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我國第四大淡水湖,不僅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重要過水通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調蓄湖泊,也是國家大運河文化帶、江淮生態大走廊沿片淮、揚、鹽、宿等4市2700多萬群眾飲用水及農業生產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洪澤湖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是「洪澤湖大閘蟹」「洪澤湖銀魚」等特色水產、畜禽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享有「日出鬥金」的美譽,在蘇北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功能。
然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推進,特別是2007年4月,洪澤湖航道9號標水域發現優質黃砂資源,各種非法採砂船蜂擁而至,湖區生態環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壞:非法採砂一度猖獗不止,對洪澤湖水文環境、船舶通航和堤壩(洪澤湖大堤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非法捕撈嚴重,漁業資源得不到恢復,生物多樣性受損,特色湖產消失殆盡…………
加強全國第四大淡水湖的保護,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六龍治湖」折射湖區保護困難
自2015年開始,針對洪澤湖區當時猖獗不止的非法採砂、非法捕撈等犯罪活動,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這個以洪澤命名的縣區檢察院通過開展「洪澤湖生態司法綠壩」工程,積極履行檢察職能,為洪澤湖生態保護持續努力。2018年1月,在江蘇省檢察院、淮安市檢察院的大力支持,該院通過撰寫風險研判報告,邀請人大代表共同聯署等方式,成功推動江蘇省人大在新修訂的《河道管理條例》中增加採砂管理章節,專題立法打擊洪澤湖非法採砂,最終實現了453艘採砂船被依法拆解,湖區採砂全面「清零」。
「湖區非法採砂活動雖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破壞洪澤湖生態環境的其它犯罪活動卻並沒有停止……」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分管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工作的楊巨軍說。
由於長期的非法採砂活動,洪澤湖水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特色水產品的減少又引發過度捕撈、甚至禁漁期也出現非法捕撈。
2019年3月至4月期間,在洪澤湖的封湖禁漁期發生了一起涉及33人的非法捕撈案件:蔡某某、羅某某等27人在明知洪澤湖老子山水域為封湖禁漁期間的重要禁漁區域,為滿足一己之利,對國家發布的禁漁規定置若罔聞,大肆捕撈處於繁殖、生長期的魚類,並將所得漁貨銷售給從事水產經營的陸某、劉某等7名漁販販賣至外地,非法獲利13萬餘元。
負責辦理該案的洪澤區檢察院在審查案件時,發現因洪澤湖屬於省管湖泊,沿湖有不僅有淮安、宿遷兩市6縣區地方負責屬地管理,湖區漁業生產等工作還專門成立洪澤湖漁管會進行專項管理,管理機構過多,執法權分散,權責不明、配合不暢等,「六龍治湖」給湖區保護工作造成了「多管卻又難管」尷尬局面。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起,僅江蘇淮安市兩級檢察機關辦理的涉洪澤湖刑事案件就達150餘件。
「4.26非法捕撈案件涉及30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沿湖的漁民,雖然後來我們主動釋放司法善意,對其部分情節輕微的涉案人做了不起訴,但是這只是我們自己的嘗試,關鍵還是要形成沿湖所有人的合力,解決中梗阻問題……」洪澤區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負責人徐慧琴說
2市6地檢察機關成立聯盟凝聚合力
2020年7月2日,洪澤湖封湖禁漁期結束不久,由淮安市洪澤區檢察院發起倡議,經淮安市淮陰區檢察院,盱眙縣檢察院,宿遷市宿城區檢察院,泗洪縣檢察院,泗陽縣檢察院共同會商,並報淮安、宿遷市檢察院和江蘇省檢察院批准,洪澤湖沿岸的洪澤、淮陰、盱眙、泗洪、泗陽、宿城等2市6地檢察院在洪澤湖畔成立了「洪澤湖生態保護檢察聯盟」(下稱「聯盟」),並籤署了《洪澤湖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檢察聯動協作機制》。
該機制明確,聯盟的宗旨是以保護洪澤湖生態環境和湖區沿岸歷史文化遺產為主線,凝聚保護合力,提升保護水平,推動解決洪澤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湖區水系治理管護、生態漁業保護修復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善洪澤湖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現狀,實現對洪澤湖的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並舉。該機制規定,聯盟成員單位之間應建立案件信息共享、交流機制,暢通案件管轄便捷、協調機制,定期加強聯盟成員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形成跨區域案件的聯動協作,建立健全類案統一、規範尺度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洪澤湖生態環境、漁業資源、溼地、文化遺存等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厲打擊湖區非法採砂、非法捕撈等破壞湖區生態資源犯罪,並以「洪澤湖生態保護檢察聯盟」強化洪澤湖保護問題類風險研判,建立和完善洪澤湖保護風險研判預警機制,最大程度爭取社會各界對洪澤湖保護的關注和支持,努力推動洪澤湖專項立法等工作。
為了推進「洪澤湖生態保護檢察聯盟」的成立,發起方的洪澤區檢察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該院在「聯盟」成立之前,就對洪澤湖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做了大量的調研,走訪了水政、水警、環保等多個一線執法部門,建立「檢察護堤工程專案綠色通道」和「洪澤湖生態保護聯繫群」,並通過選聘公益訴訟損害觀察員,建立「群眸網格」線索網格舉報平臺,全面加強轄區內洪澤湖的保護工作。為爭取儘快推動聯盟成立,該院先後多次與沿湖5個縣區檢察院聯繫,並得到了淮安市檢察院、宿遷市檢察院、江蘇省檢察院的高度重視。7月2日舉行的「洪澤湖生態保護檢察聯盟」成立儀式上,江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汪莉,淮安市檢察院檢察長肖天奉,宿遷市檢察院代檢察長劉加雲等省市檢察院領導以及洪澤地方主要領導受邀參加了聯盟啟動儀式。
洪澤湖保護,需要立法層面支持
「『聯盟』的成立,將極大改變以往洪澤湖保護各自為政,聯絡不暢等問題,但要徹底改變洪澤湖保護的面貌,促進湖區綜合保護,還需要從立法等更高層面努力」此前多次在人大會上提出議案,要求加強洪澤湖立法保護的全國勞模、江蘇省人大代表劉卉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尚缺乏專門針對湖區等重要生態環境資源領域保護的綜合立法,雖然一些地方出臺過地方性法規,但比較分散,存在不系統、不完備、在實際操作中存在難以執行等問題。
為了推進洪澤湖保護工作,淮安、宿遷等地檢察機關一直在努力推動相關立法工作,淮安市檢察院倡議成立了「大運河保護聯盟」,宿遷市檢察院推動該市人大出臺加強公益訴訟工作意見,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也多次就洪澤湖專題立法開展調研。洪澤湖生態保護檢察聯盟成立後,淮安、宿遷兩市六地檢察機關也將以「聯盟」名義,積極爭取和推動洪澤湖保護專門立法工作。
「作為以洪澤命名的基層檢察院,我們對洪澤湖有著特殊的情感,洪澤湖是洪澤人的『母親湖』,保護好她,就是保護我們的發展、保護我們的未來」洪澤區檢察院檢察長石海偉說。
通訊員:馬強 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