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李鴻章反對,他說絕不許別人騎馬我騎驢必須戰艦自造

2021-01-09 李連利坐古談今

本文為系列第七篇

自從1864年左宗棠試驗用中式造戰艦方法失敗後,他就想邀請西方技術人員幫助中國建造戰艦。因此,左宗棠準備建造自己的專門造船廠的想法兒,英國和李鴻章等人早就知道了。同時,李鴻章也並非像他給曾國藩的信中所說的那樣,僅僅是不支持那麼簡單。

為了阻撓左宗棠造船計劃,英國政府還在《申報》等報紙上進行輿論攻勢,宣稱中國的技術不足以造船。而且,李鴻章、英國駐華公使阿禮國、總稅務司赫德、駐華參贊威妥瑪等一同或徑直向總理衙門上書建議買、租並舉,或者華洋合辦地的發展自身技術。

李鴻章並非像他再寫給曾國藩的信中表露的那樣:並不僅僅是不支持左宗棠自造戰艦!

李鴻章等人的反對言論我們專文詳述。

(1)為什麼不能與英國合作

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正式上書《復陳洋務事宜折》。講述了中國為什麼要建造自己的戰艦、如何建造戰艦以及為什麼不能與英國進行合作!

左宗棠指出:自從1839年英國就對中國進行侵略。其後屢屢挑釁極為猖狂,借著太平軍再次發動戰爭。雖然,他們現在和我們關係挺好,但是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他們仍然會借著機會要挾我們。

如果決裂,打陸戰是我們的長處,如果在海上,他們有輪船我們確沒有。這就好像是格鬥,人家有兵器我們卻赤手空拳,難以勝利呀。

經過三年的仔細考慮,我覺得學習造船技術並學會駕駛是抵抗外敵的最好的辦法。

(2)中國不進行自造戰艦的四大壞處

左宗棠認為中國必須要造船,因為東南沿海是成功的關鍵。它指出中國沒有輪船的四大害處。

A.沒有海防,國家不安。歐洲列強的戰船可以直接到天津,因此,以前建造的陸路防務實施形同虛設。

B.不利於商業發展。洋商因為有貨輪載貨快而成本低,江浙商人虧本不敵洋商。

C.民生凋敝。沿海地區從事海業者居多,而今亂世破產者多。富商變為窮人,無產者變為奴僕,這對社會穩定有很大危害。發展輪船業將使相關產業獲得發展,並僱傭大量人力。

D.南糧北運艱難。以前的中國船隻老舊者居多,很容易腐爛出事,因此,江浙地區海運無船的情況越來越明顯。建造輪船之後則可以解決運力問題,使各類貿易得到發展。

為了解決上述四大問題,必須要建船,這樣對國防對民間都極為有利。最後,左宗棠還非常令人心酸的打了個比喻。

「我們和那些外國人都可以利用大海謀利益,而他們有所依靠,我們卻沒有。比如說渡河吧,人家『操舟而我結筏』;比如用馬吧,人家『跨駿而我騎驢』」。

(3)中國自造戰艦的六大難處及其解決方法

最後,對於造船六難左宗棠對策是:

船廠擇地:福建海口羅星塔是船廠固有之地。

輪船機器沒有樣本:託洋人採購。

能否學習到技能:先立合同給定薪水後,到廠後就帶帶徒弟,不傳授者扣發薪水。

籌款:海關稅和商業稅。

無人駕駛:洋人教授於合同中約定。

工資薪水建造成本:平日經商漕運賺錢,打仗時集中使用。

最終晚清政府在1866年7月14日批准了左宗棠的建議。然而,9月25日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為了不使造船廠事業夭折,左宗棠要求一是推遲三旬再走;二是推薦沈葆楨繼任。

12月月底,左宗棠在見證了法國管理人員日意格、德克碑籤訂用工合同,及其各類協議籤訂後離開福建,前往陝甘當地平亂。

連開工儀式都沒來得及參加!

