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在點評歷史人物時,只能通過史料記載來探尋其中的原委,如果沒有任何根據就隨意評價,那是不符合史實的。
千百年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正面人物,同時也出現過一些備受爭議的負面人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一些曾經被批判的歷史人物居然紛紛被洗白。不僅如此,他們還擁有不少粉絲,粉絲對他們的擁護可謂是真心誠意,畢竟無論如何讚揚他們,他們都無法親口和粉絲們說上一句"謝謝"。
但是這些粉絲卻異常執著,聽不得一句非議,粉絲們的職責就是維護這些歷史人物的名聲,看到反對意見一定會給予反擊。但是這種做真的是對的嗎?我們來看看這幾位被洗白的歷史人物就能明白,現代人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往往缺乏客觀依據,多半憑藉主觀來判斷,所以這種不可信的洗白,只是在越描越黑而已!
01
"被誤解的李鴻章"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紛紛讚賞李鴻章的做法,認為李鴻章這樣的歷史人物才應該流芳百世。還有人將過去對李鴻章的非議認為是不懂他,在了解了整個清朝歷史以後,會對李鴻章有全新的認識,他們還口口聲聲的說李鴻章是"真中堂"。
對於李鴻章的鐵粉來說,大清有李鴻章是哪個朝代的幸事,因為有李鴻章,慈禧太后可以為所欲為,而且李鴻章去和外國人籤訂不平等條約也被認為是值得褒獎的歷史事件。他們認為李鴻章這樣做實屬無奈,他如果不去,也勢必會有人去,他去只是為了維護大清和慈禧太后的顏面,如果沒有他,大清恐怕會損失更多。
現在很多關於李鴻章的文章都認為他是一位值得稱讚的臣子,他的一生都在為清朝效力,大清失去他,不僅慈禧太后失聲痛哭,那個時代的百姓都悲痛萬分。
現代人所看過的相關文章越多,就容易被洗腦,恐怕人們早已忘記了歷史課本上究竟是如何記載李鴻章的。在歷史課本上,李鴻章被形容為賣國賊,之所以這樣說,是有真憑實據的,畢竟課本不會造假。李鴻章在大清的外交工作中一直傾向於依賴于洋人,李鴻章算是徹頭徹尾的保守派,所以他只求安穩,並不希望和洋人對著幹。而這種思想所主張的自然就是求和,那個時候求和就等同於賣國。
此外,李鴻章在收復新疆問題上也持反對意見,當時左宗棠一心要收復新疆,可是李鴻章卻認為這樣做費力不討好,不僅會損失大清的國庫,勝算也不大。其實李鴻章之所以會這樣想,就是因為他不想要得罪洋人,因為當時新疆問題是英國人從中作祟,李鴻章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不同意左宗棠的做法。如果當時不是左宗棠執意去新疆作戰,將會遺留巨大的禍患,因此這也是李鴻章不能抹去的政治汙點之一。
李鴻章的這些行為居然被現代人自動忽略,不得不說是悲哀,也是無知。李鴻章究竟是不是"真中堂",還需要人們通過深入歷史事件去仔細分析,如果硬要把黑的說成是白的,那才真的是在誤讀歷史。
02
"被歪曲的魏忠賢"
提到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太監,魏忠賢的名字一定名列前茅,魏忠賢曾經把持朝政,就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他當時的權勢地位無人能及,魏忠賢不僅趁機大肆斂財,還做出了很多卑劣行徑。可是這樣一位反派人物,卻被部分人看成是功臣,在魏忠賢鐵粉眼裡,他是被歪曲的人物,應該還魏忠賢一個公平。
現在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說法,認為魏忠賢雖然做過壞事,他也確實幹政了,可是有他在,起碼明朝的地位還算穩固,如果魏忠賢能多活幾年,也許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看過這種說法以後真的讓人很無語,魏忠賢這樣的反面人物居然被洗得這麼白,這簡直就是顛倒黑白。而且太監就是太監,無論他是否有能力,都不應該僭越。
魏忠賢當時把持朝政,甚至左右皇帝的權力,按照當時的律法,魏忠賢早就該被處死,他能繼續活下去是因為當時皇帝太昏庸,而不是魏忠賢行得正。如果這個是非對錯沒有弄明白,那還真的是誤解了魏忠賢,如果魏忠賢現在還活著,聽到這些讚賞恐怕都要臉紅。
對於魏忠賢來說,他就是要奪權,他就是要僭越,他就是要斂財,他是明目張胆地幹壞事,所以就不勞煩現代人給他洗白了吧!
03
"被耽誤的趙括"
現在很多人在評論趙括的時候,都認為趙括很冤屈,在他們眼裡趙括就是一個被耽誤的英雄。甚至認為趙括後來被抹黑,是因為他的對手是白起,而且當時趙括有不得不出兵的理由,因為趙括身上有責任,他的壓力很大,他必須要快速完成戰鬥。
此外,在趙括鐵粉眼裡,他就是一位大英雄,他有軍事才能,但是活得時間不長,如果他能多活幾年,一定會名垂青史。提到趙括的作戰能力,也會有很多人跑來吹噓,認為趙括一個人帶領軍隊和敵軍抗戰一個多月都堅持下來了,可見趙括是真的很有能力,此外在帶領大軍和秦軍作戰期間,一共殺死了20萬秦兵,從這些方面可以體現出趙括的作戰能力有多強。
可是無論怎麼洗白,都不能否認趙括紙上談兵的不作為,對於將士來說,還是要從結果論成敗。後世對趙括的洗白,其實沒有什麼道理,而是為了洗白而洗白,一味的吹噓趙括,不僅不符合歷史真相,也歪曲了那段歷史。
給歷史人物洗白的行為不難理解,但是在洗白的過程中不能脫離事實,看待事物和人物都要從根本出發,這樣才不容易被其他觀點所誤導。還歷史人物以清白也許沒有多重要,還歷史人物以原貌,也許才是對他們最高的崇敬!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鑑古方能知今」。歷史就像一面鏡子,不僅記錄著人類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興盛與衰退,而且隱藏著無數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敗的奧秘、可吸收借鑑的智慧,讓人生少走彎路。
《史記》中此類故事很多,每個都充滿智慧,所以我很喜歡讀《史記》,無論多忙,每天都要讀上幾頁。不誇張地說,《史記》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社會史,讓人鑑古知今。
所以,我建議大家都要讀一讀《史記》,這可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經世致用的知識,是可以助你成功的智慧之梯。
我給大家推薦一套《史記》,這套書有三個顯著特點。一,原文+白話文翻譯,誰都能看懂。二,疑難字有注釋,便於理解原文精髓。三,足本原貌,全文全譯。
這套《史記》6冊,原價298元,現在68元,你沒看錯,是68元!現在買一套,過去買不了一本,可以說是超值了。
究竟好不好,讀讀就知道。68元而已,我已經入手一套。如果你也喜歡,點擊上面【購買】就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