這段獨特的歷史。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1940年民國時期的山西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40年的山西運城。運城是關公故裡,因「鹽運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運城歷史悠久,是人類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類最早食用鹽、開始冶煉和農耕文明的地方,是華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世紀曙猿的發現,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1000萬年,證明了運城是人類的遠祖起源地。
  • 老照片:1947年的民國面孔,新人結婚已經很時髦了!
    ——餘秋雨 今天整理一組民國老照片,不同地域,內容多樣,反映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人文風貌,經後期上色處理後分享給大家 土牆之下,一排等活兒的人力車一字排開,這相當於現在的計程車,民國時已經非常普及了,不過當時剛引進人力車,社會上還曾引起不小的爭議,原因就是在人們傳統觀念裡拉車一直是靠畜力的
  • 珍貴歷史影像資料 國家地理民國時期的老照片 上
    【錢塘江】(1920年11月號)杭州附近的錢塘潮是中國一大奇觀,故老相傳,五代時的吳越王錢繆曾率領大軍在此用弓箭射住潮頭,錢塘即因這位「錢王」而得名。【箭樓】(1920年11月號)北京內城牆上這古老的工事沒能擋住擁有現代裝備的日軍,1937年8月8日,日軍3000人穿過正陽門舉行了入城儀式。
  • 說說過年的那些事兒,我們這裡的年夜飯與你們的年夜飯有些不一樣
    但不管社會怎麼改變,人們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春節的團圓之意永遠都不會淡化、改變。因為那是幾千年文化的沉澱,是鐫刻在靈魂、血液內的永恆記憶,是任何外在物質或力量都不能磨滅的。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提到過年,筆者就不得不提我們這裡過年的一些習俗,比如年夜飯。
  • 民國時期珍貴老照片:圖三非富即貴,圖四是真實的上海灘
    民國時期珍貴老照片:圖三非富即貴,圖四是真實的上海灘 1、民國時期的上海街頭,圖中是四名美國海軍,他們穿著制服手持警棍,在街頭行走。
  •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年輕時到底有多美?這組老照片驚豔了時光
    ——張恨水胡蝶,人如其名,宛如一隻美麗的蝴蝶宿在了民國,在人才輩出的民國,她並沒有掩蓋住自己的光輝,從她這組驚豔了時光的老照片來看,她的確配得上民國第一美女的稱號。1908年,上海的一幢普通民房裡傳來了一聲啼哭,她的父親為新生兒的降世欣喜不已,給她取名為胡蝶。
  • 2018年春節到了,家裡怎樣裝飾才會有濃濃的年味?
    過年過節靠的就是熱熱鬧鬧的過節氣氛,有了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人自然神氣氣爽,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和期許。2018年春節到了,如何才能讓家裡充滿濃濃的年味呢?其實,年味也是需要靠雙手用心營造的,好好布置一番,過年在家裡也能感受到喜慶的年味。
  • 「年味兒」也懷舊!那些記憶中的自製春節零食
    那些記憶中的自製春節零食  新華社記者  新春佳節仍在進行時。想必對當今大多數人來說,過年期間享用各色美味佳餚已是尋常之事。但或許在大魚大肉、杯盤狼藉的間隙裡,往昔物資匱乏時代曾讓人垂涎三尺的自製春節零食的記憶,也會悄然湧上心頭,勾起我們對於舊日「年味兒」的懷戀。
  • 一張92年前的老照片,這是揚州的哪所小學?
    「這張老照片距今整整92個年頭了!」近日,68歲的王宗正先生整理老物件時,又找出那張拍攝於民國十七年七月(1928年7月)的老照片。照片上是23位少年的合影,最上方有一排字——「江都第十二小學遊藝會新劇組攝影十七年七月」。王先生想問問,「江都第十二小學」在哪裡,如今是否還在?
  • 民國老照片:貴婦人長相嚇到我了!這才是補鞋匠真正的樣子?
    民國時期的社會百態是怎麼樣的?看電視我們也看到過民國時期的場景,電視裡雖然民國時期動亂不斷,但是百姓們的生活條件好像還不錯?真實的民國時期溼疹樣的嗎?我們來看幾張民國老照片就知道了!民國時期的小吃攤位,攤主可以挑著擔子到處走,像極了今天賣煎餅果子的小車。地上跪著磕頭的是老乞丐,旁邊的婦人穿著破爛一臉麻木,乞丐對於她來說已經見多不怪,可以視而不見了。重慶的正在哺育的母親,唉,那時候國不成國,家不成家,作為一個母親,真的太不容易了。
  • 過年記憶:如何留住那些濃濃的年味,貼春聯有這些不能忘卻的忌諱
    就拿寫春聯來說吧,現在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快,還是人們都普遍不會使用毛筆字的原因,春聯都變成了千篇一律的印刷品,儘管印刷的非常精緻,也很華麗講究,但是總感覺到缺少的是一種味道,那是一種厚重的傳統文化味道,記得小的時候每到臘月二十四以後,被村裡譽為文化人的家裡每天都是絡繹不絕的鄰裡,要求寫春聯,因為父親是一個教書先生的緣故,我記得家裡每天都會有鄰裡鄉親要求寫春聯,哪個時候寫春聯還不像現在這樣簡單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百態
    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3年至1946年的中國。
  • 民國元年春聯新味
    按照各地習俗,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只需在過年前即可。然而,貼春聯的場合和風俗還是很講究的。比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用來貼於豬舍、雞(鴨)舍處,而「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則貼於廚灶處。遇到有喪事的人家,第一年貼白色春聯,第二年貼綠色春聯,第三年貼黃色春聯,內容如「天下皆春色,吾門獨素風」等,民間稱之為「孝聯」,用以寄託家人的哀思,只有到了第四年的春節時才恢復用紅色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