您和左公去世後我咋辦呀!李鴻章承認左宗棠先做海防

「二戰」後徹底擊敗英國,美國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徐崢的袖子卡斯楚的衣服:穿為何要以權力為準

相關焦點

  • 別人騎馬我騎驢,比上不足下有餘。
    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看見挑腳漢,比上不足下有餘。人生在世,眼睛不能總是盯著那些生活的比自己瀟灑的人,更不能拿自己的短板去與他人的長處做比較,這樣做會讓自己很不快樂的。人活著,絕不能總跟自己過不去。一個人只有把心態給放好了,運氣與福氣就會自然變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算是一件自己不願意去面對的壞事,那也得勸自己想開點、看開點。已經發生的事實,無法更改也無法挽回,所以不如用一種樂觀的心態去看待,這樣就算是不能改變現狀,但至少可以改變自己此一時的心情,並能把壞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給降到一個最低的程度。
  • 榴槤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贛南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車釐子
    車釐子:榴槤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贛南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01贛南臍橙自由了,車釐子也自由了榴槤,由於原產地減產的原因,價格是一路飆升。甚至相對而言,贛州果農由於贛州臍橙滯銷,不要說自由了,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了。支持一下國貨吧,不要讓水果女神與我們擦肩而過,彼此留下一絲遺憾。03車釐子:榴槤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贛南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裡是一個小笑話,我們聽了卻不一定能笑起來。
  • 別人騎馬我騎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錢財不必太多,夠用就好
    常言道「小富由勤,大富由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別人出三分力,你出十分力,或許能得小康,而那些大富大貴,多是命中注定的,強求不來。清末有一戶人家,當家的叫王二,媳婦叫荷花,夫妻倆在街上開了一間燒餅鋪子。王二家裡祖傳幾代的手藝,打得一爐好燒餅,夫妻兩個辛勤經營,每天食客盈門,雖然沒發大財,卻也衣食無憂。
  • 李鴻章身上最大汙點,反對左宗棠收復新疆,結果遭到左公強烈反擊
    大家都知道,李鴻章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晚清重臣,無數國人爭相痛罵他。毫無疑問,李鴻章犯了無數不可原諒的錯誤,比如洋務運動期間中飽私囊等。在李鴻章所犯的所有錯誤中,或者說李鴻章身上最大的汙點,莫過於他主張放棄新疆。
  • 如果你男友對你的戀愛只是騎驢找馬,該怎麼扭轉他這種心理呢?
    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騎驢找馬。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都是常見的,很多人都有這種心理。  現在很多大學生剛畢業找工作也是這樣的,先找個工作,先幹著,到遇到其他工作的時候,立馬就換,也就是遲早要換的。在感情中一樣的原理,自己沒對象屬於孤單的,往往都是選擇騎驢找馬的方式來找對象。
  • 袁世凱幼年時,叔叔說他無才氣,李鴻章:他將來成就在你百倍之上
    對於袁世凱功績,世人褒貶不一,這裡我們暫且不論,單說其一個漢族子弟,能縱橫捭闔與滿清貴胄之間,並一路青雲直上,他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在今天,求職者求職時都會有一個「敲門磚」,要麼是學歷、要麼是資源、要麼是漂亮的業績,在清朝也是如此。袁世凱雖然是漢族出身,但他的家族確不同凡響,有句話形容他的家族:父子進士,弟兄舉人,一門兩代四貴人。
  • 態度決定命運:青年李鴻章屢遭挫折,他沒從曾國藩身上學到這一點
    這四人之中,曾國藩、李鴻章的關係尤為特殊。有人說,李鴻章身上有曾國藩的影子,他完全接受了曾的衣缽。從事業上來講,二人確有傳承關係,但就為人處世的態度來講,二人差別很大。曾國藩是一個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讀書人,十分注重個人修養,在他身上,既有謙謙君子的一面,也有虛偽做作的一面。李鴻章不重品性修養,他講求實用主義,不肯下「笨功夫」,更加熱衷於取巧。
  •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李鴻章
    前往日本的李鴻章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更何況他的對手是日本的著名首相,被稱為明治憲法之父的伊藤博文。伊藤博文《馬關條約》籤訂前,伊藤博文與清政府全權大臣李鴻章有一段令人回味的對話。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揶揄道:想當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風,談不成就要打,如今真的打了,結果怎樣呢?我曾經給過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貴國迅速改革內政,否則我國必定後來居上,如今十年過去,我的話應驗了吧?
