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今日成立!
9月11日上午,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大會開幕式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主持。聯盟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思想基礎,推動落實《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等中央文件精神,及時調整在徵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創意等方面的工作思路,服務於齊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探尋博物館在保護、傳承、弘揚齊魯文化中的角色和使命,共同打造博物館行業的「齊魯文化共同體」。
-
推動資源共享,山東將建博物館聯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近日,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籌備會在山東博物館一樓會議室召開,山東博物館聯合濟南市博物館等省內十六市博物館以及孔子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青州博物館作為發起單位,共同倡議:全省博物館聯合起來,成立「山東省博物館聯盟」。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截止2019年底,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共有575個,比2018年新增34個,其中,國有文物系統博物館162個,國有行業博物館60個,非國有博物館338個,其他博物館15個。「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活動,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承辦,超星集團協辦。聯合省內10家博物館在網際網路上推出,10家文博單位按順序依次進行直播接力活動,每館30分鐘,活動持續5小時。用時下觀眾接受程度較高的直播雲遊博物館的形式,滿足大家對文博知識和信息的需求,為全網用戶奉獻一場山東文化旅遊的饕餮大餐。
-
從考古大咖到山東省博物館掌舵人 鄭同修將對歷史的熱愛刻入生命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從考古大咖到省博掌舵人,華麗轉身的背後,是鄭同修對考古、文物、歷史刻入生命的熱愛。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聯盟成立 創意音樂推介五市產品
信網5月19日訊 5月19日,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合作聯盟成立大會暨「5·19」中國旅遊日(青島)主題活動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會上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代表膠東五市籤發《膠東五市致全國遊客的信》;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等膠東經濟圈五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籤署並共同發布《膠東經濟圈文化旅遊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宣布成立
-
2020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在線接力活動攻略(時間+直播入口)
➤活動啟幕時間:北京時間2020年9月6日 ➤活動主旨: 習近平主席指出,新冠疫情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值此全球博物館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秉持攜手共進、協商對話、共贏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起全球在線接力活動倡議,來自五大洲16個國家級博物館的館長將在線介紹本館館藏特色和館藏珍品,以接力的方式帶領中外公眾「走進」文化寶庫,在雲端共享人類文明精髓。疫情阻隔身雖遠,「雲」端相逢心相近。
-
比故宮小眾,山東這個館藏14萬件的博物館,可看到孫子兵法竹簡
在這種失落的情況之下,我立馬坐上了前往博物館的公交車,想要在博物館中去發現一些關於濟南乃至山東的美好之處。 可以說山東省博物館也是我國的一級博物館。
-
天津博物館成立百年:北宋範寬《雪景寒林圖》領銜展至10日
1918年6月1日,天津各界名流500餘人聚集在省議會廳,當天,天津博物院正式宣告成立。百年後的6月1日,天津博物館大廳人頭攢動,來自於全國近百家博物館和大學的同道濟濟一堂共同慶祝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
-
紮實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成立傳統文化教育聯盟
閩南網12月31日訊 (通訊員 洪春錦) 12月30日晚,雖然泉州的氣溫一下子降到了個位數,但晉江戲劇中心內暖流湧動,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的數百名師生及各界嘉賓在此舉行了傳統文化教育聯盟成立儀式暨迎新年晚會。
-
走馬觀花看滕州博物館
滕州市博物館和滕州市漢畫像石館同時被評為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滕州市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處國家一級館的縣級市。 12月24日,小編趕在下午閉館前半個小時進入位於龍泉文化廣場東的滕州博物館新館,走馬觀花的看看這座規模宏大的博物館,感受一下這裡記錄的滕縣長達七千年的歷史足跡。
-
海軍博物館、農民工博物館、數碼博物館 明年7月1日前 九龍坡三座...
在建川博物館參觀,採訪。上遊新聞記者 甘俠義 攝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王梓涵)今年10月,對於眾多重慶軍迷而言,最為關注的一件事要屬海軍166艦抵達重慶了。在抵達中心城區後,它將被改建成為海軍博物館,與農民工博物館、數碼博物館一起,於明年7月1日前在九龍坡區開門迎客。眾多博物館紛紛亮相,與當地政協數年來持續助推文化資源保護工作密不可分。
-
山西:一座鞋文化博物館 四代鞋履匠人的文化傳承
城內僻靜之處,佔地面積1006平方米的晉福祥鞋文化博物館內,遊人如織。大量鞋履實物和歷史圖片,將鞋履文化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博物館外,最先進的腳型雷射三維掃描儀,可以對客戶的足部進行三維掃描,自動生成足型參數報告,快速精確地生產定製出適合遊客腳型的繡花鞋、千層底鞋……鞋內還放有竹、木炭、艾葉等天然材料,不僅服帖舒適,還可消炎殺毒。
-
2020年1月市屬博物館展覽和文化展覽活動一覽表(匯總表)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中國古代石刻藝術多姿多彩,本展覽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與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合作,展出山東地區秦漢至五代珍貴碑誌、畫像石、北朝摩崖刻經拓片資料等。臨展廣州博物館該展覽為原創展,從廣州博物館館藏銘文刻辭類文物中挑選逾200件精品文物,擷取金石學研究範疇中吉金、銅鏡、璽印、古泉四類別作為重點,使觀眾能直觀欣賞到器物之美,同時兼及文化、美學,在讀懂漢字凝鍊表意背後的內涵,徜徉歷史與文化之旅
-
2021中國絲綢博物館「火力全開」
2021年時尚展將重新開篇,計劃採取時尚年鑑的形式,以徵集收藏時裝設計精品為主要展品,輔以時裝畫、時尚攝影及新媒體藝術等,打造綜合性的時尚藝術精品展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國際博物館協會等六大國際組織均為開幕式發來賀信賀詞;吸引全球來自14個國家的200餘家文化機構參與。
-
近六成博物館免費開放: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如果從1905年著名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張謇創建中國第一個博物館南通博物苑開始,中國的博物館事業僅僅有100多年的歷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只有21個博物館。事實上自2008年國家四部門啟動博物館、紀念館向社會免費開放以來,由於參觀人數成倍增長,原有的許多博物館都不能應付新的需求,紛紛在政府財政的支持下進行了新建或改擴建,其中包括廣東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等18個省級以上博物館,洛陽博物館等132個地市級博物館以及69個縣也新建了博物館。「十一五」期間我國的博物館以每年100個以上的速度增長。
-
2018年國際博物館是主題是什麼 今年博物館日主題內容
國際博物館日定於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2016年國際博物館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
-
國家一級博物館!成博,牛!
在這座「博物館之城」,成都博物館以多元的主題、精彩的內容持續不斷地滋養著城市的文化脈絡。,給現場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至今為大家津津樂道;2018年的「好雨時節」展覽,首次嘗試打造「一場眾籌的展覽」,而展覽期間的「快閃迪斯科」,用鮮活的形式喚起公眾的共同記憶;2020年「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展」期間,日式花道、茶道體驗活動,讓觀眾在博物館裡感受到異域文化的參與式樂趣。
-
大英博物館攜手Hello Kitty打造「埃及奇趣探險體驗館」
大英博物館盛邀Hello Kitty一起穿越回古埃及2019年正值大英博物館建館260周年和Hello Kitty45周年之際,來自英倫的Hello Kitty小姐受邀來到大英博物館參加生日派對,並參觀了大英博物館知名的埃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