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11日訊(記者 薄雲峰)洪澤湖是江蘇境內勾連淮安、宿遷的省內第二大淡水湖,目前洪澤湖和淮河的治理與保護工作做得如何?2021年在河湖保護上又會有哪些新舉措?……江蘇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楊嶽日前赴淮安、宿遷,巡查洪澤湖與淮河幹流江蘇段河湖長制工作,組織召開座談會。會議指出將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續推動洪澤湖和淮河的治理與保護工作。
楊嶽實地察看了淮安市洪澤區洪祥村的洪澤湖住家船拆解現場,宿遷市泗陽縣退圩還湖聚泥成島現場,聽取了淮安、宿遷市級河湖長和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工作匯報。
楊嶽指出,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和淮河較大洪水,省洪澤湖管委辦統籌協調、牽頭抓總,省有關部門協同推進、加強指導,沿湖沿淮淮安、宿遷兩市六縣區的河湖長履職盡責,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到「有實」「有效」,從「高強度」邁向「高水平」「高質量」,碧水保衛戰、河湖保護戰初戰告捷,洪澤湖淮河治理保護成效得到顯現。
今年,江蘇將採取六條具體舉措,以河湖長制下的管委會機制平臺為依託,共同推動洪澤湖治理保護向更高質量發展。在改善和確保洪澤湖上岸漁民的生活方面,要以更實舉措破解民生難題,實現洪澤湖上岸漁民的社會保障到位、轉產就業到位、住房保障到位,把確保 「讓廣大漁民願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後能夠穩得住、能致富」的要求落到實處;在以更大力度推動空間恢復工作方面,堅定不移地推動湖泊退圩還湖綜合治理,通過恢復水域面積,提升流域區域調蓄能力,增加水生態環境容量,增值綠水青山的自然價值、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在以更高標準復甦生態環境方面,通過推動近岸帶河口生態修復、溼地保護修復和環湖水系林網、航道林網、道路林網、農田林網和綠美鄉村建設,構築支撐江蘇可持續發展的「綠心地帶」;在以更嚴要求強化汙染防治方面,突出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汙染「四源齊控」,著力解決內外源汙染防治問題;在以更快步伐推進基礎建設方面,加快推進滯洪區建設、水系連通調整建設、水資源供給工程建設、病險工程建設、重點骨幹河道綜合治理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環湖公路網、湖區省幹線航道建設等交通基礎設施,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在以更優的布局抓好文化傳承方面,突出濱水資源特色,挖掘文化內涵,積極推進歷史古鎮、古村建設,依託綠色生態、紅色經典、古色文化「三大」資源優勢,打造洪澤湖全域旅遊新品牌。
楊嶽要求,要切實加強洪澤湖治理保護的保障力度,做到河湖長履職到位、資金保障到位、宣傳引導到位,全力推動洪澤湖治理保護各項工作任務按時落地。
江蘇省水利廳廳長、省河長辦主任陳杰主持座談會。省水利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負責同志,淮安、宿遷市以及沿湖沿淮六縣區河長湖長等參加會議。
校對 李海慧
來源:紫牛新聞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