  •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為何怒斥袁世凱:我是不會受你們愚弄的!
    當時,李鴻章住在賢良寺,門前冷落車馬稀,與往日當權時門庭若市的情形恍若隔世。我們完全可以理解那時候李鴻章心裡的想法。就在這時候,一個人來看他了。這人叫袁世凱。對,就是後來逼迫清帝退位的那位風雲人物。袁世凱是李鴻章的門生。他能夠以一個下級軍官的身份,在晚清亂局中扶搖直上,與李鴻章的提拔賞識是分不開的。
  • 英國要租香港100年,李鴻章卻只肯租99年,少租了1年有啥用?
    當時的我還年幼,還特意買了一件印著香港回歸的紀念版T恤。「一國兩制」的構想推動了香港的回歸,我們要佩服鄧公的眼光與格局,除此之外,還要感謝一百年前的李鴻章,他也為香港回歸,做出了貢獻。要真麼說,估計很多人都不理解。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深得慈禧太后的器重,一手代為籤訂了多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但依舊不能否認,李鴻章在當時是為數不多可以與洋人一爭長短的人。
  • 強行洗白的3個歷史人物,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
    01"被誤解的李鴻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紛紛讚賞李鴻章的做法,認為李鴻章這樣的歷史人物才應該流芳百世。還有人將過去對李鴻章的非議認為是不懂他,在了解了整個清朝歷史以後,會對李鴻章有全新的認識,他們還口口聲聲的說李鴻章是"真中堂"。
  • 戊戌變法之後,慈禧本想讓他當皇帝,可惜他突然被摔壞了腦袋
    晚清時期的中國,被慈禧搞得天下大亂,於是有些仁人志士想變法改變國運,比如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可惜康有為只是嘴巴能說,實際能力很差,戊戌變法很快就失敗了,前後才經歷了103天,康有為逃到海外,而最苦的還是光緒帝,他被慈禧太后給囚禁了。
  • 夢見騎馬被追什麼意思 夢見騎馬逃跑被別人追是怎麼回事
    夢見騎馬逃跑被別人追夢見騎馬逃跑被別人追是什麼意思夢見騎馬,不久會名利雙收。囚犯夢見騎馬,會越獄逃跑,重操舊業。逃跑者大難將至。逃跑通常是為了躲避不幸,你越是害怕不幸,不幸越會找上門來。所以,夢見自己逃跑,意味著災難臨頭夢見自己逃跑,表示逃跑者大難將至。逃跑通常是為了躲避不幸,你越是害怕不幸,不幸越會找上門來。
  • 1894年甲午戰爭大清國慘敗,北洋水師拼盡全力,李鴻章卻如此感慨
    北洋水師的一己之力李鴻章對於甲午之戰,曾感慨道: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這是他在試圖調遣南洋艦隊北上,卻未能如願之後的深切感受。大清國當時擁有四支海軍,分別為北洋水師、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
  • 慈禧太后和李鴻章都不贊同出戰,光緒帝為什麼還執意打甲午戰爭?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3期:當然,決定甲午戰爭打與不打,並非光緒帝說的算,也不是慈禧太后或者李鴻章,甚至整個大清朝的人說的算,而是日本人說的算。自從1887年,日本人小川又次大佐寫了《徵討清國之策略》之後,日本的「大陸政策」就已經開始了,而且是百年大計。
  • 小說:「我不許你喜歡別人,不然我就把你關起來!」
    林騰喜歡喻杉,喜歡他每次溫溫和和給自己講題的樣子,喜歡他在看到自己打架受傷後輕柔給自己處理傷口的樣子,喜歡他的好脾氣,好像永遠不會生氣只會溫柔的笑的樣子。林騰喜歡喻杉喜歡到了骨子裡,想要把他拴在身上,哪也不去,想要他滿心滿眼只看自己一個人,再也不讓任何人有機會看到他的好。
  • 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對李鴻章說的那句話實在是太囂張了
    1984年,中日甲午海戰打響,號稱亞洲第一水軍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最後清政府議和,與日本籤訂《馬關條約》,而清政府派出的籤訂條約等大臣則是李鴻章,歷史上對於李鴻章的評論則是兩極分化,我們也不多加評論,因為是歷史是勝利者書寫,所以他的評價會讓時間給予。
  • 英國想租香港100年,李鴻章堅持只籤99年,百年後才看出他是真聰明
    提起李鴻章,一生毀譽參半。有人認為他是中國近代化發展的功臣,有人則罵他是「賣國賊」。當然,隨著閱歷的增長,一些人也漸漸了解了李鴻章的苦心和無奈,稱:「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
  • 五天後,心有所屬,纏綿不絕,痴痴想念,愛意復返,攜手共老
    導語:五天後,心有所屬,纏綿不絕,痴痴想念,愛意復返,攜手共老雙魚座:雙魚座的人在感情方面,屬於即理想主也現實主義的矛盾體,必須你更愛或付出更多,才會被打動,雙魚會付出,但是也會思考,如長時間付出沒有回報,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離開你,對待朋友也一樣,哪天他開始冷落或對你小氣,那一定是積累了一段時間不平等待遇的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