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過年時,大戶人家家裡祭祖兒孫們給祖先的神位磕頭的情景。
到了除夕這天要進行數千年來傳承下來的祭祖儀式,祭祖時擺上祖先神位,給逝去的祖先上香燒紙,祈禱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
過年長輩們要給孩子們發壓歲錢。民國時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一般不會太多,表示心意即可。
過年的時節一到,趕年集就成了老百姓的主要活動,趕年集是為了採買年貨,當然主要是為了趕熱鬧。圖為民國時期熱鬧的年集。
民國時年集上,賣各種小玩意的小商販傾巢而出,圖為民國時北京城的年集上拉洋片兒的。
過春節家家戶戶貼對聯,這是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民國時的人們的對聯都是手寫的,那時的人們,書法可都是有著相當造詣的。
舊時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買香燭錢紙,給祖先燒紙錢。圖為民國時集市上賣香燭紙錢的貨攤。
民國時期城市裡的年集,人流擁擠,熱鬧非凡。
過年放鞭炮,男孩子們拿了壓歲錢就去買鞭炮、放鞭炮玩兒。沒有鞭炮聲的新年是不能稱之為過年的。
民國時期的北京白雲觀,老百姓過年時為了求吉利,祈求新年平安,都會到道觀佛寺裡燒香拜神。
民國時期過年時人們的見面禮儀,打躬作揖,那時的人們真的是禮貌有加,彰顯了禮儀之邦的人們的良好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