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不久,越南不斷進犯我國,屢次在邊境生事,我國曾想過使用和平手段解決問題,但無奈越南油鹽不進。最終,忍無可忍後我軍動用武力手段,正式打響了自衛反擊戰。由於我軍十分勇猛,所以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戰鬥。戰敗之後,越南並不願承認自己的失敗,因此不斷進行挑釁,於是我國和越南進行了長達十年的交鋒與對峙。
在此次對戰過程中,我軍湧現出了許多戰鬥英雄,他們不畏艱險勇敢作戰,楊啟良就是其中之一。一次在行軍過程中,他所在的部隊遇到了越軍的襲擊,他憑藉一人之力擊斃了18名越軍,至此在軍中聲名遠播。但沒想到的是,這樣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兵在轉業之後,竟然被一名惡霸威脅欺負,楊啟良當時只說了一句話,令所有人汗顏。
作戰環境惡劣,靠頑強意志奪取勝利
上了越南戰場之後,楊啟良被安排在了貓耳洞。那是一個環境極其惡劣的地方,是我軍用來藏身的地道。在裡面能夠躲避敵人的襲擊,避免被炮彈所擊中。地道中陰暗潮溼,蛇蟲鼠蟻屢見不鮮,戰士們身上經常有各種蚊蟲。被這些蚊蟲叮咬之後,傷口會不斷地冒出膿血,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潰爛。
在這個洞裡,楊啟良和戰友們呆了有近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幾乎沒有機會洗漱,甚至連衣服都沒有換過。儘管作戰條件再艱苦,楊啟良也扛了過來。為了保衛祖國、維護邊疆穩定,他吃這一點苦並不算什麼。
1985年的時候,楊啟良接到了上級命令,需要他和另外幾名士兵組成敢死隊拿下北邊的一個高地。楊啟良順利完成了任務,越軍因丟失高地之後惱羞成怒,於是便發動了數次進攻。在楊啟良和戰友們的拼死抵抗下,越軍的七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
雖然他們勝利了,但楊啟良的戰友們卻紛紛倒下,最後只留了他一人和越軍對抗。雖然實力懸殊,但是楊啟良並沒有輕言放棄,他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以及地形優勢,抵抗了越軍一次次進攻,並最終憑一人之力擊斃了18人。
我軍增援部隊趕到的時候,楊啟良已經無力抵抗,越軍準備再次進攻。楊啟良抱著必死的決心告訴增援部隊向他開炮,這樣才能擊退越軍。一枚枚炮彈落在高地上,越軍嚇得四處逃竄,所幸楊啟良躲過轟炸順利活了下來。
轉業被惡霸欺負,一句話令所有人汗顏
戰爭結束後,楊啟良轉業了,他被安排到消費者協會工作。到崗之後楊啟良十分低調,身邊的同事都不知道他竟然曾經是戰鬥英雄。由於工作表現良好,所以楊啟良隨後還順利晉升。消費者協會每天處理最多的就是消費者的投訴,所以楊啟良需要不斷的進行調解,從而化解糾紛。
楊啟良對待工作十分認真,他的調解結果總是能夠受到消費者的認可,但有時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麻煩。有一次他接到了一個汽車客戶的投訴,當時經過調查發現是汽車車主存在不當行為,所以不予處理。但沒想到這個車主是有名的地痞流氓,在多番軟磨硬泡無果的情況下,他竟然出言不遜,當著眾人的面威脅楊啟良。
當時所有的同事都為他感到生氣,並且勸告楊啟良不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按理說作為軍人,楊啟良在戰場上見過那麼多刀光血影的事情,怎會甘心受地痞流氓的威脅。但楊啟良的態度卻超出眾人的想像,他選擇默默的忍了下來,沒有和那個流氓計較。
當有人問及他原因的時候楊啟良表示,自己是一個軍人,懂得什麼叫能屈能伸,儘量不要因自己的私事給國家添麻煩。在被威脅受了委屈之後,楊啟良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為自己出氣,而是不給國家找麻煩,這樣的胸襟和氣度令人敬佩。
小結
談及過去,楊啟良依舊印象深刻,他每到晚上閉上眼睛的時候,經常會夢到無數子彈朝他飛過來。當人們稱他是戰鬥英雄的時候,楊啟良總會淡淡地說,"我不是英雄,我那些犧牲的戰友們才是"。作為戰功赫赫的軍人,楊啟良並沒有想要憑藉這一身份獲得什麼優待,相反不論在戰場上還是工作中,他都傾盡全力,希望做好分內的事情,這樣的品德是我們終身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