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今年是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120年,是目前人類壽命的極限,然而對三千多歲的甲骨文而言,不過彈指,歷久彌新。歷經三千年,從沉睡地下的文獻遺產,到學者書齋的拓本卜辭,再到躍動雲端的數據圖檔,甲骨文真實傳遞了上古中國穿越數千年而不朽的基因奧秘。
今夜,帶你一起走進甲骨文的世界,感受古老文字中散發的「新」魅力!
教育小微
你了解甲骨文的「前世今生」麼?
小朋友
不太了解哦……
教育小微
「敲黑板」,重點來啦~~~
小朋友
文末有考試……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甲骨文·發現
甲骨文在1899年被發現。相傳,清末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到中藥房抓藥,意外發現了一味藥材「龍骨」有很多劃痕,類似篆文而不識,後經研辨發現了甲骨文。
經考證,這種頗具戲劇性的傳說並不可靠,更多的可能是古董商把「字骨頭」拿給精通金石之學的王懿榮鑑定。憑其深厚學養與慧眼,王懿榮認定該文字「確在篆籀之間」,並重金收購數千片甲骨。
自此,「一片甲骨驚天下,蕞爾一邑震寰宇」,沉睡多年的甲骨文開始走進人們視野。作為我國地下出土的最早成文古典文獻遺產,殷墟甲骨文與敦煌石室經卷、西北流沙墜簡、明清大內檔案並稱中國近代文化史料四大發現。2017年,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甲骨文·漢字
甲骨文中的「象」,長著長長的鼻子和健壯的身軀,惟妙惟肖,這是象形字;「酒」是將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構成會意字;「徉」由形旁「彳」和聲旁「羊」組成形聲字……30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傳承下來的文字血脈,一直綿延。直到今天,人們使用的很多文字,都可以追溯至那一片片古老的甲骨。
商人以其觀察力和想像力,將生活中的所見、所感、所為,創造成一個個表意字符,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便是現代漢字的起源。
已知的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尼羅河流域古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瑪雅文字,都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走向湮滅,唯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文字體系,一脈相承,綿延發展。甲骨、篆、隸、草、行、楷……中國文字雖然有不同書體形式的變化,但以「六書」為特徵的文字結構保留至今,成為今天世界上近1/5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文化
甲骨文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甲骨文發現之前,我國古書記載的上古確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的開端,即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公元前1300多年前的甲骨文,無可辯駁地把有文字記載的中華文明向前推進了近五個世紀。
「星率西」,這是甲骨文中記載的迄今最早的流星雨記錄,意為所有星星都向西快速運動。
甲骨文是我國商朝晚期使用的佔卜記事文字,在出土的15萬多片甲骨中,不僅有流星、日食、月食、彩虹、驟風這些自然天象,更多內容涉及三千多年前的王室宗法、佔卜制度、社會構成、外交徵伐以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飲食宴饗等日常生活,是研究中華文明史、追溯國家起源、尋繹中國思想淵藪的寶貴史料。
甲骨文·啟程
甲骨文發現120年來,整理出來的甲骨文單字約4500個,可其中被釋讀、能與現在使用漢字相對應的不到1500字,多是口、手、天、地等常用字。其餘大部分未識或未定字,多為人名、地名或物名,釋讀已非常困難。如今,恰逢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之際,一個甲骨學全面發展與傳承弘揚的新時代,從此起航。
△日月水火,山石田土
大數據、雲平臺、人工智慧,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點亮了甲骨文破譯的新希望;表情包、文字庫、共享平臺,鮮活的甲骨文化產品,讓「深藏閨中」的古老文字走近大眾、走向世界。
△甲骨文十二生肖,歡迎對號入座
考試來啦!下面這些甲骨文你知道是哪些字麼?
猜
猜
答
案
點我試試看~
行:形似通達的道路
猜
猜
答
案
點我試試看~
學:從宀,表示房屋之下
猜
猜
答
案
點我試試看~
教:從攴,訓誡之義
猜
猜
答
案
點我試試看~
尊:像雙手捧著酒樽
猜
猜
答
案
點我試試看~
好:從女從子,用作人名
猜
猜
答
案
點我試試看~
明:日月並出,明亮之意
透過我們今天書寫的橫豎撇捺
仿佛可以窺見祖先
契刻在甲骨上的一筆一畫
那些先輩所珍視的思想情感
藉助一個個字符的傳承演變
一輩輩綿延 一代代流傳
深深地鐫刻在中華兒女的精神血脈裡
來源 | 綜合整理自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文字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光明日報》《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