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細數中國歷史,總會發現有很多的反面人物,其實在真實的顯示中,他們並不是這樣的,只是為了教育的需要,他們不得不被刻意的醜化。
一說到商紂王,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暴君這兩字,「紂」不過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其實人家的真正名字叫子辛,也可以叫帝辛,幾千年來,商紂王都是中國昏君,暴君的「形象代言人」。以至於大家都只記得他的不好,而忘了他開拓了山東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這些功在千秋的好事績。
商朝時期,這些地方生產力低下,部分地區還處在原始社會,不斷想中原擴展,紂王的祖先只知道步步退讓,到了紂王時,才開始用大規模的軍隊與其抗衡,打到長江下遊,最終平定東夷。中原文化才得以傳播到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為中國後來形成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基礎。
「賣國賊」李鴻章雖然籤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但他也只是按著朝廷的意思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他也無能為力。其實,李鴻章對與西方的文化事持肯定態度的,他倡導洋務運動,創辦江南製造局,天津機器局,北洋艦隊,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派遣中國第一批學生留美等等,等等。
更甚者,甲午海戰後,李鴻章去談判,被日本人打了一槍,他用這一槍讓日本鬼子把賠償金少了三分之一,並成功的保住了遼東半島,可當他拿著黃馬褂回去時,慈禧只是笑了一聲:難為你還留著它。他所做的一切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段祺瑞也是一樣,他雖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但他篤信民主共和價值,曾三造共和,他清廉如水,人稱「六不總理」「三一八」慘案中,由於總理府衛隊擅自開槍,致都人死亡,作為一國總理,段祺瑞在悼念大會上當眾唱長跪不起,之後又親自處罰兇手,並立誓終身食素以贖罪,這個誓言一直堅持著,病危之際醫生讓他改善夥食,他都不動搖,直到臨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